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五 工艺流程 (解析版)1.【2019 江苏 】19.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 CaSO42H2O,还含少量 SiO2、Al 2O3、Fe 2O3)为原料制取轻质 CaCO3 和(NH 4)2SO4 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1)室温下,反应 CaSO4(s)+ (aq) CaCO3(s)+ (aq)达到平衡,则溶液中23CO 24SO=_Ksp(CaSO4)=4.8105,K sp(CaCO3)=3109。243SOCc(2)将氨水和 NH4HCO3 溶液混合,可制得 (NH4)2CO3 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_;浸取废渣时,向(NH4)2CO3 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的是_。(3)废
2、渣浸取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控制反应温度在 6070 ,搅拌,反应 3 小时。温度过高将会导致 CaSO4 的转化率下降,其原因是_;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实验中提高 CaSO4 转化率的操作有_。(4)滤渣水洗后,经多步处理得到制备轻质 CaCO3 所需的 CaCl2 溶液。设计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 CaCl2 溶液的实验方案:_已知 pH=5 时 Fe(OH)3 和 Al(OH)3 沉淀完全;pH=8.5 时 Al(OH)3 开始溶解。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和 Ca(OH)2。【答案】 (1). 1.6104 (2). +NH3H2O + +H2O(或 +N
3、H3H2O + +H2O) C 4N3C 4N3C增加溶液中 的浓度,促进 CaSO4的转化 (3). 温度过高,(NH 4)2CO3分解 加快搅拌速率 (4). 在搅拌下向足量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待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后,过滤,向滤液中分批加入少量 Ca(OH)2,用 pH 试纸测量溶液 pH,当 pH 介于 58.5 时,过滤【解析】(1)反应 CaSO4(s)+CO 32-(aq) CaCO3(s)+SO 42-(aq)达到平衡时,溶液中 =243cSOC( )( )= = =1.6104。答案:1.610 423cCaSO( ) ( )( ) ( ) sp43KCaS ( )( ) 59
4、.810(2)NH 4HCO3 属于酸式盐,与氨水反应生成( NH4) 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NH3H2O=(NH 4) 2CO3+H2O或 NH4HCO3+NH3H2O (NH 4) 2CO3+H2O,离子方程式为 HCO3-+NH3H2O=NH4+CO32-+H2O(或 HCO3-+NH3H2O NH4+CO32-+H2O);浸取废渣时,加入的(NH 4) 2CO3 属于弱酸弱碱盐,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 32-+NH4+H2O HCO3-+NH3H2O,加入适量浓氨水,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 CO32-的浓度增大,反应 CaSO4(s)+CO 32-(aq)C
5、aCO3(s)+SO 42-(aq)正向移动,促进 CaSO4 的转化。答案: HCO3-+NH3H2O=NH4+CO32-+H2O(或 HCO3-+NH3H2O NH4+CO32-+H2O) 增加溶液中CO32-的浓度,促进 CaSO4 的转化(3)由于铵盐具有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所以温度过高,(NH 4) 2CO3 分解,从而使 CaSO4 转化率下降;由于浸取过程中的反应属于固体与溶液的反应(或发生沉淀的转化),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提高 CaSO4 转化率即提高反应速率,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提高 CaSO4 转化率的操作为加快搅拌速率(即增
6、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取率)。答案:温度过高,(NH 4) 2CO3 分解 加快搅拌速率(4)工业废渣主要含 CaSO42H2O,还含有少量 SiO2、Al 2O3 和 Fe2O3,加入(NH 4) 2CO3 溶液浸取,其中 CaSO4 与(NH 4) 2CO3 反应生成 CaCO3 和(NH 4) 2SO4,SiO 2、Al 2O3 和 Fe2O3 都不反应,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含 CaCO3、SiO 2、Al 2O3 和 Fe2O3;若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 CaCl2 溶液,根据题给试剂,首先要加入足量盐酸将 CaCO3 完全转化为 CaCl2,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Cl=
