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高考目标定位】最新考纲 特别关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结合新闻材料、生活现象、日照图等形式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2、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3、地转偏向力【命题预测】1.通过一些假设地球运动条件的变化,如周期变化、方向变化、黄赤交角变化等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考查时间计算。【课前准备区】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Error!2周期:一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_,旋转 360。3速度 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角 速 度 :约 /小 时线 速 度 :由 赤 道 向 两 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如图
2、)(1)昼夜现象a昼夜半球Error!b昼夜界线:AB 线所在大圆为_( 圈) ,AOB 为_线。(2)昼夜交替a成因:地球的_。b.周期:1 个_。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_。(2)地方时Error!(3)时区与区时a时区:全球划分为_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_。b区时:每个时区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4)日期界线Error!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_。 21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 _偏,南半球向 _偏,赤道上不偏转。 22 23 【课前准备区】答案:逆时针 顺时针 23 时 56 分 4 秒 1
3、5 递减 夜半球 昼半球 晨昏线 晨 自转 太阳日 早 经度 相同 1 24 15 中央经线 0 时所在 180 地转偏向力 右 左21 22 23 【基础知识、考点总结区】一、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 66034夹角(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 月初)和远日点(7 月初)之分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
4、恒星日,自转 3600,23 时 56 分 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 360059,24 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1)恒星年,公转 3600,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 天5 时 48 分 46 秒,是日常所用周期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 0 外,其它各点均为 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1)位于近日点(1 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 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 10(3)平均线速度为 30 千米/秒(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
5、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 00。随着地球自转和直射点运动,晨昏线位置不断变化。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也就不断变化,最大夹角为 2326,为夏至和冬至时,最小为 0,为春分和秋分时。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之和为 90 度。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纬度等于 90 度-直射点纬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12 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 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 18 时。例题 1: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 8 日 19 时。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 飞越的
6、是( )A B C D答案:B 点拨:飞机飞越晨昏线时地方时为 19 点,位于正午 12 点之后,应该为昏线,19点日落,当地昼长夜短,为夏季,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昏线向右倾斜,晨线向左倾斜,故正确答案为图。例题 2: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区域的昼夜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 ABC 弧是晨昏线的一部分,其中 AB 弧属于_线。(2)图示时刻比较可信的现象是( )A台湾东侧的洋面有一台风即将登陆B扬州迎来了新一天的曙光C黄河的含沙量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D南极中山站的队员们正在紧张地工作(3)此时,从波斯湾驶往新加坡的一艘油轮为_风_流航行。答案:(1)晨 (2)D (3)逆
7、;逆点拨:根据大陆轮廓判断出图中的极点为南极点,再根据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该图为 12 月 22 日的日照图。南半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因此 AB 弧是晨线,CB 弧是昏线。图中季节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据此可对第(2)题各选项作出判断。此时我国的扬州处于白天。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并推动海水形成逆时针的大洋环流,所以轮船从波斯湾驶往新加坡应为逆风逆流。例题 3:如太阳直射 20N,那么70N 以北为极夜区 晨昏线与南北纬 70纬线相切20N 纬线上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值 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答案:B 点拨:太阳直射 20N,晨昏线与南北纬 70纬线相切,北纬
8、7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纬 70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0N 纬线上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值应该在夏至日,太阳直射 20N,直射点可能正在向北,也可能正在向南移动。例题 4:下图中 N 为北极点,弧 POQ 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1)一旅游者 16 时位于图中 H 点,则A此时刚日出 B.旅游者的影子位于西南方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北京的昼长在变短答案:C 点拨:16 时位于晨昏线上,在正午 12 点之后,应该位于昏线上,昼长为 8 小时,此时晨昏线与北纬 70 度纬线相切,直射点位于南纬 20 度纬线上,北半球为冬季,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比较快。由于没有给出
