收藏 分享(赏)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形水系的营造.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48328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形水系的营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形水系的营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形水系的营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形水系的营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形水系的营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风景园林 2006 第三期 4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专题摘要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山水构造。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方案命名为“通往自然的轴线”,这条贯穿北京的轴线将自然消融于山水之间。在对传统叠山理水艺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依势就形,巧妙安排,构造出具有浓郁中国园林特色的生态山水园林。关键词 风景园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山水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s and waters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art. The propo

2、sal for the design of Beijing Olympic Forest Park is named as the Axis to Nature. Running through Beijing City, this central axis will disappear betwee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 in Forest Park.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traditional mountain and water landscape, this plan creates an ecological park

3、 that features traditional Chinese landscape art.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lympic Forest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mountains and water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530 (2006) 03-0049-091 中国传统叠山理水艺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中国传统园林是按构架山水、模拟仙境、移天缩

4、地和诗情画意等原则来营造的, 叠山理水艺术无疑是传统园林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孔子曾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山水与人的品格紧密相连,而好的山水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能陶冶性情。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中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人在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体现了与大自然相融相生的美好愿望。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强调了“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也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图1-4)。传统园林艺术中叠山理水,要想达到“岩壑幽胜,宛若天成,在

5、咫尺园林空间内山无止境,水无尽意,山容水色,绵延不尽,富有天然之趣”的境界,必须掌握山水构成的规律,把握山水的客观形貌和特点,只有掌握了山水构成的规律、形态,才能创作出生动感人,典型化的山水。首先,叠山理水艺术讲究山水结合,相映成趣。这是把自然风景看成一个综合的、生物的生态环境,山是水之体,水是山之灵,山水结合,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景观;其次,要求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山水景物是十分丰富多样的,究竟采用那些山水地貌组合单元,还必须结合相地选址,从而因地制宜作出得体的安排;第三,要求主景突出,配景简练。人造山水经“相地”而定假山之体制以后,还必须因地制宜地确定主景和配景的主从关系。布局时必先从园

6、之功能出发结合用地特征确定宾主之位,堆山在处理主次关系的同时还必须结合“三远”的理论来安排。宋代郭熙林泉高致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又说:“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最后,还需远观有势,近看有质。“势”指山水的形势,也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形水系的营造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s and Water in Beijing Olympic Fores

7、t Park胡洁 吴宜夏 吕璐珊HU Jie WU Yixia LV Lushan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6/03 4图1-4 传统山水意境示意图 图3图1图2图4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6/03 50Special Column for Beijing Olympic Forest Park图7图2图5 森林公园现状植被图图6 森林公园现状地形图图7 主山主水竖向图就是山水的轮廓、组合与性格特征。在山水布局中,要先定轮廓而后穿插景物,轮廓是体现形势的重要因素。堆山同时也要综合安排组织地面排水的问题,例如,土山忌讳呈坟包状。这不仅因为它造

8、型呆板,而且没有分水岭和汇水线的自然特征,以致造成地面降水泛流而下,造成大量冲刷,要有山脊和山谷的变化。地面降水以山谷为汇水线,结合谷线开辟山路,加以铺装后,地面径流便可顺势导入园内水体中。“质”,指的是布局合理,细部处理精巧,于平正中出奇巧,宛若天成,这样的山水,才算是成功的山水。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现状山水格局2.1 用地范围以及用地现状森林公园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北部,处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重要地段,规划范围是:北至清河南侧河上口线和洼里三街,南至辛店村路,东至安立路,西至白庙村路,规划面积约680hm2。森林公园分为两个区域:五环以北地区,占地约300hm2;以南占地约380hm2。

9、公园内现状主要有林地(405hm2)、湖泊(约12hm2)、河道(渠)、农田、村庄、仓库、工厂、碧玉公园别墅区(7.83hm2)、历史遗存等。用地内的村庄、仓库和工厂做拆迁预备,碧玉公园别墅区少量保留,历史遗存及已有的林地和水面尽量保留。2.2 水文条件 现有水面包括两部分,一是湖泊,主要分布在南区,水面面积约12hm2;二是河道(渠),水面面积约4hm2,主要包括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北小河等。根据现场地面调查和测绘结果,场区及其周边的现状水系(包括湖和沟)主要包括: (1)清河,自西向东流经场区北部边缘,实测河水水位标高31.311m31.518m。(2)仰山大沟,主要分布于场区东部,近南

