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专题七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八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专题九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十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七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七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七 考情分析,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专题七 考情分析,专题七 考情分析,专题七 考情分析,专题七 考情分析,专题七 考情分析,专题七 考情分析,专题七 真题演练,1 2011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文化时间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
2、,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马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
3、。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专题七 真题演练,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专题七 真题演练,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
4、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它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专题七 真题演练,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一方面,不
5、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般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节选自柯文尼、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有删改),专题七 真题演练,1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B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C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D文
6、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专题七 真题演练,【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B.前一句答题区间在第六段,正确;后一句答题区间在第四段,文中说“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选项中说“在基础上形成的”与“直截了当”矛盾。C. 答题区间在第五段,应该是“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应该是“不可逆时间”即“时间的线性模式”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连接起来的。选项说法不当。,专题七 真题演练,D. 答题区间在第六段,选项中说 “都可
7、以找到对应”,“都”过于绝对,没有依据。原文没讲“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注意与选文的对比阅读,寻找其中的异同。特别要注意命题者设置的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陷阱。,专题七 真题演练,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B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C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D“
8、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专题七 真题演练,【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B. 答题区间在第四段,“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说明“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错误。精读原文是做题的不二法门,并注意细节上的对比。,专题七 真题演练,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对时间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B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
9、,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时间的认识大相径庭。C人从生到死体现的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化开辟了道路。D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专题七 真题演练,【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理解能力。D. “钟表的旋转”说明时间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是循环模式,并不是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看选择项的表述和原文表达意义的差异。,专题七 真题演练,2 2011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
10、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它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专题七 真题演练,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
11、“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专题七 真题演练,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专题七 真题演练,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
12、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专题七 真题演练,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
