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库及其应用 第 1 页 共 13 页数据库及其应用串讲笔记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第一节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填空数据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人工管理方式、文件系统方式和数据库系统方式等三个阶段。简答数据库技术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3)数据冗余小。(4)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5)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使用方便的用户接口。(6)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简答简述数据独立性的含义及其作用。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数据结构之间的相互独立,是数据库系统努力追求的目标。数据独立性有两层含义,如果数据库物理结构改变时,不影响数据库的
2、整体逻辑结构、用户的逻辑结构和应用程序,这样我们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物理数据独立性” ;如果在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不影响用户的逻辑结构及应用程序,那么我们就认为数据库达到了“逻辑数据独立性” 。选择数据库的基本术语: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实际上是指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后的整个计算机系统。简答DBMS 是数据库系统中专门用来管理数据的软件,它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记为 OS)之间,是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接口,为用户提供
3、了访问 DB 的方法,包括 DB 的建立、查询、更新和各种数据控制。填空DBMS 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主要有关系型、层次型、网状型和面向对象型等。第二节 数据描述填空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选择、填空二元联系的三种类型:(1)一对一联系(简记为11)对于不同型实体集 A 和 B,如果 A 中的一个实体最多只与 B 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则称 A 和 B 两实体为11联系。例如,一夫一妻制社会中, “丈夫”与“妻子”两实体集之间为11联系。(2)一对多联系(简记为1n)如果实体集 A 中至少有一个实体与实体集 B 中多于一个的实体有联系(可
4、以是零个、一个或多个) ,则称 A 对 B 为1n 联系。例如, “母亲”和“子女”两实体间为1n 联系。(3)多对多联系(简记为 mn)如果两个不同型实体集中,任何一方一个实体都与另一方多于一个实体相联系,则称其为 mn 联系。例如, “学生”和“课程”两实体间为 mn 联系,因为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反之一门课程有多名学生选修。第三节 数据模型填空、简答在用户到数据库之间,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分成了三个层次:外部模型、逻辑模型和内部模型。这三个层次都要用数据库定义语言 DDL 来定义,一旦定义之后,就有了专门的术语,称为“模式” (Schema) ,即外模式、逻辑模式和内模式。各个模式之间
5、的关系是:逻辑模式是内模式的逻辑表示;内模式是逻辑模式的物理实现;外模式是逻辑模式的部分提取。选择、简答现在,普遍采用实体联系模型(Entity Relationship,ER)来表示概念模型。ER 模型以图形来表示实体及其联系,因而也可称 ER 模型为ER 图。ER 图中有三个基本成分:(1)实体,用矩形框表示。(2)联系,用菱形框表示。(3)属性,用椭圆形框表示。简答逻辑模型的特点:(1)逻辑模型表达的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2)逻辑模型是从数据库实现的观点出发建模的。(3)逻辑模型独立于硬件,但依赖于软件,特别是 DBMS。(4)逻辑模型是数据库设计人员与应用程序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6、简答外部模型是一种用户观点下的 DB 局部逻辑结构模型,用于满足特定用户数据要求。在应用系统中,常常根据业务的特点划分为若干业务单位,每一个业务单位都有特定的要求和约束。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为不同的业务单位设计不同的外部模型。外部模型中的模式称为视图(View) 。简答外部模型的特点:(1)外部模型反映了用户使用数据库的观点,是针对用户需要的数据而设计的。(2)外部模型通常是逻辑模型的一个子集。(3)硬件独立,软件依赖。简答内部模型又称物理模型,是数据库最低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存取设备和存取方法。内部模型是与硬件紧密相连的,因此从事这个级别的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软、硬件知识