10、北向伸展,实测沟中水位标高33.523m35.599m。 (3)人工湖泊,主要分布于五环路以南的碧玉公园内,现存南、北两个湖区。南部湖区现已干涸无水;北部湖区水面面积约为50170m2,水深0.50m3.00m不等,实测水面标高35.911m左右。2.3 现有植被森林公园内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大面积的绿化和水面。绿化主要以林地为主,其中,树木较密集的林地约340hm2,较为稀疏的林地约65hm2,国家领导人栽种的纪念林地4片(图5)。2.4 现状地形概况森林公园现状用地西南高(最高点高程48.9m),东北低(最低点高程35.2m),西南和东北最大高差13.7m,因南北跨度较大(近3000m),整体

11、地形仍较为平坦,在洼里公园、碧玉公园内部还有部分微地形。场地现有水系包括洼里公园湖面(5.2hm2),碧玉公园湖面(1.3hm2),以及西北东南走向的清河导流渠、南北走向的仰山大沟(图6)。3 项目竖向规划原则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竖向规划基于以下原则:(1) 根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入选方案02(“通向自然的轴线”)以及规委和森林公园管委会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山形水系的整体塑造;(2) 最大限度的保持和利用现有湖渠、微地形起伏等现状地形条件;(3) 从环保、经济的角度出发,保证土方就地平衡。4 竖向规划4.1 主山竖向规划根据森林公园具体建设条件,规划将主要的山形水系压缩到北五环路南部,在辛店

12、村路和北五环路之间近1000m的南北距离范围内挖湖堆山,形成主湖在前,主山在后,山水相依的格局,其中,主山恰好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的尽端,呈“镇山模式”,且与城市西北方向的西山遥相呼应。主山最高峰约48m,相对于湖区常水位(海拔86.5m)。为弥补主峰南北进深的不足,同时丰富山体效果,在主峰西南规划一座次峰,约28m(海拔60.2m)。此外,在主峰东南,主湖与洼里公园湖区及碧玉公园湖区相连地段的水面规划一系列小岛,岛上堆山,丰富水景层次,同时增强山体的连绵感。另在主山西南,湿地区北侧堆图5图6风景园林 2006 第三期 51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专题筑近20m左右的小山,作为主山之余脉;安立

13、路西侧亦做微地形处理。最后,以主山为主体的南区山系通过生态廊道跨过北五环路继续向北区延伸,形成一系列萦回曲折的低山丘陵(5-10m),作为主山的余脉,且与蜿蜒曲折的带状溪流相映成趣,营造山林清流的气氛。主山和周边各山体所需土方主要来自于主湖和湿地的挖掘。为了保证土体的稳定,除表层种植土外,土壤密实度应达到92,坡度过陡处,应采用山石护坡。其中,主湖挖方333万m3,主山填方483万m3,主山基底面积42hm2,山体坡度低于30%,主山相对主湖高度48m(最高点标高86.5m)(图7)。主山主水是森林公园设计的精髓所在,受到各方专家高度重视。该山体是参考景山、颐和园等山体坡度,联合著名的园林设计

14、院,与各方面专家共同研究论证,对主山水形式进行了多次修改。通过与景山、颐和园、北海山体土方对比分析,推敲全园山形水系格局,形成了“山环水抱,谷脊分明;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右翼余脉蜿蜒”的山水设计原则。运用中国传统山水形胜的设计理念,演绎中国传统精髓,气势恢弘,意境深远。4.2 水系规划园内水面包括3部分,一是湖泊,主要分布在南区的洼里公园和碧玉公园内,水面面积约28.5hm2,其中主湖面积22hm2,现状洼里湖公园湖面5.2hm2,现 状 碧 玉 1.3hm2; 二 是 河 道( 渠 ), 水 面 面 积 约36hm2,主要包括清河导流渠、仰山大沟、北区园内小河等;三是规划湿地,