13、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专题七 真题演练,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专题七 真题演练,第四,美不是事
14、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专题七 真题演练,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选自美
15、学新论,有删改)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专题七 真题演练,【答案】 AE【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E两项不符合文意,可以从原文第四、五、八段中“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16、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美在于色外之色”等地方判断出。,专题七 真题演练,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专题七 真题演练,【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三段中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的结果是“美是难的”,而且从全文的叙述来看,都说明美的问题不简单。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对文中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做题时一定要对照选项找到原文所在的区间,进行比较分析,和原
17、文观点不一致自然就错了。,专题七 真题演练,3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答:_,专题七 真题演练,【答案】 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第二个“味”:超越于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第一个“味”应从其本义分析,第二个要结合语境分析它的比喻义。做这类题时,有如下方法: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推测。比照辨析法,仔细比较辨别文中一词多义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差异。参考语境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的语境义、比喻义、借代义等,分析词语派生或隐含的内容。,专题七 真题演练,4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
18、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答:_,专题七 真题演练,【答案】 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抓住“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两点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做这类题时要注意
19、:有明确的观点;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专题七 真题演练,一、解题技巧(一)树立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就是:论述类、实用类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查语文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阅读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科技知识的影响,完全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专题七 技法点拨,(二)具备两种心态1专注。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切勿心浮气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2仔细。科技文阅读所设的题目虽然
20、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做好选项和原材料的比较工作,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专题七 技法点拨,(三)把握三个重点1明确对象。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首先要从整体上入手把握文章;然后再结合试题要求,找出答题有效信息区域内的内容:有时候是某一处的几句话,有时候是一段,有时候是分散在全文中的几处,这都要求考生能明确对象。,专题七 技法点拨,2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
21、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思路了。,专题七 技法点拨,3把握中心。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着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这样再
22、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专题七 技法点拨,(四)遵守四字方针1筛。论述类、实用类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为此,必须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有的题目是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以假当真。,专题七 技法点拨,2带。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带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对应的对应句(一般情况下即前面所列的关键句)。有时对应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
23、求的,因此要仔细进行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同时还要弄清对应句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看其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与面的关系,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专题七 技法点拨,3比。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增减,那么就要特别注意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可能性变为了必然性,将预见性变为了现实性,将来时是否变为了完成时等等。另外,还要对比选项之间的异同,
