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 国民间 公益组 织基础 数据库 数据 分析 报告 报告撰写 中 国公益2.0 中山大 学 中国 公 益慈善研 究院 项目资助 南 都公益 基金会 2014 年4 月 - - 3.0 1 目 录 1 1 1.1 1 1.2 1 2 . 3 2.1 3 2.2 3 3 . 5 3.1 . 5 3.2 . 6 3.2.1 6 3.2.2 7 3.3 8 3.3.1 / 8 3.3.2 9 3.4 . 10 3.4.1 10 3.4.2 . 11 3.4.3 . 12 3.4.4 / 13 2 3.5 . 14 3.5.1 . 14 3.5.2 14 3.5.3 . 15 3.5.4 19 3.
2、6 . 20 3.6.1 20 3.6.2 . 20 3.6.3 . 21 3.7 . 23 3.7.1 . 23 3.7.2 24 3.7.3 25 3.8 . 26 3.8.1 . 26 3.8.2 . 27 3.9 . 28 3.9.1 . 28 3.9.2 . 29 3.9.3 . 29 3.9.4 . 31 3 3.9.5 . 32 3.9.6 32 4 33 1 1 摘要 1.1 报告目的 本分析报告的撰写建立在数据库 2013 年 9 月-12 月数据收录的成果之上, 撰写本报告的目的是检验数据库的信息收录效果, 并 利用数据库收录的基本信息, 对目前国内民间公益组织在几个主要维
3、度上的现状进行一个详细的刻画, 希望能 帮助 国内民间公益组织对自身所处的发 展环境形成一个 较全面的印象, 例如与自 己同样的组织在全国有多少? 自己所在的组织算是 “大” 组织还是 “ 小” 组织 ? 是“ 成熟” 的组织还是 “新生” 的组织? 报告 所提出的成熟度等指标可 为资助型 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制订资助策略时提供一个 参考的方向, 同时也希望通过报告的 结果为研究民间组织的 机构和个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数据, 也为其进行更深入的 研究抛砖引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本报告所得出的结论并不能真正代表国内民间公益组织 的整体情况, 只能理解为这个领域的掠影而已。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数据库所
4、覆盖 的民间公益组织数量与国内实际存在的民间公益组 织数量还有很大差距。 1.2 主要结论 1990 年至 2000 年样本公益组织成立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2000 年以后 组织数量急剧增加 。 可以预期国内 民间公益组织在未来会 持续不断成长。 约四分之一的组织没有注册, 有超过 40%的民间公益组织没有正式的 “非 营利组织身份” 。在注册组织中, 民非注册的组织最多。 公益组织 的注册数量于 1990 年至 2010 年呈现增长趋势, 自 2011 年大幅 度增加,2013 年达到顶峰,组织成立时间与注册时间之间平均相隔约 2 年左右, 即有一部分组织并不能在成立后 马上注册成功 。 来
5、自广东、 北京、 四川 、江苏和上 海的 民 间公 益组织 最多 。 从区 域数 量 分布来看,东部西部中部。 超过六成的 组织仅 服务 本省 。组织 数量集 中的 地方,组织 的服务 范围 也 较广。 2 组织数量排名前五的服务领域是儿童青少年、 教育助学、 综合志愿服务、 环境保护和 残障人 士, 组织数量最 少的 三 个领 域为同性恋 、女性 权利 和 动物福利。 公益组织上年度支出金额在 0-2 万的数量最多,约占全部组织数量的 四 分之一, 整 体而言 大额 支出的公益 组织数 量较 少 ,小额支 出的公 益组 织 的数量较多 。 绝大部分组织的人员结构为 “全职+兼职+志愿者” 。