15、水面面积为8hm2。规划基址北边界为清河,清河导流渠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园区,另在公园东部有近南北向伸展的仰山大沟。清河导流渠与仰山大沟均为森林公园内承担城市水利功能的河道,其中,清河导流渠既是清河向北小河供水的途径,又和仰山大沟一起作为雨洪排泄的通道,将城市雨洪向北排入清河。水系设计原则总体原则为“因地制宜,生态高效”。(1)保证龙形水系整体形态。 (2)连接现状水系,整合清河导流渠和仰山大沟,全园组织,统一调蓄,利用雨洪。 (3)地下埋入高效生态水处理系统,结合地上覆土,种树及各种湿地植物,形成湿地景观,确保湖水水质。(4)水系工程总量计算:全园总水面72.5hm2,主湖水面22hm2,景观湿

16、地水面8hm2,市政河道水面 28hm2,规划河道水面8hm2,现状水系6.5hm2。(5)全园水系整体格局 本方案根据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的整体景观意象,结合场地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条件,充分利用现状洼里公园湖区以及碧玉公园湖区水系,构筑森林公园以“主湖”为主水面的整体“龙头”水系格局。“主湖”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轴线的北端,背依主山,南瞰森林公园南入口,西北利用现状近10m的高差规划为由层层落水构成的湿地观赏景区,东及东北向分别与现状碧玉公园水系、洼里公园水系相连,跨过主山则与清河导流渠相接,最终形成湖、湿地、河渠等形态多样、景观丰富的水景效果。根据场地现状及公园所在城市区域水利的整体要求

17、,规划湿地区水位为41.5m,主湖水位为38.5m,洼里公园湖区水位为37.35m,清河导流渠主山北侧段水位37.25m。清河导流渠在主山北侧渠段根据主山形态局部做了调整,水位为37.25m。导流渠采用复式梯形断面渠道结合漫水湿地的形式,向南通过暗沟与北小河水系相联系。北区水系引自西北部的清河导流渠,以萦回曲折的溪流和小尺度湖面为主,蜿蜒于山丘之间,最终注入北侧的清河。该水系一方面能够收集雨水,防洪减灾;另一方面则通过湿地、山溪等景观的营造,烘托北区朴野自然的山林气氛。根据现状地形水位分两段变化,其中,北辰西路西侧水位为37.15m,北辰西路东侧水位为36.0m(图8)。5 山水构架的建构过程

18、5.1 “02号入选方案”的山水设计(2003年11月)(1)最初方案是在北区形成以山为主、以水为辅的格局,南区形成以水为主、以山为辅的格局,并以大型跨越式草板将南区北区联系起来。使北京中轴线渐隐在自然山水中。由于主山距离主入口及湖面太远,已无法起到在视线上强烈的统摄作用,因此在湖北侧规划了一系列配山与岛屿(图9)。(2)对于450m的湖面进深和近千米的面阔,我们设计了41.5m的山体高度,即站在湖南岸保持约1:10的视角,并且根据30度和60度的视域规律设置诸多岛屿。主要景观沿中轴线设计,以不同远近的最佳观赏角度为标准扇形分布。此中近景视角开阔,南图8 森林公园水系设计图图9 森林公园及中心

19、区景观设计国际招标设计草图图8图9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6/03 52Special Column for Beijing Olympic Forest Park图10区各景点主要围绕主湖设计,北区景点主要为远景效果,突出山体的高远,增加景深效果。其主要设计在景观轴线上(图10、11)。(3)主山水区工程总量计算:山水塑造上采用挖湖堆山传统手法,开掘80多hm2的水系,多余土方用于北界屏障的山体塑造,龙形湖体的北界山形陡峭,形成了与水平向的开阔水面的鲜明对比,连绵的缓坡平滑地过渡到北边更高的小丘处。(4)根据中国自然山水构建的经验,在临近水面处营山将会极大的增加自

20、然山水的景观效果,因此在湖北侧规划了一系列配山与岛屿。(5)规划以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对仙境的追求为蓝本,营造蓬瀛仙山灵岛的氛围,设瀛山,飞羽岛,山中设新型洞文化体验洞群,体验“别有洞天”的景观。5.2 景观规划综合方案阶段的山水设计5.2.1 对七家参赛方案山水设计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图12)经过多方面对七个山形水系方案的比较,最终决定采用方案A02。 5.2.2 将主山由五环路北移至五环路南的分析演变过程(1)奥运山体土方对比效果分析(500万m3,图13)(2)奥运山体土方对比效果分析(1000万m3,图14)5.2.3 将主山移至五环路南的修改过程(1)山形: 镇山模式中轴线端点最为简明的