7、。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性能的提高,设计人员可以不必考虑内部级的细节。尤其是关系模型主要以逻辑级为目标,内部结构由系统自动实现,这也是关系模型获得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第四节 数据库系统填空、简答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可运行的,按照数据库方法存储、维护和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的系统,它是数据库、硬件、软件和数据库管理员的集合体。简答DBMS 的工作模式:DBMS 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在 DBS 中,任何数据操作,包括创建数据库、查询数据、维护数据和数据库的运行控制等都是在 DBMS 管理下进行的。DBMS 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应用程序只有通过 DBMS 才能和数据库打交道。DBMS 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
8、,因此可以把 DBMS 看成是某种数据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具体实现。数据库及其应用 第 2 页 共 13 页DBMS 工作模式如下图所示。对上图说明如下:(1)接受应用程序的数据请求。(2)将用户的数据请求(高级指令)转换为机器代码(低层指令) 。(3)实现要求的数据操作。(4)从对数据库的操作中接受查询结果。(5)对查询结果进行处理(格式转换) 。(6)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简答DBMS 的主要功能:(1)数据库的定义功能。(2)数据库操纵功能。(3)数据库管理功能。(4)数据库控制功能。(5)数据库的维护功能。第五节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1)关系模型及其术语用二维表
9、格表示实体集,用外键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就称为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 。在关系模型中,不论是实体集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统一表现为二维表,这是关系数据模型的最大特点。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在 Access 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个表。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一个具体关系)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每一行就是一个元组,它对应表中的一条具体记录。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域:指属性的取值范围,即不同元组对同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关键字:指其值能够惟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外键:如果关系模式 R 中属性 K 是其他关系模式的主键,
10、那么 K 在 R 中称为外键。(2)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用户定义完整性规则。(3)关系模型组成及优点关系模型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数据结构、数据操纵和数据完整性规则。与其他数据模型相比,关系模型突出的优点如下:关系模型采用单一的关系形式表示实体和联系,具有高度的简明性和精确性。各类用户都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和运用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和相应的操作完全独立于数据存储方式,具有高度的数据独立性,用户完全不必关心物理存储细节。关系模型建立在比较坚实的数学基础上。关系运算的完备性和设计规范化理论为数据库技术奠定了基础。第六节 ER 模型的设计简答设
