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聊斋志异研究(通识课)考试论文要求及评分标准,一、要求:1、在通读聊斋志异原文的基础上,尝试归纳和分析其中若干篇故事形态相似或相近的作品。主要包括:(一)用最简单的语言归纳这几篇作品相似或相近的故事梗概。(二)这些故事由哪些行动单元(或情节单元,或称功能项)构成?你分析的这几篇作品中,有哪些相同的功能项?同样的功能项,在不同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不同?或者说,有哪些可变的要素或不变的要素?(三)这些功能项由哪几个基本角色来承担?分析方式,可参考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课程开始时,即把该书作为大家的阅读书目。2、交纸质版,以作教务系教务部门备案。3、初定第12周上课时间统一交稿。,二、评分标准:9
2、0100分:准确理解故事形态的含义;对聊斋志异若干作品的阅读、理解、归纳和分析,非常恰当、到位;开门见山,思路清晰,语言简洁,不拖泥带水,没有似是而非,没有模糊不清。8090分:基本掌握故事形态的分析方法;对相关作品的归纳和分析,也大体准确;虽然个别提法不太恰当,但大体思路得当;态度认真。7080分:对故事形态理论有基本了解;认真阅读聊斋志异,并认真完成论文;语言或思路基本清晰。6070分及以下,能完成论文;不跑题;语句通顺;60分以下,不靠谱;不认真。,附供参考书: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的基本内容(详细内容,请阅读该书):1.沙皇赠给好汉一只鹰。鹰将好汉送到了另一个王国。2.老人赠给苏钦科一匹马。
3、马将苏钦科驮到了另一个王国。3.巫师赠给伊万一艘小船。小船将伊万载到了另一个王国)。4.公主赠给伊万一个指环。从指环中出来的好汉们将伊万送到了另一个王国。,31个功能项1. 一位家庭成员离家外出(外出) 2. 对主人公下一道禁令(禁止) 3. 打破禁令(破禁) 4. 对头试图刺探消息(刺探) 5. 对头获知其受害者的消息(获悉) 6. 对头企图欺骗其受害者,以掌握他或他的财物(设圈套) 7. 受害者上当并无意中帮助了敌人(协同) 8. 对头给一个家庭成员带来危害或损失(加害) 8a. 家庭成员之一缺少某种东西,他想得到某种东西(缺失),9. 灾难或缺失被告知,向主人公提出请求或发出命令,派遣他
4、或允许他出发(调停) 10. 寻找者应允或决定反抗(最初的反抗) 11. 主人公离家(出发) 12. 主人公经受考验,遭到盘问,遭受攻击等等,以此为他获得魔法或相助者做铺垫(赠与者的第一项功能) 13. 主人公对未来赠与者的行动做出反应(主人公的反应) 14. 宝物落入主人公的掌握之中(宝物的提供、获得),15. 主人公转移,他被送到或被引领到所寻之物的所在之处(在两国之间的空间移动,引路) 16. 主人公与对头正面交锋(交锋) 17. 给主人公做标记(打印记) 18. 对头被打败(战胜) 19. 最初的灾难或缺失被消除(灾难或缺失的消除) 20. 主人公归来(归来),21. 主人公遭受追捕(
5、追捕) 22. 主人公从追捕中获救(获救) 23. 主人公以让人认不出的面貌回到家中或到达另一个国度(不被察觉的抵达) 24. 假冒主人公提出非分要求(非分要求) 25. 给主人公出难题(难题) 26. 难题被解答(解答) 27. 主人公被认出(认出) 28. 假冒主人公或对头被揭露(揭露) 29. 主人公改头换面(摇身一变) 30. 敌人受到惩罚(惩罚) 31. 主人公成婚并加冕为王(举行婚礼),七种角色1、对头(加害者);2、赠与者(提供者)3、相助者;4、公主(要找的人物)及其父王;5、派遣者;6、主人公;7、假冒主人公。此外,还有专门起衔接作用的人物:告状者、告密者、诽谤者、叛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