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解读1.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探讨世界的本质,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正确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入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系统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世界的本质)和认识论,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2.高考试题的设置往往是几个知识点的整合,以选择题形式呈现较多,有些选择题以漫画、名人名言出现。非选择题的设问切入点小,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具体。在备考中特别注意以自然灾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规律、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重要知识。,整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物质,运动,静止,规律,决定,反作用,意识,运动,主观能动性,基础,条件,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论知识线索,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P2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指物质的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感觉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是指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所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的唯一特性、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
3、客观实在。,提示:(1)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2)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与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注意:、客观性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客观唯心主义;、 可知性指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3、 客观实在不等于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特性。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言的。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客观存在除包括物质现象,还包括其他人的意识。它
4、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混淆二者、将物质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1.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具有可知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 B. C. D.,看你已掌握多少,B,2.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人脑 基本路线生产关系 思想观念国家 辩证唯物主义A. B.C. D.,A,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5、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方 法 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联系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考点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就人类社会的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就人类社会的本质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6、: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方法论】反对把人们的主观动机或某种神秘的力量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反对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它们都是的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者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
7、产生的。,【方 法 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注意: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考法提示: 材料中只要涉及尊重自然或者肆意破坏自然遭到惩罚等事例,要求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回答启示或者体现了什么哲理
8、等时,就可以用自然界的客观性或者世界的物质性等知识来回答 如:分析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依据,要注意结合自然界的客观性、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重要条件最基本的要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等知识来分析,真题演练,(2016浙江)29. 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这表明( )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在自然规律
9、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的有机整体 A B C D,D,(2014年全国)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B.C.D.,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和规律的可知
10、性。从“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以看出当选。错在“无条件的、必然的”上,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说法错误,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答案为B。,真题演练,(2012浙江高考)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B C D,【解析】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界的客观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说法错误;同时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
11、自然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一味顺从自然,说法错误。,A,真题演练,(2011江苏高考)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缩小它的面积,这说明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C错误,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志,只有人才有意志。,D,真题演练,(2010海南高考)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
12、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客观与具体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 B C D,解析“物质”和“事物”即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 ,他们都是客观的,不选;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和。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的运动,是运动的主体或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可见,物质与运动不可分。既要
1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固有属性,存在方式,物质,物质,理解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两者不能混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非唯一属性,此外物质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属性,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中,运动这一属性是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拓展全面认识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原理表述】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 ,
14、暂时的,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注意】错误倾向:反对割裂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性的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小结),点拨提示,1、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2、物质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路线、方针、政策、制度等既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又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修改完善,使之符合变化发展的实际,易错提示,1、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如:飞矢
15、不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等都要承认绝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观点。 2、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物“”方生方死“等都是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真题演练,(江苏2015)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 B. C. D.,A,(2014年江苏)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
16、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LED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B.C.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等知识。由设问关键信息“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可知传统文化因科技进步而不断发展,正确;“老工艺”与“新诠释”体现了;中“淡化”表述不正确;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错误。答案为D。,(2012江苏高考)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
17、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解析题干信息主要告诉我们事物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否认相对静止,B项强调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入选。A、C两项都是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强调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不符合题目要求。,B,(2011浙江高考)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18、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 B C D,解析材料旨在表明海水与海床沉积层之间每天都有盐分流动,但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每天都有盐分流动表明运动的绝对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当选;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即其性质保持不变,这是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表明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当选。,B,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的 不是主观臆造的(如乌鸦报丧)本质的 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必然的 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稳定的 不是易变的(如价格波动),考点三、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与规则、定律的区别和联系,(3)规
19、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4)规律不等于规则,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主观的,正确的规则是根据规律制定的. (5)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虽人不能创造、消灭、改变规律;但可认识和利用规律。 (6)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1)规律是一种(固有、本质、必然的)联系,但联系未必是规律。(2)哲学上讲的规律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1)规律定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特征: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
20、、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非无能为力,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1、人可以利用规律,不能改变规律,只能改变规律发生的条件。2、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在规律上不能用发明、改变、修改、消灭、创造等词语,在规律上可以用发现、认识、利用等词语,注意:,3. 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4. 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5.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做涉及规律的选择题时,凡是看到题肢中
21、出现“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改造)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等说法,都可以直接排除。,(2016上海)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A.秉持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D,真题演练,【解析】四川人民经过苦心经营,建成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故D
22、符合题意;“人定胜天”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A理解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预见发展变化的趋势,故B和题意不符;材料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C概括不全面。【考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2014江苏卷)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真题演练,(2014重庆卷) 李克强总理说,向雾霾
23、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D,真题演练,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4、;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考点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易混易错点,取得成功要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什么? 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成功吗?为什么?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违背规律,一味蛮干则会导致失败。只有从客观条件出发,把尊重规律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
25、动性相结合,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2016全国新课标II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 B. C. D.,B,(2015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
26、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B C D,A,(2014山东卷) 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答案】 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
27、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解析】 本题考查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结合材料,从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三个角度分析即可。,2016天津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3)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
28、购的启示。(12分)吉利集团的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吉利集团通过恰当选择对象,科学制定方案,从而成功实施并购,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吉利集团遵循市场规则,成功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哲学的物质概念,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9、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探究世界的本质,温故知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相对静止,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小结:,唯物论哲理归纳与总结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世界观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
30、错误倾向】反对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否定自然界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一原理主要用于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事例。,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世界观原理】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1、2、3。 【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时,否认社会的客观性,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世界观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0)【反对错误倾向】反对想问题,办事情从主观愿望出发的
31、主观主义观点。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批驳各种歪理学说、各种有神论。,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如慧能的“心动幡动”)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如刻舟求剑)。,4.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5.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
32、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
33、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
34、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人类改造自然受到惩罚(神舟系列飞船顺利升空并顺利返回、“非典”和“禽流感”的肆虐、抗击“非典”及抗击“禽流感”取得伟大胜利)、可持续发展问题、求真务实。劈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审时度势;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建设;奥运健儿的顽强拼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揠苗助长、断鹤续凫。,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5、,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7.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8.物
36、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9、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
37、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各种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吃一堑,长一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受益、满招损。,10、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党和国家各种政策的制定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的;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求真务实。(根据当地作;分析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