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陆蠡陆蠡(19081942),字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他的散文大都关注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赞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纯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诚挚、朴实。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作背景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的常春藤。这常春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
2、而被“囚禁”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一天天变得嫩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祝福它繁茂苍绿。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含不尽之意自在言外。,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3.解词义瞥见:一眼看见。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慰安:使人心情安适。淅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枝叶扶疏的样子;眼泪下滴的样子。抑郁:心情怨愤,不能诉说而烦闷。葱茏:(草木)青翠茂盛。涸辙的鱼:在干涸车辙里的鱼。语出庄子外物。涸,水干,枯竭。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
3、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揠,拔。,走进作品,基础练习,4.辨用法(1)灵巧灵活她的手很灵巧,能做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我们应该注意队员之间的配合,灵活地处理赛场上传接球的问题。提示二者都有“不死板、易于运用”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和使用对象不同。“灵巧”指灵活而巧妙,既可用于有生命的对象,也可用于无生命的对象。“灵活”指敏捷、不呆板,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主要用于有生命的对象。,(2)留恋流连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现代人为逃避世事的纷繁,舒缓工作的压力,流连于乡间的碧水青山中。提示二者都有舍不得离开之意。“留恋”指舍不得离开,依恋,对象为祖国、故乡、母校、亲人、生命等
4、。“流连”指舍不得离开,对象常是名胜风景。(3)急不暇择迫不及待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见到来信,他欢呼雀跃,一把抓过来,迫不及待地打开,似乎见到久违的亲人。提示二者都表示“心情急迫”,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急不暇择”指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迫不及待”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走进作品,基础练习,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1.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点评现实生活使“我”尝到了人生的挫折带来的苦涩滋味,“我”的心中产生了苦闷、忧郁的情绪。但这可
5、爱的“绿叶”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使“我”暂时忘却了痛苦和烦恼,沉浸在生命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中,并认识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挫折终会成为过去,明天一定美好的人生哲理。,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2.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点评这段话写出了作者对“囚绿”自省,又无法做出决定的矛盾心理,更能反映出作者对绿爱得“执着”。课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两句点明了自己一方面感到常春藤“可怜”,同时又“仍旧不放
6、走它”的矛盾心理,表现了“绿”是作者的挚爱。3.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点评绿枝条与作者一道经受折磨,但最后都获得了自由。作者把绿枝条当作人来赞美、歌颂,其实是对一种坚强高尚的精神品格的认定和追求。“不屈服于黑暗”是对绿枝条的称赞,也是作者自己心灵的写照。,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1.为什么本文题目为“囚绿记”而不是“赏绿记”“常春藤”或者“喜绿记”? 提示课文虽然分为寻绿、观绿、囚绿、释绿和怀绿五个层次,但文章的脉络中唯有“囚绿”最能体现作者复杂的心情,因此,作者以此为题。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的经过,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征”,
7、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对绿的无比喜爱之情。另外,在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也是对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2.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提示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小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
8、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3.“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提示为了让绿色与自己“更接近”“更亲密”,“我”要囚住这绿色,“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比喻猗郁的年华”,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我”从案前的枝条
9、中发出了“生的欢喜”,这一绺常春藤成了“我”的“绿友”。“我”爱绿至极,即使它不了解“我”的爱抚和善意,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但仍固执地还要“囚系住它”。而被幽囚的常春藤,“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哪怕枝叶病损,仍执着地“永远向着阳光生长”。这些描写,为表现常春藤的性格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常春藤形象跃然纸上。如果说“我”原想在离开的时候恢复“绿友”的自由,是由于对它的挚爱,那么,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在囚
10、绿记一文中,陆蠡向我们讲述了一枝常春藤不屈服于黑暗、执着追求光明的故事,展示了生命的顽强与抗争。其实陆蠡本身就一如这常春藤,顽强、执着、向着光明,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有关陆蠡的材料,可用在立意为“坚忍”“执着”“爱国”的作文中。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孤岛”沦陷的上海,陆蠡坚守出版岗位,广泛联系进步作家,并接待、掩护在沪的地下党员,为抗战文化作贡献。亲历“九一八”“一二八”,特别是“七七”“八一三”事变,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爱国者,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入侵,祖国和人民所经受的灾难日益深重,陆蠡的爱国救亡意识与日俱增。他与巴金、曹禺等63位作家一起,在抗议日本侵略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名,发出
11、“我们决不屈服,决不畏惧”的呼号。这口号与这不屈的常春藤的精神是多么的相似。,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几乎所有当代了解陆蠡生平的人,都是从了解他的牺牲开始的。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陆蠡得知此事后,孤身来到捕房交涉,就此落入虎口,据陆蠡的狱友回忆说,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你爱国吗?”“爱国。”“赞成南京政府(指汪伪政权)么?”“不赞成。”“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绝对不能征服!”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这样的刑审又经过多次,得到的口供依然如故。陆蠡由于坚持爱国抗日立场,不屈不挠,被日军刑审数月,最后遭虐杀而死。巴金先生在后来回忆陆蠡的文章中这样高度赞美说: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