6、 在各服务领域中全职 人数中位数 最高的 为残 障人士;兼 职人数 中位 数最高的为 灾害管 理。 除 信息网络和 综合志 愿服 务这两个领 域外, 其他 领域全职人 数均大 于兼 职 人数。 本报告尝试 利用全 职人 数、成立年 份、是 否注 册、媒体传 播、开 支建 立 了公益组织成熟度模型。成立时间 6 年以内的组织,成熟度与成立时长 正相关;成立时间 6 年以上的组织,成熟度与时间无 明显 相关。 在组织数量多于 15 家机构的省份中, 组织成熟度平均能力排名依次是陕 西、上海、 北京、 重庆 、福建和广 东;公 益成 熟度总和前 三的为 广东 、 北京和四川。 东部和西部 地区的 组
7、织 成熟度相当 ,中部 地区 的组织成熟 度最低 ;服 务 全国的组织相对成熟度更高一些,而服务本省组织相对 较低。 成熟度排名 前四的 领域 依次是教育 助学、 企业 社会责任、 民间研 究机 构 和残障人 士 ,排名 靠后 的领域是综 合志愿 服务 、老年人、 动物福 利和 艾 滋病。 3 2 项目介绍 2.1 项目背景 中国 已日益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同时中国社会也进入矛盾凸显期。 在 这个过程中, 社会组织的崛起正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体制 改革 以及公民意识的提升, 民间公益组织的数量与日俱增, 其在国家转型和公共领域 参与等方面 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
8、13 年3 月,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 ( 下文简称SOP ) 、 中国公益2.0 项目( 下文 简称 NGO2.0 )和南都 公益基金 会 三家机构相 聚一堂, 希 望由研究机 构、 技术服务机构与基金会共同发起 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基础数据库项目, 集学术、 技术和业界优势于一体, 为民间公益组织提供技术传播、 资金募集等多方面的支 持。 数据库的搭建基于以下主要思考: 一是信息完整的数据库能够影响资助方决 策, 让基金会更高效地找到合适的资助对象; 二是为研究机构进行相关研究, 特 别是大规模的量化研究提供有针对性的样本框,从而提高研究质量。 2.2 数据收录 本数据库主要收录民间公益
9、组织的基础信息,具体如下: 公益组织的数量、机构所在地、成立时间、服务领域及区域; 公益组织年度总支出; 公益组织的规模(全职人数、兼职人数、志愿者人数) ; 公益组织 是否注册,注册时间及注册类型; 公益组织媒体平台(自建网站、微博) ; 公益组织固定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数据库的收录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 2013 年 4 月-9 月中旬是项目的筹备阶段, 通过清理和汇总三家发起机构各 自已有的民间公益组织名录, 得到一份 约 3000 个民间公益组织名称的初始名单。 2013 年9 月-12 月份为数据库的集中宣传和推广, 三家机构共同邀请国内民 间公益组织进入数据库填写基本信息。 一是 “
10、点 面” 式动员, 主要利用 QQ 群、 4 邮件组、 微博等媒介号召自身 网络中的民间公益组织入库填写, 再邀请它们动员 起它们的组织网络,层 层向外扩展。 二是 “点 点” 式动员, 对每 家 组织进行邮 件、 微博私信以及电话邀请。 除了线上途径, 发起方也利用 线下的途径进行宣传, 在全国非公募基金会论坛、 教育组织年会、 安徽 NGO 年会、 广州青年社会组织评 估会等由发起机构组织或有份参与的场合,都派发了数据库宣传资料。 组织的收录具体包括两个步骤: 初审: 甄别填写信息的组织是否 “民间公益组织” , 项目组确立了 4 条标准: 1、在中国大陆境内发起,不包括在港、澳、台及海外
11、发起的组织; 2、由中国大陆民间个人/团体自发成立,非官办的组织; 3、致力于 公益慈善 事 业,包括公 益 性质( 帮 助社会大众 )和互益 性 质( 组 织成员互相帮助) ,不以营利为目的; 4、不论是否注册和注册性质,但不包括基金会。 复审: 对符合条件的组织, 电话联系资料填写人核对信息, 核对完成后组织 会被正式收录。 由于民间公 益组织的成立背景往往比较复杂, 仅靠填写的信息、 网上 公开信 息 及电话复核 并不能 完全识别出该组织是否完全符合条件。 为尽可能覆盖更多组 织, 项目组采取的是 “ 宜宽不宜窄” 的原则, 只要该组织大致符合 4 条标准, 国 内发起,明显不是基金会
