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O/G/O果珍无言,却能拨动心弦!果珍无言,却能拨动心弦!L/O/G/O浅谈献血招募的心理学应用浅谈献血招募的心理学应用江苏省血液中心 王静一、一、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二、 国内外关于无偿献血知识信念行为的研究三、 献血招募中的心理学应用四、 献血招募工作中医学伦理学原则五、 讨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出: 我们的社会行为并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情境, 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建构。心理活动伴随人们的一切行为, 相同的行为也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 在无偿献血宣传与现场动员招募中, 了解不同人群的不同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与动员,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健康
2、信念模型健康信念模型 健康信念模型(HBM)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 健康信念模型遵照认知理论原则,首先强调个体主观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因素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因素 对疾病易感性、严重性的认知; 对行为效果的期望(行为效益的认知、行为障碍的认知); 效能期望(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成功地执行一个导致期望结果的行为,即自我效能)健康信念模型对献血招募的启示健康信念模型对献血招募的启示 首先,充分让目标接受者(适龄健康人群)对目前国内献血志愿者的缺乏有警觉的认识
3、,即认识到目前问题存在的威胁性和严重性; 其次,让目标接受者坚信一旦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会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果,即意识到采取相应行为的效果,同时让目标接收者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即认识到行为障碍; 最后使目标接收者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的努力来坚持定期献血,即自我效能。“知信行 ”模型“知信行 ”模型 “知信行 ”模型,是有关行为改变的较为成熟模式,其中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包括产生形成有益的行为,消除摒弃有害行为等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 要使目标接受者从接受知识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有两个关键步骤: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转变。“知
4、信行 ”模型对献血招募的启示“知信行 ”模型对献血招募的启示 血液中心、血站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将无偿献血的法律法规、血液生理知识等传授给目标接受者(适龄健康人群)。目标接受者认识清楚了献血后是否需要大量营养补充,是否有损健康等问题。而后接受了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和思考,加强了对社会特别是对献血事业的责任感,形成信念。在强烈的信念支配下,目标接受者形成了定期无偿献血的行为并成为宣传无偿献血事业者。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由三个重要因素共同决定的,即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理念。 态度是个人对此行为的总体评价,属于个人内在的因素。 主观规范是个人对他人认为自己是否采取此
5、行动的看法,属于个人外在的因素。 行为控制理念是个人在采取此行为时自己所感受到可以控制的程度,属于时间和机会的因素。计划行为理论对献血招募的启示计划行为理论对献血招募的启示 一个人一生中需要参加许多群体,如:家庭、工作单位、俱乐部以及各种组织。 献血招募时,我们应该了解献血者的行为受到家庭、社会角色和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如果献血者所在群体中领导参加、支持无偿献血活动,则在组织中开展献血动员、招募工作会相对较容易获得群体成员的支持和认可。 一个家庭中如果有成员参加献血,其家庭其他成员也较容易成为潜在献血员。行为改变阶段模型行为改变阶段模型 行为改变阶段模型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五个阶段:
6、认知前期、认知期、准备期、行动期及维持期。 在目标行为改变以前,行为意向中的行为改变是暂时的。当目标行为发生变化后,这种改变就变得长久了。 在以上5个阶段中,处在任何一个阶段的行为变化都可能会反复,只是程度不同。行为改变阶段模型对献血招募的启示行为改变阶段模型对献血招募的启示 适龄健康人群经历第一次献血后,他(她)有可能就此退出献血者行列,此时的行为意向是暂时的。 招募者应该做好此类人群的反馈和沟通工作,定期解答他们的困惑并能引导他们坚定信念,以此促使他们将暂时的行为意向转化为持续性的行为。二、国内外关于无偿献血知识信念行为的研究国外关于无偿献血知识信念行为的研究国外关于无偿献血知识信念行为的