24、找出准确对应选项的选项,不偏移信息区,不漏掉信息点。,专题七 技法点拨,4除。排除干扰项,识破选项陷阱,验证答案。解答科技文文章阅读题,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即不符合文意或题意的选项)入手。而要寻找出干扰项,就要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一般而言,设置干扰项主要是在概念、判断上做文章,其主要方法有:偷换概念或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本末倒置或源流倒置、夸大其辞或范围失当、答非所问或曲解原意。,专题七 技法点拨,(五)明确八种设误点(设题陷阱)1夸大或缩小事实(范围)。故意以部分代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如“真题演练”2011江西卷第1题D项说 “都可以找到对应”,这其中的“都”夸大事实,过于绝对
25、,没有依据。2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故意把没有某个意思说成了有某个意思。如“真题演练”例1第1题B项,把原文中“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面”改说成“在基础上形成的”,就与原文“直截了当”相矛盾。,专题七 技法点拨,3暗中更改,偷换概念。故意用其他概念置换原文中的概念,或混淆概念间的关系。如“真题演练”例1第1题C项,将原文中“不可逆时间”即“时间的线性模式”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连接起来偷换成“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4以偏概全,超前肯定(推断)。故意把原文中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做出的分析、认识、评价、判断等用全称的词(都、一概、绝对等)来概括,或
26、将一些展望、推断、没有做出的结论变成一种现实。,专题七 技法点拨,5违背认知,混淆或然、已然和未然。故意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认识规律,打乱逻辑顺序,或者故意改变时间,即把将发生的(“或然”)、未发生的事情(“未然”)判断为已发生的(“已然”),或者相反。如“真题演练”例2第2题D项说“美的问题并不复杂”,而文中第三段中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的结果是“美是难的”,而且从全文的叙述来看,都说明美的问题不简单,这是故意违背认知规律。,专题七 技法点拨,6错位嫁接组合,颠倒(或重设)句间关系。故意把两个时段的研究和事实杂糅在一起、嫁接到一块儿;或者在因果(或条件等)关系上,故意把原文中的“因”(或条件
27、等)变成了“果”,或者把“果”变成了“因”(或条件等),或者把这种关系说成是那种关系。7言此与言彼,主要与次要。故意混淆原文的此处意思与彼处意思,或者将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混淆。如“真题演练”例2第1题A项说“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这属于混淆了原文的意思,还“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专题七 技法点拨,8善于采用“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调”(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换说法,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现象与本质等)、“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点,断章取义)、“凑”(胡拼乱凑,东拉西扯,望文生义,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的
28、方式设误。如“真题演练”例2第1题E项说“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这显然是将倒数第二段的“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内容随意改变。,专题七 技法点拨,答题示例2011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生物能源在我国农村被广泛使用。直接燃烧秸秆做饭烧水是最普遍的使用方式,但这种方式,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利用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农户乃至县镇居民生活提供清洁、高效的生物能源已成为可能。,专题七 技法点拨,在A市J庄我们参观了户用秸秆气化炉的使用。这种气化炉比家用的液化气罐大不了多少,它通过燃气管和焦油滤清器接到灶台上。
29、滤清器由两个串联的圆柱体小罐(直径约10厘米、高约30厘米)组成,能解决气化过程中因焦油含量高而导致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种气化炉适用燃料广泛,秸秆、树枝、杂草都可粉碎适用。这类燃料的热值比原煤低一些,但一般原煤燃烧有20%30%的灰分,而这种炉子的灰分只有2%3%。一个四口之家,只需一吨秸秆(干物质)就能满足一年烧水做饭的能源所需。,专题七 技法点拨,生物质发电,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国外重点发展的是较大规模的直燃发电系统。在S县我们参观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一个直燃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去年并网发电,已稳定运行9个多月,累
30、计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专题七 技法点拨,利用生物能源还可直接制取液态燃料。在D县我们参观了一个通过秸秆酶解来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秸秆本身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如不将它们分离开是没办法酶解的。以前用酸解法分离,产生大量废水,环保问题很难解决;现在用汽爆工艺代替了酸解工艺,汽爆之后,就可利用其中的纤维素进行酶解(酶解所用的纤维素酶是自行研制的)。酶解后纤维素就变成葡萄糖,同时加入酵母,就将葡萄糖变成工业乙醇,然后提纯、脱水,就生产出燃料乙醇。汽爆所用燃料,可全部使用秸秆废渣。两吨渣子可顶一吨原煤,基本不含硫,很清洁。这个示范项目的几个
31、关键技术已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鉴定。,专题七 技法点拨,农村生物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具有广阔前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焦油滤清器的研制,使柴草直接燃烧所产生的灰分远远少于原煤。B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C利用秸秆酶解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利于环保。D我国农户、村镇、县市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已取得了重要成果。,专题七 技法点拨,(1)精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可以利用秸秆资源。秸秆气化炉的使用。利用生物能源发电。用秸秆制液态燃料。农村生物能源前景。(2)审题干,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选错误的一项。本题让
