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挺水植物篇之香蒲(Typha latifolia L.) 科属:香蒲科香蒲属。 别名:有蒲草、蒲菜。因其穗状花序呈蜡烛状,故又称水烛。 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宿根性沼泽草本植物,植株高 1.42 米,有的高达 3 米以上。根状茎白色,长而横生,节部处生许多须根,老根黄褐色。茎圆柱形,直立,质硬而中实。叶扁平带状,长达 1 米多,宽 23 厘米,光滑无毛。基部呈长鞘抱茎。花单性,肉穗状花序,顶生圆柱状似蜡烛。雄花序生于上部,长 1030 厘米,雌花序生于下部,与雄序等长或略长,两者中间无间隔,紧密相联。呈灰褐色。花小,无花被,有毛。雄花有雄蕊 3 枚,花粉黄色,每 4 粒聚成块,雌
2、花无小苞片,子房线形,有柄,花柱单一。果序圆柱状,褐色,坚果细小,具多数白毛。内含细小种子,椭圆形。花期 67 月,果期 78 月。同属植物约 18 种,常见的有东方香蒲(T.orientalisPresl)。普香蒲(T.przewalskii Skv.)和达香蒲 (T.davidiana Hand. Mazz)以上两种雌雄花序不相接而离生,普香蒲植株大,达香蒲植(T.tifolia L.)长苞香蒲(T.angustata Bory et Chaub.)。产地和生长习性: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池塘、河滩、渠旁、潮湿多水处,常成丛、成片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含丰富有机质的塘泥最好,较耐寒。
3、栽培管理:栽植香蒲的地方应阳光充足,通风透光。管理较粗放,可参见花菖蒲管理。 繁殖方法: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一般用分株繁殖。分株可在初春把老株挖起,用快刀切成若干丛,每丛带若干个小芽作为繁殖材料。盆栽或露地种植。一般 3-5年要重新种植,防止根系老化,发棵不旺. 用途:香蒲叶绿穗奇可盆栽布置庭院。蒲棒常用于切花材料。全株是造纸的好原料。叶称蒲草可用于编织,花粉可入药称蒲黄。蒲棒蘸油或不蘸油用以照明,雌花序上的毛称蒲绒,常可作枕絮。嫩芽称蒲菜,其味鲜美,可食用,为有名的水生蔬菜。浮水植物之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科属:莼菜为睡莲科莼属唯一的一种植物,又名马
4、蹄草、水案板。它是名贵的汤菜。其嫩叶小巧玲珑,入口爽滑清香。相传晋人张翰看到秋风渐起而思念家乡的莼菜、鲈鱼,宁愿放弃在洛阳的高官厚禄,乐得回乡逍遥自在。莼菜不仅美味,其株型小巧别致,还可用于观赏。菜不仅美味,其株型小巧别致,还可用于观赏。形态特征:莼菜为多年生浮叶型宿根草本水生植物。根为须状,簇生于茎节两侧,嫩根白色,老根紫黑色。茎分两种,为地下匍匐茎和水中伸长生长时,各叶腋分别抽生水中茎,水中茎基部又抽生新的水中茎,以此类推;各级水中茎绿色,密生茸毛,茎节突出,节可抽生分枝;茎长随着水的深浅而变化,长可达 1 米以上。叶椭圆形全缘,绿色,叶面光滑,叶背绛红色或浅绿色,并具透明胶质;水中茎上叶
5、片互生,叶脉呈放射状。花为两性,花径 1.52.2 厘米;萼片、花瓣离生,各 3 片雄蕊多数,离生;雌蕊 610 个,离生。果实革质,具有宿存萼,成熟后呈卵形,顶生有宿存的花柱;种子红褐色,椭圆形。地理分布:莼菜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亚洲其他地区也有分布。主要种类有绿叶类型和红叶类型。绿叶类型即太湖绿叶莼菜,叶面浅绿,叶背绿具粉红色边缘,原产于太湖流域。红叶类型中的西湖红叶,叶背粉红色;利川莼菜,叶面深绿,叶背紫红色,原产于湖北利川。生长习性:莼菜喜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水质清洁的缓流湖水中生长,忌水体猛涨猛落。土壤以微酸到中性、土质肥沃深厚为好;水层深 5
