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历史基础常识﹙之一﹚.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31864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基础常识﹙之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历史基础常识﹙之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历史基础常识﹙之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历史基础常识﹙之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历史基础常识﹙之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基础常识之一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两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 70 多万年了。2、约 7020 万年前, “北京猿人” (简称“北京人”)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4、到了大约 18000 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 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 82 毫米。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

2、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 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10、约公元前 3000 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一位最早的天才人物叫伏曦氏(又叫包牺氏或庖牺氏) ,根据天象地理变化规律,制出八卦,造书契,并教导人民进行佃作、畜牧、渔狩,且有“味百药而制九针” 传说,被誉为中华民族 “人文始祖”。11、约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一位炎帝神农氏,是农耕、医药、乐器及市场

3、交易的创始者,且有“遍尝百草 ”美德誉传后世。当今常习惯将其与后来的黄帝并称为中华文化始祖。12、大约 2000 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轩辕氏是北方部落中一位聪明勇敢的首领,因为深得人心,取得了最后胜利,取代“炎帝” 帝位,称为 “黄帝”。13、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14、继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几位杰出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禅位:即传让自己的帝位) 。15、尧舜禹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代替父亲鲧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服了洪水。16、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

4、,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 22 世纪公元前 17 世纪) 。17、相传在 4000 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18、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19、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 17 世纪初公元前 11 世纪) 。20、商朝的青铜器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 重达 875 公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21、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代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

5、了。在殷墟出土的 15 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总字数达到 160 多万字,其中有单字 4600 多个,已识别的有1000 多个。22、商代末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周” 的部落强盛起来。到周文王时,周国成了西方诸侯的新盟主。23、商朝最后的统治者纣王,骄奢淫逸,残暴无道。约公元前 1046 年,周文王之子周武王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24、周朝建立后,施行“分封亲戚,以藩屏周” 政策,分封了大大小小 71 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被称作诸侯。25、公元前 841 年,周朝出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公认为中国最准确的历史纪年时

6、间。26、西周前期 180 多年,中原一带产生许多大型乐舞。祭祀山川时用的是表现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纪念武王伐纣功绩的武舞是大武舞。27、至公元前 771 年,宣王之子周幽王被犬戎人谋杀于骊山之下。公元前 770 年,幽王太子宣臼,即周平王,将都城由东迁于洛邑,史称为“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 “战国”两个时期。28、春秋时期,100 多个诸侯国林立,相互征讨,胜者成为霸主,出现“春秋五霸” ,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29、公元前 606 年,楚庄王现兵周疆, “问鼎大小轻重” 。鼎是王权象征,传说大禹铸了九个鼎,代表九州。楚庄王问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30、春秋中后期

7、,吴越两国交恶。先是吴王阖庐战败受伤而死。其子吴王夫差立志报仇,让人每天高声提醒他:“ 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么?” 后来,吴国在夫差的领导下打败了越国。31、越王勾践决心雪耻。他“卧薪尝胆” ,每天高声自问: “勾践,你忘了亡国的耻辱么?”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次打败吴国,吴王夫差自杀。32、约 2500 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 ,书里有句明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就是说:祸有时会成为福的因由,福中有时藏伏着祸。并提醒人们“物极必反” ,注意 “道”“德”相长。这是典型的传统辨证思想。33、生活于公元前 551前 4

8、79 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34、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35、孔子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他整理编订的易 诗 礼 乐 尚书春秋六部古代经典,被称作“六经” 。36、孔子享年 73 岁,死后葬在鲁国都城北边(今山东曲阜孔林处)。孔子故居后来改建为“孔庙”。37、孔子的学生们追忆孔子日常教诲和生活行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书,称作论语 ,这部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中许多著名章句仍被现代人使用着。38、孙武,是春秋未期一位杰出军事家,有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十三篇传世,是举世公认的现存最早的战略学著作。39、 孙子兵法

9、中,提出了著名的“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等军事思想和原则。并以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为军事制胜的最高境界。40、 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学圣典” ,对后世影响极大,并享誉海内外。其精辟战略战术思想,常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外交、商战、体育等各个领域之中。41、 孙膑兵法是古代战国时期另一位杰出军事家孙膑所著,孙膑是孙武的后代。42、战国时期开始后,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进入封建社会,各诸侯国纷纷称王,出现“战国七雄”,他们展开了“ 兼天下”“一宇内”的战争。4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盛行“钟鼓之乐” 。近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 124 件古代乐器。44、