32、选“符合文意”的一项。(3)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文句。(4)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和原文信息是否相符。,专题七 技法点拨,A.【定位选项的对应句】 滤清器能解决气化过程中因焦油含量高而导致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类燃料的热值比原煤低一些,但一般原煤燃烧有20%30%的灰分,而这种炉子的灰分只有2%3%。【对照选项和对应句】 “柴草燃烧产生的灰分少于原煤”是不是“滤清器研制使然”?【判定选项表述对错】 错,专题七 技法点拨,B.【定位选项的对应句】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对照选
33、项和对应句】 “一种实现零的突破”是不是意味“两种都取得重要突破”?【判定选项表述对错】 错,专题七 技法点拨,C.【定位选项的对应句】 两吨渣子顶一顿原煤,基本不含硫,很清洁。【对照选项和对应句】 “基本不含硫,很清洁”是不是“利于环保”?【判定选项表述对错】 对,专题七 技法点拨,D.【定位选项的对应句】 农村生物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具有广阔前景。【对照选项和对应句】 “具有广阔前景”是不是表明“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判定选项表述对错】 错 (5)比较选项和选项,选出最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最后综合四个选项作出选择答案:C。,专题七 技法点拨,二、答题技巧
34、1要点充足解题法解答主观性的简答题,首先要看清该题的分值。一般来说,超过2分的题,其答案往往有两个以上的分值对应点,答案起码有两个词语或词组或句子。这就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章,力争涵盖全部要点,做到没有遗漏,使答案完备。,专题七 技法点拨,2依文解题法(亦作顺“意”答题法)近几年高考题中简答题的答案,特别是考查对关键性词语的正确理解、判断等题目,其答案往往就在原文中,因为出题人是“依文设题”,答题也应“依文解题”。做题时应排除多余的无用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如果无明文规定,答题时要尽可能利用或者摘录原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作答。尽量顺着作者之“意”,顺着文章之“意”答题,截取原词原句作答。如“真题演练”
35、(2011广东卷)第3题“味外之味”中的第一个“味”的意思,就是典型的“依文解题”,可以从原文中倒数第二段的正数第二行找到“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专题七 技法点拨,3归纳重组法有的简答题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者几段文字中,很难找出现成的原话,这就需要根据题意要求,首先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根据需要对原话或原文中的某些词语加以改造、组合、压缩、变换,进行“归纳重组”转述,最后作恰当规范的表述。如“真题演练”(2011广东卷)第3题“味外之味”中的第二个“味”的意思,就要通过整体把握,领会文章实质后作出归纳。,专题七 技法点拨,4整体把握法这种解答方法需要整体阅读,突破本句和本段,充分把握条件,将思
36、路放开,做到瞻前顾后,认真寻求照应,以便迅速而准确地解答题目。注意寻求照应,或从前因找后果,或由结论溯前提条件等。如“真题演练”(2011广东卷)第4题,就必须经过内容的把握,特别是对“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的理解,然后组织出答案。,专题七 技法点拨,5利用信息法解答简答题时要充分利用本题题干信息,充分利用其他相关题的信息,包括注解等,充分利用其他题答案的信息。总之,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拟答案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有用信息。6序号分条答题法答案要标明序号,分条答题,注意字数要求,要点答完备;同时,用语要规范化,简明有条理,尽量用完全句,要避免语病。,专题七 技
37、法点拨,三、易错提示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四种缺失1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如“真题演练”(江西卷)第3题,表面看是一块块区域,实际上要整体感知与把握全文才能不至于选错。全文中讲述时间的模式有“循环模式”“线性模式”,区分出这两种模式,并能分析实际事例,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文意,就会知道“钟表的旋转”是循环模式,并不是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D项是答案。,专题七 技法点拨,2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如“真题演练”(江西卷)第2题D项,如有学生误选作为自己的答案的话,他就属于缺乏结构意识。D项的内容在文章第三段,进行结构分析得出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时间之箭”,意
38、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第二层是学者埃里阿德认为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结果是“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可见该项是正确的。,专题七 技法点拨,3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这类错误主要是在筛选时虽然注意了勾画,但在提炼和整合中因疏漏、方法不当或归类不准造成的。以致答题时出现遗漏或者答非所问的错误,多表现在主观题的作答中。如“真题演练”(广东卷)第4题如果缺乏提炼整合手段,必然不能掌握住观点“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或者只注意到了其中之一,答题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9、就会有所偏差。这样就不能完整地理解作者的意思,也就不能答出或不能答全答案要点。,专题七 技法点拨,4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这也是进行主观题作答时较易出现的错误,这和平时的习惯有关,也和语文素养不够有关。,专题七 技法点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荀子的社会控制思想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是新旧秩序交替的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正在朝着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新局面逐渐转化。从这一现实出发,荀子提出了社会控制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性恶决定了人们有共同的追求和无限的欲望,而财物又是有限的,二者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冲突和争斗。因此,他认为必须对人恶的本性加以控制。,专题七 新题
