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八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强化.ppt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9814024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强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八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强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八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强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八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强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八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强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机械零件的失效与强化,一、过量变形失效 1. 过量弹性变形失效 2. 过量塑性变形失效 3. 蠕变变形失效,第一节 零件的失效形式与分析方法,零件的失效有三种形式: 过量变形、断裂、表面损伤。,1. 过量弹性变形失效 零件由于产生过大的弹性变形而失效,称为弹性变形失效。 例如对于受弯扭的轴类零件,其过大弹性变形会造成轴上啮合零件的严重偏载甚至啮合失常,进而导致传动失效。 2. 过量塑性变形失效 零件承受的应力超过其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发生塑性变形,过 量的塑性变形会使零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整个机器运 转不良。 3. 蠕变变形失效 受长期固定载荷的零件,在工作中尤其是在高温下发生蠕变 (

2、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变形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 象)。如锅炉、汽轮机、航空发动机及其它热机的零部件, 常由于蠕变产生的塑性变形和应力松弛而失效。,二、断裂失效 断裂失效是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根据断裂的性质和断裂的原因,可分为下列几种。 (1)韧性断裂失效 零件承受的载荷大于零件材料的屈服强度,断裂前零件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尺寸变化明显,断面缩小,断口呈纤维状。 (2)低温脆性断裂失效 零件在低于其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以下工作时,其韧性和塑性大大降低并发生脆性断裂而失效。,(3)疲劳断裂失效 零件在承受交变载荷时,尽管应力的峰值在抗拉强度甚至在屈服强度以下,但经过一定周期后仍会发生断裂,这种

3、现象称为疲劳。疲劳断裂为脆性断裂。 (4)蠕变断裂失效 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当蠕变变形量超过一定范围时,零件内部产生裂纹而很快断裂,有些材料在断裂前产生颈缩现象。 (5)环境断破失效 在负载荷条件下,由于环境因素(例如腐蚀介质)的影响,往往出现低应力下的延迟断裂使零件失效。环境破断失效应包括应力腐蚀、氢脆、腐蚀、疲劳等。,三、表面损伤失效 1. 磨损实效 相互接触的一对金属表面,相对运动时金属表面发生损耗或产 生塑变,使金属状态和尺寸改变的现象。 2. 腐蚀失效 零件暴露于活性介质环境中并与环境介质间发生化学和电化学 作用而造成零件表面损耗,引起尺寸、性能变化,导致失效。 3. 表面疲劳失效

4、相互接触的两个运动表面,在工作过程中承受交变接触应力的 作用而导致表面层材料发生疲劳而脱落,造成失效。 实际上零件的失效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随外界条件的变化, 失效形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如齿轮的失效, 往往先有点蚀、剥落,后出现断齿等多种形式。,四、零件失效分析的一般方法(自学) 为了开展失效分析,确定失效形 式,找出失效原因,提出预防和补救 措施,所采用的一般分析程序是:调 查研究残骸收集和分析试验 分析研究综合分析,作出结论, 写出报告。,1. 调查研究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调查失效现场;二是调查背景材料,有助 于进一步分析判断。 2. 残骸收集和分析 这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

5、的工作,目的是确定首先破坏件及其失 效源。 3. 试验分析 通常开展下列一些试验分析 1)无损检测 不改变材料的前提下,检查零件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数量等。 2)断口分析 通常从零件断口上可获得与断裂有关的重要信息,可分为宏观分 析和微观分析两种。,3)化学成分分析 通常对失效件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检查材料化学成分是否符合标 准规定,或鉴别零件是由何种材料制造的。 4)金相分析 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失效分析是一个普遍使用的方法。 5)力学性能分析 硬度试验是失效分析的常规力学实验方法。一些重大的失效事故, 必要时还要做硬度、塑性、断裂韧性等等试验。 6)其它试验方法 对于重要且复杂的失效产品,为分

6、析机件的服役情况,采用试验性 应力测试法,如静态应变电测法、脆性涂层法、光弹法、X射线法 等等。,4. 综合分析,作出结论,写出报告,第二节、工程材料的强化和强韧性,一、工程材料的强化方法(6种) 固溶、冷变形、细化、第二相、相变、复合 1. 固溶强化 是指由于晶格内融入异类原子而使材料强化的现象。溶质原子 作为位错运动的障碍,增加了塑性变形抗力。原因主要为: (1)溶质原子引起晶格畸变,增加位错滑移阻力 (2)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钉扎位错 2. 冷变形强化(加工硬化) 通过冷变形产生加工硬化是一种重要的强化手段。但冷变形强 化后金属的塑性和韧性都有所下降。,3. 细晶强化(亦称晶界强化

7、) 晶界的作用有两方面:1)阻碍位错运动 2)是位错聚集的地点。 所以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大,阻碍位错运动的障碍越多,位 错密度也越大、越聚集,从而导致强度升高。 细晶强化不但可提高强度,还可改善塑性和韧性。 4. 第二相强化 第二相强化是指利用合金中存在的第二相进行强化的现象。其机 理与第二相的形态、数量及在基体上的分布方式有关。 (1)弥散强化 材料通过基体中分布有细小、弥散的第二相 质点而产生强化的方法,称为分散强化。 (2)合金中的第二相强化 当两相的体积和尺寸相 差不大,结构、成分、性能相差较大时,欲使第二相起强化作 用,应使第二相成片层状,最好是粒状分布。,5. 相变强化 相变强

8、化主要是指马氏体强化(及下贝氏体强化),它是钢铁材料强化的重要途径。相变强化不是一种独立的强化方式,它是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形变强化、细晶强化等多种强化效果的综合,是钢铁材料最经济而又最重要的一种强化途径。 6. 复合强化 用高强度的纤维同适当的基体材料相结合,来强化基体材料的方法称为纤维增强复合强化。 纤维强化有明显的 方向性。基体与纤维的结合强度也有重要影响。增强纤维的表面清洁度也会影响强化效果。,二、工程材料的强韧化(自学)强韧化是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同时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以防止构件脆性断裂。主要方法如下: 1. 细化晶粒 晶粒细小均匀,不仅使材料强度高,而且塑、韧性好,同时还可降低韧、

9、脆转变温度。是由于晶界增多,减少了晶界处的应力集中,故晶粒细化是钢材、铝合金及陶瓷等的强韧化途径之一。 2. 调整化学成分 一方面调整钢的化学成分可直接影响其韧性;另一方面,可改变热处理后的组织,而达到强韧化的目的。,3. 形变热处理 是将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结合的强韧化方法。机理是:奥氏体形 变使位错密度增加,一方面由于动态回复形成稳定的亚结构,淬 火后得到细小的马氏体,板条马氏体数量增加,半条内位错密度 升高,使马氏体强化;另一方面为碳化物弥散析出提供条件,获 得弥散强化效果。 4. 低碳马氏体强韧化 获得位错型低碳马氏体是钢材强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5. 下贝氏体强韧化 是指经等温淬火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6. 表面强化 利用各种表面处理、表面扩渗和表面涂覆等表面工程技术,提高 表面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