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题一】(2009湖南卷)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点 绛 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_。(2分) 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点落实在构思技巧上。命题者已经对起句的艺术特点作了鉴赏,要求考生对结句进行鉴赏。应该说,起句的鉴赏
2、其实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在读懂作品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命题者鉴赏起句的文字,明确鉴赏的方向和侧重点。参考答案: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真题二】(2010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定 林 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仍:又。,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测试点落在修辞手法上。解答本题,主要
3、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赏析的范围及内容第三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第二,明确赏析的对象表现感情的手法。第三,依据前面两个条件锁定目标第三联中涉及的事物有“云”“月”,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是“宿”“寻”,留云同宿,与月相寻。沉浸山林的乐趣通过云、月表现出来。于此既可以判断出作者所运用的手法又可以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真题三】(2010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岁 暮 唐杜 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
4、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考查修辞手法。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等,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借代和
5、用典都是修辞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仗)”;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等等。,参考答案:借代,如“烟尘”代指边
6、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特别提醒】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的作用是“比喻”,往往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特定的关联;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真题四】(2009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 行 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
7、】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考查表达方式。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真题五】(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8、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怆悢(lin):悲伤。,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 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鉴赏评价能力。咏怀诗一般都是托物言志诗,用所写之物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志向。诗歌前半部分写到了凤凰志向的远大,后半部分却写了悲伤、伤心。两相对比体现了怀才不遇的悲伤。从中不难分析出诗人以“凤凰”自喻而流露出的痛苦情感。,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
9、(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误区警示】考生在解答此题时丢失分数的主要原因是对表现手法的概念区分不清,再者对题干要求也没有很好地审清把握,往往简单答成“托物言志、象征。怀才不遇的悲伤”。这样的答案过于笼统,语言缺乏连贯性,且没有作简要分析。,1.(2011湖南重点高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岗晚步 李弥逊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注】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和议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今属福建)西山。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
10、用来发号进攻。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参考答案:第一问:从整首诗来看,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反衬、乐景衬哀情也可)。前六句所写的优美的田园景象与结尾两句所写的中原战火纷飞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1分)第二问:鲜明地突出了诗人身处江湖而心系国事的胸襟。(2分)(意思答对即可),2.(2011长沙模拟)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曲江对酒 杜 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注】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
11、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霏微:迷濛的样子。判:“甘愿”的意思。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你认为这样修改之后好不好,为什么?答:_,参考答案:修改之后更好。“桃花欲共杨花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2分)正因为仕途失意,懒散无聊,诗人才久坐江头,如此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纯用描写,能更好地衬托出诗人此时的心情。(2分),3.(2011衡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听 筝 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
12、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答:_参考答案: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4.(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 江 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13、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点落实在修辞手法上。第一问要求找出领起对比的语句。作者采用的是今昔对比,因此不难找出关键句。第二问明确了词句,要求辨别修辞手法。“万岁山”是地名,“前”表方位,“绕”是人和物都可以发出的动作,所以修辞手法只能落实在“珠翠”二字上,结合后句“蓬壶殿里笙歌作”和词下注释“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可知,“珠翠”代指佩戴
14、珠翠的女子。参考答案:由“想当年”和“到而今”两个句子领起的;借代。,5.(2009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_,【解析】“粉黛”是用女子化妆用品代女子,“笙箫”是用演奏时的乐器代歌女。而“何处笙箫”实意为“如今已找不到吹奏笙箫的歌女了”,因此为反问。参考答案:借代,反问。,6.(2009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5、。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注】蔡家亲:表亲。,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点落实在抒情手法上。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此两句诗比兴兼用,以物喻人,情语蕴涵在景语之中,用落叶飘零之树比喻衰老之人,黄叶在风雨中飘落和人在风尘中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诗人虽不言悲,但悲情四溢。从全诗看,前四句和后四句一悲一喜,但总倾向却统一于悲,,所以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是写不尽的“悲”。秋风落叶,历来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立足全诗,“
16、雨中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参考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方法技巧】 “表达技巧”题的审题要审清以下方面: (1)是明考题还是暗考题明考题型,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暗考题型常见的题干用语:联(句)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请赏析句(联/片)。 分析前人评点(前人评点往往不直接说出具体表达技巧)。,(2)答题答到哪一步 表达技巧题按步骤分为简单型、完整型。简单型就是只要答出运用表达技巧的名称即可。完整型包括三步骤:指(指出表达技巧)+析(分析表达技巧)+点(点明表达效果)。 (3)答案数量 要分清“一”与“多”:“哪种”
17、只能写出一种,“哪些”要多角度切入。要分清“主”与“次”,“主要”一般写出一种,至多两种;“哪些”要多写,先主后次。 (4)答题范围 是分析的全篇还是局部(某联、某句、某片)。,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做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中如何运用虚实结合这种表现手法的,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情景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悲叹;
18、后两句实写鸥鹭飞翔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参考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屏 风 李商隐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要辨明这首绝句有何寄托,一要考虑到李商隐的身世,二要紧紧抓住“掩灯遮雾”这四个关键字不放,若能联系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参考答案:诗中“掩灯遮雾”
19、的屏风象征以谗言蒙蔽视听的小人。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的怨恨。这样写显得极其含蓄委婉。,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减字木兰花 朱敦儒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注。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注】谢家,即唐代著名歌伎谢秋娘家。古诗词中常用谢家代指歌伎家。,请说说本首词上下阕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并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抒怀的。答:_,【解析】该词首句连用两典,自言年事已高,桃李春风、儿女情长都已与己无关,表达的是“人老万事休”的沧桑之感。后言自己身边无人识弄管弦,想要听一听琵琶便得去寻访歌伎。下
20、阕写琵琶曲终勾起词人的满腹愁思,以至如浔阳江上的江州司马一般泪湿衣襟了。那到底是何种愁绪让词人感触如此之深呢?末句将原因和盘托出,原来是国破之痛、山河零落之悲!“落照红”三字,既是夕阳西下的眼前之景,亦隐喻宋朝国运的衰微气象。,参考答案:本首词上阕抒发了作者感慨年华已老、万事已休的心绪,下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败亡的痛惜之情。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连串的典故(或:巧妙地化用前人的诗句)来抒情:借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自谓,感叹自己漂泊的处境;借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桃花依旧笑春风”感叹“世事无常”,自己只有心灰意冷;借白居易在浔阳江上听琵琶因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泪来写自己因国破家亡而
21、流离失所,自己的泪要多于白居易。,10.(2009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表达技巧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思想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本诗在构思立意以及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答:_参考答案:这首诗在构思立意方面的特点是前三句写景,进行了层层的铺垫,最后一句写人,水到渠成;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是借景抒情,以景托情。,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