21、终结模式。中国传统思想中通常北以山体作为屏障,南为水系,负阴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图10 02号方案中轴线景观视线分析图图11 02号入选方案竖向设计图图12 七家参赛方案山形水系比较图人造山体中以明清景山压镇最具代表性,可以认为以山体作为中轴线北端点是最为简明和有效的中国模式。(2)主山置于森林公园南半部。“A02方案”在继承和发扬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改进了山形水系,主山位于五环路以北,以山为主,以水为辅,南半部以山为辅,以水为主,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只能配给500万土方量并且要求土方就地平衡,根据视距学原理和森林公园南高北低的原地形条件,

22、五环路以北堆山成势一定是以巨额土方量为代价的,这使得A02方案中在五环路以北堆筑大型土山的构想变得十分虚幻。因此,在综合方案中主山位置变更与森林公园南半图11图12风景园林 2006 第三期 5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专题部,主要山形水系被压缩到南半部,主山高约48m,次峰高约28m,这样A02方案的空间精神在现实条件下可以延续。(3)主山移至五环路以南的第一轮设计方案(4)三方案土山体量分析比较(图15-17)对3个被选方案从透视效果和不同方向的人视效果进行最终的景观效果对比。通过与景山、北海、颐和园三处传统园林的景观山体进行土方分析,山体高度比较以及人视点景观效果分析。为森林公园主山的高度

23、,体积、山势走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5)方案四土山体量分析比较根据已有的传统园林人工堆积山体的经验,我们模拟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体的效果,并从山体体积、人视点效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比较(图18-23)。根据现场情况,以及自然山水景观效果的需要,主山山体从一开始的五环以北南移到五环以南。将主山山体从北区移到南区后,根据水系情况模拟了山形的大概方案。根据新的山水关系,我们对山形水系进行了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为保证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景观融合性。新的山水方案与中心区结合考虑,以实现“通往自然的轴图13图14图13 奥运山体土方对比效果分析图14 奥运山体土方对比效果分析图15 三方案土山体量

24、分析比较图16 森林公园与景山、北海、颐和园主山土方对比图图17 景山、北海、颐和园主山高度对比图图18 方案四土山体量分析比较图15图17图18图16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6/03 54Special Column for Beijing Olympic Forest Park线”这一主题。考虑到主山水在中轴线上的主要景观效果,在主山水结构设计时,对主要景观面设计进行了效果模拟。(6)研讨后主山竖向设计为保证山形水系的自然效果,以及人文内涵。关于森林公园山水构架特别请孟兆祯院士对方案进行了推敲、研讨(图24-26)。根据反复的推敲,以及与孟院士的研讨,最终确定了

25、“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右翼余脉蜿蜒”的主山山体形式。5.3 景观方案深化设计阶段的山水设计(2005年10月)根据确定的主山方案独立制作了主山的山体实物模型,从而更进一步的展现主山建成后的实际景观效果(图27-31)。6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最终山水方案经过了漫长的方案竟标,方案选拔以及方案推敲修改的过程,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山形水系方案终于确定为“负阴抱阳,山环水抱”的形式。主山与主湖在保证龙形水系的基础上,与现场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随水止,自然融合(图32-33)。最终的山水方案强调山和水的组合,真的自然山水就是以山水为骨架的自然综合体,亦即石涛画语录所谓“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山水

26、之间又是相互依存和相得益彰的,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清笪重光画筌里也说“山脉之通按其水境,水道之达理其山形”。经过对颐和园、北海等传统园林山体的研究,森林公园的山水组合最终定为“山环水抱、起伏连绵、负阴抱阳、左急右缓,左峰层峦逶迤、仰止西山晴旅,右翼余脉蜿蜒、环顾龙湖胜景图19 主山移至五环路以南的第一轮草图图20 方案四模型图21 方案四山水结构研究方案图22 森林公园山形水系与中心区空间关系分析图图23 山水设计意向草图图24 2004年5月与孟兆祯院士所做的主山设计草图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风景园林 2006 第三期 55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专题”的模式。奥林匹克森林公

