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韵华章,北科辉煌读师韵北科大走出的院士有感师韵如梅,记录着北科大经历的严寒风雪;师韵如兰,蕴含着北科大成就的香远益清;师韵如竹,载录着北科大发展的一丝不苟;师韵如菊,浸润着北科大院士的高洁傲岸。读师韵精彩华章,看北科发展辉煌。作为一个大一新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对北科大的敬仰,翻开师韵 ,指尖划过那片文字,从开始的不理解,到逐渐的被各位院士的精神所感染,最后逐渐融入到了北科精神中的去体会,去感悟,去真正的感受学术与精神所带给我的力量。2014 年北京科技大学迎来了建校 60 周年这一世纪华章,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北科大编写了师韵北科大走出的院士一书,既是为了表达对走出的院士与为科
2、研献身的文人志士的敬仰与顶礼膜拜,也是为了激励我们这些年轻的北科人,培养我们对学校的特殊情怀。院士的人生成长历程对我们北科大人来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指导意见,这将是我们在北京科技大学成长与蜕变的精神财富和弥足珍贵的教材,不断推动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北科人,在为中华之崛起的奋斗历程中奋勇前进。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北京科技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重要战略需求为己任,立足行业、面向全局,务育人之实、谋科研之新、求贡献之真。在“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光荣传统,“求实鼎新”的校训,“钢铁摇篮”的沃土上,曾经有三十余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学习和工作,他们中有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也有冉冉升起
3、的科技新星;有献身两弹一星事业的国家功臣,也有致力钢铁冶金、材料等行业的领军人物;有扎根高校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也有投身一线生产实践的科技英才;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奠基人,也有高技术产业化的应用研究者。而作为一个大一新生,我从这些人的事迹中慢慢懂得了北科精神,那就是:科技报国的宏伟抱负、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敢为人先的实践品格和甘为人梯的师者风范。手指滑过那一篇篇写满了院士的奋斗史的华章,我真切的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学者的勤奋与献身,作为一个师者的奉献与热血。我感受到了三十一位院士的精神力量,这是一种能量,鞭策我们前行;这是一种精神,激励我们奋进;这更是一种态度,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北科人谦虚治学
4、,奋勇前行。回顾诗韵北科大走出的院士一书,其详细的介绍了 31位北科大院士的生平事迹,每个院士都是科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每个院士都是科大精神的有力表现。各种细腻而纯粹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都从他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节流露出来,让人艳羡,让人深思,让人学习。走过了 60 年的风风雨雨,北京科技大学从一开始“吴锋三尺土,下雨两脚泥,上课钻工棚,夜读须秉烛” ,成长为如今如此庞大的科技殿堂,拥有了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完备的教学体系设施。60 年前,承载着许多希望,星火拓野;60 年后,铸就了几多华章,桃李芬芳。北科大的完美成长也是向我们宣告:今天你们因科北科大而骄傲,明天北科大以你们为自豪! 曾经的钢
5、院,孕育出了 31 位伟大的院士,他们带给国家的是忠诚,带给学院的是师魂,带给我们的是精神,留给自己的只有苦困,他们,铸就了学校的校魂,国家的钢魂!想想学界泰斗,耀人光泽的徐祖耀院士,他的“冶金强国”梦是那么动人心魄,他甘当“教书匠”的舍身奉献是那么令人敬佩,一生“金相”情让我不禁感到了作为材料学专家的伟大人格魅力,他的“寂寞坚守”心让我真是体会到了一个智者的坚守与为了梦想的笃定。六十余年,科研成就,成果惠四海;六十余载,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六十余载,著书立说,长卷有后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危” 徐祖耀的一生正是阐述了“师” “范”的真正内涵。学界泰斗,耀人光泽。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不禁荣耀
