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医学史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26506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学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医学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医学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火的发明和意义火的使用,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掌握支配一种自然力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使原始人不惧黑夜,征服严寒和抵御野兽侵袭,扩大生活领域;彻底改变了原始人茹毛饮血的生食习惯;火的使用和发明,为热熨、灸法、汤药等治疗方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黄帝黄帝,姓公孙,一姓姬,名轩辕。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原始社会末期。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以之托名。神农神农,一说即炎帝,姓姜,名魁。农业和中药的发明者,新石器时代晚期。发明制作耒耜,教民农耕。遍尝百草,发现药物,教民治病。东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以之托名。伏羲伏羲, 史记称伏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新石器时代早期

2、。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的王。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八卦,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砭石砭石,我国最早的原始医疗工具。砭石治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砭石的种类很多,可用于熨法(球形、扁圆形) 、按摩(卵圆形、扁圆形) 、穿刺或切割(刀形、剑形、锥形、镰形) 。第二章酒的发明和意义原始社会末期,人们从果实发酵中发现酒。酒在早期多用于祭祀祖先和医治病痛。酒能“通血脉” 、 “行药事” ,适量饮用有兴奋或强壮作用,大量饮服则可产生麻醉。酒应用于医疗实践是医学史上的重要成就。酒还可作为溶剂、能消毒、防腐。汤剂的发明和意义汤液经法为伊尹所撰。汤液是中医主

3、要剂型之一。汤液的发明与使用,既可将生药变为熟药(减低毒副作用、便于服用) ,又使单味药向多味药转变成为可能。药物品种增多可以提高疗效,同时多种药物配制成复方,标志着方剂的产生,为临证用药经验的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提供条件。汤液创制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最早的医事制度1.当时的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4 科,这是医学史上的最早医学分科。2.“医师掌医之政令” ,医师之下设士、府、史、徒,分理医疗、医疗事务、文书医案、役使等职,形成基本完善的医政组织结构。3.医师主管各科疾病的医疗事务, “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

4、为下。 ”根据医士的医疗效果进行考核,并据此制定级别和俸禄。4.有关负责卫生保健的官职,责任范围涉及王室人员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医和的六气致病说医和是春秋时期秦国医生。六气:阴阳风雨晦明。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六气致病说”成为后世病因学说的萌芽。第三章五十二病方该书分为 52 题,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该书记述的药物,以植物药为主,动物药次之,矿物药居末。记载方剂大多是由 2 味药以上组成的复方。 五十二病方真实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治百病方武威汉简又称治百病方 ,较详细记载药物的制作、剂型及用药方法等。用药方法多种多样。

5、针灸记载三里、肺俞、泉水等穴位及用针法、禁忌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医药的真实情况。扁鹊、华佗、淳于意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家。姓秦,名越人。精通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重视综合治疗,有“六不治”的行医之道。其中“信巫不信医不治” ,是对扁鹊注重实际、反对迷信的最好概括。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东汉杰出的医家。华佗医术以外科著称,用麻沸散应对针药不能奏效的病人,是中医外科鼻祖。他治疗内科疾病,强调辨证论治。淳于意,姓淳于,名意,西汉时期唯一见于正史记载的医家。又称仓公。淳于意的“诊籍”包括病人的姓名、贯里、职业、症状、诊断、病理分析与治疗预后等内容,是我国现存最早

6、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内经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书各 9 卷,每卷 9 篇,共 162 篇。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疾病预防等。 素问论述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 灵枢着重介绍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两者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阐明三因制宜等辨证论治原理,体现人体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念。 内经的基本精神和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整体观念;重视脏腑经络;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内经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创立脏腑经络学说,后世称该书为“医家之宗” 。难经黄帝八十一难经 ,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 。以问答释

7、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全书以基础理论为主,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难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注。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该书最早提出“奇经八脉”的名称,并提出“左肾右命门说”和“无形三集说” ,对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学作出贡献。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出独创的见解,对 40 多种杂病的防治作了系统阐述,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包括理、法、方、药系统的辨证论治原则,为我国临床医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六经辩证的原则治疗外感热病,用脏腑辩证的原则治疗内伤杂病。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简

8、称本草经 、 本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反映我国东汉以前药物的经验与成就。收载药物 365 种,将药物按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开创以分类法研究本草之先河,是我国药物学最早的分类方法,概述中医药学基本理论。1.论述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2.提出药物七情和合理论;3.完整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4.阐述药物采集,加工,炮制和制剂。第四章脉经魏晋时期,王叔和撰成脉经 ,奠定我国脉学发展的基础。 脉经10 卷 98 篇,包括脉诊、脉形、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分辨以及妇人、小儿脉的辨识等。1.确立“寸口诊脉”的脏腑定位;2.整理归纳 24 脉,规范脉象名称;3.强调脉诊与临床治

9、疗结合。针灸甲乙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为后世针灸对的发展奠定基础,该书共 12 卷,128 篇。1.系统整理人体腧穴;2.提出分部划线布穴的穴位排列方法;3.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4.总结临床针灸治疗经验。本草经集注1.补充新药,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2.方便临床,提出“诸病通用药” ;3.重视炮制,详论药物加工修治方法。 本草经集注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本草著作,初步确立本草著作的编写新体例和中药分类新方法,在本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本草学著作。雷公炮炙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敩的雷公炮炙论 。1.记载多种炮制方法;2.药物修治规定详细;3.炮制