27、园以主山为骨骼,以贯穿全园的水系为血脉,以天境等建筑为眼睛,以道路为经络,以树木花草为毛发,构架了一个山因水活,水随山转,步移景异的自然园林。园冶说:“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峋。”这揭示了自然山势和人工造山特别是土山在坡度方面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假山应象真山那样,从缓到陡,具有山麓、山腰和山头的变化。不应只顾一味追求山的高度和主峰的处理而忽略了山之底盘面阔、进深和山高之间的比例关系。否则不仅不自然,还会影响土山的稳定性。笪重光画筌说:“山巍脚远,土石交覆以增其高,支拢勾连以成其阔。”反映了相同的认识。森林公园山形“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正是基于对中国叠山艺术的

28、深入理解。山体讲究“峰峦洞壑,绵延成脉,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主山座落在中轴线上,与主湖环抱,多以远观为主。主山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从南侧地铁出入口向北望去,主山山峰高低错落,脉络相连,左急右缓似有动势。主湖映于山前使主山山势更加磅礴,山形更添秀丽。“山无水泉则不活”,主山山峰成对峙之势,两峰间自成幽谷,树影婆娑、一溪山泉蜿蜒其间,“林泉高致”由此得名。主山东侧与现场原有的洼里公园水体相接。依水形造山势,依山势转水流,以真水衬假山,沿水流南下,湖中有小岛顺山势而成,从而将山体脉络延续,使得山形水系真假难辨,“虽由人作,宛若天开。”6.1 主山主山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

29、最高峰,主山海拔高86.5m,相对高度48m,有良好的视线景观可以鸟瞰主湖和中心区景观。为保持湖面和山顶间视线的穿透,开阔的草坪从湖滨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草坪周围环绕以混交风景林,形成空间上的围合,也达到了丰富景观层次的目的。天境是森林公园最重要的节点,它的位置决定了其设计上的特殊性,为了维持中轴线终点的自然特征,天境隐于苍松翠柏之中,但又有良好的观景视线。在整个主山主湖区尽可能避免设置大型醒目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而主要以绿化植被为主。沿中轴线的主要景点命名为“天境”的山顶观景平台和命名为“天元”的湖心岛观景平台均座落于此。6.2 天境天境作为中轴线山体顶部最重要的景观节点,肃穆、庄严而圣洁。设

30、计的过程中对北京中轴序列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明确了设计的原则:形式的简练、纯静和中轴节点所应有的均衡与秩序图25 孟兆祯院士所做的模型照片图26 根据孟兆祯院士的意见调整后的主山竖向设计平面图图27 2005年8月与孟院士研讨方案后确定的主山竖向设计草图图28-31 主山模型图片图25图26图27图28 图29 图30 图31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6/03 56Special Column for Beijing Olympic Forest Park图32 鸟瞰图图33 主山竖向设计平面图图34 天境-山顶观景平台效果图图35 滨水平台效果图图36 林泉高

31、致景点效果图图37 湿地花台效果图图32感;为满足功能需要,山顶还有供游客观览、停留的场地设计。天境有巨型油松,有大型景石,也有硬质的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停留回望主湖及中轴线赏景,也可以驻足游玩休憩。为保持天境的天然意趣,将建筑功能压缩,仅在山石后设一处小型服务用房。为保持湖面和山顶间视线的穿透,开阔的草坪从湖滨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而观景平台隐藏在绿色的山体中,保证了中轴线终点的自然特征。草坪周围环绕以混交风景林,形成空间上的围合,也达到了丰富景观层次的目的(图34)。6.3 天元 沿主轴线的另外一个重要节点是湖心岛上的滨水平台天元。它伸入水中,是中轴线在进入主山高潮的一个前奏,也是主湖与主山在