10、在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有一套大型编钟,最为珍贵。这套编钟在地下埋藏了 2400 余年,现在仍能以准确的音调、优美的音色演奏古今乐曲。45、中国古代第一个享有盛誉的名医,是春秋战国后期的民间医生扁鹊。46、扁鹊精通各种医术,又总结前人方法,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传统医学所采用。4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年代,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等,史称“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讲学,且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此为“百家争鸣” 。48、秦国在公元前 770 年才被封为中国西部一个诸侯国,疆域较

11、小,国力不盛,始终被中原诸侯鄙视。但自从实行了商鞅变法后,国势蒸蒸日上,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49、公元前 238 年,雄才大略的秦王赢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短短的 17 年,便灭掉其他六国,于公元前 221 年统一中国,正式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秦朝。赢政称为“始皇帝” 。故赢政又名秦始皇。50、为尽快改变春秋战国五百多年来分裂造成的各种混乱,秦始皇颁布法令,进一步落实一系列统一措施,如:统一币制,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 钱作为全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以原秦国度量衡制为基础,向全国颁行新的统一度量衡制度及量器;“修弛道,车同轨,书同文” ,变大篆为小篆,确定小篆体为统一文字。51、从出土的秦

12、朝众多量器上发现,均刻有这样一段诏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其大意为:“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统一了天下,百姓安宁,立下皇帝称号,于是下诏书于丞相隗状、王绾,依法规范度量衡器具,使之明确统一起来”。可见当初秦朝对统一度量衡的重视。52、中国古文字中,最早有甲骨文、金文,西周时期有大篆(籀文),战国时期有蝌蚪文(古文)。此外一些诸侯国还有各自不同的文字。53、秦朝规定统一使用的小篆体,后期演化出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隶书。但这种隶书字体在汉朝得到进一步规范,并盛行于朝野,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故历史

13、上又称隶书为“汉隶” 。54、秦、赵、燕等北方诸侯国,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别修筑过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把不相衔接的各段长城连成一体,又分别向东西进行了扩展延伸。长城大都修筑在高山峻岭之上,易守难攻。经秦始皇修筑过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达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55、以法家为主导思想的秦王朝,为稳固统一地位,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有时又是相当残酷的治理措施。当时,因一些有儒家思想背景的人与秦朝政权发生了抵触,以致激发“焚书坑儒” 事件。但这一事件并非后来文人描述的那么恐怖,也不是凡儒家学子必坑,是书必焚。56、秦朝虽然统一了中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其残酷的暴力

14、统治使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公元前 206 年,秦朝政权最终被刘邦、项羽领导的武装力量推翻了。57、秦朝政权被推翻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58、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命士兵砸破锅鼎,凿沉船只(史称“破釜沉舟”), 只带三天口粮,以示决战必胜之心。结果项羽军队九战九捷立下首功,分封天下,自称为“西楚霸王” 。59、刘邦曾与秦朝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且下令废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军扰民。由于实施德政,得到广泛拥护,刘邦被封为“汉王” 。60、公元前 202 年,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自刎

15、乌江。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王朝(公元前 206 年公元 25 年) 。为顺应民心思安、期盼休养生息的现实,刘邦制定了各种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起来。61、汉高祖之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努力,中国出现了政治升平、经济繁荣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62、汉武帝即位后,以其雄才大略,开拓西部疆域,建立起丰功伟业,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把“秦皇汉武 ”并称,正是因为他们先后完成了中国统一、稳固发展的伟大事业。63、西汉帝国的强大,使中原人不再被称为“秦人” ,而通称“汉人”、 “汉族”了。64、公元 8 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 ,但由

