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章,期末考试复习,知识内容,一、质点,4、同一物体能否看作质点,要看具体情况。,3、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忽略,就可以看作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质点的特点:具有质量,占有位置,无体积和形状,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例题,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就可看作质点 C质点是一个既无大小又无质量相当于数学上的点 D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完全视具体问题而定,D,知识内容,1参考系,(2)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假定为不动)的物体或物体系叫参
2、考系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3)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不停地运动着,绝对,相对,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以9秒69打破男子百米跑世界纪录,再创速度极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博尔特的100米飞奔中,可以将他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博尔特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博尔特看作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课堂练习,AD,2、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B我们
3、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为参考系的,课堂练习,AD,3地面观察者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 D倾斜落向后下方,课堂练习,解析: 车厢中的乘客是以车窗为参照物的,则雨滴参与了两个运动:1、竖直下落,2、向后匀速 观察者看到是合运动:向后斜直线.,D,知识内容,1、时间间隔和时刻,(1)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对应数轴上的各个点,时间则对应于某一线段;时刻指过程的各瞬时,时间指两
4、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2)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秒、分、时,实验室里测量时间的仪器秒表、打点计时器。,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时刻:时间轴上的每个点对应着一个 瞬间,这个瞬间就是物理学中的时刻, 通常用t表示。,时间: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t=t2t1,在时间轴上标出下列时间或者时刻A、第5秒初=第4秒末 B、第5秒末 C、前5秒=5秒内 D、第5秒(内),具体探究,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5、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时”、“初”、“末”、“内”等字在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时的不同含义.答案 ACD,课堂练习,2、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 A、第2s末和第3s初 B、前3s内和第3s内 C、第3s末和第2s初 D、第1s内和第1s末,A,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运动的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知识内容,2、位移和路程,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具体探究,位移(矢量):,a.意义: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b.大小:x x2 x1,路程(标量):,c.
6、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位移路程,A,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路程是指物体轨迹的长度,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 B、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路程是标量,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 D、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则它们的位移也一定相同,课堂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其值是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值不会比路程大,CD,位移路程,3、如图所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的4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
7、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l甲、l乙之间的关系是( )Ax甲x乙,l甲l乙Cx甲x乙,l甲l乙 Dx甲x乙,l甲l乙,答案 B,课堂练习,矢量和标量,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位移 速度 力等,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如:路程 温度 质量 密度等,知识内容,注意:电流、磁通量虽然有大小,也有方向,但是是标量。,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
8、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标量 (4)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标量。,知识内容,(1)任何平均速度总是同“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而且只能适应这段时间内整个运动过程,求平均速度时,要紧扣定义式找位移及与该位移对应的时间。 (2)平均速度与时间有关,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对平均速度要明确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1.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50 m处的速度是6 m/s,16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则整个赛跑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A.6 m/s B.6.25 m/s C
9、.6.75 m/s D.7.5 m/s,答案:,解:B.由公式 m/s,课堂练习,2、由速度公式 可知( ) V与X成正比 物体的速度由X决定 C. V的方向与X的方向相同 D. V与t成反比,C,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矢量,其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单位: m/s2 (4)a越大,速度变化越快,a越小,速度变化越小。 (5)当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与v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知识内容,如果物体的速度很大,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一定很大?当枪筒中的火药爆炸时,子弹的速
10、度仍为零,加速度是否为零?如果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很大,加速度是否很大?如果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是否很大?,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1)速度大的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的速度 不一定大.,(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 加速度可以不为零,知识内容,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5)速度有变化,就有加速度。速度不变,加速 度为0.,(4)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就大。,1.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 )A、静止不动 B.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叙述中,结论正确的是 ( )
11、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为零 C.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D.加速度的大小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C,D,课堂练习,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必定增大; B.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C.加速度减小,速度必定减小; D.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 BD ),4.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运动得快的物体加速度大; B.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大 C.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 D.速度变化慢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小,( D ),课堂练习,5、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当加速度减
