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新闻事业史四大专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31768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新闻事业史四大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新闻事业史四大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新闻事业史四大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新闻事业史四大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新闻事业史四大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一:新闻教育史:(三大时期:五四,北伐,内战)中国新闻传播史学发展历程:1.新闻纸略论1834 年 1 月发表于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是中国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等专著 3.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新河(胡乔木主持召开了中国报刊史大纲讨论会)4.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状况5.4 运动时期中国最早的新闻学研究发轫于 1918 年(10 月 14 日)北大成立的“新闻学研究会” ,该研究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学会会长为北大校长蔡元培,有两位导师:一位是京报记者邵飘萍,一

2、位是北大文科教授徐宝璜(副会长) 。大革命时期即北伐战争时期1大学新闻系的创建1920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了“报学系” ,这是我国大学中正式设立新闻学系的第一家。继圣约翰大学之后,我国南方也兴起一些新闻学系,如:1921 厦门大学的“报学科” ,1922 杭州之江大学开设“英文报学”科目等。其中,上海地区新闻教育事业呈现一时之盛。北方,新闻教育以北京为中心,北京大学的“新闻学研究会”在 1923 年才真正发展起来。1923 年,北京平民大学成立报学系,由徐宝璜创办,是国人创办的第一个大学新闻系。2.新闻学研究的发展早在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报纸上,出现过一些论述报纸的文章。到了二十世纪

3、,新闻学研究才真正发展起来,产生了一批由国人撰写的新闻学专著,和国人翻译的译著。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我国新闻学者撰写的最早一部新闻学专著,蔡元培称其为“在中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 ,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吴超的新闻学大纲等皆是这个时期我国国人的新闻学研究成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还经常有外国新闻界和国内新闻界的业务学术交流, “请进来”与“走出去”对当时的新闻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报纸上还出现了最早的新闻学研究版。3 主要新闻学者:徐宝璜、任白涛、戈公振十年内战时期1.新闻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此时期的新闻学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新闻史研究方面:蒋国珍的

4、中国新闻发达史1927 年出版了,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史学专著;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在同年末出版,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新闻史专著。新闻理论及业务:19271934,黄天鹏先生出版主编了多种新闻学作品;19351937 任白涛编成综合新闻学 ;1933,郭步陶的编辑与评论出版,是我国新闻评论学的第一作.这个时期的新闻学术成果可谓硕果颇丰。2.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1926 年复旦大学在“中国文学”科中,将“新闻学”专题讲座扩增为“新闻学组” ,1929又将其独立出来,改为“新闻学系” 。1929 年,燕京大学原本停办的新闻系恢复招生,由于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合作关系,再通过各方的努力,1935 年,燕京大学

5、将新闻系定为该校之一部。燕大的新闻系教学相较于其他学校,教学设置、方法更具特色,更为合理、科学。20 世纪 20、30 年代,除了大学的新闻系外,专门的职业学校也是培养新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如谢英伯创办的“中国新闻学院” 、顾执中创办的“上海民治新闻学院” 、成舍我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 申报建立的“新闻函授学校”等等。抗战胜利后国立暨南大学新闻系 1946 创办于上海,首任主任为著名华侨报人冯列山担任。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徐宝璜:中国著名新闻学教育家、学者。曾赴美留学,归国后任北大教授,北京晨报编辑。1918 年与蔡元培等创建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被推选为副会长,定期为会员教授新

6、闻学知识,是最早在国内开设新闻学课程的大学教授。1920 年在多家大学授课。其所著新闻学一书,是国人第一部新闻学专著。1930 年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任白涛:我国早期著名新闻学者,曾任民立报 、 神洲日报等报纸的特约通讯员。主要作品有应用新闻学 、 综合新闻学等。戈公振:我国现代著名报刊主编和报刊史学家,是我国新闻事业史学研究的开拓者。1914年起,在时报工作了 15 年,1928 进申报馆,兼申报星期画刊主编。著有新闻学撮要 新闻学 新闻报学史 ,被称为“报迷” 。黄天鹏:我国著名新闻学者。早年在北京平民大学就读报学系,1927 年主编新闻学刊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刊物。曾就职申报 ,后又编辑了

