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学生情况分析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与品德的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与品德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二、 教材分析历史与社会: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和世界古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一十八课。由文化课和探究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课前语、正文、活动、注释等组成。单元还设置有自我测评,内容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2、教材内容。思想品德:本册书包含五个单元内容,其中第一单元塑造自我,认识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进人的道德健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价值。懂得怎样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对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损人格的卑下的行为,有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明确意识,对庸俗卑贱的行为能够加以抵制。养成自尊自信、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克服消极的自卑心态,懂得自负与虚荣的危害,培养不慕虚名、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第二单元善待他人,1、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 2、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
3、本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第三单元相处有方, (1)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面对的处境、需求、心情、感受也各不相同。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个人组成的。如果人们之间没有相互理解,差异就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就可能变成永无休止的战场。显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能缺少人与人的沟通、互助、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人渴望的,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开始。第四单元意义人生,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儿女,祖国命运是我们的情之所系,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血脉精神。让祖国繁荣兴旺
4、,使中华文化绵延常青,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情感和志向。三、 教学目标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和品德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教学任务.四、 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
5、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钟,我打算将课堂教学时间分成三份:前五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种教学新课;后十分种练习巩固。、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
6、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5、积极参加学校和科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6、加强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1)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教本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一些课外活动。(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五、教学进度周 数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备注1 9.
7、19.7 1、1自尊自爱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222 9.89.14 1、2明辨是非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21中秋节39.159.211、3自我负责第一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1149229.282、1诚实守信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25 9.2910.5 第一单元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 2 国庆节610.610.122、2平等待人 第一单元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21教学质量检测(一)7 10.1310.19 2、3与人为善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21810.2010.26第二单元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单元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
8、伊斯兰文明第二单元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机动1111910.2711.2第三单元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三单元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111011.311.9期中复习 41111.1011.16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1211.1711.233、1理解与宽容试卷分析221311.2412.303、2欣赏与赞美第三单元第四课开疆扩土与对外交流第三单元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2111412.112.73、3竞争与合作探究三探询丝绸之路机动2111512.812.144、1关爱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221612.1512.214、2胸怀世界第四单元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22教学质量检测(二)1712.2212.284、3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第四单元第二课隋唐221812.291.4第四单元第二课隋唐第四单元第三课隋唐宋元22191.51.11第四单元第三课隋唐宋元 4201.121.18第四单元第三课隋唐宋元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宋元生活机动112211.191.25期末复习221.262.1期末考试23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