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7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故牛顿运动定律又叫惯性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仅适用于宏观物体,只可用于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的加速度 a0 条件下的特例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解析:牛顿第 一定律表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 时,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故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A 错误牛顿运动定律都是
2、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在微观、高速的情况下不成立, B 正确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两点含义,一是所有物体都有惯性,二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并不能完全包含这两点意义,C 错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 础, D 正确答案:BD2.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解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斜
3、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同属物体和斜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 A 错 B 对;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 施加的,其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应作用在地球上,因此 C 错;物体所受重力,无 论如 何分解,各分力都应作用在物体上,而不能作用在斜面上形成对斜面的压力,所以 D 错答案:B3(2009 年高考宁夏卷)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正确的是( )来源: 学*科*网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 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儿对牛顿第一
4、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解析: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即开普勒三定律,A 错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指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C 错卡文迪 许设计了扭秤实验, 测出了引力常量,B 对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很多,如伽利略、笛卡儿等,D 对答案:BD4(探究创新) 如图所示,甲、乙两节空车厢质量相等,两个同学玩捉迷藏游戏时,有一同学躲在某节车厢内,牵拉系在另一车厢上的绳子,使两车靠近设绳子质量不计,两车厢与水平轨道之间的摩擦不计站在地面上的同学若要判断哪节车厢里面有人,下列依据正确的是( )A根据绳子拉力大小,拉力大的一端车厢里面有人B根据运动的先后,后运动的车厢里面有人C根据同一时刻运
5、动的快慢,运动慢的车厢里面有人D根据同一时刻运动的快慢,运动快的车厢里面有人解析:绳子上的拉力大小是相等的,A 错;两车同时开始运动,所以不能根据运动的先后判断哪个车厢里有人,B 错;有人的车厢 加速度小,所以在同一时刻其速度小,C 正确,D 错误答案:C来源:Zxxk.Com5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来源:学。科。网 Z。X。X。K解析
6、: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因有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A 正确;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不会因失重而改变, B、C 均错误 ;因两物体材料不同,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同,故用同样的水平力推不动的,不一定是质量大的, D 错误答案:A6话说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师傅赶回花果山后,闷闷不乐的他有一日飞上天庭漫无目的地到处游玩,不经意间来到一个仙洞里,洞内有一开关,写着“地球自转快慢调节器” ,天性顽皮的他便将此开关向“快”那边拨了一下,使地球自转突然快了许多,此瞬间地面上的人会( )A头向东倒下 B头向西倒下C头向南倒下 D头向北倒下解析:地面上的人随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当地球自转突然加快时,地面上人的下半
7、身随地球向东运动加快,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运动状态不变,故头向西倒下答案:B7(思维拓展) 身高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人穿同样的鞋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一轻杆进行顶牛比赛企图迫使对方后退设甲、乙两人对杆的推力分别是 F1、F 2,甲、乙两人身体因前倾而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1、 2,倾角 越大,此刻人手和杆的端点位置就越低,如图所示,若甲 获胜,则 ( )AF 1 F2, 1 2 B F1F 2, 1 2CF 1F 2, 1 2 DF 1F 2, 1 2解析:由于杆是轻杆,把杆当做甲或乙的一部分,由牛顿第三定律, F1F 2,故 B、D 错误甲获胜是由于甲所受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 ,故甲端
8、杆的端点的位置较低,由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可知, 1 2,故 A 对答案:A8(2011 年泰安模拟)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来源 :学*科*网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原来位置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解析:由于惯性,人竖直向上跳起后水平方向的速度与人跳起时车的速度相等,故车 静止时或做匀速直 线运动时,人均落在原来的位置,故 A 错误,B 正确;当车加速前进
9、时,人竖直跳起后,水平方向以此时该车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 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人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C 正确;同 样的道理,可分析 D 错误 来源:学科网 ZXXK答案:BC9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解析:安全带与人和车的惯性无关,A 错、 B 对系好安全带主要是防止因刹车时人具有向前的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C 错、D
10、 对答案:BD10.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 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当小球在虚线位置时,小球、 车具有向左的加速度,车的运 动情况可能为:向左加速行驶或向右减速行驶,A 错误, B 正确;当车匀速运动时,无论向哪个方向运动,小球均处于竖直位置不摆动, C
11、、D 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解答 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 分) 如图所示,高为 h 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 a,车厢顶部 A 点处有质量为m 的油滴落到地板上,若 O 点位于 A 点的正下方,则油滴落在地板上的点应在 O 点左侧还是右侧?离 O 点距离为多少?油滴下落过程中对地球的作用力大小为多少?解析:油滴离开车厢上的 A 点后,由于 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原来的速度,而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由 h gt2 知12油滴的下落时间 t 2hg设油滴下落时车的速度为
12、 v0,则在时间 t 内油滴的水平位移 s1v 0t车的水平位移 s2v 0t at212由得油滴落在 O 点右侧,距 O 点的距离为s s1s 2 at2 h.12 ag油滴下落时地球对油滴的作用力大小为 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油滴对地球的作用力大小也是 mg.来源:Zxxk.Com答案:右侧 h mgag12(15 分)(综合提升)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 M,环的质量为 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而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解析: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受一个重力,及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f,根据牛 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f,故箱子竖直方向上受力如图乙所示,受重力 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N,及 环给它的摩擦力 f,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 态,可得 Nf Mg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给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给箱子的弹力,即来源:学#科#网N fMg.答案:f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