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工程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一、 培养目标 本 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 高度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道德风貌,具有 宽厚扎实的工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了解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掌握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能从事环境工程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开发、设计或教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环境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毕
2、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团结协作品质。 2.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坚实系统的理学基础理论,工学研究 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及较广泛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 3.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较好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应用研发能力,及学术论文撰写能力。 4.了解基础科学发展的前沿与总体趋势;深入了解环境工程技术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适应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将来从事基础环境工程研究或应用研发工作的需
3、要。 5.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备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前沿发展动态的信息和查阅文献的能力,从而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结构。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具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核心课程 1、 污染控制方向 (共 13 门)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地学、环境微生物学、流体力学、普通生态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仪器分析、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废处理处置工程、环境系统工程 。 2、 生态工程方向 (共 14 门) 环境微生物学、流体力学、环境化学、普通生态学、环境生态工程原理、 环境生态工程设计、环境生态规划
4、、景观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生态监测与评价、环境生态模拟、环境遥感与生态制图、湿地学、恢复生态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 污染控制方向 : 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仪器分析实验、 水处理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废处理处置实验、 基础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等。 2、 生态工程方向 :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生态监测实验、环境遥感实验、环境生态工程设计、环境规划实践、基础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等。 六、学制 学制四年 七、授予学位及毕业总学分 授予学位: 工 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 : 164-165。 八、课程结构
5、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模块 要求及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 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 必修,共 22 学分:思政 14 学分、形势与政策2 学分、体育 4 学分、军训与军事理论 2 学分。 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 必修,共 10 学分:大学外语 10 学分,全英文教学专业课程任意选修 2 学分。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选修,共 4 学分。 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必修,共 52 学分:数学 III 组 12 学分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学分; 计算机 5 学分;物理 III组 8 学分 ; 物理实验 II 组 2 学分; 化学 10 学分;生物 3 学分; 力学 3 学分; 环境类 6 学分。 艺术鉴赏与审
6、美体验 选修,共 2 学分。 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 选修,共 4 学分。 小计 94 专业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38-39 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 选修 14 学分 自由选修 在本专业或其他专业中选修 6 学分 实践与创新 基础实习 /专业实习 3/3 毕业论文 4 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 2 小计 70-71 总计 164-165 九、各学期指导性修读学分分布表 课程 类型 各学期指导性修读学分数 1 2 3 4 5 6 7 8 小学期 通识教育课程 21 27 18 17 5 2 6 0 0 专业教育课程 0 0 3 5 17 20 9 8 6 小计 21 27 21 22 22 22 15
7、 8 6 十、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总学时 成绩考 核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小学期 讲课 实践 考查 考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通识教育课程 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 GEN01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2 32 32 GEN011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2 32 GEN011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2+2 32 32 GEN011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上) 3 2+2 32 32 GEN01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下) 3 2+2 32 32 G
8、EN01106 形势与政策 2 40 88 形体健美 1 32 三自教学 3 96 GEN01108 军训与军事理论 2 2 32 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 GEN02101 综合 英语 阅读 2 2 32 GEN02102 基础 英语 听力 2 2 32 GEN02103 综合 英语 听说 2 2 32 GEN02104 实用英语表达 2 2 32 GEN02105 学术英语读写 2 2 32 GEN02106 学业用途英语 2 32 GEN02107 人文通识课程群 2 2 32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该模块任意课程 4 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 GEN04111 一元微积分 6 6 96 GEN041
9、12 多元微积分与线性代数 6 6 96 GEN041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3 48 GEN04185 信息处理基础 2 2+2 32 32 GEN04187-92 程序设计基础( C,C+, Java, FORTRAN中一门) 3 2+2 32 32 GEN04132 基础物理 BI 4 4 64 GEN04133 基础物理 BII 4 4 64 GEN04140 基础物理实验 BI-2 2 4 64 GEN04155 无机(与分析)化学 I 2 2 32 GEN04148 化学基础实验 I 2 4 64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总学时 成绩考 核 第一学