7、CaCl2+H2O+CO2,与此同时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Fe 2O3+6HCl=2FeCl3+3H2O,SiO 2 不反应,经过滤除去 SiO2;得到的滤液中含 CaCl2、AlCl 3、FeCl 3,根据“pH=5 时 Fe(OH) 3 和 Al(OH ) 3 沉淀完全,pH=8.5 时 Al(OH )3 开始溶解”,为了将滤液中 Al3+、Fe 3+完全除去,应加入 Ca(OH) 2 调节溶液的 pH 介于 58.5加入Ca(OH) 2 的过程中要边加边测定溶液的 pH,然后过滤即可制得 CaCl2 溶液。答案:在搅拌下向足量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待观察不
8、到气泡产生后,过滤,向滤液中分批加入少量 Ca(OH ) 2,用pH 试纸测得溶液 pH,当 pH 介于 58.5 时,过滤【点睛】本题以工业废渣为原料制取轻质 CaCO3 和(NH 4) 2SO4 晶体的实验流程为载体,考查溶度积的计算、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实验条件的控制、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等。难点是第(4)问实验方案的设计,设计实验方案时首先要弄清水洗后滤渣中的成分,然后结合题给试剂和已知进行分析,作答时要答出关键点,如 pH 介于 58.5 等。2.【2019 新课标卷 】9.硫酸铁铵NH 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
9、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2)步骤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温度保持 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填标号)。(3)步骤中选用足量的 H2O2,理由是_ 。分批加入 H2O2,同时为了_,溶液要保持 pH 小于 0.5。(4)步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 150 时,失掉 1.5 个结晶水,失重 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 _。【答案】 (1). 碱煮水
10、洗 (2). 加快反应速率 水浴加热 C (5). 将 Fe2+全部氧化为 Fe3+,不引入新的杂质 (3). 因为 H2O2 本身易分解,所以在加入时需分量加入,同时为了防止 Fe3+水解 (4).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 NH4Fe(SO4)212H2O【解析】(1)步骤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所以工业上常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清洗,即碱煮水洗;(2)步骤需要加热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保持 8095 ,由于保持温度比较恒定且低于水的沸点,故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热水浴);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硫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可
11、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为了防止倒吸可以加装倒置的漏斗,故选择 C 装置;(3)步骤中选用足量的 H2O2,H 2O2 可以将 Fe2+氧化为 Fe3+,且 H2O2 的还原产物为 H2O,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故理由是:将 Fe2+全部氧化为 Fe3+,不引入新的杂质。因为 H2O2 本身易分解,所以在加入时需分量加入,同时为了防止 Fe3+水解,溶液要保持 pH 小于 0.5;(4)为了出去可溶性的硫酸铵、铁离子等,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设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 NH4Fe(SO4)2x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66+18x,1.5 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
