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读图思考 图5.7 答案: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 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3.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一:产业转移的基本内容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
2、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原因:由于: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为了( )。当 ( )和( )的变化而使( )提高, 或扩大( )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在原生产地的生产利润就受到影响。为了降低( ),扩大( ),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设立工厂等方式,将产品生产的部分甚至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所以产业转移现象就发生了。,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三个重要的因素是:
3、 劳动力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劳动力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因为,所以 :a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b.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的转移。,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内部交易成本的概念: 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
4、产业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二:讲授新课市场因素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三:课堂练习,一: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产业转移的概述: 1.什么叫做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的分类 3.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是:,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原因:由于: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为了( ).当 ( )和( )的变化而使( )提高,或扩大( )面临一些障碍时,企业在原生产地的生产利润就受到影响。为了降低( ),扩大( ),企
5、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设立工厂等方式,将产品生产的部分甚至全部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所以 : 产业转移现象就发生了。,追求更高利润,生产条件,生产要素,产品生产成本,销售市场,生产成本,销售市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三个重要的因素是: 劳动力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还有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劳动力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 )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 ).,因为,所以 :a具有( ),( )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
6、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b.( )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的转移。,很小,成本差异较大,充足,高素质,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内部交易成本的概念: 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市场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为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企业因为所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就会开辟国际市场.由
7、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所以a:在开辟国际市场时,避开上述限制,企业就直接到 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二:新课内容,b: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例子: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和北美是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也是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至20世纪末,西欧, 北美经济不振,市场疲软,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 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
8、制造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制糖工业,三:课堂练习,A,(2)该产业部门属于(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资源密集型工业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价格 C.原料 D.市场,A,B,1.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 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动力,C,2.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 ) 品牌优势 B.成本优势 C.管理优势 D.技术优势,B,3.该公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消费文化的地理差异
9、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市场需求的地理差异 A. B. C. D.,A,4.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继续保持在a,b,c三国的生产布局,因为它仍然有利于( ) 利用廉价劳动力 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降低原材料消耗 A. B. C. D. ,C,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D.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2.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 劳动力 内部交易成本
10、市场 气候 A B C D,B,A,3.为了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目的主要是为了( ) A.扩大市场 B.降低劳动力价格 C.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D.降低地价 4.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中国兴办汽车厂,主要原因是( ) A.利用大量劳动力 B.近原材料产地 C.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D.广阔的消费市场,C,D,5.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在我国设立分公司通常在沿海中心城市,主要原因是沿海中心城市具有的优势是:( ) 社会协作条件好 市场区域广大 气候温暖湿润 水源充足 货物运输便利 B. C. D. ,D,6.下列有关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初期,劳动
11、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B20世纪60年代,出口加工区在东亚的转移是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的典型例证 C日本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廉价劳动力 D由于市场的因素,目前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在西欧和北美 7.下列工业分布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是( )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钢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去瑞士建齿轮厂,B,A,我国某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品单一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
12、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十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56题。 8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动力 C原料 D资金 9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生产布局,是因为这样仍利于:( )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能源消耗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提高管理水平,C,A,全球最大的信息产业制造商之一美国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北京,据此回答7-9题。,10.微软公司投资中国建分院其主要因素是( ) A知识与技术 B市场 C交通 D生产协作 11.微软仅用了20年时间完成了汽车行业、钢铁工业近百年的财富积累,其主要原因是( ) A管理优势 B经营优势 C知识和技
13、术 D市场优势 12. 上图微软公司公司企业扩张示意图,回答企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B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C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D运输成本不断降低,B,C,A,13.日本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轮胎制造厂,说明了 ( ) A马来西亚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B在国外建立生产机构,接近原料产地,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C在马来西亚投资办厂有利于就地吸收廉价劳动力 D日本丰田汽车业在空间发展上实行了多样化增长 14.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现象 B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C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
14、业转移 D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区域之一,B,C,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发达国家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 C.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 D.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16.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17.下列属于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 ) A纺织 B钢铁 C新能源 D食品,A,D,B,课外作业: 作业:完成全线突破P79-80的知识点1.2,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课时),(一)原理和规律,
15、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 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典型例子:,由日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逐级、分阶段的产业转移,推动东亚地区保持了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三)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a.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b.对发展中国家(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
16、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a.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b.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图513),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c.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图514)。,增长减慢,增长迅速,下降,日本,韩国、香港,中国大陆,蒙古、朝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发达国家总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
17、的产业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1. 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2.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较大。,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a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例如,产业转移使东亚的出口加工区由原来的乡村地区变成高度工业化地区。b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
18、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图515)。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1.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属于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 ( )技术密集型 劳动力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知识密集型A. B. C. D.,A,B,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B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利用当地良好的工业基础 4.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业纷纷到我
19、国兴办汽车厂,主要原因是( ) A利用大量劳动力 B近原材料产地 C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D广阔的消费市场,5. 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硅谷”许多企业把新厂建到墨西哥,东南亚等地,其原因是( )“硅谷”地区污染严重 “硅谷”地区土地价格昂贵其他地区科技优势明显其他地区有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6.酝酿多年的东风汽车总部搬迁计划于2003年9月28日正式实施。在秦巴山扎根多年的东汽总部迁往武汉市东汽总部搬迁的原因是:( ) 为优化武汉市的产业结构 为寻求更丰富的钢铁资源 为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为充分利用长江水运,7.在电视机生产周期中,该产业不断转移表明( ) A.交通通信日趋重要 B.发达国家转
20、移污染 C.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 D.技术的影响在加强,8.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制糖工业,A,9.该产业部门属于(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资源密集型工业 1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价格 C.原料 D.市场,A,B,1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
21、的区域之一 D.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12.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 ) 劳动力 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气候 A B C D,B,A,13.为了吸引外资,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目的主要是为了( ) A.扩大市场 B.降低劳动力价格 C.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D.降低地价 14.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中国兴办汽车厂,主要原因是( ) A.利用大量劳动力 B.近原材料产地 C.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D.广阔的消费市场,C,D,活动 1.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
22、丰富且廉价的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2.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严格的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2.与图中内容不相符的表述是( ) A.新产品阶段产品生产与消费地主要集中在美国 B.成熟产品阶段该产业实施转移,其主要投资对象为其他发达国家 C.标准化产品阶段该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D.发达国家的生产量总是大于消费量,3.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产业转移所形成的产业国际分工和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不利的。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