11、计局部 ER 模型步骤如下:(1)确定局部结构范围;(2)实体定义;(3)联系定义;(4)属性分配。 简答设计全局 ER 模型步骤如下:(1)确定公共实体类型;(2)局部 ER 模型的合并;(3)消除冲突。简答全局 ER 模型的优化原则:(1)合并相关实体类型。(2)消除冗余的属性,消除那些可以从其他属性值推导出来的属性。(3)消除冗余联系,全局 ER 模型中可能存在冗余的联系,通常利用规范化理论中函数依赖的概念予以消除。第七节 从 ER 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简答从 ER 图导出关系模型的基本原则如下:ER 图中每个实体类型都应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标识符即为关
12、系模式的键。ER 图中联系类型情况比较复杂,需根据不同情况做以下不同的处理。(1)两个实体类型之间的一对一联系;(2)两个实体类型之间一对多的联系;(3)两个实体类型之间的多对多联系;(4)两个以上实体之间的多对多联系。第八节 关系代数选择、填空、简答关系代数中的运算可分为以下两类:(1)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两个相同结构关系的并是由属于这两个关系的元组组成的集合。差:对于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关系 R 和 S,R 与 S 的差是由属于 R 但不属于 S 的元组组成的集合。交:对于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关系 R 和 S,R 与 S 的交是由既属于 R 又属于 S 的元组组成的集合。(2)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
13、: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投影: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称为投影。连接:连接是关系的横向结合,连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连接。第九节 关系规范化简答所谓函数依赖是指关系中属性之间取值的依赖情况。假定关系 R(A,B,C)中,当 A 有一取值时,便惟一对应一个 B 值和 C 值,则称 B 和 C 依赖于 A,或称 A 决定了 B 或 C,简记为 AB,AC。选择、填空、简答在数据库设计中最常用的是3NF。范式的种类与数据依赖有着直接的联系,基于函数依赖的范式有1NF、2NF
14、、3NF 等多种。(1)第一范式(1NF)如果关系模式 R 的每个关系 r 的属性值都是不可分的原子值,那么称 R 是第一范式(first normal form,简记为1NF)的模式。(2)第二范式(2NF)如果关系模式中存在局部依赖,就不是一个好的模式,需要把关系模式分解,以排除局部依赖,使模式达到2NF 的标准。即对于满足1NF 的关系,通过消除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函数依赖,使之达到2NF。(3)第三范式(3NF)对于满足2NF 关系,如果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传递函数依赖,则称属于3NF 关系。即在2NF 基础上排除那些存在传递函数依赖的属性,方法是通过投影操作分解关系模式。3NF
15、 的关系是比较理想的关系,在实际中大部分使用3NF 的关系。简答分解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1)分解必须是无损的,即分解后不应丢失信息。数据库及其应用 第 3 页 共 13 页(2)分解后的关系要相互独立,避免对一个关系的修改波及另一个关系。(3)遵从“一事一地”原则,即一个关系只表达一个主题,如果涉及多个主题,就应该继续分解关系。第二章 Access 2000综述第一节 Access 2000的特点选择、填空Access 2000是一个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易学好用,用户界面友好,通过直观的可视化操作,就能建立一个数据库。简答Access 2000的如下特点:(1)可视化的操作工具和
16、向导。(2)共享数据资源。(3)宏。(4)函数。(5)编程语言。VBA 实际上是嵌入在 Access 中的 VB 程序设计语言。(6)与 SQL Server 数据库的连接。一个 Access 项目对应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文件,扩展名是.mdp。(7)Web 页。在 Access 中可以创建数据访问页,这是一种可以跨越平台、共享数据资源的特殊 Web 页,通过 Web 页可以添加、编辑、查看或处理 Access 数据库或 SQL Server 数据库中的当前数据。第二节 Access 数据库的组成填空Access 数据库由若干对象组成,总共有以下七种不同类型的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数据访问页