12、518=27,则 27/(266+18x)=5.6%,解得 x=12,则硫酸铁铵的化学式为 NH4Fe(SO4)212H2O。3.【2019 新课标卷】8.硼酸(H 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 Mg2B2O5H2O、SiO 2 及少量 Fe2O3、Al 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 95 “溶侵”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滤渣 1”的主要成分有_。为检验“过滤 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 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3)根据 H3BO3 的解离反应:H
13、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 H3BO3 是_A酸;在“过滤 2”前,将溶液 pH 调节至 3.5,目的是_。(4)在“沉镁”中生成 Mg(OH)2MgCO3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工序循环使用。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答案】 (1). NH3+NH4HCO3=(NH4)2CO3; (2). Fe2O3、Al 2O3、SiO 2 KSCN (3). 一元弱酸 目的是将 B(OH)4 转化为 H3BO3,并促进 H3BO3 析出 (4). 2Mg2+2H2O+3CO32-=Mg(OH)2MgCO3+2HCO3- 母液加热
14、分解后生成硫酸铵溶液,可以返回“溶浸”工序循环使用 高温焙烧【解析】(1)根据流程图知硼镁矿粉中加入硫酸铵溶液产生的气体为氨气,用碳酸氢铵溶液吸收,反应方程式为:NH3+NH4HCO3=(NH4)2CO3;(2)滤渣 I 为不与硫酸铵溶液反应的 Fe2O3、Al 2O3、SiO 2;检验 Fe3+,可选用的化学试剂为 KSCN;(3)由硼酸的离解方程式知,硼酸在水溶液中是通过与水分子的配位作用产生氢离子,而三价硼原子最多只能再形成一个配位键,且硼酸不能完全解离,所以硼酸为一元弱酸;在“过滤 2”前,将溶液 pH调节至 3.5,目的是将 B(OH)4 转化为 H3BO3,并促进 H3BO3 析出
15、;(4)沉镁过程中用碳酸铵溶液与 Mg2+反应生成 Mg(OH)2MgCO3,沉镁过程的离子反应为:2Mg2+2H2O+3CO32-=Mg(OH)2MgCO3+2HCO3-;母液加热分解后生成硫酸铵溶液,可以返回“溶浸”工序循环使用;碱式碳酸镁不稳定,高温下可以分解,故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高温焙烧。4.【2019 新课标卷】8.立德粉 ZnSBaSO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_(填标号)。A黄色 B红色 C紫色 D绿色(2)以重晶石(BaSO 4)为原
16、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在回转窑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回转窑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CO2 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性变差。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_(填化学式)。沉淀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成品中 S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称取 m g 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 25.00 mL 0.1000 molL1的 I2KI 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 5 min,有单质硫析出。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
17、,过量的 I2 用 0.1000 molL1Na2S2O3 溶液滴定,反应式为 I2+2 =2I+ 。测定时23SO246消耗 Na2S2O3 溶液体积 V mL。终点颜色变化为_,样品中 S2的含量为_(写出表达式)。【答案】 (1). D (2). BaSO 4+4C BaS+4CO CO+H2O CO2+H2 BaCO 3 S 2+Ba2+Zn2+ BaSBaSO4 4S(3). 浅蓝色至无色 125.0.031Vm( ) 【解析】(1)焰色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常用来检验金属元素存在,常见金属元素焰色:钠 Na(黄色) 、锂 Li(紫红)、钾 K(浅紫)、铷 Rb(紫色)、钙 Ca(砖红
18、色)、锶 Sr(洋红)、铜 Cu(绿色)、钡 Ba(黄绿)、铯 Cs(紫红);(2)流程分析:重晶石与焦炭在回转炉中反应 BaSO4+4C=BaS+4CO,生成还原料 BaS,硫化钡溶液与硫酸锌发生复分解反应 S2-+Ba2+Zn2+SO42-=BaSO4+ZnS,得到立德粉。注意焦炭过量生成 CO,反应物为硫酸钡与焦炭,产物为 BaS 与 CO,写出方程式;CO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CO2 与 H2,写出方程式 CO+H2O=CO2+H2;根据信息臭鸡蛋气味气体为硫化氢气体,强酸制弱酸原理,还原料硫化钡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钡与硫化氢气体;硫化钡与硫酸锌为可溶性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
