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步兵侦察跳眼法测距.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85793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兵侦察跳眼法测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步兵侦察跳眼法测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步兵侦察跳眼法测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步兵侦察跳眼法测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步兵侦察跳眼法测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步兵侦察不知道还有没有在用跳眼法,但是我知道炮兵侦察兵仍然还经常使用这种简便的测距法。很多朋友可能都了解这一方法的吧,记得亮剑中有一集,那个迫击炮手就是用这个方法炸掉小鬼子的指挥所的(那哥们后来居然得意忘形的站起来欢呼,结果嗝屁了。 。 。 ) 。(图)1、平伸手臂竖起拇指,用右眼(左眼也行)瞄准目标;2、闭上右眼,换一只眼看,定下拇指边沿瞄准的新的位置, “想办法”得到这个新位置与目标间的距离;3、最后乘以“10”(具体应按自己的手臂与瞳孔间距之比来乘,一般人是 10 左右) ,就得到与目标的距离了。(这个,好像 AA2 虚拟训练几乎做不了的啊。 )亲自示范下 :(图)百度量距离(图)基本正

2、确吧。 。 。这个方法在网上也有各种介绍。但是仔细想想应该会发现其中有2 个问题:1、拇指截出的那一段距离实际是多少,要“想办法” 得到或“预先知道”,靠,感觉好坑爹啊。2、基于相似三角形的跳眼法,应该要保证两眼、手臂、待测目标、换眼后观察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要尽量摆出相似三角形。其中,至少要保证让刚才那副图中的 X 边(待测目标点和换眼观察点的连线)应尽量与 a 边(两眼的连线)平行,也就是要 x 边正对自己。而恰恰是换眼观察的那一点,在方位角度上确定了,其(离观察者的)远近却没有确定,可以选择左眼顺拇指望过去的任意距离上的一点。X 边难以与 a 边平行。将换眼观察点定于不同远近的位置时,最终得

3、出的目标距离难免有较大误差。这两个问题的一般解决办法是,一般选择测距的目标距离不能太远(最远不超过 2-4 千米) ,目标本身要比较大,其自身或周围地物属于常见的物体,其结构、尺寸比较熟悉。这样才可以通过它们的熟悉结构,选择沿目标附近正对自己的一面的方向上,定下换眼观察点的位置,确保 X 边与 a 边基本平行;再利用目标熟悉的尺寸,沿目标正对自己的方向估出 X 边的长度。如果 X 边超出了目标轮廓,也容易用目标自身尺寸相互比较估出其长度。这样可以得出结论,跳眼法一般是不适用于远距离的小目标的,除非视野中有其他明确距离的地物,比如横向排列的电线杆什么的。它之所以在战场环境更实用,是因为,战场上,人员、装备,阵地等的结构尺寸往往为侦察兵所熟悉,参考的标尺容易遇见。比如侧向停放着的一辆 M1 坦克可以直接用其车长的数据(好像是 9.83m吧) ;斜向停放时可以凭观察大致了解斜放的角度进一步估得正朝自己一面的全长(比如可能会采用对角线长度) 。平时生活中反倒缺少这种便利了,比如刚才海边的那些楼群两侧的连线,恰好是基本正对我的,而楼群连线的宽度只能凭门窗大小和数量来推算、猜测,精度就比较低了。我“估算” 的那个 500 米实际上也是在地图上事先量取的精确尺寸,不然乘以 10 肯定与 5km 有较大误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