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对流传热,4.3.1 对流传热分析,(1)流体主流:由于流体内漩涡丛生,流体各部分激烈混合,所以传热热阻很小,横向(径向)的温度趋于一致; (2)层流底层:传热以导热方式进行的,流体膜虽薄,却是对流传热的主要热阻所在,温度降也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中。温度分布为一直线; (3) 过渡区:温度分布为一曲线,4.3.2 对流传热的分类,无相变,强制对流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强制流动引起的传热,自然对流流体内部存在温度差而产生内循环,有相变,蒸汽冷凝传热,液体沸腾传热,设a处密度为,b处的密度为,a、b两点的压力差,环流速度:,4.3.3 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牛顿冷却定律),假设: (1)热流体温度T和
2、固体壁面温度TW之差全部集中在厚度t的有效膜层内; (2)穿过有效膜的传热方式仅为热传导。,根据傅立叶定律,有:,热流体被冷却,从热流体主体向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冷流体被加热,从固体壁面向冷流体主体的对流传热。,上两式称为对流传热速率方程,也称为牛顿冷却定律,常见流体流动类型的大致范围,4.3.4 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流体类型与物性:,C 流体的流动状态 :湍流、层流 、过渡流 传热面特性尺寸:形状(如圆管、平板、管束)、大小(如管长l、管径d等)以及位置等 对流流动的起因 :强制对流:流速u;自然对流:浮升力gt 流体的相变化:蒸汽的冷凝,液体的沸腾等;有相变的值比无相变时大很多,获得
3、的主要方法:,理论分析法解析求解、数值求解 实验法:半理论半经验方法,是目前的主要方法。,无相变时变量8个,基本因次4个,由定理无因次准数n=8-4=4个,定理:,基本因次有4个:长度m,时间s,质量kg,温度K,无相变时变量数有8个:,准数的物理意义,注意: a. 应用范围:各准数关联式都有一定适用范围(实验范围),外推是不可靠的; b. 定性温度:流体和传热面的温度是沿程变化的,流体物性也是变化的; c. 特性尺寸:传热面几何因素有时很复杂,选取起决定作用的几何参数作特征尺寸。,4.3.5 对流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1、流体在管内强制对流,讨论:(a)适用范围:Re104,0.7Pr160,
4、低粘度;特性尺寸:管内径d;定性温度:流体平均温度,t=(t1+t2)/2,T=(T1+T2)/2;,一、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1)、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b)高粘度流体:,(2)、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过渡流,(3)、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层流,即:,当壁温不好测量时,取,R圆形弯管的曲率半径,(4)、流体在圆形弯管内的流动,(5)、流体在非圆形直弯管内的强制对流,2、管外强制对流,流体在管外垂直流过时的传热系数沿管表面的变化,工业上常见的是在换热器内流体横向流过管束的情况,(1)直列 (2)正三角形错列 (3)正方形错列,(2)、流体在管束外强制对流,式中常数c、n与管束的排列方
5、式、管子所在位置有关。 整个管束的平均传热系数为:,式中:定性温度为流体平均温度;定性尺寸为管外径;流速取垂直于流动方向最窄处的流速。,(1)、流体在单管外强制对流,当Re=8103时,当Re1032105时,(3)、换热器壳程的传热 ( 壳层是圆筒状,各排的管数不同。换热器内装有圆缺挡板,大部分是横向流过管束,但在绕过析流档板时,变更了流向,不垂直于管束。 ),上式中,特性温度除w取壁温外,其余均取流体平均温度。特性尺寸采用当量直径de 。,管子为正方形直列时:,管子为三角形错列时:,流速u按最大流通截面A计算:,常用的列管换热器,大多装有折流挡板,各排的管数不同。,3、自然对流的传热系数
6、(大型冷库内冷却蛇管),定性温度取壁温tW与流体平均温度tm的平均值,称为膜温; 定性尺寸根据情况决定。C和n可通过实验测得。,二、 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1、蒸汽冷凝的对流传热,(1)膜状冷凝与滴状冷凝,传热推动力:t=ts - tW,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膜状冷凝,根据傅立叶定律:,(2)蒸汽冷凝对流传热系数,蒸汽在水平管外冷凝,蒸汽在垂直管外冷凝,(3)影响冷凝传热因素及强化传热方法,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使传热系数降低。在冷凝器上方应设有排气口。过热蒸汽的冷凝:推动力仍为 t=ts-tW 冷凝潜热,蒸汽的流向及流速:影响液膜的厚度。蒸汽入口设在换热器的上方强化传热的基本方法:有效减小液膜的厚度、
7、,2、液体沸腾,沸腾传热的推动力为:t=tw-ts 两种沸腾:管内沸腾和大容积沸腾,(1)沸腾现象:,沸腾的条件:过热度t=tw-ts 汽化核心气泡易在凹缝中产生。产生的气泡不断生成、长大、脱离加热面,使沸腾传热系数大大加大。核状沸腾好,工业上采用。,(2)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液体的性质:表面张力,cp加热表面的粗糙情况和表面物理性质操作压强和温度差,(3) 沸腾传热的计算,式中:A和B通过实验测定,不同表面与液体的组合其值不同;t=tw-ts tw 壁温 ts 蒸汽的饱和温度。,(4) 沸腾传热过程的强化,液体物性: 和增大, 和减小,有利于沸腾传热;加入少量的某种添加剂以改变沸腾液体的表面张力 ; 加热面状况:表面粗糙,孔膜多,可提供较多的汽化核心;温度差和压力:过热度tW-ts愈大,或tW-ts恒定提高压差,有利沸腾传热。,小 结,针对所要处理的传热问题,选择适当的关联式; 注意经验公式的使用范围、特性尺寸和定性温度; 分析传热过程的影响因数,提出强化传热的途径; 值的大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