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新生入学习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多学知识,多长本领。在将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过高的期望值和不顾实际的拔苗助长,反而会扼杀孩子的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兴趣。我认为,小孩子刚步入校园,重点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应该尽快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我的女儿今年也上一年级了,颇有感受,发发感慨,良好学习习惯包括的内容很多,针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注重帮助孩子培养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如今的课堂,提倡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出于本能,都争着说。既使有些胆小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不敢主动表达,但在小组内无所顾忌,能争先恐后的发言
2、。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这正是新课程的理念。但在活跃的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那么,对一年级的学生该如何培养和指导他们学会倾听呢?1、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去拼搏,去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为了赢得他人
3、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一个人的辛勤努力,长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2、让学生明确目标。不时的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另外的却在干别的事情,课堂上老师找个别学生读书时,大部分
4、学生无所事事因为他们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老师在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后,还应该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只有学生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认真听。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对于学生“听”的训练要注意有针对性,切入口不要太大,从小处练起,循序渐进地分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3、做学生的良
5、师益友。作为学生他们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一科,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老师要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每一节课教师都面带微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摸摸他们的小手。这时候的孩子们笑得是多么的甜。营造的充满师生情感的课堂,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4、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
6、维的。”低年级的教材中,引入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借助文章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此外,经常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5、形成约定。如用对口令的形式:老师说“小耳朵”,学生答“仔细听”;“一二三坐好了”、“小眼睛看黑板”等。6、持之以恒。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一种新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除了有
7、意识的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还要坚持,坚持到每一堂课,坚持到每一个活动。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让我们注意到每一个细节,让新课程给农村孩子注入新鲜血液,给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孩子笑得更灿烂。二、培养学生讲的习惯由于部分家长和老师不重视幼儿讲话能力的开发。很多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不能完整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孩子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心理封闭。课堂上我们要多为孩子创造一些说话的机会,不仅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表达,千万不能工作太忙而拒绝听孩子讲话,这也是鼓励孩子“讲”讲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三、
8、培养学生看的习惯“看”主要指“看书”。现在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过多,必须加以限制;同时,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书本上来。一年级学生一学期识字量在 300500之间,所以要引导孩子自己看书,除了对课本进行正常的预习、复习外,还要扩大孩子的阅读面。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间接地培养学习兴趣。四、培养学生做的习惯适度的作业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在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内,一定要专心,不能一边做其他的事一边做作业,作业要干净整洁,字迹要清晰工整。学生的作业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自查,及时发现错误并
9、及时改正。五、培养学生思的习惯“思”就是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学习中启发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追根问底。遇事儿多让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也没关系,毕竟是孩子“思”的结果。当然。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孩子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老师耐心的、配合、有意识的训练和强化。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发现,学生学习是件很轻松的事 情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 曾说过:“什么是教育? 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反之,坏习惯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损于
10、身心健康。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 一、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再加上刚离开幼儿园不久,还不能立刻适应小学生活。因此,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从日常的观察记录看,大多数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时注
11、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家长反映情况来看,一年级小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往往边做边玩,不够专心,大部分家长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二) 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举手,有举的高高的,有站起来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则垂头丧气,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三) 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所有的小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
12、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有的孩子表达内容的完全和题目的要求无关。 (四) 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观察发现,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作业的姿势,做作业时候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页面不整洁,完成的作业也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二、一年级小学生应重点培养的几种习惯 学习习惯需要训练,但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区别。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规的学习习惯进行训练。 (一)专心听讲。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
13、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二)口头表达。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无论哪种情况都要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还要求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时态
