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 宋词四首,雨 霖 铃,柳 永,雨霖铃的由来,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是唐代教坊大曲,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时,淋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以寄托哀思。可想这一词调悲怆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体 会 诗 意,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勾勒环境,描写情态,因情设景,刻画心理,寒蝉、长亭、骤雨,实写,(景语),执手、泪眼、凝噎,烟波、暮蔼、楚天,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情语),实写,虚拟,(景语),虚拟,(情语),杨柳、晓风、残月,表现手法:,情景交融,虚实相济,名句赏析,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这
2、首词中有一句“千古俊句”,你认为是哪句?为什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1、“酒”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成消忧解愁的最好办法,“酒醒”即“愁醒”,曾经被麻醉的“愁”一经复苏,更是无以排解。,2、关于“杨柳”:古典诗词中“杨柳”是有特定的内涵的,”柳”“留”,杨柳和离别是联系在一起的。“杨柳岸一词”在词中,则浸透着一种伤离别的凄清冷落之情。,3、关于风: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4、关于月:“月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这一“残”字,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3、酒、杨柳、晓风、残月,这四件最能触动离愁的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一种已愁苦不堪,更何况是四种,真可谓是愁上加愁。此情此景,妙在寓情于景,意在言外。,对比性阅读,念,雨,情景,事情,感情,大江、乱石、惊涛、千堆雪,寒蝉、烟波、暮蔼、楚天、晓风、残月,指挥若定,谈笑却敌,执手相看,无语凝噎,壮志难酬,清秋别离之苦,(壮美),(凄美),(豪迈),(缠绵),(悲愤),(凄凉),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苏轼知多少,苏轼,字_号_,_之一。与父_弟_合称为“三苏”。散文方面和_并称“_”诗歌方面和_并称“_”,词方面和_并称“_”。书法方面和_ _ _并称“宋四家”。,旷,世,奇,才,
4、子瞻,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苏洵,苏辙,欧阳修,欧苏,黄庭坚,苏黄,辛弃疾,苏辛,黄庭坚,米芾,蔡襄,背景链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他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犯的身份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一路上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路走来了黄州”,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提示:红字部分写奇景,重读动词、喻体,音调高,语速快。蓝字写壮景发慨叹,语调较高,语速缓。黑字叙述,语调平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5、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提示: 前急后缓,前高后低,声音变化表现二人的反差,重读划线部分。,结合课下注释和补充注释,疏通文意,大声诵读,初步感知。,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初嫁了:就是刚嫁过去。“了”字是衬词,并没有实在意义。强虏:强大的敌人,指曹操的军队。有的本子作“樯橹”,樯是船上桅杆,橹是摇船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注释链
6、接,寻找意象,体会意境,清代诗人朱日浚赤壁怀古说得明白:“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苏轼只不过是借题发挥,借景凭吊古代英雄人物及其功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分析形象,把握情感,24 美满 英俊 建威 功成 儒雅 中郎将 名就,46 不幸 早生 团练 功业 华发 副使 未成,风流儒将英雄周瑜,小乔初嫁,_,年青得意,雄姿英发,_,英俊勃发,羽扇纶巾,_,风流潇洒,谈笑间,_,自信乐观,强虏灰飞烟灭,_,从容破敌,“一时多少豪杰”,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很多,为什么苏轼唯独怀念周瑜?,借古抒怀。通过塑造周瑜的形象和自己形成对比,表达自己光阴虚掷、壮志未酬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这句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同意哪一种?,探究研习,命运坎坷,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妻子早逝,但他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也没有像贾谊那般抑郁而终。,原因何在?,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
8、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苏轼的复杂思想,黄州的四年,苏轼开垦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自号“东坡居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贬往瘴疠之地的惠州时,竟能放声高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智慧,更是一种傲岸不屈的伟大人格。 贬往蛮荒之地的儋州时,也能唱出洋溢着豁达乐观情绪的豪放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也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一生足迹所至,有现在的四川眉山,河南的开封、临汝,山东密州,江苏的徐州、扬州、常州,浙江的杭州、湖州,还有安徽、河北、广东、海南等等。可以说是终生漂泊,历尽磨难.但始终胸襟豁达,乐观超然,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9、.,“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认为,人生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用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
10、是人生的豁达境界。,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豪放中见旷达悲凉中见洒脱,赤壁的灵秀抚慰着苏轼那颗伤痕累累的心,也孕育了他伟大的思想和灵魂。在灵魂和自然融合的一刹那,我们理解了苏轼的幸福和不幸。赤壁因苏轼的介入才得以完成它的美丽,赤壁诗文也将和这个伟大的文学家一起流芳千古。,“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遇到种种挫折、打击和磨难;每个人的一生也必然面临许多的诱惑与选择,你将怎样地活着呢?每个人的一生,也都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生的考验,你将如何处理呢?从苏轼和
11、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声声慢,李清照,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赵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
12、,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前,南渡后,声声
13、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抒情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动 作,环 境,感 受,孤苦无依若有所失,寂寞冷清,凄凉惨淡,感情基调:哀
14、婉、凄凉、愁苦,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酒,秋风,雁,黄花,雨,梧桐,结论:酒是“愁”的象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雁,1、雁声凄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亡夫之痛)、北雁南北,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结论:过雁象征离愁,黄花,花盛乐景哀情反衬,花衰以花喻人正衬,凄苦忧愁,梧桐细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15、,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美满姻缘 难全伤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用奸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愁,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景,(词眼),(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意境),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写作背景,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
16、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译文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
17、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义隆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嗓,社鼓喧闹!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词中用典,孙权,廉颇,佛狸祠,刘义隆,刘裕,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
18、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英雄风流,表现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草草赢得,可堪,凭谁问,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却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表现手法:,运用典故,对比,英雄业绩可悲现实,刘裕刘义隆,扬州路佛狸祠,廉颇自己,词全总结:,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