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31522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老师:管继京学校:贵州省沿河县晓景中心完小学科:语文教材版本册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题:观潮上课时间:2013 年 9 月 2 日教学内容:观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出来的。(2) 学习本课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奇观、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美,并与他人交流分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

2、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按一定顺序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观。难点: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 605 公里,河域面积约五万千米,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板书课题)2、出示 ppt 让学生初步感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二、检查预习。教师:重点检查(出示 ppt ):、读读下列各字(看看同学们是否能读准字音) 。闷(mn)雷薄(b)

3、雾 风号(ho)浪吼(hu)人声鼎(dng 沸 颤(chn)动老师:校正“薄(b)雾”中“薄”读音。、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出示 ppt )观潮、奇观、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风号浪吼、恢复老师:现在老师抽 3 位同学分别朗这些词语,其他同学点评朗读情况,老师最后总的点评。老师:谁能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奇观若隐若现水天相接浩浩荡荡风号浪吼生:纷纷举手回答。老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答了老师的问题?生 1:我在预习时查了工具书已经理解这些词语了。生 2:我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词语的。生 3:有一部分词语的意思我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理解的,有一部

4、分是查工具书知道的。生 4:我知道一部分词语的意思,有一部分是问别人知道的。老师:你们理解词语的办法还真不少,希望继续发扬。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老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好吗?生:好(同学们乐坏了)老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三个同学来朗读课文:第一个读(1-2)自然段;第二个读(3-4)自然段;第三个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最后大家还要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不好?生: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老师:老师仔细听同学们朗读,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把字音读错的地方;朗读时是不是抑扬顿挫的。老师:他们都读完了,谁读得好?谁读得不够好?具体说说,读得不好的地方如何改建?生:评(略)老师:现在老师范读一遍课文

5、,同学们仔细听,想想作者主要向我们呈现了哪些景物?生 1:钱塘江周围的美景有:中山亭、镇海古塔、若隐若现的小山。生 2:钱塘江大潮的初潮、高潮、尾潮。老师:你们能从课文中获取这些知识,真聪明。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出示 ppt)四、再次读课文,理清层次。老师:同学们现在默读一下课文,并想想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生 1:总分结构,先总写然后分别潮来前,潮来时的情景。生 2:先总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然后分别写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情景,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老师:同学们说说谁说得比较恰当?生 1:第一个同学没有理解老师的话。老师是叫我们说说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

6、来写的,而他理解成了老师让我们说说文章的结构,这时错误的,第二个同学说得正确,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生 2:第一个同学能说出这样的内容,说明他还是去努力了,我相信他下次会做得很好的。刚才同学们的掌声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老师:同意你们的观点。现在大家再把你喜欢的段落读一遍。学生读老师巡视。生:有的大声朗读,有的默读,有的边读边划。老师:你们喜欢的是课文哪些段落?能把秘密告诉给老师吗?生 1:第一自然段。生 2:第二自然段。生 3:第三、四自然段。生 4:最后一个自然段。老师:为什么?生 1:第一自然段作者总的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这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希望一口气把课文读完。生 2:第二自然段中作

7、者介绍了到八月十五这天很多都来看钱塘江大潮,还描写了镇海古塔、中山亭、若隐若现的小山我仿佛身临其境。生 3:第三、四自然段作者把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展现在我面前,我读着读者好像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名参观者了。生 4:虽然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高潮,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展现的是钱塘江大潮过去后的情景,但是它回味无穷。 (出示 ppt)老师:你们仿佛都是一个个小导游,说的都很精彩,有机会一定带大家去看看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景观,好不好?生:(齐声)好。老师:现在老师提两个要求:1. 一边读课文,一边用“”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用“ _ _ _ _”画出描写浪潮的形状的词语和句子。 2. 把你印

8、象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出示 ppt 8)生:动手去做。老师:检查完成情况,并再次把相应的句子齐读一遍。老师:小结(出示 ppt )五、板书设计(出示 ppt)1、观潮天下奇观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浩浩荡荡风号浪吼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补充下列词语。若( )若( ) 人( )人( )风( )浪( ) 山( )地( )( )天( )地 闷雷( ) ( )( ) ( )东望 浩浩( ) ( ) ( ) ( )鼎沸 ( ) ( )相接七、教学反思:观潮是一篇写景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

9、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我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 ,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时效。课堂上我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我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我的教学民主意识

10、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比如我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努力读得精彩些。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的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有兴趣。(二) 、读中感悟,感悟中读。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句子最让你心动,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

11、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 “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赏”这一环节,通过看 ppt,我让学生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了大潮的气势。此时再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从而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三) 、在理解文章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

12、用,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一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极有益处。我在堂课上设计了读词语,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在作业中设计了词语填空。教学效果也很好。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还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为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四) 、恰当地使用远教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中我运用了 ppt,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五) 、在这一节课中也还存在着不足,留下了一些遗憾:学生发言还不够积极,老师的热情还不够,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时时刻刻保持教学的热情,不仅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课,更要下工夫备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引导,不能让学生的情绪影响自己。今后我会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争取打造出使学生更喜欢的课堂来。八、设计理念: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由浅入深,循序渐渐。四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并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基础。我想设法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彩,感受一幅幅壮观的画面,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把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情感融入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