19、式,产物硫酸钡与硫化锌为沉淀,不可电离,写出离子方程式;(3)碘单质与淀粉混合为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 I2,故终点颜色变化为浅蓝色至无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利用关系式法解题;【详解】(1)焰色反应不是化学变化,常用来检验金属元素存在,常见金属元素焰色:A.钠的焰色为黄色,故 A 错误;B.钙的焰色为红色,故 B 错误;C.钾的焰色为紫色,故 C 错误;D.钡的焰色为绿色,故 D 正确;答案:D(2)注意焦炭过量生成 CO,反应物为硫酸钡与焦炭,产物为 BaS 与 CO,写出方程式BaSO4+4C=BaS+4CO;CO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CO2 与 H2,写出方程式:CO+
20、H 2O=CO2+H2;BaSO4+4C=BaS+4CO CO+H2O=CO2+H2根据信息臭鸡蛋气味气体为硫化氢气体,强酸制弱酸原理,还原料硫化钡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钡与硫化氢气体;答案:BaCO 3硫化钡与硫酸锌 为 可溶性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产物硫酸钡与硫化锌为沉淀,不可电离,写出离子方程式:S 2-+Ba2+Zn2+SO42-=BaSO4+ZnS;(3)碘单质与硫离子的反应:S 2-+I2=S+2I-;碘单质与淀粉混合为蓝色,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过量的 I2,故终点颜色变化为浅蓝色至无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利用关系式法解题;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列关系式,设硫离
21、子物质的量为 nmol:S2- I2 2S2O32- I21mol 1mol 2mol 1moln mol nmol 0.1V10-3mol 0.1V10-3mol12n+ 0.1V10-3mol=25 0.1V10-3mol,得 n=(25- V)0.110 -3mol12 12则样品中硫离子含量为: 100%= 100%2nMSm( ) 5.0.032m1( )答案: 100%125.0V.03(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重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易错点:第(2)小题第没有注意焦炭过量生成 CO;(3)关系式法的计算。5.【2019 新课标卷】8.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
22、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 Fe、Al、Mg、Zn、Ni、Si 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相关金属离子c 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范围如下:金属离子 Mn2+ Fe2+ Fe3+ Al3+ Mg2+ Zn2+ Ni2+开始沉淀的 pH 8.1 6.3 1.5 3.4 8.9 6.2 6.9沉淀完全的 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1)“滤渣 1”含有 S 和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 MnO2 的作用是将_。(3)“调 pH”除铁和铝
23、,溶液的 pH 范围应调节为_6 之间。(4)“除杂 1”的目的是除去 Zn2+和 Ni2+,“ 滤渣 3”的主要成分是_。(5)“除杂 2”的目的是生成 MgF2 沉淀除去 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 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6)写出“沉锰” 的离子方程式_。(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 LiNixCoyMnzO2,其中 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 、+4 。当 x=y= 时,z =_。13【答案】 (1). SiO2(不溶性硅酸盐) MnO2+MnS+2H2SO4=2MnSO4+S+2H2O (2). 将 Fe2+氧化为 Fe3+ (3
24、). 4.7 (4). NiS 和 ZnS (5). F与 H+结合形成弱电解质 HF,MgF 2 Mg2+2F平衡向右移动 (6). Mn2+2 =MnCO3+CO2+H2O 3CO(7). 1【解析】(1)Si 元素以 SiO2 或不溶性硅盐存在,SiO 2 与硫酸不反应,所以滤渣 I 中除了 S 还有 SiO2;在硫酸的溶浸过程中,二氧化锰和硫化锰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锰作氧化剂,硫化锰作还原剂,方程式为:MnO 2+MnS+2H2SO4=2MnSO4+S+2H2O;(2)二氧化锰作为氧化剂,使得 MnS 反应完全,且将溶液中 Fe2+氧化为 Fe3+;(3)由表中数据知 pH 在