12、也不属于事业单位和企业性质,就会收录到 库中。 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入库填写或完 善信息的国内民间公益组织数量为 810 家,在库组织总数量为 3602 家。 为追求数据的完整性, 本分析报告所使用的组织样本为符合数据库服务范围, 在 2013 年 12 月 31 日 前填写或完善信息,且已经完成电话复核的组织,合计共 788 家。 数据库通过网络平台收集数据并利用电话及其他手段进行联络, 所以样 本中较少包含完全接触不到网络的公益组织。 由于地域差异、 网络使用、 组织信 任度等限制, 导致部分省市有效样本偏少, 例如安徽省通过线上和线下网络到达 了 100 家左右的草根
13、组织,但目前可供分析的有效数据中仅收录了 29 家。为了 更好的了解各省市 的公益组织情况, 分析者在分析过程中也从东西 中部各挑选了 代表性省市进行分析,东部为北京、广东,中部为安徽,西部为四川、云南。 5 3 结果分析 3.1 组织成立时间 民间公益组织 成立时间见图 1 和图 2,最早成 立的一家为 1939 年, 其余自 1990 年开始数量总体 呈上升趋势, 2000-2001 年是国内民间公益组织增长的转折 点, 在2000 年前组织数量整体增幅不大, 在2001 年后显著增多 。 这个民间组织 增长格局与 SOP 于 2011 年所做的一项全国民间公益组织抽样调查的结果非常类 似
14、。 数据库结果也显示 2007 年至2013 年组织数量急剧增加,2008 年和2013 年 组织增加数量达同期顶峰 。这与中国发展简报 2013 年发布的一个全国草根公益 NGO 调查 结果也相一致 1 。 图 1 公益 组织成 立 年份分 布 图2 公益组织 成立 数量 按 年份累 计 情况 1 NGO - EB/OL.http:/ 0% 5% 10% 15% 1939 1982 1986 1987 1989 1990 1991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
15、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所 占 比 例成立年份 数据库结果 2011年全国调查结果 0% 20% 40% 60% 80% 100% 1939 1982 1986 1987 1989 1990 1991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累 计 比 例成立年份 数据库结果 2011年全国调查结果 6 3.2 组织注册状况 3.2.1 注册类型 民间公益组织的注册状况是其生存现状的另一个重要反映, 数
16、据库收录结果 显示 (见图 4), 24.75% 的组织尚 未进行 注册 ,75.25%的进行 了注册 。注册 组织 中有 39.21% 为 民非注 册,19.04% 为 社团注 册 ,9.26%为工 商注册 ,7.74% 为机构 挂靠。 若把 机构挂靠 也 看作未注册 的话,两 者 相加比例为 32.49% ,即 超过三成 的民间公益组织尚未有独立的身份。 考虑到接近 10%的工商注册组织, 合计有超 过 40% 的 民 间 公 益 组 织 没 有 正 式 的 “ 非 营 利 组 织 身 份 ” 。 通 过 比 较 发 现 这与 SOP2011 年全国抽样调查的结果虽略有差异但大体亦非常接近
17、(见图 5)。 图4 公益组 织注册 类型 图5 2011 年国内民间 公益组织注 册 类型 ( 数据来源 :中大 中国公 益慈善 研究院 2011 年全国民 间公益组 织抽样调 查) 尚未注册 195 24.75% 机构挂靠 61 7.74% 社团注册 150 19.04% 民非注册 309 39.21% 工商注册 73 9.26% 尚未注册 29.32% 机构挂靠 8.97% 社会团体 18.60% 民办非企业单 位 30.20% 工商注册 11.60% 港/ 澳/台注册 0.22% 其他 1.09% 7 3.2.2 注册时 间 排除样本中 未注册 及未 填写具体注 册时间 的 256 家