7、研究 知信行 (knowledge、attitude 、practice) KAP理论是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对于献血来说,人们从了解献血,到形成献血的意愿,再到捐献血液就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 2004年,WHO认为KAP调查可以为招募无偿献血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此类研究主要针对献血者的态度和行为两个方面。国内外关于无偿献血知识信念行为的研究国内外关于无偿献血知识信念行为的研究 1984年,欧恩(Ong)等人采取自我评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5名首次在新加坡输血服务中心献血的献血者进行献血动机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献血者本人或家庭成员与输血服务的接触史、情感因素、利他主义思想和其他社会因素是激励
8、人们献血的主要因素。 1989年,奥克帕亚(Okara)对尼日利亚人供血和输血的态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证实,行为与态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宗教信仰对供血和输血的态度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1989年,布莱克勒(Breckler)等人通过量表对美国人无偿献血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查和研究的结果发现,情感因素是激励人们献血的主要因素。国内外关于无偿献血知识信念行为的研究国内外关于无偿献血知识信念行为的研究 1995年,德里浦(Andaleep)对献血动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对血库的信任是激励人们献血的因素。而献血不利于健康的观念是影响人们献血的因素,但利他主义的思想对献血的影响因素不大。 199
9、6年,漠托亚(Montoya)等人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献血态度、信念、动机等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西班牙197名献血者和303名未参加过献血的人,调查结果发现,责任感、团结互助感、献血过程中提供的良好条件、献血知识、压力、自身或家人从中获益等是激励人们献血的因素。害怕献血会损害身体健康、不合适的经济补偿、血液的商品化、强烈的利己主义思想以及设备不易让人接受或让人不舒服是影响人们献血的因素。 1998年,我国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对中国无偿献血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查和研究的结果发现,对献血的恐惧心理是影响中国人参加献血的最主要因素。利他主义和利他主义和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好奇心理好奇心理大众
10、传媒大众传媒的引导的引导为家人或为家人或朋友替代朋友替代献血献血社会压力社会压力寻求一种社寻求一种社会认可会认可献血动机献血动机大量的调查表明人们献血的动机很复杂,呈多元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大量的调查表明人们献血的动机很复杂,呈多元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学者将献血动机总结为五种类型我国学者将献血动机总结为五种类型爱心型爱心型被动型被动型荣誉型荣誉型好奇型好奇型保险及报销型保险及报销型对献血者心理的分析对献血者心理的分析(一)积极响应心理:如大中专学生,军人,教师;(二)被动参与心理:同伴,恋人,亲友互助储血;(三) 紧张观望心理:社会人士,无固定职业者;(四) 冷漠怀疑心理:
11、公务员,公司职员,工矿企业人员。三、献血招募中的心理学应用三、献血招募中的心理学应用A、首因效应A、首因效应无论献血者的需求有多大差异,都可以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律,使大多数献血者感到满意,如控制最初的30秒,即首因效应,赢得献血者的好感;A、首因效应A、首因效应、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中心工作人员和志中心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做电话回访愿者在做电话回访马斯洛需要等级理论、需要层次论、需要层
12、次论在献血招募中的应用分析、需要层次论在献血招募中的应用分析可口的饮食,舒适的座椅,其它满足献血者的环境因素可口的饮食,舒适的座椅,其它满足献血者的环境因素献血者喜欢被看成血液中心的一员献血者喜欢被看成血液中心的一员医护人员的感谢或宣传都可以使献血者有成就感医护人员的感谢或宣传都可以使献血者有成就感献血是献血者自我形象的一部分献血是献血者自我形象的一部分爱与归属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献血者对血液中心感到安全,对采血过程放心献血者对血液中心感到安全,对采血过程放心献血者对血液中心感到安全,对采血过程放心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生理需要 、 心境联结 、 心境联结在同一工作群体中人们的心境通常非常相似, 这被称为社会传染效应或者变色龙效应, 处在愉快的人中间会使我们有愉快感, 而在沮丧的人群中则会感觉沮丧, 这就是“心境联结”。 、 心境联结 、 心境联结献血点环境清洁卫生、干净整齐,工作人员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可亲、服务热情周到,工作严肃认真、规范有序,使献血者感到献血是安全的,舒心的,奉献爱心是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