12、小时(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速度最大,BD,2.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它的轨迹是直线,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知识内容,(3)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两种: 一种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另一种是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
13、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2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B.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C.加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D.加速度方向可能改变,( B ),( BC ),课堂练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加速度恒定不变,但速度方向可以改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物理意义,知识内容,(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4)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6)中间位置的速度:,(5)求位移:,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7)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
14、T内通过位移之差x都相等:,知识内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8)逐差法: sm-sn=(m-n)aT 2,(9)第N个位移:,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v0=0自由落体) (10)1T内、2T内、3T内的速度之比是1:2:3:n (11)1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是1:4:9:n2 (12)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的位移之比是 1:3:5:(2n -1),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56m,那么物体下落第一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是多少?,活学活用,【8 】,1、一辆汽车在4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末速度为10 m
15、/s,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 B汽车的加速度为8 m/s2 C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 m/s D汽车的平均速度为10 m/s A.,课堂练习,2、一只足球以10 m/s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 m/s的速度向正西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 s,求足球获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答案 300 m/s2 方向向西,课堂练习,3、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则刹车6 s后汽车的速度为( ) A44 m/s B24 m/s C4 m/s D0D,课堂练习,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
16、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物体前两秒的位移是12 m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BC,课堂练习,4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 s末的速度为2ms,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头10 s内的路程为10 m B.每秒速度变化0.2 ms C.10s内平均速度为l ms D.第10 s内通过2 m,( ABC ),课堂练习,知识小结,1、位移-时间图像(x-t图),(1)求出运动过程中任何时刻的位移或达到任一位移所历时间t; (2)与x轴的交点可求出初位
17、移X0 (3)斜率代表速度v的大小、方向,表示物体做 ; 表示物体做 ; 表示物体做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方向与方向相反,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相遇时的位移相同。,知识小结,2、速度-时间图像(v-t图),(1)求出运动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或达到任一速度所历时间t; (2)与v轴的交点可求出初速度V0; (3)斜率代表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4)图线与对应的一段时间轴之间的“面积”来表示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S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0T1时间内的位移,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的速度相等;,1、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
18、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0 m,课堂练习,C,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 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 开头4 s内 A、B向物体的位移相同 Ct4s时A、B向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C ),课堂练习,3.下图表示一列火车运行情况,试回答下列问题:1)列车在各段时间内作怎样的运动?2)列车启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3)整个过程的位移是多少?,课堂练习,2
19、0,三、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内容,(2)速度公式为 ;位移公式为,下落时间由高度决定,(3)重力加速度(g),方向: .,竖直向下,大小:,g =9.8m/s2或g =10m/s2,纬度越高,,g 值越大,高度越高, g 值越小,V=V0+at,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g,g,g,V= gt,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与乙同时着地;D甲与乙加速度一样大,( CD ),课堂练习,B,实验:用打点计
20、时器测速度、加速度1.电磁打点计时器图所示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图,图中标出了几个主要部件的代号及名称图41,2电火花计时器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图图中标出了几个主要部件的代号,它们的名称见图图42,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3.取下纸带前,先断开电源.,打点计时器及纸带的处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2.纸带的处理:,A B C D E F,如求D点的速度:,图43,例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
21、x11.40 cm,x21.90 cm,x32.40 cm,x42.90 cm,x53.40 cm,x63.90 cm.那么:1、时间间隔T 2、计数点3的瞬时速度 3、加速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cm,s2=1.90cm,s3=2.38cm,s4=2.88cm,s5=3.39cm,s6=3.87cm。则:1.打点计时器工作的周期是 ,根据纸带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是 ,理由是 。 2.设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
22、示)。 3.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具体的计算结果是 m/s。,解析,某同学研究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利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了如图甲的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忽略纸带所受的阻力 (1)AB两点间的间隔tAB= _ s;DE两点间的距离xDE= _ cm实验时纸带的_(填“左”或“右”)端与木块相连接,该木块的加速度a= _(a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从图示纸带还可以测算出的物理量是 _ AB、C点木块对应的速度 BAD段木块对应的平均速度 C木块质量m (3)如果测量在
23、AD段合外力对木块所做的功WAB,还需要提供的实验器材是_ A秒表 B天平 C弹簧秤,第三章 相互作用,期末考试复习,力的概念,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4.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合成与分解遵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6.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5.力的测量:测力计,常用弹簧秤。,8.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关键:选定一个标度,课堂练习,CD,1、某人用一根绳拖着重物在地面
24、上前进,则( ) A.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重物 B.如研究绳对重物的拉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重物 C.如研究重物对绳的拉力,则施力物体是重物,受力物体是绳 D.如研究绳对人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绳,受力物体是人,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的作用效果表现在( )A、使物体发生形变;B、使物体保持静止C、使物体保持一定的速度;D、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AD,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物体在其运动速度方向上必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并不一定相同 D.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ACD,课堂练习,3、试作出下列两图中力的图示: (1