7、不少新闻学刊物和论文集,对新闻学研究推动很大。解放后去台湾,并前后兼任台湾多所大学的新闻学教授。专题二:上海的新闻事业发展要览,上海地区的报刊变迁上海是近代现代中国的新闻事业中心,也是很多重要的政治事件的发生地,所以,系统的梳理一下上海的报刊发展历程,对于学习理解中国新闻事业史,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有可能会专门考有关上海某一时期的新闻事业的题)这个专题的时间跨度很大,几乎囊括了中国新闻事业史的所有主干内容,甚至可以说,上海就是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部戏的主角。以此来提醒学习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同学,端正自己的态度,来认真严肃的对待这一部分。由于内容过于庞大,所以,涉及到具体的报纸,参照我之前整理的中

8、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 报刊机构篇 ,又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希望大家能同我一同整理,改进,精炼这一部分的内容。鸦片战争后(洋人办报,木有国人的说,这个时期很虎,出了很多大报纸)上海新报:1861,与申报进行中国新闻界第一次竞争。申报:1872,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具体历程参照“大报专题”新闻报:1893,仅次于申报第二大报,同参照“大报专题”字林沪报:1882,字林洋行创办, 上海新报的儿子报,半酱油报,最好背下字林西报:外文报纸的代表,对于我们考新闻史的不重要,但是进行近代史研究就是份特别重要的报纸了(废话多了点,是个酱油报)戊戌变法(主要是维新派的党报):强学报:上海强学会发行,只

9、出了三期,战斗力为零的渣滓,瞄一眼知道有这个东西就行了。时务报:1896,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派报纸,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就是在这张报纸上写的时报:1904 由狄楚青创办,进行了不少业务改革,对报界影响巨大,参照“大报专题”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成为新闻事业和革命舆论中心的原因:1 上海有租界可资利用2 上海地区交通便利发达、工业、商业发达,文化繁荣,印刷设备先进,这些都为办报提供了物质基础。3 这一时期革命派报刊的主持人多半是光复会会员,而光复会成员多半为江浙人,大都活跃在上海。大陆:1902 年,革命派杂志,鼓吹革命,革命派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刊物童子世界:1903 年,革命派创办的第一份

10、以青少年为读者的刊物。苏报案:苏报1896 创刊,1902 改革,1903 出事,参照名词解释苏报案后继起的报刊:国民日日报 、 俄事警闻 、 警钟日报 、 中国白话报 、二十世纪大舞台 ,都是酱油报。于右任与竖三民:神州日报1907 之后,于创办了三张报纸,因为开头都是“民”字,都在上海出版,而且时间上又相连,所以叫竖三民:民呼日报1909民吁日报1909民立报1910 参照名词解释。民初袁世凯篡权1 二次革命前民立报:开始不反袁,1913,宋教仁案发生后,积极反袁,遂被袁世凯封杀。横三民:民权报 ,1912,戴季陶、何海鸣主编,影响最大。 民国新闻1912 吕志伊。中华民报1912。 “竖

11、三民”反清, “横三民”反袁,参照名词解释。2 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华新报 、 民国日报 、 民国 、 甲寅几个酱油报副刊:从民国成立后到五四前夕,这一段时间我国报纸副刊进一步发展。不少报纸增设了副刊性质的栏目或版面。这些副刊的编辑和撰稿人不少是“南社”的社员。而这些南社社员一部分发展为“鸳鸯蝴蝶派”的健将。 “鸳鸯蝴蝶派”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一个主要以产出娱乐性文学为主的特殊学派。民权报副刊上的言情小说是“鸳鸯蝴蝶派”的滥觞。 申报的自由谈供消遣的“鸳鸯蝴蝶派” 。 时报的余兴 ,这是包天笑的副刊生涯的起点。五四时期(北京是主角,出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新青年:1919 五四运动爆发后,

