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4675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卷第4期2013年8月海洋经济MARINE ECONOMYV013 No4Aug2013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王占坤,林香红,周怡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摘要:海洋经济对主要海洋国家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各国高度重视。对全球海洋产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修造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等)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海洋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特点及趋势中图分类号:Fl 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647(2013)04008809海洋是世界贸易的主要通道,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生

2、存和发展的战略空间。随着陆域资源日益短缺,海洋资源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的增长极。实施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的战略抉择,各主要海洋国家均把海洋经济纳入到本国的海洋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海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研究主要沿海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1980年到2006年间,世界海洋生产总值增长了大约5倍(根据参考文献数据计算)。另据研究结果显示,各主要海洋国家的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在l以上(见表1)。其中,比重为13的国家有法国

3、、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比重为36的国家依次为澳大利亚和英国,比重为69的国家只有新加坡。海洋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的差异从侧面反映了国民经济对海洋的依赖程度,也体现出了该国的经济多样性。陆域面积较大、工业化程度高并具有多样性,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较低。反之,小海岛国家、或者是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其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则可能较高【2】。表1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阍Tab1 Proportion of marine economy in the major coastalcountries total national economy from past studies国家年份鬻雾姗

4、姒收稿日期:2013-06-03第一作者:王占坤,男,副研究员,现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经济部副主任。88万方数据第3卷第4期 王占坤等: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1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11海洋渔业海洋渔业在世界渔业中占主导地位,份额占全部水产品总量的比重超过70,但比重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2006年至2011年的五年间,世界海洋捕捞在世界水产总量的份额减少了7个百分点(584到512)。2011年,世界海洋捕捞产量为789百万吨,海水养殖产量为193百万吨(见表2)。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海产品总产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海水养殖产量约占世界的75,海洋捕捞约占世界的20t3J

5、。表2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及利用量Tab2 Wodd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产量fig万吨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数据来源: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2012Pl渔业为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水产品是世界众多人口摄取营养和动物性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全球食用水产品供应在过去50年中出现了大幅增加,1961年到2009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32,高于同期世界人口年均17的增长率。世界人均食用水产品供应量从上世纪60年代的99公斤(活重当量)增加到2009年的184公斤

6、。表2显示,201 1年世界食用水产品总量和人均食用鱼供应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190和11,同期世界188个国家的人口增速只有069(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4月公布的188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计算)。201 1年世界水产品食用量和人均食用鱼供应量的增速均超过了人口增速。此外,海洋渔业还为人们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生计和收入来源。在世界范围内,水产养殖业雇用了大约2 340万全职工人,其中包括1 670万直接就业和680万间接就业机会【4】。近年来,世界海洋捕捞产量在逐年下降,而水产养殖比重呈上升趋势。亚洲水产养殖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为89,中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泰国等国

7、家成为海产品的主要供给国。在海产品进出口方面,挪威、泰国、越南等是主要出口国家,日本、西班牙、法国等是主要进口国家;而中、美两表3主要沿海国家(地区)海洋渔区标称渔获量Tab3 Nominal catches of marine fishing zones inthe major coastal countries(regions)注:国家或地区按2009年渔获量使用降序排列89万方数据海洋经济 2013年8月国既是海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又是主要进口国。12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一直是世界的重要运输路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际贸易增长迅猛,而海运则是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中坚力量。全球约有80的

8、货物量和70的贸易量经由海上运输并在世界各港口装卸。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上述比重还要更高。数据显示,2011年,世界海运贸易装载货物总量达到87亿吨的历史最高值,比2000年的60亿吨增长了45。其中,原材料继续在世界海运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原油和石油产品贸易占总吨数的三分之一,其他干货包括集装箱占40。分地区来看,分别有60和57的世界海运贸易是在发展中国家的港口装载和卸载的【习。亚洲是最重要的装货区和卸货区,分别占装货和卸货总量的39和56。其他装货区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分别是美洲(23)、欧洲(18)、大洋洲(11)和非洲(9)。近年来,世界物流中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2012年全球十大集