9、直射点移动方向,所以不能判断北京的昼长在变短还是在变长。此时直射点位于 M 所在经线,且位于南半球,即位于 H 点西南方向,所以位于 H 地的旅游者的影子位于东北方向。(2)一飞机欲从 Q 地飞往 P 地,其最短航行路线是A沿弧 QOP 从 Q 飞往 P B.沿 QNP 从 Q 飞往 PC沿纬线从 Q 飞往 P D沿 QMP 从 Q 飞往 P答案:A 点拨:经过地心、Q 地、P 地的大圆,正好是晨昏线经过的大圆。例题 5: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此回答第(1)(2)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A.14:40 B.9:20 C.21:20 D.15:20答案:B 点拨:春秋
10、分时,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晨线一端是北极点,另一端是南极点,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晨线经过半个地球,跨 180 经度,中间为赤道,赤道永远 6 点日出,昏线也是半个地球。本题中,东经 70 度经过赤道,地方时为 6 点,北京时间可以计算出来。(2)若 Q 点为 67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波斯湾驶出的油轮顺流而下直奔马六甲海峡 B. 上海中小学午休时间延长C.澳大利亚小麦带正在抢收 D. 海河流域处于汛期答案:C 点拨:通过东经 70 度为 6 点,可以计算出 Q 点的地方时为 12 点,即 12 点日出,意味着该地处于极夜状态,该纬度为 67N,冬至日北极圈正好
11、出现极夜,可见图中所示日期在冬至日前后,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波斯湾到马六甲海峡的油轮为逆水;北半球冬季午休时间缩短;夏季初期为小麦收割期;冬季海河流域处于处于枯水期。例题 6: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图中 A 点的地方时是A4 时 30 分 B5 时 30 分 C6 时 D7 时答案:A 点拨:南纬 50 度纬线上,夜长为 9 小时,夜半球正中央为 0 点,A 为日出地点,为 4 时 30 分。2、时间(1)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 10,地方时相差 4 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
12、西边。(2)时区和区时全球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 15 个经度。划分方法如图。时区号=已知经度15 0(取整数),除尽或者余数小于 7.5,商即为时区数,如果余数小于 7.5,时区数等于商+1。区时:每一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个时间为区时。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中时区中央经线为 0,东 1 区中央经线为东经 15,东西 12 区中央经线为 180 度经线。标准时间: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中国使用东 8 区区时,即东经 120 度经线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间,即 0 度经线的地方时。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 1800 经线作为国际日期
13、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 1800 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地球上日期最多存在两天,分界线包括规定的日界线,还有事实上的日界线,即 0 点所在的经线,即夜半球正中央地点经过的经线,它不断变化。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 0 点经线到 180 度经线之间范围为新的一天,余者为旧的一天。当 180 经线为 0 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于一个日期。时间计算:从 1800经线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再到 1800经线,时间越来越早,即时间不断增加。地方时差=两地经度差4 分钟(两地经度差在
14、 00经线的同侧为“”,异侧为“+”)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 分钟(已知西边求东边用“”,已知东边求西边用“”)区时差=时区差1 小时(时区差在零时区的同侧为“”,异侧为“”)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 小时(已知西边求东边用“”,已知东边求西边用“”)。例题 1:下图中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 3 月 21 日,非阴影区为 3 月 22 日。读图回答:(1)NA 的经度为_;NB 的经度为_;(2)这时北京时间为 3 月_日_时。答案:(1)60E;180 (2)22;点拨:(1)北半球地球逆时针自转,由于非阴影为新的一天,所以 NA 为 0 点经线,NB为 180
15、 度经线。根据图中 120 度夹角,可以推知 NA 的经度为 60E。(2)此时 60E 地方时为 3 月 22 日 0 点,北京时间即东经 120 地方时,两地相差 60 经度,地方时相差 4 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 3 月 22 日 4 点。例题 2: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时间为 7 月 1 日 20 时,完成以下要求:(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 A。(2)A 地日期为_月_日。(3)A 地地方时应为_时_分至_时_分之间。答案:(1)A 点位于图中 20W0之间的赤道上。见下图。(2)7;1 (3)10;40;12;0点拨:(1)图中最右侧经线地方时为 12 点,
16、根据北京时间为 7 月 1 日 20 时,可以计算出对应经线为 0 度经线。图中经线间隔为 30 度,从右侧数的第二条经线为西经 30 度,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 20 度,此时只有赤道上能够昼夜平分,所以符合要求的范围为 20W0之间的赤道上。(2)该图显示 180 度经线为 0 点,全球为同一日期,都是 7 月 1 日。(3)A 地位于 20W0之间,此时 0经线地方时为 7 月 1 日 12 点 0 分,西经 30 度地方时为 7 月 1 日 10 点 0 分,西经 20 度位于西经 30 度以东 10 个经度,地方时差 40 分,地方时为 7 月 1 日 10 点 40 分。例题 3:北
17、半球冬至日当航行中的海轮上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 15 点整。该船位于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答案:B 点拨: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为正午 12 点,此时北京时间即东经 120 经线地方时为 15 点,船所在的经线读数为东经 75 度,为印度洋海域。例题 4:下图中的中心点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回答(1)(2)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0,70E B2326N,20WC0,110W D2326S,100E答案:A 点拨: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则靠近 180 度经线附近的经线为东经 16