12、1920 复迁回上海,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立后,成为了发起组的机关刊物。1921 党成立后,成为党的宣传机关。星期评论:孙中山创办的酱油报,1919.四大副刊:学灯时事新报副刊 觉悟民国日报副刊 其余两个为北京的,参照名词解释。共产党:1920 创,1921 停刊,中共机关半公开理论刊物。酱中俄通讯社:酱大革命时期(最繁荣期)向导:1922,中共第一个机关报向导 ,蔡和森主编,参考名词解释先驱半月刊, 少年:酱中国青年:1923,团中央机关刊物,参照名词解释劳动周刊 工人周刊 中国工人:酱五卅运动:热血日报:1925,中共出版的第一个日报,主编瞿秋白,名词解释。诚言事件:1925 参照名词

13、解释企业化大报的变化及改革:申报、新闻报:1 物质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极大改善 2 经营管理得到高度重视,广告收入也日记增多,成为报纸的经济命脉 3 报纸版面又有了很大变化,两报都增长扩版,增辟各种专栏、专刊。申报在史量才接管后的措施:1 兴建馆屋,更新设备,扩大规模 2 增长扩版,增辟专栏,增出专刊 3 注重发行与广告时报:在民国前最大的贡献是首创了“时评”专栏。民国前后时报的改革:1 刊载“专电”2 最早刊载“北京特约通信”3 副刊方面,一创刊就注重文艺五四时期, 时报对报界的最大贡献是在 1920 年创刊了图画周刊 ,是为我国有现代画报之始。1921 年,黄伯惠接手时报 ,走的是一条“黄色新

14、闻”路子:1 是在内容和版面上,大量刊载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来吸引读者。2 采用当时最新式的彩印设备时事新报:1 新闻采访上,最早有了专任的外勤记者 2 在内容和版面上,首创专栏新闻。新闻教育:上海圣约翰大学 1920 创办“报学系” 。十年内战这一时期,上海为国统区,集中了国民党反动新闻事业,和共产党秘密出版的低下报刊。1931 年的 918 事变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使得日军在我国横行霸道,民族矛盾激化,在国统区内,以北平和上海为中心,不少宣传抗日救亡的报刊蓬勃发展起来。左翼新闻记者联盟:1932 成立,参照名词解释生活周刊、 大众生活 、 抗战:1925 1935 1

15、937 在上海创办, 生活和大众生活是最为著名的抗日救亡报刊,参照邹韬奋名词解释。立报:1935 创刊,积极宣传抗日, “小报大办” ,参照人物专题。申报改革:背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通过种种手段,限制言论出版自由,使得曾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的史量才对此极为愤恨。1931 年后,史量才开始于宋庆龄、陶行知、黄炎培等进步人士接触,政治思想、办报方针开始转变,1931 进行改革工作。改革内容:1 以时评开始起飞:紧密联系形势,指出时局发展趋势,反映民众的感情和要求。2 对副刊自由谈进行改革, 自由谈原来是“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改版后变成了左翼知识分子抨击时政的园地。3 还增添了专论和各种周刊4 19

16、32 是申报创刊 60 周年纪念,他兴办各种社会文化事业,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新生事件:1935 参照名词解释新闻教育: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办 1929抗日战争1937.11 国民党从淞沪撤退,日军占领上海,1941 珍珠港事件,这段时间内,上海租界被称为“孤岛” 。这段时期内,上海的抗日报刊可分为四类: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主持的报纸 2 进步、爱国人士主办的报刊 3 原上海出版的商业化、企业化大报 4 是国民党主办的报纸。洋旗报:利用英法美与日本的矛盾来开办的报纸,参照名词解释。专题三 大报史申报 新闻报 时报 大公报 判断标准主要以时间跨度和教科书的重视程度而言,这几个报纸已经不能用简