9、装箱港中,中国占了七席,其他三个港口分别是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和阿联酋迪拜港;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大港口中,中国占了8席,其他两个港口是新加坡港和荷兰鹿特丹港。2012年1月,世界商船队吨位首次超过15亿载重吨,比2010年增加了12亿载重吨。希腊船主掌握了全球载重吨数的161左右,其次是日本(156)、德国(90)和中国(89),详见表4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运力已经超过了市场需求,在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情况下,运力过剩已经影响到航运的盈利能力。13船舶修造业全球造船业的新造交付量继2010年之后3年间连续超过或接近5 000万CGT,创下历史新高。2012年,全球造船市场受全球经济

10、不景气、海运需求、船舶运力和造船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在此背景下,新造订单量锐减,手持订单快速下滑,危机笼罩造船业16】,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2012年世界造船完工量、新表4部分年份国际海运贸易发展状况(单位:亿吨JTab4 Development in the intemafionMseaborne trade in selected years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秘书处,航运述评201l2012同图l部分年份按主要船舶类型分列的世界船队规模(年初数据。单位:百万吨)Fig1 World neet by pfineipal vessel typesin s

11、deeted years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秘书处,航运述评201 l一2012嘲表5拥有最大船队的5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2年1月JTab5 The 5 flags of registration with the largestregistered deadweight tonnage(ranked by the deadweight tonnage),as of 1 January 2012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秘书处,航运述评201 l2012圈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下降7、446和355川。从市场占有份额来看,中国、韩国、日本的造船产量已经占到世界市场万方数据第3卷第4期

12、王占坤等: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 蓝色经济专刊份额的75左右【81,韩国的钻井船占国际市场的80左右【81。2013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增长、国际造船新规逐步实施、技术发展创新驱动、老旧船舶拆解量保持高位、新船价格低位企稳、造船完工量下降等综合因素影响下,专家预测,全球航运市场可能会比2012年略有改善,世界新船订造量有望达到6 000万7 500万载重吨用。表6 2012年世界造船三大指标Tab6 Three shipbuilding indicators inthe wodd in 2012注:本表世界数据来源于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并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m。世界造船市场

13、前景暗淡,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滑坡,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但随着海洋油气的开采向深水发展,在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政府投资大力支持海工装备产业;由于航运业不景气,很多造船厂也从造船和拆船转向海工装备制造,这些导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非常活跃。2012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延续了前两年的繁荣景象,市场热度不减,海工装备成交量仍处于历史高位,全年订单总额超过600亿美元,与2011年的历史高点基本持平。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有望得到改善,海工装备市场将从中受益,发展前景适度乐观。美国投行Dahlman Rose&Co的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全球用于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投资约为6 450亿美元,同比

14、上涨55。如果这一预测能够实现,那么今年将是全球海洋油气领域投资额连续上涨的第四个年头。据摩根士丹利预测,未来3年浮式钻井装备的年均需求量约75座(艘),但交付量仅60座(艘),供需存在缺口。在海工装备制造市场格局方面,2012年,韩国、新加坡和中国仍然在全球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巴西奋起直追,接单金额大幅增长。2012年,这4个国家承接海工装备订单金额分别为230亿美元、170亿美元、80亿美元和80亿美元,从市场份额看,韩国有所减少,其他3国有所增加。2012年,韩国船企继续占据全球海工装备接单榜首位,承接各类订单约230亿美元、40座(艘),其中包括钻井船订单近100亿美元、16

15、艘。国际原油价格和市场需求状况比较理想,全球油气开发投资不断增加,海工装备运营市场整体飘红,受高油价的驱使,深海油气开发项目也在增加。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截至2012年11月,共完工交付海洋钻井装备974艘座,其中美国建造了278艘,新加坡、韩国、日本、中国、英国以及挪威企业分别完工交付了212艘、87艘、80艘、50艘、25艘、24艘9】。在修造船和海工装备制造方面,新兴国家基于劳动力优势始终在扩展,但在高新技术方面和经济收入等方面却始终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年来由于市场前景广阔,各国都高密度布局海工装备项目,与船舶制造一样,全球海工装备需提前筹谋,谨防产能过剩,尤其是结构性产能过剩。从外商