14、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三)就语文学科来说读的习惯的培养很重要,根据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从二个方面进行训练:(a)初读。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正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姿势以及自觉朗读的习惯。(b)精读。就是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涉猎天文地理,扩大知识面,使孩子们从小主动寻找科学的奥秘。 (四) 认真书写。写字时,首先要求学生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写作业之前,教师要带着学生复习一下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学生写作业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坐姿
15、。其次,通过讲解,使学生树立形成正确、美观的印象。再次,要求学生用本干净整洁;字迹清楚规范;有一定的书写速度。为此,学生写在田字格中的生字宝宝,教师要事先给他们写好样子,让他们先观察,再书空一次,最后在练习写。 三、培养过程中需把握的几个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良好习惯培养应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 及时提醒。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
16、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二) 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三) 恰当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 ”
17、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行为变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
18、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年级越低,
19、这种由学习习惯带来的差异则越大,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差异逐渐缩小,但为时已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习惯在 10 岁左右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对于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为这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道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为养成良好习惯是在夯实自己的人生根基。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更要着力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养成有条理的习惯。(训练法) 培养学生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七、八岁,在家都是小皇
20、帝,小公主,真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所以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切准备,如:每天晚上都要按课程表提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每一节课前应把书本摆放整齐等等。在家中,开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收拾学习用品,后来家长必须耐心指导,但决不能去代替,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形成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同时,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经过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几个月以来,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
21、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 培养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评价法)“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中对一年级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对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考验。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 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首先,教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性。如数学课上,可以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教具,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引导学生参加班上的共同学习活动。 其次
22、,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是极为不利的。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开展“比比红星谁最多“等活动。 第三,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在学生放学后,问问孩子课堂上学了哪些内容,让孩子说一说,这样既复习了知识,又使
23、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培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从实际的教学经验中,我觉得养成好的听课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倾听老师讲话,眼睛要看着老师。 2、倾听学生讲话,这是一个长期训练过程,老师要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去训练,当一个孩子回答好一个问题时,要及时地让其他孩子重复,看他们是否在认真听讲,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就能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3、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老师在课的设计与安排上应尽量把课的重点安排在前15 分钟里,后阶段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游戏,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听课质量。 三、培养良好的
24、书写 。(规范法)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一种倾向:多数人在初学写字时是那样的专心致志,当有些会后就会不严谨,潦草敷衍;书写姿势也一样由开始的端端正正间断坐端正随遇而安自由发展。个别家长不重视孩子的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的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县官叫他的手下去买东西,他怕手下忘记,特意写了一张纸条让手下人去买。可是手下早早出门,迟迟未归,一点小事都办不好,他非常生气,责令去把买东西的人找回来,原来买东西的人费劲了力没有完成任务而不敢回来。后得知:县官让他们买一猪舌,哪知把千口写开了,手下认为是买一千口猪。可见,书写不规范就会闹笑话,让人啼笑皆非。 书写的好坏
25、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试想: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意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重视并及早提出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的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低年级学生的书写习惯非常重要,书写不认真,会造成孩子在计算上较粗心,容易看错数字和符号,所以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应教会孩子怎样用尺、铅笔、橡皮,养成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培养动脑钻研的习惯。(榜样示范法) 要学好知识,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
26、趣,积极的探索精神,顽强的意志品质。在教学 3+2=5 时,千万不要简单的教学,而要一步一步的耐心启发,让学生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
27、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的,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和惧怕学习的心理。 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如教学新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中的开放性题目=12,14=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都写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学生除了会听课,会思考,还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的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28、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或以小组的形式合作交流,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要完整,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补充、评价。在一次次的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好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五、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熏陶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一致,往往能够想到的,不一定能全面地说出来,而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倾听他人发言、陈述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增加交流机会共同解决问题。家庭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既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约束。作为老师,我们应告诉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预习能让孩子联系以前