18、0 度,根据经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半球为北半球。昼半球正中央经线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度数为东经 70 度,由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上。(2)若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3 月 21 日 15 时 20 分 B3 月 21 日 8 时 40 分C9 月 23 日 15 时 20 分 D9 月 23 日 8 时 40 分答案:C 点拨:直射点位于赤道包括春分和秋分两天,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应该从秋分到 1 月方向。直射点位于 70E,地方时为 9 月 23 日 12 点,东经 120度地方时为 9 月 23 日 15 时 20 分。例题 5:
19、下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 为赤道上的两点,A、B 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等于地球半径,非阴影部分为 1 月 7 日,阴影部分为 1 月 8 日,则北京时间为A7 日 9 时 B7 日 16 时 C8 日 16 时 D8 日 8 时答案:C 点拨:日界线包括 0 点所在经线和 180 度经线,新的一天范围从 0 点所在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 180 度经线,图中 NA 为 0 点所在经线, NB 为 180 度经线,该图为北半球,所以 NA 经度为西经 120 度,地方时为 8 日 0 点,东经 60 度为 8 日 12 点,东经120 度为 8 日 16 时。例题 6:读下图,回答(1)
20、(3)题:(1)若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 是赤道与圆的两个交点,其直线距离为 R(R为地球半径)。图中各点的经线恰好为 12 月 12 目的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为:A12 日 8:00 B12 日 16:00 C11 日 0:00 D13 日 16:00答案:D 点拨:根据题意画出下图,可以看出, 12 月 12 日范围跨 60 个经度。假如 A 所在经线为 0 点,则 B 所在经线必然为 180经线,得出 A 点经线为东经 120,时间为 12 月 12 日 0 点,答案没有该选项。另外一种情况是 A 所在经线为 180经线,B所在经线为 0 点所在经线,经度为 120W,12
21、 月 12 日为旧的一天,北京时间在 12 月 13日,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北京时间为 13 日 16:00。(2)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 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 C9:00 D10:00答案:C 点拨: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 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新旧日期个占一半,此时 0经线为 0 点,180经线为 12 点,我国大陆最东端(135E)所在时区为东 9 区,此时为 9 点。(3)若图为地球侧视图,AB 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3 月 21 日 3:2
22、0 B3 月 21 日 15:20C9 月 23 日 3:20 D9 月 23 日 15:20答案:C 点拨: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并正向南移动,时间为 9 月 23日,即此时地球新一天为 9 月 23 日。题中条件见下图所示9 月 23 日范围从 70E(0 点所在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 180经线,北京时间为为120E 经线地方时,为 9 月 23 日 3:20。例题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 A 到 B 再到 C,方向先向 ,再向 。(2)若 D 处的经度为 150E,则 E 点的经度为 。F 点的经度为 。(3)当 D 点为 5 月 11 日 0 点时,F 点为
23、5 月 日 时,此时北京时间为 5 月 日 时。(4)A、B、C、D 四点中,A 点与 点地方时相同,B 点与 点线速度相同。(5)随地球的自转,当 B 点转过的角度恰好是 360时,这一日被叫做一个 日。(6)某人从 D 点出发一直向北行进,是否可能回到原地? ,原因是 。答案:(1)东南 西南 (2)150W 30E (3)5 月 10 日 16 点,5 月 10 日 22 点(4)C D (5)恒星日 (6)否 从 D 向北走,到北极点后就得向南,当然回不到原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及方向,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从 A 到 B 再到 C,总体向南,但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先向右偏转,
24、到 B 点后转为向左偏转。(2)D、E 之间差 60 度,若 D处的经度为 150E,向东经过 180 度经线到达 E 经线。(3) D 处的经度为 150E,当 D 点为 5 月 11 日 0 点时,F 点与之差 8 小时,此时地方时为 5 月 11 日 0 点-8 时=5 月 10 日 16点。北京时间为东经 120 经线地方时,与 150E 差 2 小时,此时为 5 月 10 日 22 点。(4)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条纬线上线速度相同。(5)地球自转 360 度为一个恒星日。(6)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1)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
25、上无偏向。地转偏向力从赤道向两极增大。(2)意义: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例题: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A对铁轨西侧磨损较重 B对铁轨东侧磨损较重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 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答案:点拨: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属于在北半球自南向北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右偏转,磨损右边的铁轨,即东侧的铁轨。【感悟高考真题】(2012福建文综)图 5 中 N 为北极点,A、 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MN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读图完成 1012 题。 10若 AM 为昏线,则此时节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