16、投资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以生产制造海工装备为主,只有少部分企业涉及到模块设计,这说明外商投资的最核心的技术并没有转移到中国,中国在整个装备产业链中处于价值低端。中国应该尽快从制造业低端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工装备模块设计和制造推进和转移。此外,除了油气开采装备,海工装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海上风电设备,虽然还缺乏全球统计数据,但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美国、英国、印度、日本、中国等沿海国家都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产业,海上风电和海洋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对海上风电机组及配套设备、海洋潮汐能、波浪能91万方数据海洋经济 2013年8月和潮流能发电装备、海水淡化等设备的需求和要

17、求也在同步增加。14滨海旅游业全球滨海旅游业产值逐年增加,成为许多沿海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有效途径,发展旅游业投资少,回报快,与发展工业相比,污染小。在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当下,欧洲实体经济遭受重创,旅游业成了一些国家提振经济、拉动增长的希望。英国通过举办奥运会,使伦敦从“世界最佳旅游城市”排行榜的第八位跃居榜首;从2005年开始,法国一直都是全球第一旅游目的地国。相比其他行业,法国旅游业更好地抵御了欧债危机的冲击【lol。美国的旅游收入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05年达到13 000亿美元,相当于每秒钟40万美元。每年给联邦、州

18、、市各级政府上交的税收达1 000多亿美元,如果没有旅游对税收的贡献,美国每个家庭要多负担924美元的税收。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730万人,占全美非农就业人数的18,每年旅游业员工的工资额达1 630亿美元(11l。滨海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成熟产业之一,在全球市场体系日趋成熟、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的同时,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新型和高端旅游业态将成为滨海旅游业掘金的首选方向。针对客源不同,滨海旅游市场可分为高端旅游市场和大众观光旅游市场,高端旅游市场的前景更为广阔,更注重个性化理念,如英国白沙旅行社在南极建豪华旅店,仅三天住宿的费用就约20万人民币,日前德国乐

19、顺游艇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私人游艇已下水试航,造价37亿元,此外海底考古探索与摄影,奢侈品shopping团、海洋美食文化等都是很受欢迎的高端旅游项目。滨海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除了增加税收和带动就业外,还体现在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滨海旅游业带动的不仅是消费,还有需求。例如游艇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上游的游艇制造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即邮轮母港建设,促进了建筑业发展;旅游房地产刺激了沿海房地产行业的投资热情,供需两旺和高房价带来了滨海房地产的兴旺发达和高回报。此外,滨海旅游业还为下游的旅游和相关产品的批发零售、餐饮业等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值得深思的是,尽管发展旅游业有诸多好处,但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资源、旅游设

20、施、旅游服务三大要素,整个滨海旅游产业要实现健康发展,需注重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个性化利用;发展要与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和旅游设施的接待能力相匹配;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尤其是作为旅游服务灵魂的导游服务。纵观全球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环保理念被放在首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成为过去;其次,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较成熟,设施完善,以休闲游和商务游为主。第三,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正在加紧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国提出把海南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把澳门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旧。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BTA)新近研究发现,中国将在2015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商务旅游大

21、国。15海洋油气产业2009年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35和30。历年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及占总产量的比重见图2至图5。波斯湾、北海、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里海、巴西海域、几内亚湾及中国海域等各具特色的发展史成就了当前的格局。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在开采大陆架海底石油。世界七大海洋石油产区为:波斯湾、马拉开波湖、北海、里海、西非、巴西、墨西哥湾。最多的地年份图2世界海洋石油产量变化图】Fig2 Change of offshore oil production in the wodd万方数据第3卷 第4期 1:r【,邶等:主要海洋同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一二:二一:j