29、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在语文方面,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背诵课文,在数学方面,家长则可以采用说数字孩子说数的组成,也可以让孩子用实物摆算式,家长检查等方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事情 ,让孩子感觉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合作更能够干好事情。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接纳别人, 学会事事以“他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我”为中心。 六、培养有条理,快节奏的习惯。(鞭策法) 现代社会讲求工作效率,它是当今社会和未来时代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动作缓慢的现象。从小培养学生的快节奏,高效率,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要做到提高效率
30、,必须加强做事的计划性,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如:孩子作业规定时间、吃饭规定时间、上数学时,也可安排两分钟时间做口算,或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小火车,并记录完成的时间进行评比等,让孩子有强烈的时间意识,成为办事不拖拉的人。 七、培养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体力劳动。如果负担过重、时间过长、卫生习惯不好,就会引起大脑皮层和有关器官的疲劳,长期下去必然损害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1)学习时坐姿正确、提笔姿势标准。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2)学习时注意用眼用脑卫生。 学习时注意光线强弱和字迹清楚。最好在柔和的灯光下看书,而且光线从
31、左上方射来,写字时不会遮光。教育孩子学习时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小学生最多40 分钟,连续学习会降低学习效率,又会损害眼睛和脑神经。 (3)学习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提醒学生在学习时不咬笔杆或啃指甲,不用沾唾沫翻书,不要一边吃零食一边看书这些都是不良的卫生习惯,往往会通过口腔传入细菌,影响胃肠消化,并且会分散学习时的注意力。 八、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方式。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既是掌握知识的需要,也是学习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有些学生不愿下功夫自己做作业,要么在学校抄袭同学的作业,要么在家里要家长替他解答、替他检查,要么干脆不交作业,这样的学生是很难巩固知识的。因此
32、,教师一定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并且告诉家长要明白几个问题: (1)要配合学校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例如:有的孩子对父母撒娇“今天不舒服,先看会儿电视再作业”这时父母不能心慈手软,须知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 (2)家长不要做教师的替身。家长总担心孩子没有听懂课,喜欢把老师讲的给孩子讲一遍,并详细辅导孩子作业,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依赖家长“反正爸爸妈妈会给我讲”,使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减弱。 (3)家长不要盲目请家庭教师。如果请家教的目的是为了补救孩子某门功课的落后和某些知识的缺陷,给孩子一个特别的学习机会,让他跟上班级授课的进度,这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只是让家教看着孩子
33、,辅导他完成作业,这就要慎重考虑了。长期这样孩子会对家教有依赖,失去学习上的独立、自主和自信。 九、培养学生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习惯。 例如:不管有没有作业,都应该把当天课堂所讲内容复习一遍,每学完一个单元后,自己要小结,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在学生复习完功课后、做好作业后,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预习将要学到的内容,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能够看懂,哪些地方还不明白,问题在哪里,是什么。这样,学生第二天听课就有了准备。既提高了听课的质量又培养了自学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十、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一年级的
34、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一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 总之,习惯与人生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我们必须培养孩子有良好的习惯,但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也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要养成好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每个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悉心浇灌的花,是一
35、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与生活。只要老师心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只要坚持不懈,循循善诱,必将水到渠成。我们都知道,好习惯终生受益,那么一年级新生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习惯呢?我觉得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的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等。二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会用礼貌用语,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爱护公务,诚实、不贪小便宜等。三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书写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
36、等。怎样使一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觉得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 正面强化,晓之以理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而良好的习惯最终要落在个体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习惯的养成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碰到孩子沾染了某些不良行为,教师要及早教育。先要诚恳地、耐心地告诉他,这个行为是错的,帮助孩子辨别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再引导孩子分析这个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在孩子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空间观念。然后可以以商量的语气建议用另一种好的行为来补充。切不可在孩子还没有真正认识错误时,满足于孩子的口头认错,或只是大声训斥,作为惩罚。当学生出现了优良的行为,教
37、师及时给予认可和赞赏,而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不恰当的行为就得不到教师的认可或赞赏。久而久之,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在教学中,要多注意观察学生,善于用心去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在这些优良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积极评价而不忽视,让学生尝到做出优良行为的兴奋。例如,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由于自律能力较差,情绪色彩很浓,在对感兴趣的易回答问题作答时,多数孩子常由于兴奋,而争先恐后地大声回答,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同时也是其他孩子听不清同伴的回答。这时我马上对积极举手但并未大声作答的孩子给予及时的表扬,“大家看,xx 同学表现得真好,他知道在发言前先举手,看谁能和他一样是一个守纪
38、的好孩子。”这时,其他孩子会马上受到启发停止大叫,举手发言。经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学生举手发言的好习惯便养成了。如在课堂上,针对有的孩子作业速度慢,经常拖拖拉拉的毛病,可以采取四个小组比一比,同桌相互比一比等方法。从而激起孩子要求越做越好、越做越快的热情。(二) 言传身教 ,动之以情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过程中,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他的以身作则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因为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他的一言一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好奇、善模仿
