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5 页神奇的压强单元测试题(二)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1.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D. 压力的作用面积总是等于支持物表面积2. 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 B. 拖拉机安装履带 C. 房屋的地基砌得比墙厚 D. 书包背带做宽一些3.如图 8-14 是几位同学提出的拦河大坝截面图的设计方案,其中最安全可靠的是( )4静止在斜
2、面上的金属块,重为 10N,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力为 6N,金属块与斜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金属块对斜面的压强是( )A. 5103Pa B. 3103Pa C. 2103Pa D. 8103Pa5物体 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侧正好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若把物体 A 向右抽出一些,仍静止在桌面上,则物体 A 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与原来比:( )A压力和压强都增大 B. 压力改变,压强不变C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D. 压力和压强都不变6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 B同一种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D液体重量、体积越大,液体压
3、强越大 7在重相同、底面积相等,外形不一样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入同样高 h 的同一种液体,如图所示,则 ( )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都相等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都相等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不相等 图 8-14第 2 页 共 5 页8、如图所示,一容器装满水后密封,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P1。当把容器倒立放在桌面上时,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F2P2,则(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9、下列现象不
4、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墨水被吸进钢笔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7 分)10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压力的_有关,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 11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在_不变的情况下,_了压强(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 。12船闸是根据 原理原理制成。如图 8-24 在装修房子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管两端在墙面不同的地方做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13家里厨房的菜刀的刀刃
5、要磨得很薄,这是为了_;拖拉机的履带有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金属块上都有一两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 ,凸起的棱的作用和物理原理是 。 14一辆东风牌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1.5105 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向墙上按图钉,已知图钉帽的面积为 1 cm2,图钉尖的面积为 0.05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与图钉尖对墙的压力之比为_,它们的压强之比为_。15潜水艇潜入水下越深,受到的压强越_;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长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这相当于液体的密度_了,因此在同等深度的情况下,长江水对堤坝的_增加,从而使 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加了16历史
6、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 _;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实验,1 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mm 汞柱;一只茶杯盛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纸片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纸片受_作用产生一个很大的力将硬纸片及杯里的水托住。17大气压会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青藏高原的海拔远高于东莞市的海拔, 则两地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相比较,青藏高原的气压较_,登山运动员把气压计从青藏高原拿到东莞市时,气压计的读数将 。两地的市民在家里用敞口锅烧同样的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东莞市的较_。(选填“低”或“高”) 图 8-24第 3 页 共 5 页18、长江三峡大坝上下游水位差最高可达 113 m,上游的船要在船闸中经过 5 个闸室
7、使船体逐渐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二十多米,因而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大。其首级人字闸门每扇高 40 m,宽 20 m。倘若门外的水位高 30 m,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最大压强是_Pa,已知闸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是最大压强的一半,则这扇闸门所受水的压力是_N。 (g 取 10 N/kg)三、实验探究题(22 分)19 (10 分) (1)下表是某同学用水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的部分数据记录: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3 朝上 2.8 3 朝下 2.8 3 朝侧面 2.8 6 朝上 5.6水9 朝上 8.4 盐水 9 朝上 9.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回答:比较序号为_
8、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实验序号为、的三组数据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2)如图 24 所示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投入水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 20 (6 分)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_ _;(2)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_ _;(3)根据(l) 、 (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作用效果跟_ _有关。21. (6 分)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第 4 页 共 5 页(1) 、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
9、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 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 G。、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 _,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_ _。、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_ _。四、计算题(10 分)2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 1kg 的水,若水深 h 为 18cm,容器底面积 S 为0.05m2,不计容器的质量。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4 分)(2
10、)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4 分)(3)离容器底 8cm 处有一个 A 点,A 点处受到水的压强;(2 分)五、综合能力题(14 分)23、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滑 雪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图 11) ,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白雪内右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 (1)滑雪板可以轻易再雪地上滑行,是由于: 。(2)若滑雪板的长 1.5m、宽 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 m/s,他才能不会再雪地上下沉。(3)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 720N,当其站立再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 Pa。图 11第 5 页 共 5 页24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橡皮膜如图,当把它按人水中使橡皮膜处于水面下 10cm 处时,橡皮膜 ;当在管内注入 10cm 的水时,橡皮膜 ;当在管内注入 10cm 的盐水时,橡皮膜 ;当在管内注入 10cm 酒精时,橡皮膜 (填“上凸” “下凹”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