18、公益组 织,在 有 注册 的 532 家组织当中, 注册时间与组织的成立时间呈现出大致一样的趋 势 (见图6 和 图7) , 注册年份于 1990 年至2010 年呈现增长趋势, 自 2011 年公益组织的注册 数量呈现大幅度增加,2013 年达到顶峰,2000-2001 年后的增幅超过 2000 年之 前的增幅。这同样与 SOP2011 年全国民间组织抽样调查的结果 比较 吻合。 图 6 公益 组织注册 年份分 布 图7 注册公益 组织 按年份 累计情 况 对组织的注册年份与成立年份进一步比较发现, 有很大比例的组织在成立若 干年之后才得到正式注册身份(见图 8)。 在有效样本中有 3 家组
19、织是先注册后 成 立, 在先成立后注册的组织中有 293 家的组织在成立当年进行了注册 (占成立 后注册组织数量55.39%), 224 家在成立后 10 年内进行了注册 (占 42.34% ) 。 在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986 1987 1990 1991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所 占 比 例注册年份 数据库结果 2011年全国调查结果 0% 10% 2
20、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86 1987 1990 1991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累 计 比 例注册年份 数据库结果 2011年全国调查结果 8 已注册的 公益组织中, 组织从成立开展活动到正式注册之间 平均相隔 时间约为2 年左右 2 ,50%的组织的从成立到正式注册之间小于 1 年(见表1)。 图 8 公益组 织成立 及注册 时间间 隔 表1 公益组 织
21、成立 与注册 时间间 隔 统计值 单位: 年 平均 值 标 准差 中 位值 成 立与注册 时间间 隔 1.89 3.84 0 3.3 组织所在地 3.3.1 省份/ 直辖市 分布 从组织所在 地上看( 见 图 9), 组 织数量最 多 的地方为广 东、北京 、 四川 、 江苏和上海 。 这与 SOP2011 年全国抽样调查的结果存在少许 差别 , 后者结果显示, 组织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直辖市为安徽、 北京、 云南、 广东、 四川 ( 见图 10)。 不过结合两个结果可以 发现, 在东部地区组织数量以广东和北京最多, 西部地区 以四川最多,中部地区则可以安徽为代表。 2 1 2 293 51
22、 45 33 26 27 13 8 12 6 3 3 4 1 2 1 1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6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6 20 60 组 织 数 量成立与注册间隔年份 9 图9 公益组织 所在地分 布 图 10 2011 年国内民 间公益组 织所在地 分布 (数据来源 :中 大中国公 益慈善 研究院 2011 年 全国 民 间公益组 织抽样 调查) 3.3.2 区域分 布 将公益 组织所在地按照东、 中、 西部进行划分 3 (见图11) , 可以看到 东部地 区组织比例最大,占 54.70%;其次为西部
23、地区,比例为 29.70% ;比例最低为中3 11 8 12 0.51% 0.76% 0.76% 1.02% 1.02% 1.14% 1.14% 1.27% 1.27% 1.40% 1.52% 1.65% 1.90% 2.16% 2.16% 2.66% 3.05% 3.05% 3.05% 3.17% 3.30% 3.30% 3.68% 3.68% 4.19% 4.57% 4.57% 7.87% 13.45% 16.75% 0% 10% 20% 黑龙江 海南 山西 湖北 青海 宁夏 内蒙古 天津 西藏 辽宁 吉林 河北 江西 重庆 贵州 云南 河南 广西 甘肃 湖南 浙江 福建 山东 安徽 陕西