16、于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绿林军起义,隗嚣、公孙述等拥兵自立。公元 23 年 9 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刘邦后人刘秀重新夺回汉朝政权。65、刘秀是刘邦之后,于王莽内乱时期起兵征战,终于在公元 25 年夺回政权,自号“汉光武帝”,并定都洛阳。这便是史上著名的“ 光武中兴”。史称刘秀以后恢复的汉朝为东汉(公元25220 年) 。66、养蚕抽丝、纺纱织绸,是五千多年前中国人的重大发明。公元前 56 世纪,丝绸传到西域。到汉代,丝绸业更加发达。纷至沓来的商队,把各种丝和丝织品运到古罗马帝国,丝绸之路由此而兴盛。67、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载体主要为甲骨、钟鼎,以镂刻行文;后来发展成竹简,以笔墨行文;

17、再后来发展成一种极薄的丝织品,名“帛” ,不仅便于书写,还便于绘画。汉代以前的帛书、帛画文物,至今仍有收藏。68、到了西汉早期,出现了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絮纸、麻纸。69、公元 105 年,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取材广泛的“蔡侯纸” ,这种纸平整光滑,又薄又软,成本低廉,更加便于书写绘画。70、汉武帝为巩固其“大一统” 政权,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政策,以孔子学说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开始占统治地位,并逐渐形成儒教。71、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中国约始于西汉末期,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东汉初期,佛教在上层领域统治者中已有了明显的影响力。东汉时期以老子思想为本的道教又

18、在民间兴起。72、东汉将亡之际,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此后各种大小战争不断,著名的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夷陵之战。最终形成蜀、魏、吴三国鼎立局面,史称三国(公元 220280 年) 。73、三国时期有几位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如: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曹操有雄才大略,关羽是忠义的英雄。他们受到后世中国人的尊崇。74、公元 280 年 3 月,晋大举攻吴,吴末帝孙皓采纳中书令胡仲建议,仿效蜀汉后主刘禅,携东吴户籍图册出降。随着三国中最后一个王朝东吴的灭亡,三国鼎立局面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告终,中国再度统一。75、晋朝(公元 265420 年)时的炼丹家葛洪,在冶炼各种矿物过

19、程中,了解到一些矿物的性质,总结出不少化学知识,他写的抱朴子堪称一部原始化学的重要著作。76、 水经是汉朝桑钦的一部河道学专著,但记述过简,有缺漏。北朝(公元 386581 年)郦道元以此书为纲要,详加注释,取名水经注 。77、 水经注记述了 1252 条水道河流,连许多历史事件、人物、传说神话、文物碑石等各种史迹故闻,都有涉猎。全书 30 万字,是部综合性的地理学巨著。78、王羲之是东晋(公元 317420 年)杰出的书法家。据说他年轻时常临池写字,就池洗砚,使得池水尽黑,故有“墨池” 之说,相关的名胜有多处,首推浙江绍兴兰亭。79、公元 53 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兰亭饮酒赋诗,共得佳作

20、四十余篇,编为一集,王羲之亲为作序并书写,称为兰亭序 ,是中国书法的绝代佳作。真迹惜已失传。80、瓷器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故瓷器的出现比陶器晚。从商周起才有原始青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东汉晚期,中国已能大批生产胎坚质细、色泽翠艳的青瓷。三国两晋时期,南方越窑所生产的青瓷最为有名。81、从三国的吴国开始到南朝时期,连续有六个朝代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这六个朝代分别是: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后来在南京建都的还有: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82、三国时代的大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割圆术”。他从圆内接正多边形入手,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3.1

21、4159。南朝的数学家祖冲之,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圆周率在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这比欧州数学家计算出同精度的圆周率早了 1000 多年。83、公元 263 年冬,蜀汉后主刘禅降魏;公元 265 年 12 月,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威逼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改国号晋;公元 280 年,晋攻吴,东吴末帝孙皓出降。至此,三国鼎立局面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告终,中国于晋朝再度统一。84、西晋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逐鹿之地。公元 304439 年,北方匈奴、鲜卑等胡人首领纷纷仿效中原政体形式建国,并与东晋对峙,出现五胡十六国。胡十六国的出现,使中国正式成

22、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和同一文化观念的多民族国家。85、所谓“五胡十六国” ,其中“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北方民族武装势力;其中“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十六个民族政权。86、公元 581 年隋朝建立,589 年,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国,再次结束了自东晋以来历经三百余年的战乱局面。87、隋文帝是个明君,他励精图治,治国有方。十几年后,各地府库皆已盈满,无处再容纳粮食布帛。因此隋朝的典章制度后来都在唐朝得到继承,有的长期为后世沿用。88、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后又设进士科。 “科举”即分科举士, “进士