25、)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20N (2)球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6N,10N,FT=20N,FN=6N,重力G,1.重力与万有引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2.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但重力不是万有引力.,3.大小:G=mg.一般不等于万有引力(两极除外),通常情况下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地面附近一般取g=9.8N/kg。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取值常有所不同:g赤g极, g高山g平地,4.方向:竖直向下.,(1)有别于垂直向下,(2)一般不指向地心(赤道和两极除外).,5.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26、.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重心,均匀圆柱体,均匀铁环,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课堂练习,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确定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确定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重力的作用C.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大于物体运动时所受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同一处,无论静止或向上、向下运动所受的重力都相等,课堂练习,C,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都在几何中心C.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
27、合力的作用点D.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因此任何物体的重心必然都在物体上,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水和容器的共同重心将( )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D,相互吸引作用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3、强相互作用,2、电磁相互作用,4、弱相互作用,1、万有引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弹力FN,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2、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力是由
28、于施力物体形变而引起。,注意:a形变,b受弹力,3、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说明: 一根弹簧剪断成两根后,每根的劲度k都比原来的劲度大;两根弹簧串联后总劲度变小;两根弹簧并联后,总劲度变大.,弹力的本质是电磁力,思考与讨论,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会产生弹力吗?如何判断弹力的存在?,F1,F2,F,B点与球接触但无弹力,斜面与球接触但无弹力,假设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分析。,支持力,压力,结论: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弹力方向的判定,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受力物体;(曲面垂直于切面,延长线必过圆心),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且指向绳
29、收缩的方向;弹簧的弹力与收缩或拉伸的方向相反,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轻杆的弹力一定在轻杆上吗?,轻杆的弹力一定在轻杆上吗?,课堂练习,C,6.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拿细竹杆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悬挂电灯的电线被拉直,是由于电灯的重力作用在电线上,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二力平衡条件F合=0或牛顿运动定律F合=ma分析求解弹力的大小。,7、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的曲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曲杆对
30、小球的弹力FN的大小和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静止时,FN=mg,方向竖直向上 B、小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FN=mg, 方向竖直向上 C、小车向右匀加速直线运动时,FNmg, 方向斜向右上方 D、小车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时,FN=mg/sin, 方向沿着曲杆向上,课堂练习,ABC,8、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
31、,T不可能为零,AB,课堂练习,9、如图甲所示,大弹簧内套小弹簧,大的比小的长0.2m,底端一齐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自由竖直向上升,当压缩此组合时,测得弹力与压缩距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求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1和k2。,弹簧的弹力: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F=kx.x是弹簧的形变量,k是劲度系数,单位:N/m,劲度系数由弹簧的材料、粗细及弹簧的直径、长度等本身的因素确定。,课堂练习,加深对弹簧弹力的理解,如图所示,给弹簧挂上一重为10N的物体时,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多少?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呢?,结论:对理想化的轻弹簧来说,两端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拓展:同一根绳中的拉力也处处相等,10、如图所示
32、,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N,GB=4N,A用悬绳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轻弹簧的弹力F=2N,则绳中张力FT和B对地面的压力FN的可能值分别为( ) A、7N和0 B、5N和2N C、1N和6N C、2N和5N,BC,课堂练习,11、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33、 ( ) Al2l1 Bl4=l3 Cl1l3 Dl2l4,B,课堂练习,C,12、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m1g/k1 B.m2g/k1 C.m1g/k2 D.m2g/k2,课堂练习,静摩擦力Ff,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静摩擦力。,2、产生的条件:,a、接触面粗糙,b、两物体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有弹力),c、
34、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3、本质:现代摩擦理论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4、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或接触点上,0 Ff Fmax,6、大小:,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平衡条件F合=0或牛顿运动定律F合=ma分析求解。,如何判断两接触物体间是否存在静摩擦的作用呢?,假设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分析。,A、B均静止,A、B一起匀速运动,思考与讨论,1、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吗?一定是阻力吗?,2、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有关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呢?,不一定,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3、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受到静摩擦的
35、作用吗?,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思考与讨论,(最大静摩擦力Ffm=FN),例:用手抓紧一根竖直铁棍,当手的握力增大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对铁棍的静摩擦力变大了 B、手与铁棍间的正压力变大了 C、手与铁棍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变大了 D、铁棍更不容易下滑了,小结:正压力变大了,则最大静摩擦力 变大,但静摩擦力不一定变大。,试一试,下列各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判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立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今以水平力F拉B,而两立方体均保持静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36、和B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BA和B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CB与桌面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 D若用力F拉A,则B与水平面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活学活用,B,三个物体A、B、C叠放在一起,物体之间,物体和地面之间都不光滑,水平力F1=5N,F2=3N分别作用在物体B、C,如图所示,且A、B、C均静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对A的摩擦力向右 BB对C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C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C的摩擦力向左,BD,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此时重力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F BF+G CG DG,AC,两物体间有弹力不一定有