24、 上海 江苏 四川 北京 广东 所占比例 组 织 所 在 地0.20% 0.20% 0.40% 0.40% 0.70% 1.10% 1.10% 1.10% 1.10% 1.10% 1.30% 1.50% 1.50% 1.50% 1.70% 1.70% 2.60% 2.80% 2.80% 3.30% 3.30% 3.50% 3.50% 3.90% 4.30% 5.40% 7.20% 8.00% 10.40% 10.60% 11.70% 0% 5% 10% 15% 新疆 西藏 海南 黑龙江 内蒙古 天津 河北 吉林 湖北 宁夏 江苏 福建 山西 青海 山东 辽宁 湖南 上海 陕西 浙江 贵州 河南
25、 甘肃 江西 重庆 广西 四川 广东 云南 北京 安徽 所占比例 组 织 所 在 地 10 部地区,占 15.61% , 这在一定程 度上 反映 了 目前国内民 间公益组 织 向东部呈现 明显倾斜的分布格局。 图 11 公益 组 织区域分 布 3.4 服务区域 3.4.1 服务区 域范围 在样本公益组织中, 64.34%的公益组织仅服务本省, 27.28%的组织服务全国, 8.38% 的组织跨 省服务 (见图 12 ) 。从组织 所 在地上看, 仅广西壮 族 自治区、西 藏自治区、 新疆自治区的所有组织 (组织数量 非常少) 仅服务本省。 其他省市的 组织服务本省及全国所占比例较高,跨省服务所
26、占比例较低。 东部 431 54.70% 中部 123 15.61% 西部 234 29.70% 11 图 12 各地公益 组织服 务范围分布 3.4.2 服务区 域所在地 观察服务区域所在地的分布 (见图 13) , 结果 显示, 服务区域为广东 和四川 的组织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分别为 12.06%及 10.28%,这个结果和组织所在 地的分 布比较相似 4 。 4 0% 20% 40% 60% 80% 100%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27、青海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区 新疆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服务范围所占比例 组 织 所 在 地全国 本省 跨省 12 图 13 服务区 域所在地 分布 3.4.3 服务区 域为“全国”的组 织所在地 分布 进一步看服务区域是 “全国” 的组织所在地分布 (见图 14) , 可以看到以北 京为最多, 第二、三位分别为广东和上海 ,其余省份所占比例则均低于 5%。可 见民间公益组织发展比较繁荣的地方,组织服务的辐射范围也往往更广。 0.63% 0.63% 0.76% 0.76% 1.02% 1.14% 1.27% 1.52% 1.52% 1.52% 1
28、.65% 1.90% 2.03% 2.16% 2.54% 2.92% 2.92% 3.05% 3.17% 3.43% 3.68% 3.81% 3.93% 4.06% 4.06% 4.19% 4.31% 4.44% 5.33% 10.28% 12.06% 27.28% 0% 5% 10% 15% 20% 25% 30% 山西 黑龙江 海南 西藏 天津 湖北 吉林 河北 内蒙古 新疆 辽宁 宁夏 江西 福建 上海 河南 重庆 山东 浙江 青海 湖南 云南 广西 北京 贵州 安徽 江苏 陕西 甘肃 四川 广东 全国 所占比例 服 务 区 域 所 在 地 13 图 14 服务区 域为“全 国”的组 织
29、所在 地 分布 3.4.4 平均服 务省份/ 直辖市 组织 数量 在服务区域并非全国 的组织当中,平均服务的省份/直辖市数量为 1.3 个, 中位值为1 个, 绝大部 分的组织的服务范围均为其自身所在的省份之内 (见表2)。 表 2 公益 组 织服务 省份/ 直辖市 数量统计 值 单位: 个 均值 标 准差 中 位值 服 务省份/ 直 辖市数量 1.33 1.18 1 0.47% 0.47% 0.47% 0.47% 0.47% 0.47% 0.47% 0.47% 0.93% 0.93% 0.93%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1.86% 1.86%