25、4.7 时,Fe 3+和 Al3+沉淀完全,所以应该控制 pH 在 4.76 之间;(4)根据题干信息,加入 Na2S 除杂为了出去锌离子和镍离子,所以滤渣 3 是生成的沉淀 ZnS 和NiS;(5)由 HF H+F-知,酸度过大,F -浓度减低,使得 MgF2 Mg2+2F-平衡向沉淀溶解方向A A移动,Mg 2+沉淀不完全;(6)根据题干信息沉锰的过程是生成了 MnCO3 沉淀,所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 2+2HCO3-=MnCO3+CO2+H2O;(7)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规律得:1+2x+3y+4z=6,已知,x=y=1/3,带入计算得:z=1/36.【2019
26、浙江 4 月 选考 】31.某兴趣小组在定量分析了镁渣含有 MgCO3、Mg(OH)2、CaCO 3、Al 2O3、Fe 2O3 和 SiO2中 Mg 含量的基础上,按如下流程制备六水合氯化镁(MgCl 26H2O)。相关信息如下:700只发生 MgCO3 和 Mg(OH)2 的分解反应。NH 4Cl 溶液仅与体系中的 MgO 反应,且反应程度不大。“蒸氨”是将氨从固液混合物中蒸出来,且须控制合适的蒸出量。请回答:(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步骤,煅烧样品的容器可以用坩埚,不能用烧杯和锥形瓶B步骤,蒸氨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 MgO 的溶解量C步骤,可以将固液混合物 C 先过滤,再蒸氨D步骤
27、,固液分离操作可采用常压过滤,也可采用减压过滤(2) 步骤,需要搭建合适的装置,实现蒸氨、吸收和指示于一体( 用硫酸溶液吸收氨气)。选择必须的仪器,并按连接顺序排列(填写代表仪器的字母,不考虑夹持和橡皮管连接) :热源_。为了指示蒸氨操作完成,在一定量硫酸溶液中加指示剂。请给出并说明蒸氨可以停止时的现象_。(3) 溶液 F 经盐酸酸化、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干燥得到产品。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后发现溶液呈碱性。含有的杂质是_。从操作上分析引入杂质的原因是_。(4) 有同学采用盐酸代替步骤中的 NH4Cl 溶液处理固体 B,然后除杂,制备 MgCl2 溶液。已知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28、范围:pH金属离子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Al3+ 3.0 4.7Fe3+ 1.1 2.8Ca2+ 11.3 Mg2+ 8.4 10.9请给出合理的操作排序(从下列操作中选取,按先后次序列出字母,操作可重复使用) :固体 Ba( )( )( )( )( )( )MgCl 2 溶液产品。a用盐酸溶解 b调 pH3.0 c调 pH5.0 d调 pH8.5e调 pH11.0 f过滤 g洗涤【答案】 (1). ABD (2) adfc 甲基橙,颜色由红色变橙色 (3). 碱式氯化镁(氢氧化镁 ) 过度蒸发导致氯化镁水解 (4). c f e f g a【解析】(1)A.煅烧固体样品需用坩埚,烧杯和锥形瓶用来
29、加热液体,A 项正确;B.氯化铵水解方程式为 NH4Cl+H2ONH3H2O+HCl,氧化镁和 HCl 反应,蒸氨即一水合氨分解,平衡向右移动,HCl 浓度变大,促进了氧化镁的溶解, B 项正确;C.根据信息NH 4Cl 溶液仅与体系中的 MgO 反应,且反应程度不大,不能先过滤,否则氧化镁损耗很大,C 项错误;D.固液分离操作均可采用常压过滤,使用减压过滤加快过滤速度,也可行,D 项正确。故答案选 ABD。(2)先选发生装置为 a,然后连接回流装置 d,生成的氨气有水蒸气,需要干燥,然后连接干燥管 f,氨气是碱性气体,需要用酸吸收,最后连接 c。故答案填 adfc。硫酸和氨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30、硫酸铵((NH 4)2SO4),硫酸铵显酸性,因而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其颜色变化是红色变为橙色。(3)溶液 F 经盐酸酸化、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和低温干燥得到产品。溶液仍呈碱性,注意不可能是氨气的影响,由于氯化镁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溶液的碱性是由杂质引起的。考虑到氯化镁易水解,所以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Mg(OH)Cl 或者 Mg(OH)2。升高温度会促进水解的进行,因而必然是蒸发阶段导致,即过度蒸发导致氯化镁水解。(4)根据各离子完全沉淀的 pH 值,加酸后溶液呈酸性,可逐步提高 pH,同时以沉淀形式除掉不同离子,因而先将 pH 调至 5,除掉 Al3+和 Fe3+,然后过滤