32、景观序列上的一个过渡区域,同时为游人提供活动、观景的场所。这一景点与主山景区的天境景点同处中轴线位置,上承“天境”的雄阔及天人合一的理念,两者遥相呼应。该平台是一处小型圆形的滨水广场,直径20m,犹如月亮倒影于湖面,延伸至水边。同时辅以夜间光表演,浑圆完满的圆形广场中光照形成的弧线变化模拟不同月相变化,如满月时整体发光,残月则只是部分发光,新月初始时地面不发光,仅显示清晰可见的轮廓光。既有简练、浑厚、终极的造型,又含悠远、缥缈、轻灵的意境。该情景的设计灵感来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名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33、,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图35)。6.4 林泉高致该景区位于五环路以南,主山体东南部,环境相对封闭,处于山体的环抱中。山体自然形成的谷地设计为两条小溪,从西向东汇入人工湖中,构成森林公园北部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围绕小溪设计一系列自然景观,林荫小径在溪流上穿行形成空间趣味点。从生态上考虑,自然汇水面形成的小溪为山体雨水搜集途径,雨水蓄积在湖中,经过闸门,汇入仰山大沟。主山的双峰之间,涓涓溪流顺山势而下,在叠嶂的山石间碰撞、迂回。溪水时而湍急,时而幽缓,时而渗透石缝滴落,时而漫过山石跌入小潭。高图34 图35风景园林 2006 第三期 57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

34、公园专题造山环水绕的复合山水形胜。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湿地景观区,不但有净化主湖水质的实际作用,同时也是游人亲水的一个重要景点。这个流水层层跌落的跌水花台,不但具有清洁水体的作用,同时也由于水台的高低不同,造成了音响不同的小瀑布。水波粼粼映照着在水面摇曳的鸢尾花,贴近水面的水台木栈道,使游人可以近距离的观察水生植物的生长,欣赏水生生物的嬉戏。由于水体过滤净化的需要,在湿地区的水体要求流速缓慢。为更好的控制水体静止时间与流速,需要在水中建设拦水设施,沉水廊道就是集游人通行与阻拦水流、减缓水速作用为一体的设施。游人从低于水面的廊道上通过,视线可以从一个相当近的距离观察水生生物与植物,这将使游人更为贴

35、近自然,更容易了解水中不同的世界。水声不起的瀑布,层层跌落,势如白练;泻在潭里,激于石上,则喷珠溅玉,水汽蒸腾,颇为壮观;水声如琴筑齐奏,宫商交响,给人以心胸一畅之感,有“高山流水得知音”之意境。这激越的曲调是利用迭瀑创造声景的一种。山谷本幽静,但因夹涧而产生了滴水之声和空谷回响的音响效果;涧水因跌落高差不一、落水潭深浅的变化有不同的音调。整个叠石轮廓清晰,体态自然,“宛若天开”。涧中石路迂回曲折,人行其间,上有茂林,下有清泉,别具清幽(图36)。6.5 湿地花台鉴于湿地对滞水时间的需求,湿地的水系设计主要通过延长水线和增加跌落的途径,利用公园西南地势与主湖常水位之间10m的高差,依山就势营图

36、36 图37图33用侧耳就沁入耳廓,两侧的山体将外部声音与湿地内部相隔,使得整个湿地区域只闻鱼虫欢歌,不闻道路喧嚣(图37)。7 结语从主轴画面上看,北侧是高耸的主山,得高远之“势”;南侧是开阔的主湖水面,得深远之“意”;圆形平台四周波光潋滟,人声悠远,空气中弥漫着温和的水气,游人站在平台上犹如置身在一幅山水画卷中心,得平远之“景”。此情境深含画意。而总体格局以山水为独一无二特色,中轴景观以简练、浑厚、质朴、清雅为设计主旨,形成开阔豁朗的符合中国文化气质的大景观控制体系,兼具中国传统人文审美和现代公园活力,与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臻至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清新自由的精神境界,将成为具有文化与

37、历史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作者简介:胡 洁/1960年生/男/北京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园林设计所所长(北京 100084)吴宜夏/1975年生/女/山东青岛人/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园林设计所副所长(北京 100084)吕璐珊/1958年生/女/山东青岛人/研究方向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园林设计所(北京 100084)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Hu Jie, male, born in 1960, native of Beijing, is the director of Landscape Design

38、& Planning Institute,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Wu Yixia, female, born in 1975, native of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is the deputy director of Landscape Design & Planning Institute,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LV Lushan, female, born in 1958, native of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is the chief engineer of Landscape Design & Planning Institute,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