17、简单单几个名词解释来进行理解,着眼点放在这些大报的办报经验和改革历程上。申报:名词解释:申报:由英商美查创办于 1872 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大报,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一英里为主。 申报击败上海新报的竞争也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一次竞争。1912 年转让给史量才,在史的主持下,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著名大报之一。九一八、一二八后态度去向激烈,报纸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宪政” ,要求抗日,刊载民主自由言论,鲁迅、矛盾、巴金等常在该报发表文章。1934 史量才被害后,言论趋于保守。1937 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日本检查被迫停刊。抗日时期,成为日伪报刊,抗战后被国民党接收。1949 上海解

18、放后停刊。前后历时 78 年,被誉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与上海新报的竞争申报措施:压低报价;刊登文艺性材料。 上海新报:一方面,改革版面,增加内容,免费刊登文人作品,美化版面;另一方面,降低报价,蚀本做生意。早期申报的论说和新闻:最重视“论说” ,首开我国报纸政论的先河。最早采用连续性报道的方法,报道重大社会新闻(杨乃武案) ;最早进行战地采访活动(日军兴兵台湾) ;最早利用电报传递新闻。大革命时期的改革(申报也是“诚言”事件的主角之一)1 物质设备和技术条件的极大改善 2 经营管理得到高度重视,广告收入也日记增多,成为报纸的经济命脉 3 报纸版面又有了很大变化,两报都增长扩版,增辟各种

19、专栏、专刊。申报在史量才接管后的措施:1 兴建馆屋,更新设备,扩大规模 2 增长扩版,增辟专栏,增出专刊 3 注重发行与广告十年内战时期申报改革:背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通过种种手段,限制言论出版自由,使得曾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的史量才对此极为愤恨。1931 年后,史量才开始于宋庆龄、陶行知、黄炎培等进步人士接触,政治思想、办报方针开始转变,1931 进行改革工作。改革内容:1 以时评开始起飞:紧密联系形势,指出时局发展趋势,反映民众的感情和要求。2 对副刊自由谈进行改革, 自由谈原来是“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改版后变成了左翼知识分子抨击时政的园地。3 还增添了专论和各种周刊4 1932 是申报创

20、刊 60 周年纪念,他兴办各种社会文化事业,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抗日战争时期:1937 因不接受日军检查而停刊,后假借外国人名义出版。1938 复刊,此后的三年,用尽一切机会、办法宣传抗日救国,打击汪伪。报馆遭受多次袭击,工作人员多人遭受暗杀、绑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孤岛”彻底沦陷, 申报落入了日伪手中。新闻报:创刊于 1893 年,是旧中国地位仅次于申报的第二家大报。以“经济独立”、 “无偏无党”为宗旨。内容上,在商言商,有柜台报之称。竞争策略:尽量降低报价;想方设法扩大发行量;千方百计拉广告经营的经验和特色;扩大新闻来源,增大新闻量;注重发行和广告;注重完善、更新设备;深具竞争意识

21、。大革命时期的改革:专门设立“推广科”和“准备科” ,负责推销报纸和编辑报纸广告。聘专职人员到各地推销,设立分馆、分经销处,曾创中国大型日报发行的最高纪录。人称“广告报” 。1929 被史量才购下大部分股权。时报:名词解释:时报:是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6.12 创刊于上海。为防止清廷迫害, “挂洋旗”经营。粱参与筹办与撰稿,狄楚青主持。该报主张君主立宪。为和申报竞争,该报在业务上锐意革新,为我国报业进步、发展做出了贡献:1 首创“时评”专栏 2 辟有“小说”专栏,首创副刊余兴 ,小说家包天笑主编 3 首创对开报纸,两面印刷,分栏设目。最重要的是首创“时评”专栏,陈