23、”即晋仕之意。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沿袭1000 多年,直到清末才终止。89、隋朝时,中国经济的重心已开始南移,大量的粮食财富从南方运往全国,为此,公元 605 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90、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市) ,北达涿郡(今北京通县) ,全长 2000 多公里,沿河修了堤道,栽种了柳树。91、隋朝工匠李春营造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 ,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此桥的单孔大拱跨度为 37.37 米,完全用石块砌成。92、隋炀帝继位后期,骄奢淫逸,横征暴敛,致义军四起,并被部将刺杀。隋恭帝继位后不久,便被迫禅让帝位于李渊,改国号“

24、唐” ,定都于长安,隋朝就此灭亡。93、公元 618 年,唐朝(公元 618907 年) 建立。626 年,李世民继位当了皇帝,即唐太宗。唐太宗十分注意安抚百姓,他经常引用古代荀子的话:“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警醒自己,告诫朝廷官员94、唐太宗在位期间,广开言路,用贤纳谏,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沿用科举制度。使天下升平,国力强盛,创大唐盛世,史称“贞观之治”。95、我国唐朝加强了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对西北等地区的管辖,另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641 年唐太宗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96、公元 640 年(贞观十四年 ),重新统一

25、吐蕃王朝之后的松赞干布,派大相噶尔东赞备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再次向唐太宗请婚。翌年(公元 641 年), 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赐嫁,并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 16 岁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即今西藏) 与时年 25 岁的松赞干布成婚。97、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与番人联亲,还同时带去许多工匠、技艺、典籍、物种,这一举措,使大唐文化及农业、建筑诸方面技术在边域得以普及,促进了边域文化经济的发展,也极有力地促进了两地关系的友好交往。98、魏征是唐初著名丞相,曾是隋书 周书 北齐书 梁书 陈书五部史书的总监修官,不仅熟悉历史,而且具备政治家、史学家的眼光,他在唐太宗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26、地位。他进言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生对皇帝据理力谏达 200 多次。99、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惋惜不已,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100、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公元 713741 年)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号称 “开元盛世”。当时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有百万人口,各国使节、商人、留学生数以万计。四方珍奇积聚,极盛极富。101、公元 714 年,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司”(即海关,其长官称为 “市舶使”),管辖对外贸易。到了明代,即 1518 年,广州“市舶司” 迁至电白县博贺港。博贺港一度成为我国南方的

27、主要对外贸易口岸。102、唐代开始,东南沿海许多商人纷纷扬帆出海。他们每年九、十月间,乘着东北季风南下东南亚各国经商,待来年三、四月间再随东南季风“回唐山”。这些在东南亚“住蕃”和移民的“ 唐人”,成为最早的华侨。103、唐后,许多国家都把盛唐的中国人及华侨称为“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就成了唐人街。104、唐朝多才子,更多有不屈不挠舍生取义之士。著名者如玄奘,只身徒步往天竺(印度) 取经,过沙漠、翻雪山,越丛山峻岭,闯林莽沼泽,九死一生,历时 19 年,行程五万华里。105、玄奘翻译经书可谓也是不辞劳苦,由他翻译的经书达数千卷,几乎比古代国内所有佛经翻译家的译经总量还要多,而且他翻译的质量也是

28、公认的。但有一点非常令人惊讶:玄奘翻译的大部分经书都被束之高阁,几乎没派上什么用场,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有限。他辛辛苦苦取回了那么多经书,最后竟然如佛经所说的那样:一切皆空。106、唐朝天宝初年(公元 742 年) ,律宗南山宗传人鉴真和尚乘船五渡东海挫败,几度死里逃生,历经 12年磨难,虽双目失明,信念仍不减当年,直至六渡成功,于 753 年 12 月 20 日抵达日本萨摩。107、鉴真不仅成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而且还是著名医学家、书法家。他大力传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知识,留有鉴上人秘方一卷,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他还携带了王羲之的行书真迹一幅( 丧乱帖)、王献之的行书真迹三幅,以

