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前背诵,第一课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石钟山,江
2、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和称为“苏辛”;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书画亦是大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苏东坡全集,苏轼,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文言实虚词,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文言特殊句式。 2.理解课文所阐发的人生哲理,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3、 3.背诵全文。,自读自研课文 1、划出课文的通假字、重点实虚词、活用词、特殊句式等。 2、理清课文的整体思路: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彭蠡(l) 郦(l)元 桴(f)止 铿(kn)然 莫(m)夜 栖鹘(qh) 磔磔(zhzh ) 石穴罅(xi) 噌吰(chnhn)识(zh)之窾坎(kunkn) 无射(wy)镗鞳(tnt) 钟磬 (qng),注意以下读音:,第二课时,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及重点文言句式。 (1)通假字 至莫夜月明 汝识之乎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莫=暮 莫夜,即晚上。,识=志 读zh。识:记住。,课 堂 检 测,函胡=含糊 重浊而模糊。,扣=叩,
4、敲击。,1、空中而多窍2、自以为得其实,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2)古今异义,(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作动词),(动词使动用法),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微风鼓浪而此独以钟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词类活用,自:自以为得之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焉:崆崆焉微波入焉,(自己。代词),(从。介词),(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兼词,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4)一词多义,搏水石相搏森然欲搏人莫至莫夜月明故莫能知,得得双石于潭上因得观所谓石钟者鼓如钟鼓不绝微风鼓浪,
5、(击,打。动词),(抓,扑。动词),(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不。否定性副词),(得到,找到。动词),(能够。助动词),(一种乐器。名词),(拍。名词作动词),始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始舍于其址是是说也,人常疑之所在皆是也,遗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使人遗赵王书,(才。副词),(当初。副词),(这。代词),(这样。代词),(遗留。动词),(送给。动词),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定语后置),(宾语前置),(5)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课文理解,整体把握课文,质疑前人,夜游察疑,结论 释疑,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在苏东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样叙述的?,“郦元以为下
6、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得双石于潭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课文理解,针对郦道元的说法,苏东坡质疑的是什么?,“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针对李渤的观点,苏东坡又提出了什么疑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请大家找出是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苏东坡到了石钟山。,“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苏东坡的观点:A、 此山得名还是与声音有关B、 命名与声音有关,也与史料有关,第一种声音:“噌吰如钟鼓不绝”,且指出其发声位置为山下。第二种
7、声音:“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且指出其声音发自两山之间挡在中流的大石中。“汝识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苏东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或曰此鹳鹤也。”,这就说明到绝壁之下是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苏东坡的感慨 正因为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苏东坡感慨良多。无论是渔工水师还是士大夫,或者像郦道元一样的学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这其中,最为根本的条件还是要亲自考察,所以,苏东坡不无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绝壁之下而得意,也因为得意“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调查为
8、他自己赢得了评说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苏东坡的不足 苏东坡自己能够实地考察这是好事,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他不该自以为是,理更不该嘲笑别人,他哪里知道,他的观点也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石钟山的得名还与它的形状有关,历来就有两派观点,即“主声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提出两种说法点明自己怀疑,实地进行考察探明得名原因,由此生发感慨表明写作意图,质疑,察疑,释疑,以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为,郦道元,李 渤,水石激声,扣石发声,人常疑之,余犹疑之,笑之陋,叹之简,山下皆
9、石穴罅,大石空中多窍,微波入焉发声,风水吞吐发声,线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前后呼应,结构图,石 钟 山 记,一、(议论)质疑,二、(记叙)察疑,三、(议论)结论:事必耳闻目见,不可臆断有无,因事说理的游记,事 ,理 ,怀疑前人说法而夜游石钟山探察其得名由来。,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而臆断其有无。,依据,目的,苏轼与妹苏小妹曾有一段趣闻: 苏小妹才高八斗,美貌如花,但有个缺陷,额头比较大,苏轼赋诗嘻之 “脚踪未出香房内,额头先到画堂前” 意即苏小妹人在卧室里,准备到客厅,结果人没进来额头先进来了。苏小妹气不打一处来,立即赋诗还以颜色 “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始流到腮前” 苏东坡去年流了一滴相思之泪,流呵流呵,经过漫长的旅程,到今年才流到腮边,言其脸长。,象鼻山,因形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