22、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一二一一 二二_一二=_=二_:一=_二=一二=:=:=:=图3世界海洋天然气产量变化图Fig3 Change of offshore natural gas productionin the world垂吾裂孽蓍量誊虽蔡蛩量吾晷誉誊景蒙妻莩至室蓥吾誊善量重量一军磊”图4世界海洋石油产量占总产量比重图It3IFig4 Proportion of offshore oil production inthe total production图5世界海洋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比重图i131Fig5 Proportion of offshore natural gas prod

23、uctionin the total production方是中东的波斯湾,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还有美洲的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包括美国、委内瑞拉等。另外,印度尼西亚浅海区及欧洲的北海也有丰富的海底石油。近年来,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地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成效显著;在俄罗斯北部海域、南中国海及印尼沿海、巴西坎波斯盆地也发现了较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且部分油气田已开发;在西非深海勘探也不断有新的发现,里海地区也发现不少大型油田。可以说,近年来新发现的较大的全球油气主要集中在海上,海洋石油储量和产量在全球石油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海洋石

24、油勘探已成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竞争的一个热点领域。近年来对北极的争夺也愈演愈烈,附近国家纷纷展示实力。主要原因是北极地区蕴藏着极具经济和战略价值的丰富资源。据俄罗斯和挪威等国的估算,北极地区的原油储量大概为2 500亿桶,相当于目前被确认的世界原油储量的114;北极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估计为8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另外,据2008年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评估报告估算,北极总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达4 121亿桶石油当量,其中78是天然气或天然气水合物。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保守估计,北极拥有的世界未开发传统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约占世界全部未开发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2,其中天然气约占30例1

25、31。俄罗斯和美国非常关注北极大型油气田的开发。2011年,世界最大能源企业、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与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签署在北极地区开采油气资源的协议。2001年,俄罗斯率先提出对北极的领土主张,2008年7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法令,下令俄罗斯国有企业开采北极石油。2013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将在核动力破冰船的基础上继续全面发展高科技造船业,为开发北极油气资源提供保障。2月普京签署俄罗斯在2020年前北极地带发展战略更是对此进行了强化。俄将制定相应措施,支持这一地区的油气等矿产资源,俄罗斯还准备成立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区块储备基金,旨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保证2020年传统区块开采量

26、下降后能源系统的长期发展【14】。印度计划建立连接南亚次大陆和中亚地区的油气管道,届时通过俄罗斯的帮助,印度将很容易接人来自北极地区的油气。16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产业全球海洋能现在处于小规模的预商业化示范阶段,相对于其他传统能源来说,大规模的商业化开发利用项目现在还难以实现。但全球海洋能储量巨大,其商业化前景非常客观。目前,世界海洋能发展领先的国家是英国,无论枣王J求忙枣、嚣彗毒嘏tq涮k灶嫩蛊扫心j一瓤灶瘦万方数据蓝色鲳嗡齐童千_ 海洋经济 2013年8月从发展海洋能的政策支持,还是从试验和示范来说,英国都走在世界前列。此外,加拿大、美国等大西洋沿海的美洲国家的海洋能发展也比较好,中国、韩国

27、和日本是技术比较领先的亚洲国家。表7世界海洋能装机能力统计表【151Tab7 Worldwide ocean power installed capacit、,国家 类型 已装机容量,千瓦加拿大潮流和海流能(包含河流能) 250潮汐类能(barrge) 20 000中国 波浪能 190潮流和海流能 110潮汐能 3 900丹麦 波浪能 250新西兰波浪能 2+20(一个在俄勒冈)荷兰 潮流和海流能 100盐差能 10挪威盐差能4葡萄牙波浪能 700韩国 潮流和海流能 1潮汐能 254西班牙波浪能 296瑞典波浪能 150英国 波浪能4 340潮流和海流能 6 700海上的风能资源丰富,非常适合