40、精练,“礼”是荀学中的核心字眼。在荀子看来,“礼” 正是起源于人性恶的判断,其目的就是调节人的欲望与有限财物间的矛盾。在荀子的社会控制思想中,“礼” 具有全面的社会控制功能和广泛的辐射面。“礼”既是个人修养的道德规范,又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也是为政治国的纲要根本。,专题七 新题精练,“礼”是个人修养的道德规范。荀子反复论述要培养君子人格,他倡导从君主到普通老百姓都应遵守忠孝信义的道德规范,君主修身是为了树立道德之威,成为臣民之表率;百姓修身则是为了“治达”“和节”、举止优雅。“礼”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社会成员在交往中都要遵循礼义准则。首先,要用“礼”来确定人伦关系;其次,人们的行为举止必须
41、符合礼义;此外,人们在祭祀、养生等具体事宜中也应当遵循“礼”的准则。“礼”是为政治国的根本,“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荀子将礼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荀子从狭义的社会控制角度提出了“法”这一社会控制手段。也就是说,他只是将法作为礼的补充手段来对社会越轨者实施惩罚和重新教育。,专题七 新题精练,荀子认为,法起源于礼之后,作用于礼所不能的范围。人类最初是用道德教化调节自身行为,随着“私”的观念增强,阶级、国家出现,才出现了法律政令。他认为当礼义不能调节人们的行为,或人们的行为违反礼义要求时,才能用到法。在这种认识基础上,荀子对“法”在社会控制领域中的运用形成了三点主张。其一,“法”并
42、非万能。每个国家都存在使国家得到治理的法令制度,也有使国家动乱的法令制度。有能治理好国家的人,没有必能治理好国家的法。其二,工“明德慎罚”。荀子在“王道”和“霸道”之间,是主张王道的。因此,荀子在提出“礼”与“刑”是治国纲领的同时,主张“明德慎罚”。其三,在法与人的关系上,荀子更重视人的作用。,专题七 新题精练,荀子以“礼”作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用“法”作为制约社会越轨行为的制度性手段,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社会控制模式。其最终目的则是形成良性的社会运行秩序,即所谓“至平”。何谓“至平”?“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能尽官职,夫是之
43、谓至平。”解读荀子的理想社会,有这样的特点:统治者要有道德之威,实行德治;各个群体的相应欲望分别得到满足;各个群体各安其事、各负其责,井然有序。(节选自2011年4月2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专题七 新题精练,1下列对荀子“社会控制思想”目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对人恶的本性加以控制。B通过“礼”来调解人的欲望与有限的社会财物间的矛盾。C“法”作为社会控制思想的制度手段,作用于“礼”所不能的范围。D社会控制思想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良性的社会秩序。,专题七 新题精练,【答案】A【解析】 这句话说的是荀子“社会控制思想”的原因,其目的是调节有限的财物
44、与人们有共同的追求和无限的欲望二者之间的矛盾。,专题七 新题精练,2对于“礼”与“法”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法”起源于“礼”之后,是随着“私”的观念增强,阶级、国家出现之后才出现的。B“法”作为“礼”的补充手段,说明“法”的社会控制作用远逊于“礼”的作用。C当礼义不能调节人们行为或者人们的行为违反礼义要求时才能用到“法”。D“礼”与“法”二者缺一不可,要想治理好国家,还要明德慎罚。,专题七 新题精练,【答案】B【解析】 “说明法的社会控制作用远逊于礼的作用”一句系无中生有。,专题七 新题精练,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战国末期,新旧秩序交替,
45、荀子从诸侯割据局面向中央集权、全国统一的新局面逐渐转化这一现实出发,提出了社会控制思想。B“礼”作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确定人伦关系,约束人们的举止行为,祭祀、养生等具体事宜遵礼而行,因而荀子将礼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C法令制度可以使国家得以治理也可能使国家动乱;有治理好国家的法,但是没有一定能治理好国家的人,所以法不是万能的。,专题七 新题精练,D荀子的理想社会就是“至平”,统治者既实行德治又要有法律的威严,各个群体的相应欲望分别得到满足,各个群体各安其事、各负其责。【答案】A【解析】 B项无因果关系,荀子将礼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是第三段的三个方面;C项偷梁换柱,原文是“有
46、能治理好国家的人,没有必能治理好国家的法”;D项不合逻辑,是“道德之威”,不是“法律之威”,“既又”也不合文理。,专题七 新题精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孙缓文学理想致力于寻求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某种更为崇高深远的东西,关注着人类对生命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的追问和把握,超越性是其基本品格。,专题七 新题精练,弘扬文学理想的超越性品格,意味着文学创作可以而且应该借助人的情感心理因素,否定现实有限性,追求理想美,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启了文学营造诗化人生境界的进程。古往今来的优秀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吸引我们,就在于其中渗透着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理想,它可以把日
47、常生活中惶惑、短暂、缺乏意义的零散经历成功地转变为令人振奋的、有意义的、跨越时空的人生体验。只有在超越性文学理想的作用下,文学作品才可能揭示出生命和存在的深层意义,帮助他们超越一般生命物的生存状态,并使其体味到人类梦想中的神圣和至善,看到凡俗人生背后的庄严和美好。,专题七 新题精练,司马迁史记中对项羽兵败自杀场面的描写,对李广蒙冤而死过程的叙述,可谓是笔墨激越沉郁,使人读来心动神摇。造成这种审美效果的根本原因是,项羽、李广都属于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虽然他们都以悲剧命运告终,但是却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迸发出了壮丽炫目的生命火花。从这些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顽强而壮烈的人生精神:崇高的意志能够超越现实的有限性,即使既定的命运无法战胜,人的意志也是不可屈服的。这是史记对于生命存在本质和永恒意义的独特发现,亦是文学理想超越性品格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