31、其沉淀,然后将 pH 调至 11.0 使得 Mg2+变为 Mg(OH)2 沉淀,过滤并洗涤,得到纯净的 Mg(OH)2 沉淀,然后加入盐酸得到氯化镁溶液。故答案依次填cfefga。7.【2019 天津 】10.多晶硅是制作光伏电池的关键材料。以下是由粗硅制备多晶硅的简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硅粉与 在 300时反应生成 气体和 ,放出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Cl 31mol SiHC25kJ为_。 的电子式为_。3i将 氢化为 有三种方法,对应的反应依次为:4Sil3il 2CgSCgHlA10 4 33ilHis4iA2 2 3SlSiClg3H(1)氢化过程中所需的高纯度 可用惰性电极
32、电解 溶液制备,写出产生 的电极名称2KO2_(填“阳极” 或“ 阴极”),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2)已知体系自由能变 , 时反应自发进行。三个氢化反应的 与温度的关系GHTS0G如图 1 所示,可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是_;相同温度下,反应比反应 的小,主要原因是_。G(3)不同温度下反应中 转化率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4SiClaB 点: b :A 点 点 c反应适宜温度: v正 逆 v正 E48052(4)反应 的 _(用 , 表示)。温度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 _(填“增3H12HK大”、“减小”或 “不变”)。(5)由粗硅制备多晶硅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除
33、 、 和 外,还有_(填分子式)。4SiCl3ilSi【答案】 (1). (2). 320Sis3HClgilgH 125kJmol(3). 阴极 (4). 或 (5). 1000 22OeO2eH(6). 导致反应 的 小 (7). a、c (8). (9). 减小 (10). 、21HG21HCl2H【解析】【分析】I.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标注出各物质的状态,要将热化学方程式中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对应。本题的反应温度需要标注为条件;II.(1)惰性电极电解 KOH 溶液,实质是电解水,产生氢气的必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看图说话” ,将反应的纵、横坐标对应起来看,即可顺利找到最
34、低温度。影响自由能变的因素主要是焓变和熵变,分析发现熵变对反应反而不利,说明焓变影响大,为主要影响因素;(3)据图判断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移动是分析的关键。注意时间是一个不变的量。(4)此问是盖斯定律的简单应用,对热化学方程式直接进行加减即可。【详解】I.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态的 Si、气态的 HCl,生成的是气态的 SiHCl3 和氢气,反应条件是 300,配平后发现 SiHCl3 的化学计量数恰好是 1mol,由此可顺利写出该条件下的热化学方程式:Si(s)+3HCl(g) SiHCl3(g)+H2(g) H=-225kJmol-1;SiHCl3 中硅与 1 个 H、3 个 Cl 分别形成共价单
35、键,由此可写出其电子式为: ,注意别漏标 3 个氯原子的孤电子对;II.(1)电解 KOH 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 O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才产生 H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可以直接写成 2H+2e-=H2,或写成由水得电子也可以:2H2O+2e-=H2+2OH-;(2)由题目所给的图 1 可以看出,反应(最上面那条线)当G=0 时,对应的横坐标温度是 1000;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的变化来看,反应的熵变化不大,而反应中熵是减小的,可见熵变对反应的自发更不利,而结果反应的G 更负,说明显然是焓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即H20,所以H3 必小于 0,即反应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而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5)反应 生成的 HCl 可用于流程中粗硅提纯的第 1 步,三个可逆反应中剩余的 H2 也可循环使用。【点睛】 对于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大小比较及变化的分析,要紧紧抓住焓判据和熵判据进行分析。判断图 2 中时间是一个不变的量,是看清此图的关键。明白了自变量只有温度,因变量是 SiCl4 的转化率,才能落实好平衡的相关知识的应用,如平衡的建立,平衡的移动以及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