29、及其他各种书法 50 卷,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极大促进作用。鉴真本人的“请经书贴”,被誉为日本国宝。108、鉴真大师终老日本。当其去世消息传回扬州,扬州僧众全体服丧三日,并在龙兴寺行大法会悼念。鉴真在日本也享有国宝级人物待遇。1963 年是鉴真去世 1200 年,中日佛教界都举行大型纪念活动。日本佛教界还将该年定为“鉴真大师显彰年”。1980 年,在邓小平的斡旋之下,唐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顺奉鉴真漆像“回乡探亲”,扬州大明寺因此得以重修,成为中日邦交史上一件大事。109、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善于权术,能用人,掌握政权达 40 余年,死后,唐中宗复位。110、唐玄

30、宗早期政治清明,任用贤相,称为“开元盛世”。但其晚年因宠爱杨贵妃,致使杨氏家族飞扬跋扈,酿成“安史之乱” ,长安沦陷,从此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111、唐朝工匠用各种矿物烧制出青、绿、黄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所以叫唐三彩。唐三彩作品多为人物或动物俑,个个造型生动,栩栩如生,被视为艺术珍品。112、唐代的绘画风格十分注重线条的变化,不论是凡人常物,还是云中的飞天神仙、反弹琵琶的歌女舞妓,都给人以“天风飞扬,满壁风动”、 “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美感。113、唐代天文学家中最有成就的是僧一行(原名张遂), 他通过观测,证实了太阳运行速度是不均匀的,时快时慢。僧一行还大规模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在世

31、界上是第一次。114、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六大古都”,它们分别是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北京( 以上四地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河南开封和浙江杭州 (分别是北宋和南宋的都城 )。115、唐朝时期,中国是东方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先后派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人数多时达五六百人。这些日本谴唐使回国以后,积极传播中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促进了中日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116、公元 69O 年,中国唐朝历史中出现一位女皇帝叫武则天;登基时年 67 岁,改国号为武周。本名武照,她给自己的名字造了一个字“曌”。705 年崩,享年 82 岁。武则天在历史中功过均有争议,她去世后,立了一块“无字碑”。117、唐朝是

32、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诗坛上出现了众多堪称登峰造极的人物,诸如:李白、杜甫、刘禹锡、王勃、王之涣、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温庭筠、柳宗元、高适、岑参、杜审言、杜牧等,他们的诗歌一直被后人吟诵唱咏,无不给予很高的评价。118、公元 907 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此后的 50 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同时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又出现了 10 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到公元 960 年宋朝建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119、公元 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发动兵变,手下将士们把

33、黄袍加到他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取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公元 9601127 年) 。赵匡胤被尊为宋太祖。120、宋太祖为巩固统治,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加强中央集权制。他设酒宴,巧妙地说服石守信等众位开国元勋自动解除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121、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后,实行变法,整理财政和军政,称为“王安石变法”。后来由于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变法维持不到十年就结束了。122、北宋时期官员包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人们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为“包公”、 “包青天”或“包龙图”。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包公的动人故事,表达了人

34、们对他的敬仰之情。123、五代十国时期,各地佛教盛行。宋朝时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12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25、沈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对天文、历法、音乐、医药、数学等很是精通。他在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了自己丰富的研究成果。此外,他还记录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许多发明创造,比较有名的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等。126、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被誉为世界文明之母。北宋时期,毕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大约 200 年后,这一技术传到其他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起到推

35、动作用。127、火药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因为火药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唐朝末年,被广泛应用到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技术有了更大的改进。后来火药的制造方法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各国。128、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发明了指南针。北宋时期,人们创造了适用于航海的指南针,把航海事业推向了新的时代。这一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也最为先进。129、北宋时期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等矿藏。铜钱是当时的本位货币,铸造量非常大,在今天东到日本、西至欧洲、非洲的广大地区都有出土。130、两宋时期的制瓷业非常发达。宋瓷品种繁多,花纹秀丽,并大量出口海外,江西的景德镇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瓷都。131、

36、宋朝时期,市场上流通货币以铜钱、铁钱、金银等金属货币为主。为了携带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使用为商业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132、宋代的针炙学和法医学成就突出, 洗冤集录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 300 多年。133、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历史学家,他用了 19 年时间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著名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 1300 多年的历史。134、宋朝末年,宋江领导的一批民众在山东省梁山一带起义。后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就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135、宋朝时期,中国境内还有一些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