30、1.86% 2.33% 3.26% 3.72% 3.72% 4.65% 7.91% 18.14% 35.81% 0% 10% 20% 30% 40%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青海 宁夏 内蒙古 贵州 云南 辽宁 山西 湖北 吉林 安徽 河南 湖南 重庆 甘肃 天津 江苏 河北 浙江 四川 山东 陕西 福建 上海 广东 北京 所占比例 组 织 所 在 地 14 3.5 服务领域 3.5.1 服务领 域 从样本公益组织的 服务领域来看 (见图 15) , 涉及最多的三大领域为儿童青 少年、 教育助学以及综合志愿服务。 再者, 环 境保护、 残障人士、 公 益行业支持 与城市社区建设 也属于国内民间公益
31、组织涉足较多的领域。 另一方面也看到 涉及 同性恋、女性权利和动物福利等数量比较少。图 15 公益组 织服务领 域 分布( 多选且限 选三项 ) 3.5.2 不同服 务领域 组织 在各区 域分布 分析样本公益组织服务领域在各区域的比例分布 (见图 16 ) , 农村发 展、 教 育助学、 艾滋病领域在各地区 数量较为平均, 劳工权利、 女性权利领域数量差别 较高。劳工 权益、企 业 社会责任领 域组织在 东 部地区相对 比例最高 ; 灾害管理 、 农村发展领域组织在西部地区相对比例较高; 艾滋病、 综合志愿服务、 老年人领 2.03% 2.66% 2.66% 3.81% 4.19% 4.31%
32、 4.57% 5.96% 7.11% 7.36% 7.49% 7.61% 10.53% 11.17% 13.32% 13.83% 16.24% 17.77% 25.25% 25.76% 34.52% 0% 10% 20% 30% 40% 动物福利 女性权利 同性恋 劳工权益 民间研究机构 信息网络 艾滋病 文化艺术 灾害管理 其它 企业社会责任 医疗卫生健康 农村发展 老年人 城市社区建设 公益行业支持 残障人士 环境保护 综合志愿服务 教育助学 儿童青少年 所占比例 服 务 领 域 15 域组织在中部地区相对比例较高。 图 16 不同服 务领域在 各区域中 分布 3.5.3 不同区 域 组织
33、服务领域分 布 观察东、中、西三个区域中 的组织服务领域(见图 17- 19) ,不同区域民间 公益组织的服务领域各有侧重, 不过青少年儿童、 综合志愿服务和教育助学在不 同的区域均排在前三位; 领域为动物福利 的组织数量均居于后三位。 主要区别在 于排名第四和第五位的服务领域类型, 东部为环境保护、 公益行业支持; 西部为 农村发展、环境保护;中部为残障人士、老年人 。 0% 20% 40% 60% 80% 100% 艾滋病 残障人士 城市社区建设 动物福利 儿童青少年 公益行业支持 环境保护 教育助学 劳工权益 老年人 民间研究机构 农村发展 女性权利 其它 企业社会责任 同性恋 文化艺术
34、 信息网络 医疗卫生与健康 灾害管理 综合志愿服务 全部领域 所占比例 服 务 领 域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16 图 17 东部地 区组织服 务领域分 布 图 18 西部地 区组织服 务领域分 布 图19 中部地 区组织服 务领域分 布 从三个区域中五个公益组织分布较集中的省份/直辖市的情况来看: 在东部,北 京市公益 组 织中服务领 域主要集 中 在公益行业 支持、儿 童 青少 年、 环境保护和教育助 学, 比较突出的是公益行业支持类型最多 (见图 20) 。 广 134 97 87 85 78 66 66 42 41 40 36 27 26 23 23 20 17 14 14 12
35、 11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组 织 数 量服务领域 96 80 58 45 37 33 32 29 28 17 17 15 14 12 10 10 6 6 5 3 1 0 20 40 60 80 100 120 组 织 数 量服务领域 42 42 36 30 18 18 15 14 12 10 8 5 5 5 5 4 3 3 3 2 2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组 织 数 量服务领域 17 东省的公益 服务组织 显 著集中在儿 童青少年 领 域,而城市 社区建设 、 教育助学 、 残障人士、 环境保护、 综合志愿服务、 公