28、大规模开发,同时海上风电场具有临近对能源需求较高的主要港口城市的地理优势,可以避免陆上风电开发需要长线路传输的问题。因此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陆地发展受约束的沿海地区开发海上风电是非常适合的。在海洋可能生能源方面,欧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全球90的海上风电集中在欧洲北部的北海、波罗的海、爱尔兰海域和英吉利海峡。在欧洲约有6 000兆瓦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另有17 000兆瓦已经达成建设意向,还有1 14 000兆瓦在计划当中。据预计,在未来十年,欧洲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增长十倍。英国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2012年底,英国海上风力发电装机总量超过2 900兆瓦,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的比

29、重超过三分之一,巩固了其在海上风力发电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见表8)。预计到2016年英国将安装8 000兆瓦的海上风电,到2020年将达到10 000兆瓦。英国海上风力发电已经满足了接近2的净电力消费量,这一比例在未来十多年将增长到1720之间。2012年,德国海上风能累计装机容量达28030兆瓦,此外还有2 000兆瓦正在建设中。13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甚至是印度也都对海上风电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中国的海洋风电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仅占全国的05。表8 2012世界海上风能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lqTab8 New and cumulative offshor

30、e wind energyinstalled capacities in the world in 20122012新2012累2011累2010累计2009累计国家增装机容计装机容计装机容装机容量装机容量量,兆瓦量脚E瓦量,兆瓦 兆瓦 兆瓦17海水利用业海水淡化作为淡水资源的替代与增量技术,愈来愈受到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的重视。截至2012年底,全球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已建和在建的海水淡化工厂有15 000多个,合计装机容量为7 170万吨日。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3 500万立方米左右;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总量每年约6 000亿立方米左右;每年从海洋中提盐

31、5 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等ITi。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海水淡化水工程总规模仅占世界的1左右;海水作冷却水用量仅占世界的6左右;万方数据第3卷第4期 王占坤等: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趋势 蓝色经嘲寺刊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品种和规模等方面与国外都有较大的差距。在中东地区和一些岛屿地区,海水淡化水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联酋饮用水主要依赖海水淡化水,在沙特、以色列、新加波和日本,海水淡化产业都有较大的发展。中国通过娟每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戈蚣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少酚确立了未来五

32、至十年海水利用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产值超过300亿元,产能超过220万吨,日;对海岛和沿海地区缺水城市的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分别超过50和15;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超过75。到2020年海水淡化产能将达到250万一3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五倍以上;2020年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90。2世界海洋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随着各主要海洋国家越来越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大对海洋产业的支持,未来海洋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更加突出。综合来看,世界各国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如下:21 海洋传统产业仍是海洋经济的支柱,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综合比较各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以海洋渔

33、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修造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油气业等为代表的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海洋经济较大比重。例如,美国海洋旅游、交通运输业占海洋产业的比重超过70,就业人数占海洋产业从业总人口的88。随着陆域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各国纷纷加大海洋石油的开发力度,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海洋油气产业是本国第一大海洋产业。22海洋新兴产业增长迅速。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发达国家通过出台产业规划、注重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加大对海洋科研的投入等措施,积极推动海洋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例如,在新能源方面,2011年美国出台了国家海上风电战略:创建美国海上分电产业,目的

34、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海上风电的成本,并以更加高效和先进的规划推动海上风电行业的发展,以确保美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先地位;2010年英国发布梅洋能源行动计戈蚣,201 1年又发布了静每洋产业增长战略,都把海洋可再生能源当作重点领域来发展。在矿产资源和油气方面,Et本2010年出台海底资源能源确保战略,提出要探勘海底热水矿床。海上风电、海工装备等活动在全球的布局和发展,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洋空间规划的发展,促使各国提前做好产业布局,充分合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降低发生产能过剩的可能性,避免海洋资源重复开发利用和浪费。23更加重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岸线100千米