37、的金,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等。1127 年,金朝的军队攻破开封,俘虏了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徽宗的另一个儿子赵构称帝。逃到南方,在杭州建立政权,历史上成为南宋(公元 1127-1279 年) 。136、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军北上为收复被金军占领的宋朝领土,屡建站功。但由于昏君赵构只图偏安一隅,不想迎回徽钦二帝,便怂恿秦桧对其大肆迫害。秦桧等人,终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害死。岳飞葬在杭州西湖边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前放了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等人的跪像,表示对奸臣的强烈憎恨。137、1271 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大举进攻南宋,南宋著名将领文天祥组织军民抵抗,失败后被俘虏。元朝统治者采用

38、各种方式劝其投降,他宁死不屈,写下了正气歌和过零丁洋等诗篇,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成为千古名言。138、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12 世纪末,铁木真经过十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 年被推举为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意思是“ 坚强的君主 ”。139、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71 年他建立了元朝(公元 12711368 年), 称为元世祖。元朝在成立过程中及成立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地战争,向西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140、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都要大。元朝实

39、行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的首都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大都就是中国现在的北京。141、元朝中后期,棉花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棉纺织业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的主要衣料,这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元朝的黄道婆,推广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42、元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生动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143、元朝时期,有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维吾尔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144、元朝同许多国家和地

40、区有贸易关系。福建省的泉州是元朝最大的港口,在当时和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列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生长着很多刺桐树,故以刺桐城闻名于世。145、元朝后期,朝政腐败,政权内部动荡不定,数十年间连续换了 10 个皇帝。皇帝大多数不理朝政,贪图享乐。大臣们也争权夺利,互相勾心斗角。并且朝廷还滥杀汉人,酷刑暴虐;在对百姓盘剥之中,大量印刷“交钞”,招致通货膨胀,使“米价贵似珠”。又加之很多地区的水灾和瘟疫的出现,天下已是民不聊生。因此,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46、至正十一年(1351 年 )四月,秘密组织起来的白莲教首领、农民领袖韩山童和刘福通,利用元朝开黄河故道“大役劳民,而民益怨” 时机,在

41、民工中宣传天下快要大乱。他们在工地上预先埋下一只眼石人,并散布童谣说:“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当民工们挖出石人后,认为童谣灵验,群情震动。韩山童等便乘机在河北永年杀黑牛白马,聚众宣誓,打算同时在各地起义。众人推韩山童为明王。由于泄露秘密,韩山童被捕遇害。五月,刘福通逃回颍州(今安徽阜阳) ,联络杜遵道等,率众起义。他们头裹红巾,称为红巾军。147、红巾军起义后,迅速占据颍州、亳州(今安徽毫县) 、项城(今河南项城南),接着又打下元朝粮仓朱皋( 今河南固始西北),开仓济贫。继而又接连攻下罗山、真阳 (今河南正阳)、确山、舞阳、叶县、汝宁(今河南汝南) 、光州(今河南潢州)、息州(

42、今河南息县) 等地,很快发展到 10 余万人。至正十二年,即 1352 年,元廷派遣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领军 30 万来剿,未及交战,军中夜惊,全军溃散,也先帖木儿逃回汴梁,只剩散卒万人。148、在刘福通起义影响下,大江南北许多地方相继爆发了反元斗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徐州的李二(芝麻李),蕲( 今湖北蕲春) 、黄( 今湖北黄冈)的徐寿辉,濠州(今安徽凤阳)的孙德崖、郭子兴等。早在至正八年(1348 年) 起事反元后来又投降元朝的浙东盐贩方国珍,重新起兵。至正十二、三年间,淮东的盐丁(盐业生产者)在张士诚领导下起义。149、刘福通队伍和后来相继起事的起义军,都以红色为造反的标志,头扎红巾,身穿红

43、袄,高举红旗,因此被称为红军或红巾军。其中刘福通和徐寿辉二支队伍,是起义军中最强大的力量,都是由秘密结社白莲会为核心组织而成的。白莲会的会众都要烧香拜佛,因此,这些起义军又被称为香军。起义军的主要成分是失去土地的贫苦农民,以及奴仆、手工业者、渔民、盐丁、下层僧侣等,也就是处于社会下层的被压迫、被剥削的群众。150、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 人,出身贫农。由于遭受地主的剥削,无法为生, 17 岁时入皇觉寺为僧。以后在外游方乞食三年,历经皖北、豫东南各地,深受农民起义的影响。至正十二年,即 1352 年,他投入濠州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凭着睿智与勇敢,屡建战功。1355 年被小明王韩林儿的宋