22、景韩以“冷” 、 “冷血”等笔名写的短评,辟有小说专栏,首创副刊余兴 ,小说家包天笑主编。内容半是伤,也有创新;首创对开报纸,两面印刷;分栏设目。大革命时期:民国前后时报的改革:1 刊载“专电”2 最早刊载“北京特约通信”3 副刊方面,一创刊就注重文艺五四时期, 时报对报界的最大贡献是在 1920 年创刊了图画周刊 ,是为我国有现代画报之始。1921 年,黄伯惠接手时报 ,走的是一条“黄色新闻”路子:1 是在内容和版面上,大量刊载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来吸引读者。2 采用当时最新式的彩印设备时报以辛亥革命为界,前期欣欣向荣,后来走下坡路,1939 停刊。大公报:大公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新记公司时期

23、的大公报,以及“四不”原则。两个名词解释:大公报:1902 天津,英敛之得洋人支持,自任社长创办。该报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 由英敛之主持,宣传改良思想,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著名报纸;2 由王郅隆接受,成为亲皖系亲日的报纸;3 由新记公司接班,成为有全国影响的报纸;4 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 大仍于香港出版,是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新记大公报:1926 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而复刊。吴鼎昌独资五万元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人之旨趣 ,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

24、深得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成为北方大报之一。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它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迷惑一般读者。新闻业务和经济管理也锐意改革,退出了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事业蒸蒸日上。1936 年上海版创刊,深入中国报业中心。对于“四不”原则的评述:1926 年,张季鸾在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人之旨趣 ,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1 不党:该报强调与当时中国各党派均无任何裙带联系,但不党不代表中立,也并不敌视各党,而是原则上平等的看待各党,纯粹站在公民的角度发表意见。2 不卖:强调不以言论做交换,以经济独立保证言论独立。3:不私:强调该报没有私用,给社会各方力量提供

25、平台,强调报纸的社会服务功能。4 不盲:强调该报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四不”的提出,是对中国新闻发展的成功与失败的借鉴。它实际上完整地提出了“文人办报”的理论,广泛吸取了“政治家办报” (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商业办报” (强调经营管理)两者的优点,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章报国”理念。 “四不”体现了该报追求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责任新闻理论在近代中国新闻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大公报坚持“四不”原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报风格。立报宝贵经验:一,坚持“小报大办”及“大报小型化”的原则1 实行“采写与精编”的方针,即不论采用通讯社的稿件,还是转载其他报纸的新闻, 立报都重新加工。二

26、,重视副刊共有三个著名副刊, 言林 、 花果山 、 小茶馆 ,分别有不同的读者对象三,讲究营销策略,注重经营管理。1 报纸初创时期不登广告,全力以赴弄好版面,以争取读者;2 报价低廉四,办报要有不断开拓,进去的创新精神。文人论政的传统。专题四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改革史 党报改革史几大重要改革1942 解放日报1942 新华日报1947 晋绥日报1956 人民日报60 年代初新闻工作改进 新时期党报新闻改革延安整风解放日报(延安时期):抗日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1941.5.16 于延安创刊,博古任第一任社长,它是由新中华报 、 今日新闻合并而成。曾出现过多刊载国际新闻、宣传报道

27、脱离革命根据地实际的倾向。经 1942 延安争整风,其工作有了显著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仍于上海出版。1942 年春,中国与全党范围进行了整风运动,主要是整三风:反对主观主义整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党风,反对党八股整文风。核心任务是反主观主义以整学风,其目的是从思想上清算中共成立 20 年以来历次“左” 、 “右”倾错误的余毒。 。解放日报于整风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本身也在整风运动中收到整顿和改革。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 ,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的解放日报过度刊载国外通讯社消息,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党的中心工作,