35、的范围内。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各国制定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中,都开始重视海洋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例如重视开发开再生能源、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等。2012年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等组织联合发布了蓝色世界里的绿色经济报告,通过对渔业和水产养殖、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滨海旅游业、深海矿业等以海洋为基础的经济活动的实证分析,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发挥海洋经济和环境潜能的建议【181。24重视海洋政策制定,构建海洋发展战略海洋对一国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作用日益凸显。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制定海洋

36、政策战略,以在全球海洋竞备中占得先机。美国2007年发布了规划美国今后十年海洋科学事业:海洋研究优先计划和实施战略,2010年奥巴马签署关于海洋、海岸带与五大湖管理的总统行政铆,协调促进海岸带及五大湖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2013年4月美国国家海洋政策万方数据海洋经济 2013年8月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海洋政策执行计划,这是2010年奥巴马签署的国家海洋政策落地行动计划;日本2008年出台海洋基本法和海洋基本计划草案,推动海洋资源和专属经济水域等的开发及利用,振兴海洋产业及强化国际竞争力;韩国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海洋战略海洋韩国21;欧盟2007年制定(歙盟综合海洋政策蓝皮书;加拿大制定了幼拿大

37、海洋战田酚(2002)和加拿大海洋行动计划(2005)。主要沿海国家纷纷制定本国的海洋经济管理政策和法规,这些政策和法规为本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宏观导向。参考文献:【1】李文荣海陆经济互动发展的机制探索【M埘E京:海洋出版社,2010【2】J T Kildow,A McllgormThe Importance of Estimating of theOceans to National Economies【J】Marine Policy(2010)(34):367374【3】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2012【M】罗马,2012【4】Valderrama D,Hishamunda

38、N,Zhou XEsfimating employment in world aquaculture阴FAO AquacIIlture Newsletter,2010(45):2425【5】联合国贸发会秘书处航运述评201 1-2012【R】纽约和日内瓦:联合国,20126】佚名世界造船市场“前景暗淡”EBOL中国船舶网,201212一03http:wwwcnshipnetcornnews838767hunl【7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EBOL】2013-01-25http:wwwcansiorgcrdcansijjy“251267hun【8】张长涛中国船舶工业的现

39、状与未来明微型机与应用,2007。26(2):2425【9】佚名2013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展望EBOL中国海洋工程网,2013_02-07,http:wwwchinairncornnews20130220172739290html【10】佚名欧洲旅游业提振经济【EBOL2012-08一17,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rnworld20120817c_123593556hun【ll】美国旅游业发展状况Z】中国中央电视台,200911一13,http:cctvenchifidionectvcomspeciaI099jljh20091 1 13103975shtml【l 2】佚

40、名澳门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研究结题形成系统报告EBOLI中国网,2012-0320,http:wwwchinanewscornga201203-223764583shunl13】郭小哲世界海洋石油发展史【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1 4】周超北极冰海:世界的边界还是中心?(N】中国海洋报,2013-0530(国际版)【15】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Ocean Energy SystemsImple-menfing agreement on ocean energy systemsRILisbon,Por-tugal,Annual Report,2012161

41、 The World Wind Energy Association2012 Annual ReportR】3-5 June 2013http:wwwwwindeaorg17】国家海洋局海水利用专项规划【z】,20110r7_01http:wwwhuaxiaeommxhyhykf201 I082528153hunl1 8】IOCUNESCO,IMO,FAO,UNDPA Blueprint for Ocean andCoastalSustainabilityRParis:100,UNESCO2011:323Development and Trend in Marine Economy in th

42、e WorldWang Zhankun,Lin Xianghong,Zhou Yipu(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Tianjin 300171,China)Abstract:The coastal countries have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marine economy as it hasdeveloped into a global industry and an independent economic sector in the nationalstatistical systemT

43、he paper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five global marine industries(that is,maline fishery,marine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shipsrepairing and building inrushing,coastal tourism and offshore oil and gas industry)insome selected coastal states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characteristic and trend of the global marine economyKeywords:major coastal states;marine economy;marine industries;characteristic andtrend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