36、益行业支持领域的组织分布较为平均 (见 图21)。 图 20 北京市 组织服务 领域 图 21 广东省 组织服务 领域 在西部, 四川省公益组织服务领域排序为儿童青少年、 教育助学、 农村发展 和城市社区建设 (见图 22) 。 云南省公益组织 服务领域主要为儿童青少年、 教育 助学和综合志愿服务, 由于样本数量较少, 其他类型组织数量都较少 (见图 23)。 32 23 21 21 15 15 12 12 11 10 9 8 8 8 7 6 4 4 2 1 1 0 5 10 15 20 25 30 35 组 织 数 量服务领域 55 27 24 20 19 19 19 16 13 12 11
37、 10 10 10 7 5 4 4 3 3 1 0 10 20 30 40 50 60 组 织 数 量服务领域 18 图 22 四川省 组织服务 领 域 图 23 云南省 组织服务 领域 在中部, 安徽省公益组织服务领域排列数量前 3 名的为教育助学、 综合志愿 服务和儿童青少年,残障人士、老年人领域的组织数量次之(见图 24)。 图 24 安徽省 组织服务 领域 28 19 16 14 12 11 7 6 6 5 5 5 3 3 3 3 3 2 2 2 1 0 5 10 15 20 25 30 组 织 数 量服务领域 9 7 6 3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0 1 2
38、 3 4 5 6 7 8 9 10 组 织 数 量服务领域 12 12 11 6 6 5 3 3 2 2 1 1 1 1 1 1 1 0 2 4 6 8 10 12 14 组 织 数 量服务领域 19 3.5.4 热门领 域增长趋势 热门公益 服务领域 的组 织每年成 立数量从 2002 年呈增 长趋势, 经 过 2008 年的热潮之后,在 2009 年综合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类组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拐 点, 但 在此后迅速恢复了增长, 儿童青少年和教育助学领域则没有出现明显的下 降趋势,数量整体上扬 (见图25 和26)。 图 25 热门领 域组织成 立年份分 布 图 26 热门领 域组织 按
39、年份累计 情况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组 织 数 量成立年份 儿童青少年 环境保护 教育助学 综 合 志 愿 服务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组 织 累 计 数 量成立年份 儿童青少年 环境保护 教育助学 综 合 志 愿 服务 20 3.6 资金规模 3.6.1 上一年 度支出规模 数据库收录结果显示 ( 见图 27), 公益 组织中 年支出 0-2 万元比例最大, 为 25.74% , 总体而言小额支出的公益组织的数量较多,年度支出 30 万元以下的组 织占比例超过60% 5 。 由此结果也反映了有一定比例的民间公益组织资金规模较大, 年支
40、出 100 万以上的组 织比例合共也达到了 15.56%。结合 SOP2011 年全国抽样 调查的结果, 可以看到 两次调查结果呈现出大致一样的格局, 目前国内民间公益 组织的财政规模整体偏小, 年支出基本以 30 万元以下为主,但 内部还是存在一 定的差异,部分组织经济实力相对比较雄厚。 图 27 公益 组 织支出规 模 3.6.2 注册状 况与支出规模 比较注册和未注册的 公益组织的财政总支出状况 (见图 28 ) , 可以看 到两者 的趋势存在显著的差异, 未注册的组织随着支出数额的增长, 组织所占比例亦不 断下降; 相对而言, 有注册 的组织在2-10 万、50-100 万两个区间比例最高, 而 且在大于10-30 万元资金规模的组织比例均高于未注册的组织。 52013 15 25.74% 20.31% 15.52% 9.70% 13.07% 8.41% 4.92% 2.33% 13.04% 26.54% 24.03% 11.67% 13.73% 5.95% 2.97% 2.06% 0% 5% 10% 15% 20% 25% 30% 所 占 比 例支出规模 数据库结果 2011年全国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