10、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小学期 讲课 实践 考查 考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GEN04156 有机化学 C 3 3 48 GEN04157 物理化学 C 3 3 48 GEN04158 普通生物学 A 3 3 48 GEN04144 工程力学 3 3 48 GEN04178 环境科学概论 3 3 48 GEN04179 环境地学 3 3 48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该模块任意课程 2 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 该模块任意课程 4 专业教育课 程 学科基础课 两个方向共有 ENV12001 流体力学 3 3 48 ENV12801 环境微生物学 3 2+2 32 32 ENV130
11、02 普通生态学 2 2 32 ENV12003 环境工程原理 2 2 32 ENV13802 环境监测 3 2+2 32 32 ENV13803 水处理工程 II 3 2+2 32 32 ENV1380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3 2+2 32 32 ENV13805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 3 2+2 32 32 ENV13004 环境影响评价 2 2 32 污染控制方向 ENV13005 环境化学 2 2 32 ENV13806 仪器分析 3 2+2 32 32 ENV13807 水处理工程 I 3 2+2 32 32 ENV14006 环境系统工程 2 2 32 ENV13808 工程制图 2
12、1+2 16 32 ENV14007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2 2 32 生态工程方向 ENV13008 环境生态工程原理 3 3 48 ENV13009 环境生态学 2 2 32 ENV13809 环境遥感与生态制图 3 2+2 32 32 ENV14810 环境生态工程设计 2 1+2 16 32 ENV13010 恢复生态学 2 2 32 ENV14811 环境生态规划 3 2+2 32 32 自由选修课程 自由选修课程 6 实践与创新 ENV31001 基础实习 3 ENV31002 专业实习 3 ENV32001 毕业论文 4 ENV33001 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 2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13、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和周学时 总学时 成绩考核 秋 春 夏 讲课 实践 考查 考试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选修课 ENV13812 环境社会学 2 2 32 污染控制方向 ENV21001 环境污染与工程对策 2 2 32 ENV21901 水处理工程设计 1 1 32 ENV21902 大气处理设计 1 1 32 ENV21903 固废处置设计 1 1 32 ENV21002 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 1 1 16 ENV21003 环境工程专业外语 2 2 32 ENV13012 流域污染控制与管理 2 2 32 ENV21004 工业水处理原理与设计 2 2 32 ENV21005 污水的
14、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2 2 32 ENV21006 环境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 2 2 32 ENV21007 环境功能材料 2 2 32 ENV13016 环境经济学 2 2 32 ENV21008 环境风险评价 2 2 32 ENV21009 生态工程 2 2 32 ENV21010 饮用水安全保障原理与设计 2 2 32 ENV22003 科技成果表达 2 2 32 生态工程方向 ENV21011 景观生态学 2 2 32 ENV21801 生态监测与评价 3 2+2 32 32 ENV21012 环境生态模拟 2 2 32 ENV21013 湿地学 2 2 32 ENV21014 生态经
15、济学 2 2 32 ENV22004 产业生态学 2 2 32 ENV21015 系统生态学 2 2 32 ENV21016 生态水文学 2 2 32 ENV21017 环境与生态水力学 2 2 32 ENV22002 环境数据分析 2 2 32 ENV21018 生态风险评价 2 2 32 ENV21019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 2 32 ENV21020 生态水利原理与应用 2 2 32 十一、修读要求 1.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应修满 164 学分方有可能获得学士学位。 2. “通识教育课程 ”环节,详见表八要求,共 94 学分。 3. “学科基础课 ”环节, 污染控制方向的学生 应选
16、择 必修课程, 共计 38 学分 ;生态工程方向的学生 应选择必修课程 , 共计 39 学分 。 4. “专业选修课 ”环节,学生可以任意选择 14 学分的课程。其中,必须选择1 门以上设计课。 5. “自由选修课程 ”环节,学生可修读全校各专业的专业必修、选修课程(除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专业的课程),完成 6 学分 .。 建议选修环境法规与管理、环境系统工程、环境社会学、科技成果表达等拓展本专业知识体系的课程。污染控制方向建议选修物理、数学、化学及生物类课程,或本院其它专业课程。 6. “实践与创新 ”环节,全部为必修,共计 12 学分。其中, “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练 ”由学生自主完成,但是
17、必须有指导教师的评分,该项训练可通过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学校和学院本科生科研基金、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等来完成。训练内容需与环境科学专业紧密相关。学生应在第七学期结束四周前,统一提交自主科研创新训练报告和副教授以上指导教师的评分,成绩合格,方可获得本学分。未获得本学分,将不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基础实习、专业实习环节 分别在二、三年级于小学期内安排 3 周的实习。 7. 辅修 “环境工程 ”专业 污染控制方向 的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 “学科基础课 ”的 12 个学分的课程,方可获得辅修证明,其中,必须包含 2 门含实验课程。本专业作为第二专业修读时,须修满本专业 “学科基础课 ”的
18、20 个以上学分的课程。方可获得第二学位,其中,必须包含 4 门含实验课程。 8. 辅修 “环境工程 ”专业生态工程方向的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 “学科基础课 ”的 12 个学分的课程,方可获得辅修证明,其中,必须包含 2 门含实验课程。本专业作为第二专业修读时,须修满本专业 “学科基础课 ”的 20 个以上学分的课程。方可获得第二学位,其中,必须包含 3 门含实验课程。 十 二 、 课程 修读学期分布 图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形势与政策 1( 0.5) 形势与政策 2( 0.5) 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 4)、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
19、2)、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 4) 思政 1( 2) 思政 2( 2+2) 思政 3( 2+2) 思政 4( 2+2) 思政 5( 2+2) 形势与政策 3( 1) 体育( 1 学分 4 门课) 英语 1( 2) 英语 2( 2) 英语 3( 2) 英语 4( 2) 英语 5( 2) 自由选修课程( 6) 信息处理基础(2+2) 程序设计基础(2+2) 环境微生物学( 2+2) 流体力学( 3) 普通生态学( 2) 环境影响评价( 2) 军事理论( 2) 环境工程原理( 2) 流域污染控制与管理( 2) 水处理工程 II( 2+2) 创新与实践环节( 9) 无机(与分析)化学 I( 2) 有机化
20、学 C( 3) 环境监测( 2+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2+2) 化学基础实验 I( 4) 物理化学 C( 3) 普通生物学 A( 3) 环境化学( 2)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 3) 环境系统工程( 2) 一元微积分( 6) 多元微积分和线性代数( 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工程力学 (3) 水处理工程 I( 2+2) 仪器分析( 2+2)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2) 工程制图( 1+2) 环境生态规划( 2+2) 环境生态工程设计( 1+2) 基础物理 BI( 4) 基础物理 BII( 4) 基础物理实验BI-II( 4) 环境生态工程原理( 3) 恢复生态学( 2) 环境生态学( 2) 环境科学概论( 3) 环境地学( 3) 环境遥感与生态制图( 2+2) 专业选修课程(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