6、祖先,更是荣耀中国。再想想人生曲折路,不坠凌云志的冶金物理化学家,周国治院士,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他,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人生转折为他奠定了以后的在这个学术严谨,注重实践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里治拼笃志,胸怀铸就钢铁强国的理想与责任,昂首阔步地向冶金科学的高峰,迈向坚定而执着的步伐。他的学教辩证悟天机是他对于学术的积存,之后他的紧随大师奔前沿的学习。正是他“不知天高地厚”紧跟大师的做法,使他步入科学殿堂。他以无畏的勇气和自强的精神,混碾成一抹沉稳坚实的底色,在绚烂的人生画布上晕染开来。看看他在巨人肩头习武艺的尝试,挑战传统攀高峰的拼搏,最后得到了在雨后晴空无限美的收获,最终的升华便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传
7、授与壮心不已夕阳红的情操。自幼时,周治国对事物的好奇已为他勾画出了一条有意义的人生轨迹;少年时的好强又给他一生注入了充沛的动力;中年时的逆境成长带给了他对学习方法的渴求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业务上对科学无止境的追求最终使他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学科的顶峰;他那淡泊名利的胸怀使他能有一个平静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波澜,保证一生稳步向前,更使他在晚年感到了无线的欣慰和极大地满足。看博济之师,百年兰馨的魏寿昆院士,他的求知若渴,风雨报国,作为冶金泰斗,自成一家,作为学者师者,终身沁香。看自强不息建功勋,两弹元勋铸辉煌的吴自良院士,他的自立自强,躬耕材苑,献身科研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看百炼成钢不惧难的柯俊
8、院士,他的流亡颠沛求学路,苦难不改报国情,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国情怀,这是怎样的一种报国热血!随着他在冶金长河中泛舟,在钢铁发展中起伏,在改革大潮中前进。看金凤凰鸣响材苑乐章的肖纪美院士,他的辗转归国路,拯救轰炸机,引领前沿路,材料哲学家,拾贝构贝雕。看大歌无疆,且歌且行的邹世昌院士,他的坚持求学明志,提出工业救国,科技报国,产业强国,最终达到了其科研梦想,桃李芬芳,人生如歌。看立志学术,心系科学的王崇愚院士,他怀揣梦想的崎岖求学路,在学术生涯的奋力攀登,将莘莘学子放心间,他的学者风范,师者气度不断感染着我们。院士们的故事就像一条小溪,静静流淌,细细品尝,如饮甘饴,回味无穷,给我们无限的力量。院士
9、不是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成绩的取得并不偶然,他们的身上集中反映的是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高尚品格,这正是我们这时代向前所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在此,我们向所有的老一辈科学和教育工作者表达由衷的敬意,就让我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在为中华之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勇往直前!众多院士给我带来了一顿精神饕餮,师韵北科大走出的院士一书,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付梓成书,翻阅厚厚的文稿,顿感师德氤氲,馨香久存,颇有感触。典藏师韵,历久弥香。他们正直伟岸的风骨、坚忍不拔的品格、虚怀若谷的心胸,如同苍翠坚挺的青竹,巍然耸立于华夏大地,在莘莘学子心中岿然不可磨灭;他们的学者风范、师者风华、行者风度,如同古韵悠悠的笔触,在素白如缎的
10、纸上舒闲留下墨迹,萦绕细腻书香。院士们的人生选择闪耀着以强国为己任的信仰光辉,他们牺牲了个人的利益,换来的是共和国的崛起富强。院士们的处事风格挥洒着敢想敢干、永不服输的豪迈气魄,他们以高度的自信和过人的胆识,展示了“钢小伙、铁姑娘”的英雄本色。院士们的治学态度代表了躬行勤奋、矢志不渝的高贵品格,他们用勤奋和坚持,换来成功之花的夺目绽放。院士们的师者风范彰显着荫庇桃李、甘为人梯的大家风骨,他们用严格的要求和无限的关爱,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北科大走出的院士们,他们的成就连同他们身上的北科大印记,已经深深烙进这个学校的记忆,载入共和国的历史。我作为一个北科大注入的新生血液,我知道再华美的文字也写不尽院士人生的精彩华章,我知道再丰满的文笔也说不完他们的辉煌人生路。仅能以此作为我对院士们的微微敬意,我们只能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去浇灌北科人的精神之田,用自己的努力去锻造自己的人生轨迹。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懵懂无知,我知道我将进入人生的一个重要轨迹,之后的路,或奋进,或颓废,或前行,或停步不前前方的路纵使充满诱惑,我坚信我会坚持内心最坚定的梦想,在北科大实现自己的转变与成长。图书馆才是我们应该呆的地方,学会独处的寂寞才是我们需要培养的能力。我相信众多院士带给我的力量会伴随我在北科大生活,学习,走向一个属于我们众多北科学子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