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PM 机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CPM 机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下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大部分病人对使用 CPM 和进行活动都有恐惧心理,惧怕疼痛,怕自己不能够承受.另一部分病人因缺乏锻炼知识,害怕使用 CPM 会对关节不利.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一状况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耐心说服,安慰,解释,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情绪,有的放矢地通过自己的言行,激励患者的斗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机体内潜在的积极因素,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手术后第 2 天起在 CPM 上行被动锻炼,应在腰麻置管内注药拔管后,术后引流管拔除前,目的是既做到无痛锻炼,又便于引流充分.角度从 40度开始,1 个来回/min,
2、持续锻炼 1h,2 次/d,以后逐日增加角度 510 度,每日 2 次.术后 2 周内屈膝超过 90 度.若疼痛剧烈或有皮下瘀血应适当减少度数,并遵循三级镇痛的原则止痛,即口服,肌注止痛药物,严重者应给予腰麻置管内注药.停机时间,一般手术伤口愈合,主动关节内活动无疼痛,肿胀停止或消退时,大约 34 周. 临床上常见到停机后肢体主动活动角度均小于机上活动角度,这是由于肌肉主动活动力弱,所以在 CPM 被动锻炼的同时,也应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方法为取仰卧位,双手支撑床面,伸直膝关节将肢体抬离床面,双下肢交替进行,行股四头肌的锻炼;下肢伸直,做下肢诸肌肉收缩动作,持续数秒后放松,锻炼下肢肌肉舒缩功能
3、.锻炼膝关节屈伸功能为坐床边小腿下垂,缓慢屈伸膝关节,仰卧位时将患肢伸直,缓慢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训练肌牵拉功能时将足跟置矮凳上,单腿支撑坐立,缓慢弯腰至肌受牵拉,持续数秒后放松,也可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由他人协助抬起患肢至肌牵拉,维持数秒后放松. 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如术中假体固定牢固,术后可使用 CPM 装置,术中见骨质疏松严重,假体固定不牢的术后不宜使用 CPM 装置进行锻炼;膝关节内手术后,常规放负压吸引管,在 CPM 运转时,应夹闭吸引管,以防负压作用而使吸引管内血液回流,停机时放开吸引管;CPM 机使用应从小角度逐渐增大,活动角度依手术部位,类型和要求而区别,以防关节囊或关节周围软
4、组织松弛而造成关节脱位.手术肢体放在 CPM 机上后,要上好固定带,大腿应尽量贴于活动架上,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架,达不到要求的活动角度. 预防膝关节感染是人工置换术后极为重要一项,它可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关节持续疼痛是膝深部感染的重要指征,它提示膝部有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引起假体松动.患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体温持续升高,关节肿胀,充血或表现为长时间的关节疼痛,窦道形成而局部肿胀不明显,均提示有感染的发生.因此,要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不污染,联合使用抗生素,并注意预防其他感染. 下肢关节康复器,以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es Passive Motion)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人体的自然复原力,发挥组织代偿作用,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原有功能。 优点: 1 减轻术后痛苦,病人乐于接受。 2 保持关节良好的活动范围。 3 有效防止关节内粘连和关节外挛缩。 4 加快伤口愈合及消肿。 5 促进坏死组织成活及关节软骨损伤的自身修复。 适用范围: 1 下肢骨折:包括关节内骨折,长骨干骨折和干骺端骨折,经切开复位、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或闭合复位、髓内针、ENDER 针内固定后。 2 关节囊切除、关节松解术及关节成形术后:包括创伤性关节炎、活动受阻或粘连性强直;关节 外挛缩或粘连;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血友性关节病,行滑膜切除术后。 3 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