37、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5、大小:,Ff=FN,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其数值与接触面的材料及粗糙程度等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及运动状态无关。,滑动摩擦力Ff,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个物体滑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2、产生的条件:,a、接触面粗糙,b、两物体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有弹力),c、物体间有相对运动,3、滑动摩擦力本质是一种电磁相互作用。,其中FN是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4、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成任意角度。,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吗?一定为阻力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8、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故既可以为阻力,也可以为动力。,思考与讨论,2、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的作用吗?,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3、两个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又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能产生滑动摩擦力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物滑动,物不动,结论:Ff动 F静max,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推力F = kt(k是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所示从t =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图下图中的:( ),B,13、一个质量为2kg的木块静止放在水
39、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10N,现对木块施加一个水平推力,求以下几种情况中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1)F=4N;2)F=8N;3)F=12N;4)F=16N;5)在物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若撤去F,则摩擦力的大小又为多少?,课堂练习,C,14、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40、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课堂练习,15、如图在=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时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g=10m/s2)( ) A、10N,向右 B、10N,向左 C、20N,向右 D、20N,向左,D,课堂练习,BD,16、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课堂练习,C,17、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
41、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 )A. F1向下,F2向上,且F1=F2B. 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 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 F1向上,F2向下,且F1=F2,课堂练习,C,18、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 )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课堂练习,19、物块M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如果将水平力F撤去,
42、则物块( ) A、会沿斜面下滑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变化 C、摩擦力的大小变大 D、摩擦力的大小不变,B,课堂练习,20、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可能 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D、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D,课堂练习,力的合成和分解,1、概念:某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
43、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3、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同向相加,反向相减,4、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5、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只有大小的物理量,运算遵循代数加减,6、共点的两分力大小一定时:越大,合力越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7、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分力:,注意:合力大小一定时:越大,两分力越大,结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力的图示由作图法求出
44、合力的大小和方向,F1,F2,F合,例:已知F1=45N,方向水平向右;F2=60N,方向竖直向上,求F合=?,大小F合=155N=75N,方向:与F1成53斜向右上方,试一试,主要测量,1、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时:,记录,结点O的位置,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2、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时:,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记录,实验探究,思考与讨论,1、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试判断斜面给物体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如图所示,物体在斜向右上方的拉力F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试判断拉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45、1、试求F1=3N,F2=5N,F3=9N三个共点力的合力的范围。,1NF合 17N,0NF合 14N,2、若F1=3N,F2=5N,而F3=6N,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的范围又如何?,注意:三个共点力或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的合成中,合力的最小值有可能为零。,三个共点力的合成范围又有什么特点呢?,思考与讨论,BD,21、下列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B.分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产生的效果与合力单独作用于物体时产生的效果相同C.合力总是大于分力D.两个分力夹角在0到180之间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课堂练习,2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
46、木板上,用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0,以便于计算出合力的大小,ACD,课堂练习,A,方法点拨:首尾相接法,课堂练习,24、如图所示,用A、B两个测力计拉橡皮条的D端(O端固定)当D端达E处时(+)=90;然后保持的读数不变,当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变小时,要使D端仍处在E处,可采
47、用的办法是( )A、增大B的读数,减小角;B、减小B的读数,减小角;C、减小B的读数,增大角;D、增大B的读数,增大角.,B,课堂练习,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原则,1)按照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2)在具体问题中,还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正交分解。,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一解,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解,2、常见的力的分解:,3)已知一个分力F1的大小和另一分力F2的方向 (即已知F2和F的夹角),A、F1 Fsin无解,B、F1= Fsin一解,C、FsinF1 F两解,3、力的分解实例:,D、F1 F一解,压紧斜面的力,对下列各图中的力进行分解:,思考与讨论,25、一个物体质量为m,沿倾角为的斜面下滑,则下面关于此受力分析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Gx为下滑力,施力物体是斜面 B、Gy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物体 C、FN和G的合力等于Gx D、若物体匀速下滑,则没有摩擦力,课堂练习,26、如图,三根绳子上的拉力分别是F1、F2和F3,若悬点B不动,悬点A水平向左移动时,对三根绳子上拉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变小,F2、 F3不变; B、F1变大,F2、 F3不变; C、F1 、F2变大,F3不变; D、F1 、F2、F3都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