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群落的结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会判断区分群落、种群和物种 简述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探究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种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尝试通过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存,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反馈1.竞争、捕食、寄生及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及图像怎样解释?2.不同物种间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分布的原因?3.群落最基本特征是什么?,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同一时间内同一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缺一不可。,1、种群强调
2、: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2、群落强调: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1.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跳蝻(蝗虫的幼虫)和蝗虫 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C一个湖里的全部鱼 D一个池塘里的藻类、鱼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D,2.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大蒜,活鸡,鱼,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D,种间关系,研究群落,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空间结构,群落演替,池塘的范围和边界,种群的位置,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二、群落的物种组成,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
3、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阔叶林,针叶林,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不同类型的群落必然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因此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不同群落物种组成的差异:,优势种:,概念:在群落中优势度大的物种,不仅数量大,生态作用也大,决定着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主要特征。不同类型的群落其组成的优势种是不同的,而群落常以优势种命名。,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的丰富度。丰富度是群落的首要特征。,丰富度:,1、概念:,2、分布:,物种丰富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有逐渐减少的趋势。,高山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4、,随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水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北极苔原,三、种间关系,资料一: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结果发现: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增长,随后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继续增加,而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16天后只有双小核草履虫存活。这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那么你该如何解释这个实验结果呢?,该实验结果表明了:两种大小草履虫存在争夺食物资源,这就是种间关系中的竞争。,资料二: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
5、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对猞猁和雪兔在90多年的时间里的种群数量作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猞猁捕食雪兔,4、资料一和资料二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1、如何解释资料一中的实验结果?,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资料讨论:,(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能量流动:,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水稻和稗bi草,生物A 被捕食者,生物B,捕食者,特点:,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菟丝子与大豆,蛔虫与人,(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
6、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特点:,例:,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体表寄生,体内寄生,蛔虫与人 菟丝子与大豆 跳蚤与猫,能量关系图:,冬虫夏草是一位名贵的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存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之间的关系是( ),共生 B.竞争,C.寄生D. 捕食,根瘤内有大量根瘤菌,豆类植物的根,根瘤菌,豆类植物,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A,B,特点:,同增减,”
7、同生死“,同步性变化,(5)共栖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或者对双方都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能够独立生活。实例: 海葵常常固着在寄居蟹的外壳上,海葵靠刺细胞防御敌害,能对寄居蟹间接地起到保护作用而寄居蟹到处爬动,可以使海葵得到更多的食物,但是,它们分开以后仍能独立生活。,自然界中的种间关系,还能举出其他例子么?,27,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地衣,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个体得利个体有害,蛔虫和人,狮子和大象,牛与草狼与羊,思考:,四、群落的空间结构,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8、水平结构,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群落的空间结构,1、植物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成因: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意义: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空间等资源的能力。,地被物层,乔木层:接受全光照,灌木层:利用全光照的10%,草本层:利用全光照的1% 5%,地衣层:仅利用微弱的光,2、动物的垂直结构:,成因: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有关。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杜鹃、麻雀总是成群地活动在森林上层,吃乔木种子。,啄木鸟、煤山雀等鸟类总是生活在森林的中
9、层营巢。,画眉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例如:草原上水平结构,由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其他生物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或者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3、群落的水平结构:,特点:在水平结构上,种群呈镶嵌分布。,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种间关系;3、群落的空间特征。,小结:,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采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丰富度: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实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