39、,教师是他们的偶像,必然会成为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所以,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随手关灯,就是最好的榜样。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擦;桌椅歪了,排一排 那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教师即使不提明确的要求,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在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检查、鼓励、表扬、批评等手段进行强化,促使孩子早日养成良好的习惯。(三) 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同时要讲究科学性和渐进性。可以将学
40、生应掌握的规范分解成若干个小点,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也可以一个月或一周抓一个训练重点,一点一点来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内容。这学期我试着按照每个阶段的关注点分条设置了“ 我会做到”标语,张贴在教师墙面上:有 1、按时上学不迟到 2、教学喽内不奔跑 3、文明游戏不喊叫 4、作业认真及时交 5、看见纸屑弯弯腰 6、专心听讲表现好 7、积极发言勤思考 8、常说请你谢谢你。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常常会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抓苗头,强化常规训。(四)家校合一,导之以行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现实存在即身体 ,是由家庭提供的;学生成长的第一社会存在即教育环境,也是由家庭提供的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
41、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进行启蒙教育,言谈举止影响着孩子,研究发现,所谓“ 问题儿童” 多数出生在对子女溺爱、父母对孩子态度不一等因素的家庭。所以只有把学校和家庭结合起来,让父母配合学校,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既然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有一个从学校到家庭或从家庭到学校的过程,那么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平时,我们可以通过个别交谈、个别约谈、家访、与家长建立联系本等形式了解并理解家长的教养心态,教育行为,注意尊重家长的人格,以平等、友善、建议式的口吻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并通过校讯通短信,周信等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
42、认识,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这样家校合一共同施教,在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与教师,孩子与家长制定在园、在家应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生活规则、学习规则、游戏规则,并且贯穿于一日生活中,将这种带强制性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内化为自主的、自觉的、习惯性的良好行为,从而使孩子较为顺利地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并顺利地融入小学生活。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想使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专心听讲,积极
43、思考和回答问题,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等。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开学都快要两个星期,但还有一部分朋友不知道什么叫按时上学,什么叫迟到,什么叫遵守课堂纪律,随便说话,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刚入学我们教师就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何为习惯?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如早晨起床穿袜穿鞋,然后上厕所、洗脸、吃饭。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
44、如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就进教室,拿出课本和铅笔盒,等待老师上课等等现象。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严格约束,规范训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何进行规范训练呢?下面我分 7 个小点进行阐述。1.要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发言、提问,按规定的姿势举手,发言时要姿势端正,声音响亮。该动的时候可以自由行动,该说的时候可以畅所欲言,该静的时候就必须安静。如:请小
45、朋友们打开数学书,翻到第 10 页,再拿出铅笔。一定要学生在听清、听完要求之后再行动。否则学生将一盘散洒,无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又如( )5,括号可以填哪些数?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教学时说:“一二停”学生就必须停下,并马上坐好,准备交流。课堂常规的培养要在课堂上落实,课前要求学生带齐学习用具,教师上课时就要检查学生带学具的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并转告家长督促孩子按照课表整理书包,每天带齐学具。2.加强读书习惯的训练。语文课要求学生会读课文,数学课我们也要教会学生读懂数学语言。由于小学生刚开始识字,识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认较多,或是一字一顿地读,或是唱读。对此,如果
46、要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快阅读速度,以尽早进入能快速浏览、阅读的轨道,必须要让学生在审题时做到手不离书,眼不离书,并与书本保持一尺距离。有的捧书读时眼离书本不是过远,就是太近。对此,我们应该及时提醒学生:“我们应怎样读书?”学生齐答:“双手捧书,眼离一尺。”这样做,学生易于记忆,心领神会,利于养成好习惯。3.加强写字习惯的训练。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常见的不正确写字姿势是偏头、侧身、匍伏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经过提示学生会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经过多次纠正,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4.加强坐姿的训练。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年龄段。坐姿端正
47、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要让学生保持良好坐姿并不费事,只须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学生自当回答“静坐”。也有的老师这样训练:“一、二、三!”学生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5.加强注意力的训练。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可以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把课堂教“活”(活而不乱,放而能收);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暂时
48、停止讲授),“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6.特别加强听、说的训练。学会倾听。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素养。只有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听准,才能做出准确的应答。没有听清就发表,或没有听完就打断别人的话,是口话交际的大忌。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很好地引领,准确把握,围绕这个重点来组织教学。可以采用听后复述的方法,先复述一个简单的句子,复述老师的语言,因为作为学生首先必须要听清老师的意思,领会其意义。再复述学生之间的交流语言。如一个学生刚回答说图上有 4 只小猴,请其它学生马上重复。简单的学生会复述,再
49、让学生复述较难的,如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这样从简单到稍复杂慢慢过渡,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让学生边听边想(如某某小朋友发言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用听后评议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乐于表达。要有表达自信心,善于抓住一切当众说话的机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以及不同谈话内容,说恰当的话、得体的话。在课堂上能经常性地发言,在小组交谈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大胆地面对全班小朋友进行表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一课中,当学生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图形后,再要求学生组合成拼图小组,动手拼出各式图案。在展示拼图成果中,通过比赛说、采访说等形式再次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这样使课堂变得灵活、开放,学生的思维自由伸展,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按先再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叙述,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说话的条理性。7.加强动手操作的训练第一册教材安排动手实践的课型主要有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认识钟表三大单元,其它课型中也穿插实践性的内容,而一年级小朋友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特别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如学具的摆放一定要放在指定的位置,而且不能随意触动。听教师口令行动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在听清教师的操作问题之后,一声令下,再动手操作,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