17、、宏和模块。选择、填空、简答 (1)表是最基本的数据库对象,是数据库中真正存储数据的载体,其他对象均依赖于表。一个 Access 数据库文件可以包含若干个表,每个表存储某种特定主题的信息,以行和列的形式组织存储数据。(2)查询是按照事先规定的准则,以不同方式查看相关表中数据的一种数据库对象。(3)在 Access 数据库对象中, “窗体”是最为灵活的一种对象,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对象,其重要性表现在可利用窗体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更便于输入、查看和修改表中的数据,对于 OLE 字段类型的数据,只有通过窗体才能显示出实际的图像。(4)报表是 Access 数据库的另一类对象,主要作用是从打
18、印输出硬拷贝。(5)数据访问页是指连接到数据库的特殊 Web 页,利用数据访问页可以输入、查看、编辑和操作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访问页还能包括其他来源的数据,例如 Excel 电子表格。(6)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实际上是一段简单的小程序。(7)模块是将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的声明和过程作为一个单元进行保存的集合,供程序员开发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第三节 Access 2000的用户界面简答启动 Access 2000的常用启动方法:(1)通过桌面上的“开始”按钮启动:单击“开始”按钮选择“程序”“Microsoft Access”命令。(2)通
19、过命令行启动:单击“程序”按钮选择“运行”命令在文本框中输入 Access 2000可执行文件名 Msaccess.exe单击“确定”按钮。(3)单击桌面上的 Access 快捷图标启动:在桌面上创建 Microsoft Access 快捷方式双击 Microsoft Access 图标。(4)直接双击 Access 数据库文件启动:双击 Access 数据库文件在启动 Access 同时还可打开该数据库文件。填空Access 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和状态栏等几部分组成。填空 “数据库”窗口由“标题栏” 、 “工具栏” 、 “对象栏” 、 “对象列表框”和“组栏”等几部分组成。第四节 自
20、定义工具栏和设置工作环境填空、简答Access 提供了自定义工作环境命令,例如设置鼠标的工作方式和默认文件夹等。实际上,工作环境可设置的内容很多,包括视图、常规、编辑/查找、键盘、数据表、窗体/报表、高级和表/查询等方面的设置内容,所有的设置工作都是通过“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进行的。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设置前先要打开某个 Access 数据库文件,然手才能进行具体设置工作。选择、填空 “表/查询”选项卡用于设计表或设计查询时设置有关的默认值。该选项卡包括“表设计” 、 “查询设计”和“运行权限”三个设置区。第五节 Access 2000的帮助功能填空、简答Access 2000向用户提供了
21、强大的联机帮助功能,遇到疑难问题应该随时获取 Access 的帮助信息,既可以通过 Office 助手获得帮助,也可以通过帮助主题获取详尽的帮助信息。第三章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第一节 数据库的设计选择、填空Access 数据库中的表、查询、窗体、报表、宏、模块和指向数据访问页的快捷方式等七种不同类型对象的功能,它们存储在一个扩展名为.mdb 的磁盘文件中。简答数据库设计步骤如下:(1)确定创建数据库的目的;(2)确定数据库中需要的表;(3)确定表中需要的字段;(4)明确每条记录中有惟一值的字段;(5)确定表之间的关系;(6)优化设计;(7)输入数据并创建其他数据库对象;(8)使用 Access
22、 的分析工具。简答设计表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每个表应该只包含关于一个主题的信息。(2)一个主题不在多个地方描述。(3)不同表之间不应存储重复的信息,这样做不但效率高,而且也避免了数据存储在不同表中可能造成的矛盾。第二节 创建 Access 数据库填空Access 提供了两种创建数据库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数据库向导”创建数据库,另一种方法是先建立一个空白数据库,然后向其中添加数据库对象。简答使用“数据库向导”创建数据库的操作步骤:(1)激活“数据库向导” 。数据库及其应用 第 4 页 共 13 页(2)选择数据库模板。(3)保存新建的数据库文件。(4)按“数据库向导”的提示逐步操作。