10、范围涉及广泛。系统总结南北朝以前有关中药加工炮制的经验,成为我国现存第一部炮制专著。中药传统炮制工艺“炮制十七法” ,就是在雷公炮炙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炼丹中国炼丹术,是制药化学的前身,随金属冶炼业一起发展,源于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炼丹家是晋代葛洪,代表作抱朴子 ,陶弘景是葛洪之后的又一位重要炼丹家,他整理总结炼丹经验,著成合丹法式 。肘后方肘后救卒方 ,又称肘后备急方 、 肘后方 ,东晋葛洪著,记载一些常见病症的简便疗法和急救疗法,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临床实用手册。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 肘后救卒方是现存最早的急症诊治专著, “肘后”是指随身携带以备急用, “救卒”意在救治突然发生的急病。突

11、出简、便、廉、验的用药特点。 肘后方第一次准确而详细地描述天花的症状;首次记载了隔物灸,为后世灸法的发展作出贡献。刘涓子鬼遗方刘涓子鬼遗方 ,又称神仙遗论 , 痈疽方 ,东晋刘涓子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专著,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科的主要成就,主要内容包括金创战伤、痈疽疮疡、皮肤疥藓、瘰疬瘘疮等。小品方小品方 ,又称经方小品 ,陈延之撰,是南北朝一部实用价值较大的方书,被后代医家奉为绳墨。从理论上提出伤寒、温病分治学说,明确指出伤寒、温病、时行的不同,还提出“伏温成温说” ,突破“伏寒化温”的局限。首次明确记载瘿病,详细描述脚气病的症状。强调用药节度,提倡简便廉验。第五章黄帝内经太素黄帝

12、内经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又名黄帝太素 ,简称太素 ,唐代杨上善编撰,杨氏整理和注释内经有三个特点:(1)首创对内经的全面分类研究;(2)尊重古传本而不妄改;(3)其训释多据说文 , 尔雅 , 广雅 , 释名 ,并汇通医理而阐发。王冰王冰,号启玄子,又名启元子。 (1)对原书卷篇次序重新编次;(2)补亡续断;(3)注释发挥。外台秘要外台秘要又名外台秘要方 ,简称外台 ,唐代王焘编撰,,主要成就如下:(一)整理保存大量古代医学文献;(二)搜索整理推广民间单验方;(三)载录唐以前医学发明。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 、 千金翼方常合称千金方 ,唐代孙思邈撰。 千金方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医药学名著,被

13、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步临床百科全书,主要医学成就如下:(一)注重医德修养;(二)集唐以前医方大成;(三)重视妇儿疾病;(四)积累丰富药物经验;(五)强调综合治疗;(六)积极倡导养生。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又名英公本草 , 唐本草 ,苏敬鉴于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主要成就:(1)新增药物 114种;(2)纠正以往草本书药物记载的错误;(3)该书的药图,是中国医学史上通过绘图来描记药物形态和颜色特征,作为识药标准的一种创造。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较系统地总结唐以前药物学成就,是图文并茂的药物学专著。本草拾遗本草拾遗 ,又名陈藏器本草 ,主要成就:(1)新增药物 692 种;(2)方剂功效分类的创新;(3

14、)纠正旧说之讹误;(4)拓充药物的功用,主治,用法。食疗本草食疗本草 ,唐代孟诜所撰。该书原为孟诜编撰的补养方 ,后经其弟子张鼎补丁,因以食物药治病为主,故改名为食疗本草 ,主要成就:(1)总结并丰富了食疗药物;(2)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食治原则;(3)重视食疗药物宜忌;(4)重视动物脏器要用的价值。海药本草海药本草 ,五代李珣编撰,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记载外来药物为主的本草著作,因外来药物主要通过海舶自国外输入,故称“海药” 。突出成就:(1)广收海药,稽其源委;(2)旁征博引,内容详细;(3)记载岭南药物。海药本草荟萃五代以前外来药物之精华,是中外医药文化交流的产物,对我国古代药物学

15、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现存最早的,既有文献价值,又有临床价值的骨伤科专著,主要论述骨折与关节脱臼的治疗。主要成就:(1)较为系统地论述骨折的治疗常规,包括骨折部位冲洗,牵引,复位,敷药,夹板固定等具体步骤;(2)针对骨折复位固定,提出动静结合的治则;(3)治疗肩胛骨脱臼,首次采用“椅背复位法” ,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首创;(4)收载 40 余首处方,运用外洗,外敷,内服等多种治法,成为后世骨伤病治疗的典范。经效产宝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经效产宝 ,出现在唐代末年,论述妊娠杂病,难产诸病及多种产后病症,并具体介绍临证多种治法。该书所载的“四物散” ,适用于妇科诸病,后世易散为汤,历千年临床检验而成为“妇科圣药” 。颅囟经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最早提出小儿“纯阳”体质学说,首次记载用烙脐法有效预防小儿脐风,该书采用鳖甲治疗小儿骨蒸的方法,疗效较好,沿用至今。鉴真鉴真 6 次渡海,历时 10 载,在唐天宝十四载抵达日本奈良。鉴真使用的脚气入腹方,诃黎勒丸等,为丹波康赖医心方收录。鉴真在日本奈良招提寺圆寂,日本民众赞誉他为“过海大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