6、0100 厘米。生长温度为 30 ,78 月份气温上升到 35以上时,生长缓慢;8 月下旬,天气渐凉又开始恢复生长;10 月中下旬,气温下降到 15以下,停止生长。繁殖方法:主要采取无性繁殖。有分株、扦插及冬芽繁殖三种方式。清明前后,天气渐暖时,挖取泥中地下茎,选取粗壮、色泽洁白的茎段每段 23 节,作为繁殖材料。随挖,随选,随栽,并保持湿度。作扦插的方法繁殖,在白露前后,剪留匍匐茎或水中茎,每段茎长 1016 厘米,至少有 23 节,扦插插进枝条的1/2,水深刚好没过茎端,15 天后即可生长。用冬芽繁殖,可选择生长健壮、充实的冬芽,于春季挖穴种植,此法繁殖系数高,有复壮作用。栽培与管理:1、
7、栽培春季天气渐暖时,以匍匐茎、水中茎作繁殖材料。栽植可剪取匍匐茎或水中茎 23 节,按株行距 5080 厘米栽植,栽后覆土弄平,灌水。如用冬芽穴栽,则按株行距 3080 厘米栽植,并覆土 35 厘米,芽头露出土面,保持浅水栽培,2、管理莼菜栽植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不宜与其他水生植物混栽,以免遮荫和争夺养分。要保持水质清洁,以缓流活水为好,如是不流动水,需每周换水 12 次。生长初期水位宜浅,保持 2030 厘米深,并提高水温。以后随苗的生长,水位逐渐提高到 3050 厘米。到了酷暑季节,气温升高,不利于莼菜生长,这时水位应提高到 5080 厘米,水温应稳定,不宜骤然提高。10 月份以后,水位
8、下降到 40 厘米为宜,以利植株水底安全越冬。栽培中要适时追肥,生长期底肥不足时可追肥,每月 12 次,每 0.067 公顷追施 2.5 千克尿素。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要及时清除杂草,经常摘除病叶,发现叶腐病可喷 500 倍代森锌液防治。还可用生物防治法,在水中养鳊鱼、鲫鱼,它们一个在水体上层生长,一个在水底生长,这样既可以消灭水上浮游植物和丝状杂草,又可消灭水底水草及害虫。用途:莼菜叶形美观,叶色有红有绿,既可用于水面布置单独欣赏,也可和其他水生植物搭配,突出整体观赏效果,或植于水族箱中供观赏。莼菜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嫩叶含有 8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一些维生素,营养价值高,除供食用外,还可调
9、治高血压,并有防癌和抗癌作用。浮水植物篇之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ex Konig et Sims.) 科属:芡实是睡莲科芡属唯一的一种植物。说到勾芡,人们都很熟悉,饭店、宾馆、家庭常用.而在过去,是专门用芡实果实中的淀粉作芡粉的,烹出的菜肴味美滑润可口。其花果形似鸡头,又名鸡头米、鸡头莲、鸡头荷。植株具刺,又称刺莲藕、假莲藕。叶片巨大,呈圆盘盘状平铺于水面之上,极为壮观,是水景园的奇珍花卉。拉丁种名 ferox 意为“多刺的”,指其植株表面具刺。 形态特征:芡实是一种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植株较大,具刺。有白色须根,根状茎不明显。叶有沉水叶和浮水叶两种,初生叶较小
10、,沉水,箭形或下部开裂的椭圆形,无刺。以后生出的浮水叶圆形,盾状着生,不开裂,直径可叶柄。叶片皱缩,背面紫红色,叶脉显著凸起,两面叶脉分枝出水面,萼片4 枚,密被刺,花瓣多数,紫色,短于萼;雄蕊多数,外部雄蕊逐渐变为花瓣状;子房卵球形,无花柱,柱头色,10 枚,放射状。浆果球形,直径 10 厘米左右,密被刺。种子多数。花期 78 月份,果期 810 月份。 地理分布:芡实南北各地均产,国外广布于东南亚、俄罗斯、日本、印度和朝鲜半岛。芡实的品种分南芡与北芡。北芡又称刺芡,花紫色,为野生种。主要产于江苏洪宝应湖一带,适应性强,分布广泛,中国长江南北及东南亚、日本、朝鲜半岛、印度、俄罗斯都有分布。南