23、(5)开始创建进程。(6)输入数据。选择如果“数据库向导”中没有适合自己的模板,可以先创建一个空数据库,然后再在该数据库中创建对象,这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创建数据库方法。简答创建空白数据库操作步骤如下:(1)激活“新建”对话框。(2)激活“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3)为新建的空白数据库命名。(4)在空数据库中创建各种对象。第三节 数据库的打开与关闭简答打开数据库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方法:(1)通过启动对话框打开。(2)使用“打开”命令打开。(3)通过最近使用过的文件列表打开。第四节 管理数据库对象选择 “组”是由一些属于数据库对象的快捷方式组成,通过“数据库”窗口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对象
24、组织到一个“组”中。在组中添加对象并不改变该对象的原始位置。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相关对象保留在一个组中。Access 为每个数据库提供了一个内置组“收藏夹” ,用户只能在该组中添加或删除数据库对象的快捷方式,不能重命名或删除这个内置组。但是,Access 允许用户创建新的组。简答向组中添加数据库对象操作步骤如下:(1)如果当前窗口不是“数据库”窗口,则按 F11键从其他窗口切换到“数据库”窗口。(2)右击要添加到组中的数据库对象,也可右击组中的快捷方式。(3)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至组”命令,然后单击向其中添加对象的组名称。(4)可以通过将对象快捷方式从“对象”列表中拖动到要向其中添加对象的组
25、图标上,将它添加到该组中。选择、填空Access 为“数据库”窗口中的对象提供了“列表” 、 “大图标” 、 “小图标”和“详细信息”等四种显示外观,在默认情况下以“列表”形式显示。此外,还可以对“数据库”窗口中的对象进行排序显示。 选择、填空复制一个数据库对象后,既可以将其副本粘贴到同一个Access 数据库内,也可以粘贴到其他 Access 数据库中,或复制到其他 Office 文档中。简答如何将 Access 表中的内容复制到 Word 文档中去?Access 数据库可以与其他 Office 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共享数据资源。可以把数据表、查询或报表复制到本机上运行的另一个 Office
26、 文档中去。操作步骤如下:(1)在 Access 中打开包含将要复制对象的数据库文件。(2)在其他 Office 应用程序中(例如 Word)打开要接受数据的文档。(3)右击 Windows 任务栏,从快捷菜单中选择“纵向平铺窗口”命令,使Access 窗口和 Word 窗口同时展现在 Windows 桌面上。(4)把要复制的对象从“数据库”窗口拖向 Word 窗口。第五节 管理数据库选择、填空在使用数据库过程中,维护数据库的可靠性和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Access 为用户提供了多种管理数据库的措施,用以维护数据库的可靠性、并提供了设置密码、账户的权限等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措施。
27、选择、填空为了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备份与还原”的传统方法,当数据库受到破坏而无法修复时,以便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库。简答什么样的数据库才是最安全的?既设置了密码,又对不同用户规定了适当的权限,我们就说这个数据库是比较安全的。必要时还可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使其难以被破译。选择、填空通过“备份和还原”手段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同时介绍了使用 Access 的“压缩和修复”命令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对数据库的安全性,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密码,更灵活可靠的方法是使用用户级安全机制保护数据库的安全。第四章 表与关系选择、填空表是真正在存储数据的对象。一个数据库通常包含多个表,通过建立表间的关系,
28、可以将不同表中的数据联系起来作为查询、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等其他数据库对象的数据源。第一节 表的创建使用表设计器创建表是在表的“设计”视图中通过指定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和设置字段的属性来创建的,这是一种创建表的基本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应着重掌握使用设计器创建表。(1)使用“数据表”视图创建表。(2)使用“设计”视图创建表。(3)使用“表向导”创建表。选择备注、超级链接、是/否和 OLE 对象等字段类型不能作为主键或索引字段。字段的数据类型、用法和大小 数据库及其应用 第 5 页 共 13 页数据类型 用法 占用的空间大小 文本 用于存放文本或文本 与字等不需计算的数据最多255个字符 备注