26、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答案】D【解析】 :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N 点为北极点,表明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若 AM 为昏线,说明北极附近为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是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根据当地的物候现象容易判断正确答案为 D。11若观测到 M 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 12 时 40 分,则 M 地大致位于A66N,110E B 67N,110E C66N,130E D67N ,130E【答案】B 【解析】 :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方时意义。 日影最短的时刻为当地 12 时,结合北京时间是 12 时 40 分,可计算出当地经度为 110E。MN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
27、53 千米,球面最短距离 111 千米对应的弧度为 10,可计算出 MN 的纬度差为 230,N 为北极点,M 的纬度为67N。12若在 M 地垂直立竿,则图 6 中 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 :考查地球运动及其日影问题。 图中 MN 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 MN 为 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朝向正北方向。(2012广东文综)62012 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 105E 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地球运动、日出和地
28、方时换算。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各地地方时为 6 点日出,根据四地日出北京时间(120E 地方时)可以推出四地经度分别是 130E、100E、85E ,则四地经度最接近 105E 的是丙地。(2012海南地理)图 7 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 经度 为 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 6 日0 时 20 分。据此完成 19 题。 19. 图中甲地时间为A. 5 日 5 时 20 分 B. 6 日 6 时 20 分 C. 6 日 5 时 20 分 D. 5 日 6 时 20 分【答案】B【解析】考查区时、地方时换算问题。甲地为 15E,即东一区,此时西五区为 6 日 0 时20 分,东一区
29、要比西五区早 6 个小时,即 6 日 6 时 20 分。选 B.(2012江苏地理)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 天宫一号冶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冶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图 2 是“神舟八号冶与“ 天宫一号冶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3. 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 线 B. 线 C. 线 D. 线【答案】A【解析】 :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 点,北京时间(东经 120 度)为 1 时36 分 6 秒则 6 时,当天 6 时所在经线位于 180 度附近,所以 A 选项最合理。4.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
30、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A. 云雾 B. 流星 C. 太阳活动 D. 太阳辐射【答案】C【解析】 :航天器和地面指挥系统联系主要靠无线短波进行,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干扰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2012山东文综)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 4 月 21 日返回到 P 地。图 3为 P 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 6 题。 6科考队出发日 P 地昼长为 11 小时,返回到 P 地时,P 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0 小时 B11 小时 C13 小时 D14 小时【答案】C 【解析】本体组综合考查等值线(等压线)判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中昼夜长度变化。历时两个月考察,4 月 2
31、1 日返回,即可推知 2 月 21 日出发,2 月 21日和 4 月 21 日正好关于春风日(3 月 21 日)对称,2 月 21 日昼长和 4 月 21 日的夜长相等,为 11 小时,所以 4 月 21 日得长为 13 小时(2012四川文综)图 4 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 MN 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 与 EP 相交于 N 点。该季节,北美大 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 1011 题。 10. 由图文信息可知A. M 位于 N 的西北方向 B. 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 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 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答案】C【解析】 题干和图中信息可知道,MN
32、 为晨昏线,大陆等温线向南凸,说明是 1 月左右,南半球为夏季,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所以是南极考擦的最佳时期选 C.11. 图示时刻A. 东经 10各地处于夜 B. 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 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答案】B【解析】本题东经 10有昼有夜,C.昼半球和夜半球是相等的,D.1 月是近日点附近,B.N点地方时为 0 点,澳大利亚在新一天,巴西在晚一天,所以选 B.(2012天津文综)第 30 届奥运会将于 2012 年 7 月 27 日 19 点 12 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67 题。6. 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
33、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 4 中的【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和日期分界线。A 、B 两图为日期分布图,根据 7 月27 日 19 点 12 分(零时区区时),可计算出,此时地方时 0 时所在的经线是 72E 经线,故此时将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界线是 72E 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A 选项正确。C、D 两图为光照图,7 月 27 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因此 D 选项错误;C 图所示的伦敦此时为午夜过后,与题干 19 点 12 分不符。7伦教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7 月 27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