28、脱离了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军民斗争的目标。改版后的解放日报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1 加强了整风运动的宣传,集中力量报道整风运动开展的情况,发表了大量带指导性的文章和社论。2 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3 积极进行反对国民党顽固派企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宣传。整风运动后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大发展(刘家林)1 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 2 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3 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批判了“无冕之王”的观点。 4 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 5 反对党八股,梳理生动活泼的马列主义文风6 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二,人民

29、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三,自我批评的作风。整风运动成就(高教版)一,增强了党性,组织性:1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于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2 宣传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3 加强党的领导,实行全党办报,与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增强了群众性:1 宣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批判“无冕之王”观点;2 反映群众生活,报道劳动楷模先进事迹;3 加强通讯员工作,依靠群众办报三,增强了战斗性:力求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外电加以分析研究改编,用它来为我们的新闻宣传服务;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批判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四,改进了文风。五,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与发展:1 新闻的实质与

30、本质的讨论;2 党报、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3 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党的教科书;4 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方针新华日报改革在延安解放日报整风改版开始不久,1942 年 5 月, 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开始了整风运动并发表了敬告本报读者的社论,宣布开始进行整风改革。新华副刊是整风改革的硕果,1945 年 9 月发行,是综合副刊,反应各阶层人民生活,许多著名学者、作家、艺术家为其投稿。 新华副刊办的很有特色,起到了团结教育人民、孤立打击国民党顽固派的作用。新华日报留下的经验:1 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一支团结战斗的革命队伍;2 做好统战工作,大搞企业式的经营;3 高度的原则性和必要的灵

31、活性相结合4 内容丰富,精心编排。晋绥日报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来源于前苏联的话剧前线 ,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工作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6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时事文体,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意义:1 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2 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是,在该运动中,也存在“左”的偏向,误伤了

32、一些好人。1956 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人民日报改革背景:1949 新中国成立至 1956,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事业体制基本确立,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1 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2 对苏联的经验与做法照抄照搬。因此,新闻机构日趋单一化、新闻宣传日益公式化,是当时新闻界存在的一个最根本问题。1956 四月份,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之后又提出了论十大关系 ,成为了新闻改革的指导方针。五六月,刘少奇与新闻工作者进行了几次谈话,为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为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确定了指导方针。7 月 1 日人民日报经中共中央批准,正式宣告改版。其社论致读者总结了创刊八年的功绩,也承认了许多缺点,把改

33、革的重点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有许多问题需要在群众性的讨论中逐渐得到答案;第三,改进文风,报纸上的文字应该琉球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并且言之成章。改版后,面貌一新,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新闻报道。改版后,新闻报道数量明显增多。此外,言论明显改进, 人民日报的社论以及其他的评论文章,材料广泛,大多短小生动,没有空话,出现了一些从实际中提出问题进行批评分析的好文章。人民日报改革工作之后,全国的新闻事业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与意义:1 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2 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办好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经验;3

34、 这次改革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当然,这次改革也有偏颇之处,在反对教条主义时,有的人走向另一极端,全盘否定建国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受益的一面。对待旧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问题上,有些人主张不加分析地批判。大跃进大跃进中,新闻工作者关注了极大的热情,虽然由于全局指导思想失误,但是还是去的了一些成果,其中一些具有重要的价值。1 提倡政治家办报2 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3 新闻业务的改进:1 新闻报道快乐,重视时效性;2 评论多而活,重视针对性;3 版面新颖活泼,图文并茂4 创办理论刊物热潮和宣传功能群众学习理论5 大力贯彻全党办报方针6 中国记协成立7 新闻教育的发展60 年代初的新闻工作改进1.新闻传播事业的调整经历了 1958 的大轰大嗡,1959 的高调批判之后,1960 开始进入了调整期。新闻事业压缩了规模、精简机构和人员。但在调整时期,晚报有了巨大的发展,这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和当时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有关。2 总结经验教训,学历理论与政策维系马克思主义立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总结经验教训,是这一时期新闻界的中心任务。3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4 知识性加强,杂文兴旺5 新闻队伍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