29、用于存放长文本或与数字的组合数据最多64 000个字符 数字 用于存放需要进行计算的数字数据字节 1个字节存放0255之间的整数 整型 2个字节存放-3276832767之间的整数 长整型 4个字节存放在-21474836482147483647之间的整数 单精度型 4个字节,保留7位小数 双精度型 8个字节,保留15位小数 同步复制 ID 16个字节 小数 12个字节,保留28位小数日期/时间 用于存放1 009999年的日期与时间数据,可进行日期或时间的计算 8个字节 货币 用于存放 货币值,精确到15位整数及小数点后4位 8个字节 自动编号 用于添加记录时自动插入的惟一顺序号(每次递增1
30、)或随机编号,该字段不能更新 4个字节 是/否 用于存放逻辑值,该字段只有两个取值,例如“是/否” 、 “真/假”或“ 开/关”等 1位 OLE对象 用于存 储在其他程序中使用 OLE 协议创建的对象,例如 Word 文档、Excel 电子表格、图像、声音或其他二进制数据等,可以将这些对象链接或嵌入 Acces s 表中,必须在窗体或报表中使用绑定对象框来显示 OLE 对象 最大可为1GB,仅受磁盘空间限 制 超级链接 用于存储 超级链接地址,可以是 UNC 路径或URL 网址最多64 000个字符 查阅向导 用 用于使用组合框选择来自其他表或来自值列表的值,该数据类型将会启动查阅向导来创建该
31、字段 与执行查阅的主键字段大小相同,通常为4个字节简答Access 可通过导入或链接外部数据源的方法创建表。简述导入和链接这两种方式的异同。导入和链接外部数据源,都能使外部数据源中的数据反映到所创建的表中,这是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导入方式会在所创建的表中产生外部数据源中相关数据的副本,此后外部数据源与本表相互不再有影响。链接方式并未在当前表中产生外部数据的副本,此后,此表与外部数据源均能感知到对方对所链接的数据的操作所产生的影响。简答何时采用导入?何时采用链接?导入和链接都可以使用外部数据,那么究竟是采用导入还是采用链接呢?主要考虑以下两点:(1)如果已确定数据只在 Access 中使用,则应该
32、使用导入方式,因为Access 对其自身表的工作速度较快;而且如果需要,可以像在 Access 中创建的表一样,修改导入的表以满足需要。(2)如果获取外部数据也将由 Access 之外的程序使用,则应该采用链接方式。通过链接,在原应用程序和在 Access 中都可以查看和编辑数据,也可以创建应用外部数据的查询、窗体和报表,将外部数据和 Access 表中的数据联合使用,甚至在其他人正在以原始程序处理外部数据时还可以进行查看和编辑。第二节 设置字段的属性文本与备注型字段常用的格式符有:(1):每个占据一个字符位。例如,将文本型字段“学号”的“格式”属性设置为-时,则当输入 E001时,将会显示
33、E-001。(2):将所有输入的字符以小写显示。(3):将所有输入的字符以大写显示。填空 “输入掩码”是指能起到控制向字段输入数据作用的字符。一个输入掩码可以包含原义显示的字符(如括号、点、空格和连字线等)和掩码字符。选择、填空输入掩码主要用于文本型和日期/时间型字段,但也可以用于数字型和货币型字段。例如,设置“出生日期”字段的输入掩码为“*年*月*日” 。其中的每个“*”号称为“占位符” 。占位符必须使用特殊字符(如*号、号或号等) ,它只在形式上占据一个位置,表示可以接受一位数字;而其中的“年、月、日”则为原义显示字符。“有效性规则”和“有效性文本”示例字段名 “有效性规则” “有效性文本
34、” 性别 “男”or“女” 只能输入“男”或“女” 基本工资=800 And =5000或者 Between 800 And 5000 基本工资必须在800元到5000元之间 雇员编号 Like “E?” 雇员编号以 E 打头的4个字符 出生日期 #1960-01-01# 必须是1960年以后出生 工作日期 =#1/1/97# And #1/1/98# 工作日期必须是在1997年内第三节 创建查阅字段填空、简答创建查阅字段的方法如下:(1)创建“值列表”查阅字段数据库及其应用 第 6 页 共 13 页创建“值列表”查阅字段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查阅向导” ;另一种方法是在属性中直接输入一
35、组查阅值。(2)创建来自“表/查询”的查阅字段第四节 主键与索引定义主键时,必须确保主键取值惟一性,Access 将防止在主键输入任何重复值或出现 Null 值,并且始终维护主键的惟一索引,这是关系数据库实体完整性约束所必需的。此外,利用主键可以建立表之间的关系,以便综合使用或检索存储在不同表中的数据。索引是指根据某个字段或某几个字段对表中的记录进行排序,目的是为了加快数据查询速度。填空在 Access 中可以创建三种类型的主键,即自动编号主键、单字段主键和多字段主键。填空在 Access 中有两种类型索引,即单字段索引和多字段索引。简答索引的概念:在默认情况下,一个表的记录排列顺序是根据主键