11、芡又称苏芡,花色分白花、紫花两种,比北芡叶大。紫花芡为早熟品种,白花芡为晚熟品种,南芡主要产于江苏太湖流域一带。 生长习性:芡实性喜在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对土壤有一定要求,要求土质肥沃深厚略带粘性。 生长期为 180 天200 天。 繁殖方法: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清明节前后取出容器中储藏的种子,选择颗粒饱满充分成熟的种子,放到有水的浅钵中室内催芽,水浸没种子,水温 2025,每天换水 1 次,约 1520 天,种子开始萌芽。待苗长出 23 片叶、34 条根时,移到口径 215 厘米的小盆里,经 23 次换盆后,直接定植在室外的种植槽中。栽培与管理:1、栽培除作大面积的生产栽培外,
12、还可用于观赏性栽培。北芡为野生种,适应性强,可较早定植,时间为 4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池内提前放水,使水温上升到 15以上开始定植。当芡实的叶子长到长到 2030 厘米时,移置到室外的种植槽中。种植槽长宽高为 1 米1 米0.8 米。槽底施足基肥,可用蹄角 2.5 千克加上适量的骨粉,装入泥土。栽时,连苗带泥从盆中脱出,栽入定植槽的穴中,覆泥,使生长点露出泥面,根系自然舒展开,使叶子漂浮水面,以后随着苗的生长逐步加水. 2、管理入池后,随着气温升高,植株生长旺盛,要经常除去定植槽内的杂草,剪除烂叶,打捞浮萍、青苔,保持水体清洁。为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开花繁密,可在 8 月盛花期到秋追施磷酸二
13、氢钾 34 次。施用方法可用带细孔的塑料薄膜小袋,内装 20 克左右速效性磷肥,沿槽壁施入泥下 1015 厘米处,每次追肥变换位置。水位在不同时期要进行调整,幼苗期水面应距槽面 020 厘米,旺期生长期水面距槽面 3050 厘米,雨季水深超过 1 米要进行排水。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可用 500 倍代森锌液喷洒或代森铵粉剂喷撒。主要的虫害为蚜虫。可用 40%乐果 1000 倍液喷杀。果实的采收及贮藏。花后幼果缩入水中发育,5060 天种子成熟,为采收方便,可用纱布袋将果套上,待果实成熟后连袋一起收获。清理好的种子水藏,水温保持在 05,要经常换水,以便供翌年播种。 用途:芡实叶
14、大肥厚,浓绿皱褶,花色明丽,花形奇特,可以孤植观赏,也可与王莲、睡莲搭配摆放,更突出水面整体的观赏效果。芡米营养价值高,可生食或煮食,叶柄、叶茎可作蔬菜;亦可入药,有健脾益肾、涩精之功效挺水植物篇之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 L.ssp) 科属:旱伞草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该科植物有 80 多属,4000 多种,该属植物有550 多种,我国有 30 多种,多为湿生和水生种类。旱伞草又名水竹,因其苞叶轮生支端,很像风车的样子,有人叫它风车草。它产于遥远的非洲,在我国早已广为栽培。盛夏季节,在池塘中,茂密的生长着一丛一丛的旱伞草,像是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小阳伞,姿态优雅,秀美娴静