44、政权授为左副元帅。151、1356 年,朱元璋领兵攻克集庆,又被授为江南行省平章,自称吴国公。并采纳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以应天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为今后更大战争打下坚实基础。公元 1363 至 1367 年间,朱元璋先在鄱阳湖彻底击溃强大的陈友谅,自称吴王,后又消灭浙江的张士诚,沉杀韩林儿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大江南北。又派徐达、常遇春以主力北伐中原。152、公元 1368 年,朱元璋以应天(南京) 为都城称帝,即明太祖,定国号为 “大明”,建年号为“洪武”(公元13681644 年)。同年 8 月,明军攻克元大都,将元顺帝赶回大漠,元灭亡。此后,又用十几年时间平定了全国。明朝

45、的建立使中国社会进一步得到发展。153、自公元 1405 年到公元 1433 年,明朝皇帝朱棣派郑和率领两万七、八千人、两百余艘船只,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进行了七次下西洋;前后共历时 28 年,航程万余里,到达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东方向,郑和船队最远航行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在非洲方向,郑和船队最远航行到莫桑比克的贝拉港。史称这次史无前例的浩大远航壮举为郑和下西洋。154、郑和下西洋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即 1433 年,回程到印度西海岸古里时,郑和因劳累过度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155、1417 年,苏禄(今菲律

46、宾)国王带领 300 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山东,明成祖派人为他举行隆重葬礼。明朝以后,中国多次修护苏禄王陵,表达了中国对这位菲律宾友好使者的悼念之情。156、明朝时期,日本海盗商人经常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勾结明朝土豪奸商,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给中国沿海造成极大的祸害。这些强盗被叫做“倭寇”。明朝大将戚继光组织军队,给倭寇以痛击。1565 年,戚继光联合俞大猷,把横行百余年之久的倭寇全部消灭。157、明朝后期,顾宪成和高攀龙等人在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讲学,他们经常在书院里议论朝政,抨击当权者,这些人被称为“东林党” 。当时大宦官魏忠贤专政,凶险残暴,东林党人不怕迫害,指斥魏忠贤

47、等人为“阉党”,与他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58、明朝规定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呆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159、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选派解缙等 3000 人编辑成永乐大典,共 110095 册,辑入各类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该书先后抄录正副两部。正本后来被烧毁,副本在 1860 年英法联军和 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两次被焚毁劫掠,目前存世的仅有 300 余册。150、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历经 20 多年,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151、明朝时期,意

48、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在传教的同时,也积极传播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明神宗给他以很大的支持。利马窦为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墓在北京西城。152、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他向利玛窦学习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等各种知识。他编写的农政全书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他还和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153、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对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这部书被译成好几国文字,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54、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根据他一生游历考察的成果,写出了徐霞客游记一书。书中最早揭示了中国西南

49、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徐霞客也因之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155、朝廷末期,魏忠贤等结党营私、专权跋扈,残杀异己,致上下腐败堕落,朝野一片黑暗,大明已是衰象毕露。万历四十五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攻明。天启二年(1622 年) ,明军广宁大败,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四十多座城池失守,明朝国门岌岌可危。156、正当明朝国门岌岌可危之时,袁崇焕千里迢迢来京朝觐述职。御史侯恂慧眼识人,题请破格擢用,具疏奏言:“见在朝觐邵武县知县袁崇焕,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 ”明天启帝采纳侯恂等建议,授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旋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袁崇焕单骑出关考察关外形势,还京后,即上书朝廷,主动请缨:“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受命后,出镇山海关,筑宁远城(今辽宁兴城) 。157、1626 年,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仅一万守军的宁远,袁崇焕指挥守军顽强抵抗,使努尔哈赤身受重伤,大败而归,不久郁郁死去。此是明军与清长期交战中首获胜利,袁崇焕被授辽东巡抚。次年,皇太极欲为其父报仇, “灭此朝食”,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围宁远、锦州,结果亦攻城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