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五章题点保温,题感保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传播中异化。有人提出魏晋有所谓“人的觉醒”,并把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结合起来,“魏晋文学自觉说”在学界影响愈加广泛。实则不同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正如程水
2、金教授所说,“文学的自觉”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亘古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概念,实际上这一概念并不存在。虽然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
3、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探讨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倡“魏晋文学自觉说”者多以曹丕典论论文之“诗赋欲丽”为据,认为魏晋时期文学从政治、教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束缚中挣脱,重,视表现个人情感,对艺术审美性有了自觉追求。事实上“文学的自觉”这一概念并不适合中国文
4、学的实际状况,中国文学自产生起就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追求,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言说目的很明确,即言志载道;二是先秦文学已对文辞之美有深刻认识并自觉追求。文心雕龙宗经说六经具有“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的叙述特点,说的就是六经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文学包括魏晋南北朝文学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曹丕对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与左传所载的“三不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终极人生理想。,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都能始终将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这一社会价值被历代作者和读者共同认可。研究中国文学史,描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就不能否定中
5、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这个根本特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提出曹丕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说法,是嘲讽“为艺术 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其本意在传播中被异化。B.主张“魏晋文学自觉说”的学者认为,在魏晋时期产生了“人的觉醒” 与“文的自觉”,其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广泛。C.中国古代文学从一开始就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不 同,它担负着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D.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因为新的文体不断涌现,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 程,但其言志载道的传统并没有发生过动摇。,解析,解析将“新的文体不断涌现”表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的原
6、因,属于强加因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近代以前没有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文人学习及研究的对象主要 是经史、诸子、辞赋等,其中六经、诸子只是含有文学因素的作品。B.20世纪以来,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对符 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 、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C.研究中国文学史,不能用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来破坏中国文学 的完整性和深刻性,否定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及其价值。D.如果将中国古代经典中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 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会失去自身特色。,解析,解析从原文来看,“六经、诸子只是
7、含有文学因素的作品”并非作者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其中一个 很重要的原因是并不存在一个永恒不变且中外适宜的“文学”概念。B.曹丕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与左传的“三不 朽”思想一致,都表达了希望建功立业、名垂后世的人生理想。C.魏晋时期并未产生“文学的自觉”,因为如果对文辞之美的自觉追求是 “文学的自觉”的话,那么这种自觉从先秦文学就已开始了。D.中国古代文人都把明德、载道与经世致用作为首要目的,中国古代文学 从未有过“为艺术而艺术”的“自觉”时代。,解析,解析“中国古代文人都”说法
8、错误,文中是“绝大多数时代的绝大部分文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有的学者虽然承认“地方史研究方法的介入无疑会更加有效地回答人们脑海里被抽象化的政治如何在一些普通中国人的具体行为中发生作用的问题”的观点,但同时却担心地方史“难以回答政治为什么会在超地区的范围内如此前无古人地改变着整个生活世界的问题”。一句话,他们就是认为社会史难以完成学科整合的历史使命。很显然,这种担心的本质就是否定社会史是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观察历史的视角,仍把社会史当作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了,那么自然也就由此推论出社会史是没有能力解读政治史的。,首先,我们仍认为社会史是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是观察历史的一种新视角,不
9、论是地方史还是跨地域的整体史。作为方法论的社会史是有能力驾驭跨地区的宏观政治的,其中最基本的理由之一是,地方视野里的政治史研究,有些选题本身就是在解读跨地域的国家政治的总体演变轨迹。其次,从社会史对政治史研究的实际操作要求看,这种担心更是没有必要。从地方社会去解读整个国家的宏观政治,是从各自地方历史场景出发,通过对地方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考察国家的宏观政治在这个地方的实施以及演变情况的。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形复杂、经济文化发展历来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所以国家的宏观政治,包括法律法规、各种措施和制度等在各个地方的贯彻执行不可能,是整齐划一、完全相同的。即便是在国家政治强烈渗透到普通
10、人生活的近代,国家政治在各地的实施也不可能“刚”性到一成不变的程度,它总会根据各地的实际状况做出某些适当的调整。近些年的社会史研究成果已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社会史这里,或者说与传统的政治史不同的是,“政治”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脱离具体历史情境和社会变迁的宏大叙事框架,而是立足于具体的时空坐标点上的。运用从地方史的视角去解读政治史这一新的研究思路,就可以把国家的整体政治在各个地方的具体实施状况较为全面地展现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进而揭示国家宏观政治的总体发展脉络。既立足于“地方”,同时又不断地超越“地方”,相比之下,过去的传统政,治史正是缺少这种微观细致的考察。在脱离了一个
11、个具体的历史场景的那种宏大叙事框架下的填充式研究,由于“缺乏解释能力和叙述魅力”,很难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僵化呆板和“机械教条的图解”的缺憾局面,以至于“人们在政治史的表述中除了了解到堆积出的一系列事件序列和机械的制度描述外,根本无法感受到中国政治运作奇诡多变的态势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意义”。而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恰恰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把国家的宏观政治放置到一个区域(或叫地方)具体的历史脉络中去理解,通过各个地方这一视野,我们能够窥探到整体政治史这张地图,而且所看到的这张整体史的地图较之从前更为多姿多彩和真实可靠。 (选自王海燕、宋馥香从“地方”到“整体”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探析,有删改)
12、,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政治为何能在超地区的范围内改变着整个生活世界这个问题,有的 学者认为地方史难以回答。B.有些学者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社会史有能力解读政治史,并且社 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比传统政治史研究更科学。C.社会史是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是观察历史的一种新视角,不能把社 会史当作历史学的一个分支。D.国家宏观政治的实施及演变情况会反映在一个地方的具体历史事件中, 研究地方史,能解读国家宏观政治。,解析,解析从文中来看,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只是改变了一种不好的状况,“更科学”这种说法于文无据。,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13、.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这就 决定了国家的宏观政治在各地实行的情况是有差别的。B.近代,国家政治强烈渗透到普通人生活中,各地在实施国家政治时,也 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制宜进行了某些调整。C.传统的政治史中“政治”是一个宏大叙事框架,这个宏大叙事框架是孤 立的,它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情境,人们无法感受到政治与日常生活的 关联。D.政治史如果从地方史的视角去解读,就能较为全面地展现国家的整体政 治在各个地方的具体实施状况,从中发现国家发展的规律。,解析,解析“从中发现国家发展的规律”是对原文中“揭示国家宏观政治的总体发展脉络”的曲解。,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抽象的“政治”怎样影响着一些普通中国人的行为,作者与有的学者都 认为通过“地方史”研究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B.有些地方视野里的政治史研究选题就是在解读跨地域的国家政治的总体 演变轨迹,所以社会史是有能力驾驭跨地区的宏观政治的。C.“地方史”研究方法是对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进行微观细致的考察, 它立足于“地方”,同时又不断地“超越地方”。D.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不是千篇一律、僵化呆板和“机械教条的图 解”,而是多姿多彩和真实可靠的整体政治史的图解。,解析,解析原文是“地方史研究方法的介入无疑会更加有效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