15、,还被称为伞草,伞莎草。其拉丁种名 alternifolius 是由 alternate(“交互的” )和 folius(“叶的”)两个拉丁词汇复合而成,意为“ 叶交互的” ,指其叶着生的样子。 常见的变种有:矮旱伞草,银线旱伞草。 形态特征:旱伞草是多年湿生、挺水植物,高 40 160 厘米。径秆粗壮,直立生长,径近圆柱形,丛生,上部较为粗糙,下部包于棕色的叶鞘之中。叶状苞片非常显著,约有 20 枚,近等长,长为花序的两倍以上,宽 211 毫米,叶状苞片呈螺旋状排列在径秆的顶端,向四面辐射开展,扩散呈伞状。聚伞花序,有多数辐射枝,每个辐射枝端常有 410 个第二次分枝;小橞多个,密生于第二次
16、分枝的顶端,小橞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压扁,长 38 毫米,具 6 朵至多朵小花;花两性,无下位刚毛,鳞片二列排列,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长约 2 毫米,具锈色斑点,花药顶端有刚毛状附属物,花柱 3 枚。果实为小坚果,椭圆形近三棱形,长约 1 毫米。果实 910 月份成熟,花果期为夏秋季节。矮旱伞草植株低矮,高 2025 厘米,总苞伞状。银旱伞草草径和叶有白色线条,呈现白绿相间。 地理分布:旱伞草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生长习性:旱伞草性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水强的肥沃的土壤最适宜。沼泽的及长期积水地也能生长良好。生长适不耐寒冷,冬季室温应保
17、持 510 繁殖方法: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 34 月份,将种子取出,均匀地撒播在具有培养土的浅盆中,温度保持 2025之间,1020 天发芽。无性繁殖。分株繁殖可在 45 月份换盆时进行,将老株丛用快刀切割分成若干小株丛作繁殖材料。扦插一年四季都可进行,剪取健壮的顶芽径段 35 厘米,对伞状叶略加修剪,插入沙中,使伞状叶平铺紧贴在沙土上,保持插床湿润和空气湿润,室温以 2025为宜,20 天左右在株总苞片间会发出许多小型伞状苞叶丛和不定根。用伞状叶水插育苗也可以培育出大量的植株. 栽培与管理: 1.栽培 盆栽宜选用口径 3040 厘米的深盆,盆底施基肥,放入培养土,中间挖
18、穴栽植,栽后保持盆内湿润或浅水,也可沉水盆栽,将盆苗进入浅水池中栽养,旺期水深高出盆面 15-20 厘米. 2.管理 旱伞草喜阴湿,刚上盆的新株正处在缓苗阶段,应放荫棚下缓苗,保持土壤湿,生长期每 10-15 天追肥一次,结合追肥及时清除盆内杂草,剪掉黄叶,保持株形美观。高温炎热的季节,应保持盆内满水,并避免强光直晒。立冬前进温室越冬,此时应适当控制水分,稍见光。植株生长 12 年后,当径秆密集、根系布满盆中时,应及时分盆移栽。 用途:旱伞草株丛繁密,叶形奇特,是室内良好的观叶植物,除盆栽观赏外,还是制做盆景的材料,也可水培或作点缀,别具天然景趣。挺水植物篇之梭鱼草(Pontederia co
19、rdata L.) 科属:雨久花科梭鱼草属 形态特征:系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根茎为须茎粗壮,黄褐色,有芽眼,地茎叶丛生,株高 80150cm.叶柄绿色,圆筒形,横切断面具膜质物。叶片光滑,呈橄榄色,倒卵状披针形。叶基生广心形,端部渐尖。穗状花序顶生,长520cm,小花密集在 200 朵以上,蓝紫色带黄斑点,直径约 10mm 左右,花被裂片 6 枚,近圆形,裂片基部连接为筒状。果实初期绿色,成熟后褐色;果皮坚硬,种子椭圆形,花期 5-10 月. 产地与习性:原产北美。如今已在我国安家落户。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常栽生长,冬季必须进行越冬(灌水或移至室内)处理。 繁殖与栽培:有性繁殖即种