36、值由小到大排列的。但是,有时我们希望按另外的顺序排列记录。当数据量很大时,排序是相当耗费时间的。索引是使记录有序化的另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并不真正从物理上移动记录,而是在逻辑上维持要求的记录排列顺序。用户不必关心索引是如何实现的,只需根据规定的操作就可以了。不论是排序还是索引,都是为了加快数据查询速度。第五节 创建表间关系数据库中包含的多个表,每个表都应满足规范化的要求,一般采用3NF 的关系,这意味着每个表描述一个主题。而实际使用数据库时往往需要访问不同表中的数据,这就需要创建表之间的关系;而建立了表之间关系的数据库又存在参照完整性规则问题。填空关系类型可以归结为“一对一” 、 “一对多”和“
37、多对多”三种类型。“实施参照完整性”有两个选项:一是“级联更新相关字段” ,意思是当更新主表字段时,相关表的相关字段自动进行更新;二是“级联删除相关记录” ,意思是删除主表记录时,自动删除相关表的相关记录。填空一旦建立了关系,表与表之间就实现了关联,从而可以使用不同表中数据。数据之间的关联方式称为连接类型。第六节 表的维护维护表是在表的“设计”视图中进行的。对于一个表,重要的是维护表的结构,因为表中的数据是在表结构约束下存储的。但是,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字段数据类型设计不当或者要求实现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就涉及到修改表结构的问题了,包括添加字段、删除字段、更改字段的数据类型和顺序等。确
38、定了表结构及表间的关系后,接下来就涉及到数据的输入、查找、替换、修改、删除、排序和筛选等各种操作,这些操作是在“数据表”视图中进行的。修改表结构最好是在还没有输入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如果要修改已经存有数据的表的字段数据类型或属性时,很可能发生数据类型不匹配而导致已有数据的丢失。注意: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属性和删除字段时,一定要慎重,因为很可能会丢失原先已有的数据。筛选是指把符合条件的记录在数据表视图中显示出来,而将不符合条件的记录隐藏起来(并不是删除) ;排序是指对记录按照某种顺序排列显示,例如根据某个字段值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显示。这两种操作都可以通过菜单来完成。表有多种视图,创建或修改表时使用
39、“设计”视图;显示和使用数据时使用“数据表”视图;在“数据表”视图中可以“增、删、查、改”记录中的数据,但要想显示“OLE 对象”字段中的图像,只能在“窗体”视图中才能看到。第五章 查 询“查询”并非通常意义下的查找,而是 Access 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对象,应用非常广泛,查询本质上是基于表的一种视图,查询获得的记录显示在虚拟的数据表视图中,并不占用实际存储空间。使用“查询”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按照某种准则检索数据,在查询的同时可以进行计算、更新或删除等修改数据源的操作,还能通过查询生成一个新表,更重要的是可以把查询的结果作为窗体、报表或数据访问页的数据源。第一节 查询的类型与查询视图根据查询
40、方法和对查询结果的处理不同,可以把 Access 中的查询划分为“选择查询” 、 “参数查询” 、 “交叉表查询” 、 “操作查询”和“SQL 查询”等五种类型。选择、填空Access 为“查询”提供了三种视图方式,即“设计”视图、“数据表”视图和“SQL”视图。(1)选择查询是最重要的查询类型,它根据某些限制条件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并在虚拟的数据表视图中显示结果,在查询的同时还可以对记录进行分组,统计、计数、求平均值或其他计算。(2)参数查询实际上是选择查询的一种,不同之处是它在执行查询时显示一个对话框,用来提示用户输入有关参数,该参数将作为查询条件检索数据,并将结果按指定的形式显示出
41、来。利用参数查询作为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的基础是很方便的。(3)交叉表查询是一种创建类似于 Excel 数据透视表的查询,这种查询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可显示来源于表中某个数值字段的合计、计数或平均值等,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组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数据表的内容。(4)操作查询是一种处理表中记录的查询,并且一次可以批量地处理大量的记录。例如,删除记录、更新记录、添加记录或通过查询生成一个新表。删除查询: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一批记录。更新查询:更新查询可以更改已存在数据的表。追加查询:是一种向已有数据的表中添加记录的查询。生成表查询:是一种通过复制查询结果而生成新表的查询,生成的表独立于数据源,如
