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江华思源实验学校 刘 澍一、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担任七年级 10 个班的教学任务,每班学生均在 50 人以上。学生来自农村,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解信息技术的学习,电脑知识基本属于空白区;虽然有小部分学生
2、在小学阶段接触了电脑,具有一定的基本电脑操作能力,但理论上认识很不够,不少学生对电脑的兴趣仅在于网络游戏等娱乐性方面,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二、教材分析本学期学的内容共有五个单元,分别涉及的知识是:第一单元:信息定义及信息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二单元: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计算机的主要部件,Windows 操作系统的使用。第三单元:策划制作小报及 Word 软件的使用第四单元:计算机安全及网络礼仪和道德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具备一定信息素养,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2、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认识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的组装过程,
3、Windows 操作系统的使用,学会基本的文件管理3、能独立设计一期小报,初步具备各种信息的搜集、鉴别、筛选的能力,能够应用 Word 软件制作电脑小报;了解电子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经历利用Word 设计电子报刊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电子文档中文字及段落的编辑及格式设置、文字定位、图文混排、版面设计、表格制作、页面修饰等方法;在合作设计、制作、展评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4、了解网络安全,尝试使用杀毒软件,能正确地引用网上资源,具备良好的网络礼仪和网络道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
4、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更多更广的微机知识,技能和技巧。感受到创新的喜悦,并能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
5、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四、教学措施1、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做到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2、注重培优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3、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4、留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探索的空间,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尝试、多思考、多运用,既注重科学性,又讲求趣味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5、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6、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7、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8、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相关课时中,安排一定量的任务(项目) ,应用小组合作、分组交流、作品展示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和实践,引导和培养学生
6、良好的学习兴趣。9、利用因特网络资源,扩大学习空间,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实践,灵活设计主题。快乐学习、激发情趣是学生学习创造之源 。10、认真备课、上课,严格要求学生。五、教学进度表 章 总课 时 节 课时第一节 课堂上的“信息”技术 1第二节 认识信息特征 1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1第 1 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4第四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1第一节 组装电脑,了解电脑硬件 1第二节 认识键盘及指法练习 2第二节 使用操作系统,系统认识计算机 1第三节 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文件夹 1第 2 单元 计算机大揭秘 3期中考试 1第一节 报刊的设计与规划 1第二节 文本的编辑 1第三节 美化我们的文档 1第四节 图文混排 1第五节 利用表格呈现信息 1第三节 利用表格呈现信息 1第 3 单元电子小报的设计与制作3第四节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1第一节 安全地使用计算机 1第二节 网络礼仪与道德 1第 4 单元 计算机安全与道德 1期末考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