20、子繁殖。春季室内播种,培养土可用青泥土,装盆2/3,用水浸透,再将种撒播在上面,后覆盖薄的一层沙或土,然后再加水缝隙,以免温度过高烧死种苗。一般温度保持在 25左右为宜。无性繁殖在春季进行,将地下茎挖出,抖掉老根茎,用快刀切成块状,每块諐4 个芽作繁殖材料。露地栽培,在春季进行,选择晴天为宜。栽植的方法:池栽、塘栽都要根据面积的大小,栽植成三角形或不规则图形。幼苗生长期为浅水或湿润。生长旺盛期,盆内常保持满水。池、塘最低度水位不能少于 30cm。并结合除草追施23 次肥,追肥 20 天左右一次。施肥的方法为:用易腐烂的纸物作袋装肥,施入池、塘或盆内的泥土中(深约 10cm 左右)。810 月种
21、子不断成熟,应及时采摘,以免种子落入水中漂走,这时要清除枯黄茎叶,以保持株型美观。生长期内要进行病虫害防治,主要害虫为蚜虫,用 40%乐果乳剂 1000 倍液可起到防治效果。 用途:梭鱼草刚刚引进我国,对其用途还没有了解清楚,目前主要用于盆栽或池边点缀供观赏。挺水植物篇之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科属:莎草科藨草属。别名:管子草、莞蒲、冲天草。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株高 12 米,茎杆高大通直,很象我们食用的大葱,但不能食用。杆呈圆柱状,中空。根状茎粗状而匍匐,须根很多。基部有 34 个膜质管状叶鞘,鞘长可达 40 厘米,最上面的一个叶鞘具叶片。线形叶片长 2
22、11 厘米。圆锥状花序假侧生,花序似顶生。苞片由秆顶延伸而成,多条辐射枝顶端,长达 5 厘米,椭圆形或卵形小穗单生或 23 个簇生于辐射枝顶端,长 515 毫米,宽 24 毫米,上有多数的花。片为卵形顶端有小凹缺,中的伸出凹缺成短尖头,边缘有绒毛,背面两侧有斑点。具倒刺的下位刚毛 6 条呈棕褐色,与小坚果等长;雄蕊 3 条,柱头两裂,略长于花柱。小坚果倒卵形,双凸状,长约23 毫米。花果期 6 9 月。水葱主要变种有南水葱 (Scirpus validus var. laeviglumis Tang et Wang)与原种的不同之处是鳞片上无锈色突起的小点。花叶水葱(Scirpus valid
23、us cv.zebrinus)(见照片)与原种的区别是圆柱形茎秆上有黄色环状条斑,比原种更具观赏价值。产地和生长习性:水葱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各省。朝鲜、日本、澳洲、美洲也有分布。花叶水葱主要产地是北美,现国内各地引种栽培较多。水葱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需阳光。自然生长在池塘、湖泊边的浅水处、稻田的水沟中。较耐寒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地下根状茎在水下可自然越冬。栽培管理与花菖蒲等相似,可露地种植,也可盆栽。水葱生长较为粗放,没有什么病虫害。冬季上冻前剪除上部枯茎。生长期和休眠期都要保持土壤湿润。每 35 年分栽一次。繁殖方法:水葱可用播种、分株方法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在初春将植株挖起用快刀切成若干块,每块带 35 个茎块芽。栽种初期宜浅水,以利提高水温促进萌发。用途:水葱在水景园中主要做后景材料,茎秆挺拔翠绿,使水景园朴实自然,富有野趣。茎秆可作插花线条材料,也用作造纸或编织草席、草包材料。凤眼莲,多年生漂浮型水生植物。植株高约 30-50cm。叶片绿色。花兰紫色,穗状花序。花期 7-9 月份。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在北方,冬季需要保护越冬。叶色光亮,花高雅俏丽,是布置水景的良好材料。泽芹,多年生挺水草本,有须根。茎粗大,直立。株高 60100cm,有宽槽纹。植株翠绿,小叶优美,夏天开出白色伞形花序。复伞形花序顶生,着花 20 朵左右。花期 7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