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七年级初中语文教科书介绍王红爱(根据专家讲话整理)一教材的整体结构:1、教材共 6 册,每册 6 单元,24 篇课文,由不同的板块综合构成。2、阅读与写作构成教材的主体。阅读部分着重培养阅读一般文章的能力和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部分相对独立同时又与阅读教学相互配合,培养写作一般性文章和应用类文章的能力。3、各单元相机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古诗词诵读等内容。 二作为核心的阅读体系:1.部编教科书特别重视阅读教学,设计了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2阅读部分以各单元学习为主(教读课文、自读课文 ) ,辅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 ,共同构
2、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3、由“教读”到“自读”到 “课外阅读”三位一体,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a 教读课文 23 课,b 自读课文12 课 。c 课外自读:每单元推荐 35 篇 ,d 整体书阅读:每册推荐 6 部。 编者的意图主要有以下两组: A1.单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长处,也是阅读方法学习的主阵地,不能弱化。 A2.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到更多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阅读的拓展,改变过于强调单篇阅读的状况,更好地举一反三。 B1.教师“教读”天经地义,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不容混淆。 B2.学
3、生“自读”既是阅读学习的重要方式,又是教师 “教读 ”的价值指向,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课文和教学形态。三、以单元的双线设计实现意图 A 1、阅读单元的组织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力求做到二者的协调统一。 2、 “语文要素”即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构建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线、层级序列清晰的教科书体系结构。 3、以“人文主题”引领拓展综合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4、以“语文要素”落实方法能力。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四、七年级教材单元结构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四时之景 亲情之
4、爱 校园之美 人生之舟 生命之趣 想象之翼 七上 朗读一:体会语言之美*品味精彩语句*朗读二:体会思想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 *默读一:一气呵成*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默读二:圈点勾画*理清作者的思路 默读三:摘录积累*概括文章的中心 *默读四:快速阅读*理解联想和想象 群星闪耀 祖国之恋 凡人小事 修身正己 哲理之思 科幻探险 七下 精读一: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精读二:学做批注*学习主要抒情方式精读三:熟读精思*掌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 略读:确定阅读重点*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比较阅读 *学习主要描写方法 浏览:提取主要信息*对内容和表达有所思考和质疑五、以教读、自读的不同
5、设计实现意图 B 现行教科书:阅读提示+ 研讨与练习。新教科书两种课型设置不同的助读系统,加大区分力度,显示教学差异。1.教读课文:“预习” “注释” “思考探究” “积累拓展” “读读写写” “补白” 。 以便于师生把握重点,学习目的性更强。 “预习”兼有助读和作业双重功能,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学生的经验、以前所学进行勾连,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于引导、铺垫、提高阅读兴趣等。 “思考探究”内容、情感、主题、写法、疑难“积累拓展” 积累、品味、拓展、延伸,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
6、这 两个层次练习,体现思维的渐进性,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举一反三,内化为语文素养。2.自读课文:“注释” “旁批” “阅读提示” “读读写写” “补白” 。不再设置课后练习,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理念,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读实践。旁批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文笔精华以及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或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 力避结论的直接呈现,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 “阅读提示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
7、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六、写作专题尽量与各单元阅读的学习重点配合,又尽可能自成体系。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八、九年级写作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文体写作,如怎样写消息、撰写演讲稿;二是改编式写作,如仿写、改写、扩写、缩写;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七年级教材写作内容: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七上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 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七下写出人物的精神 学习抒情 抓住细节 怎样选材 文从字顺 语言简明在编写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1.专题
8、内容力求使学生能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 2.内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缓解畏难情绪。 3.强化了写作指导的活动性,不再干巴巴地讲述写作原理。 4.写作实践的任务有序列、可选择,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 七、有序、丰富、可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围绕三个序列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 1.“传统文化”序列: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展开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2.“语文生活”序列:让语文学习化身为一次次精彩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3.“语文综合实践”序列: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为核心,指导学生综合处理各类文本,从中获取并筛选关键信息,综
9、合运用语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性学习内容册 专题 主要活动 能力培养点 类别有朋自远方来 专题资料搜集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资料搜集与研读能力;介绍和讲述 传统文化类少年正是读书时 读书问题讨论会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倾听;比较分析;内省力 综合实践类七 上 文学部落 读书交流会,编辑班刊 交流分享,组织策划;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语文生活类天下国家 故事会、朗诵会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讲述与能力;资料搜集与研读 传统文化类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主题活动:孝亲敬老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组织策划;实用文写作 综合实践类七 下 我的语文生活 调查访问;搜集整理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梳理探究;当代
10、文化参与 语文生活类在编写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1.教科书要关注综合性学习的可行性,要有对活动过程、活动组合的基础设计。 2.教材中的活动过程设计要简约,整体化,又要有弹性。 3.提供适量的支撑性材料,并提供进一步寻找材料的线索。 八、名著导读真正“导”起来了与现行教材相比,名著导读部分有两个大的调整: 1.注重阅读方法的引导,意在解决如何读好一本书或某一类书的问题,更好地掌握读书的方法,并增加学生读书的兴趣。 2.在主要推荐的篇目以外,另外推荐 2 部自主阅读篇目,或与单元阅读方法的主题相合、或与主要推荐名著类型相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名著导读内容名著导读 自主阅读推荐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林海音城南旧事沈从文湘行散记 七上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李汝珍镜花缘 七下 骆驼祥子:圈点批注茅盾林家铺子柳青创业史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阿西莫夫基地JK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后记:1.这是一套创新却不“求新”的教科书。 2.这是一套系统却不“统制”的教科书 。 3.这是一套助学却不“唯学”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