42、同在数据库中创建的表一样。选择、填空SQL 查询是用户使用 SQL 语句创建的查询。常用的 SQL 查询有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和子查询。(1)联合查询是一种将来自一个或多个表的数据合并到一个表中的查询。(2)传递查询是使用服务器能够接受的 SQL 语言直接向网络数据库服务器发送 SQL 语句,通过传递 SQL 语句访问服务器上数据库中的表。(3)数据定义查询是一种包含 SQL 数据定义语言的查询,用于创建或更改数据库中的对象。选择、填空Access 为查询对象提供了“设计” 、 “数据表”和“SQL”三种视图方式。设计视图用于创建查询,数据表视图用于显示查询结果,而 SQL 视图是
43、一个用来输入 SQL 查询语言的窗口。(1)设计视图是一个用于创建或修改查询的窗口,窗口中包含有创建或修改查询所需要的各种要素。数据库及其应用 第 7 页 共 13 页(2)数据表视图以行、列形式显示查询数据,用于浏览、添加、搜索、编辑或删除查询数据。(3) “SQL”视图下可以直接书写或查看 SQL 语句,Access 中的查询是使用SQL 语言实现的。第二节 选择查询选择查询是最重要的一种查询类型,它可以从一个表或多个表以及其他已存在的查询中按照指定的准则检索出所需要的记录集。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除了能检索出所需要的数据外,还能对查询结果集进行计数、求最大值、求最小值、求平均值和统计汇总
44、等工作。表达式是由运算符、常量、函数或字段等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意义的算式,单个的常量、数值、字段或函数可以看成是表达式的特例。表达式主要用于表示查询“准则”或用来执行某种运算。运算符与符号使用表达式设置查询“准则”示例类型 符号与含义 算术 +( 加)、-(减) 、*(乘) 、/(除) 比 较 (大于) 、=(大于等于) 、=(等于) 、(不等于) 、(小于) 、=(小于等于) 、betweenand(比较给定的值是否在之间) 逻辑 Not(非) 、and(与)、or(或)通配符 * 通配字符串中的任意多个字符? 通配字符串中的任意单个字符 与方括号内的任何单个字符匹配! 与不在方括号内的任何字
45、符匹配# 与任何单个数字字符匹配其他 like(前后两字符串是否匹配) 、in(给定的值是否在之中) 、&(连接两个字符串) 、 “”(定界字符串常量) 、#(定界日期型常量)表达式 说 明 库存量500 设置库存量大于500的准则 出生日期 BETWEEN # 1979-1-1#AND #1979-12-31# 设置1979年出生的准则 出生日期 NOT BETWEEN # 1979-1-1#AND #1979-12-31# 设置不是1979年出生的准则 姓名 like“张*” 设置姓张的人的准则 姓名 Like“李*”AND 住址 Like“上海*” 设置所有家住上海的姓李的人准则 工资=
46、2000 AND 工资=5000 设置工资介于20005000元之间准则 性别=“女” AND 职务=“经理” 设置查找女经理的准则 商品名=“笔记本电脑”AND 价格10000 OR商品名=“数码照相机”AND 价格3500设置价格超过10000元的笔记本电脑或价格超过3500元的数码照相机的准则 工资=2#00 设置工资大于等于2000、2100、2200的准则 姓名=赵钱孙李岚设置姓名为赵岚、钱岚、孙岚或李岚的准则如果表达式含有日期值,则需用(#)号作为日期值的定界符。第三节 参数查询参数查询的特点是在执行时能显示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信息。第四节 交叉表查询简答什么是 Access 中的
47、交叉表?交叉表类似于 Excel 电子表格,它按“行、列”形式分组安排数据:一组作为行标题显示在表的左部;另一组作为列标题显示在表的顶部,而行与列的交叉点的单元格则显示数值。填空交叉表查询可以使用向导或使用设计视图来创建,不同的是使用向导只能选择一个数据源,如果涉及到多个表中的字段,则应先创建一个多表选择查询,然后使用该查询作为交叉表查询的数据源。第五节 操作查询选择、填空利用操作查询可以对查询数据源进行各种操作,如删除记录、更新记录、追加记录,甚至生成一个新表。操作查询不同于一般选择查询,其特点是在查询的同时,会改变原来表中的数据,因此执行操作查询时系统会给出警告信息,用户应做好备份工作。填
48、空生成表查询可以把选择查询得到的结果变成一个真正的表,这个表完全独立于数据源,用户对生成的新表进行任何操作,都不会影响原来的表。选择利用更新查询可以按指定的条件一次性地更新一批记录,而不必逐个地去修改每一条记录。选择、填空追加查询是一种从一个表(源表)向另一个表(目标表)追加记录的操作,特别适宜于从已存在数据的源表按照指定的条件向目标表转移的情况。但是,要求源表和目标表必须具有若干相同类型的字段,源表中的字段必须在目标表中能找到。选择删除查询主要用于批量地删除记录。第六节 SQL 查询填空SQL 查询是用户使用 SQL 语句创建的查询。Access 将“联合查询” 、“传递查询”和“数据定义查询”归结为 SQL 查询。SQL 函数填空SQL 查询中的联合查询,可以将多个表合并为一个表,但要求用来合并的表具有相同的字段名,相应的字段具有相同的属性。利用传递查询可以直接向 ODBC 数据库发送 SQL 命令,不必链接到服务器上的表,就可直接使用相应的表,例如检索记录。数据定义查询是一种包含数据定义语言(DDL)语句的 SQL 查询,实际上是创建表。第六章 窗 体窗体是 Access 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