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2014年高考作文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王立根(省语文学会会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特级教师) 每个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都会有艰难困苦,是勇往直前还是退缩不前?如何面对困境,这里就涉及人生的态度问题。面对困境时,一个人拥有怎样的情怀、思想高度和格局,就决定了他具有什么样的作为。 如果有一点思辨性,也可以写面对悬崖,我们让自己的梦想变得高尚、变得美丽、变得博大、变得激情高昂,也因面对悬崖,而让我们的梦想勇气倍增。 应该说,作文可引用的素材很多,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历史伟人、科学家等等都可以入文。但
2、广征博引,空洞说理,仅仅只是做别人的陪衬,还是得不了高分。考生最好要结合自己的感情经历、生活体验,写出自己的感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写出层次,写出文采和感情,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第一位。,许序修(双十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 今年的福建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不错,既具体又抽象、既浅显又深刻,很有利于检验考生的思维能力、思想认识、人生信念等方面的素养。因为,命题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使我们想到“人生态度千万种,惟有信念万事成”。 说其具体浅显,是说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等均是学生见过的自然、人文景观。但是,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因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已
3、赋予不同内涵。“空谷”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天堑,悬崖峭壁象征面对“天堑”手足无措、顿觉无路可走的无奈与绝望;栈道桥梁则象征架起飞跃“天堑”的坦途。这就引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话题:面对多元社会的无数“空谷”,应以何种智慧、何种姿态去跨越。这就是命题抽象深刻之处。 这样的命题,既有利于考生联系时代、现实和生活实际,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品位和价值取向,又有利于写出具有时代气息、鲜明个性、思想洞见的作文。因为,面对空山绝谷,不泯希望,不坠壮志,将其视为栈道桥梁,满怀信心,踏勘前行,人生便会柳暗花明,有所作为。,钟斌(厦门一中高中语文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 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对于空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联想。“空谷”
4、,字面义是寂静的、空旷的,隐含人迹罕至难以征服的意思。面对空谷,有人想到悬崖峭壁生敬畏之心或畏葸不前的心结,有人产生征服的勇气。两类想法联想都有现实的依据,不一定谁对谁错,各有理由。考生可以联系当下,打破一元论的枷锁,甚至走出二元对立的局限,基于不同的立场得出不同的认知。 材料立意有点晦涩。表面上看充满人文色彩,实际上给考生设置了不小的心理障碍:“空谷”该作何解释?“悬崖峭壁”是比喻什么生活现象?“栈道桥梁”有何文化内涵?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想法? 要弄清这些问题,就需要考生不断地去揣摩出题者的意向。从题目中很难揣摩出命题者的价值取向,是一种进步,有利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但材料的内容太诗性
5、,“学院味”较浓。预计考生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的现象会比较严重。,写明乐观和悲观的区别 林璇(福建省2010年高考作文满分得主) “空谷”这个概念类似一个潜在的机遇,相当于分水岭,强弱在此可以直观显现。看着感觉有点深,我会从类似“困境”这样的角度写开。强者于空谷前,能克服恐惧,给自己搭建到达彼端的桥梁。也就是说,于强者,空谷是一个机会,能厚积薄发,获得成功;而弱者视其为悬崖,给了自己放弃的借口 或者可以从视角来写,写明乐观和悲观的区别。可以阐述观点是给自己的内心搭建桥梁,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当临空谷而无惧,从而到达理想圣地。而不应该视空谷于悬崖,抱着悲观消极态度,怯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甘于平
6、庸停滞。,从如何面对人生低谷写 周女士(公司职员) 如果是让我来写,我会从如何面对人生的低谷以及如何面对困境去写。面对人生的困境,是感慨、哀叹,还是架设一道桥梁,渡过难关?一种是积极的心态,一种是消极的心态。写出怎么样去勇敢面对就好。,空谷不就暗喻高考,成功跨过你便冲出囚笼破茧成碟,若是失败过往的努力烟消云散! 不论是悬崖还是桥梁,其实都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桥梁看似通途,然而也有命悬一线戛然而止的危急;悬崖看似绝境,却也不乏有绝处逢生的可能。言而总之,世上没有绝对和必然,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福祸相倚 其实人心本就是一座空谷,初生之时空无一物。生命游走,岁月奔流,谷内之景渐次纷繁,群芳盛放抑或木
7、石荒凉,不复初刻平和安详。祈愿在某时停驻,不必费力填满旁人想象,亦无需置身旷野哀怨颓丧,幽兰独放,从心就好 .悲观的人想到悬崖,乐观的人想到栈道桥梁。对待一件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乐观的人走过了空谷,看到了空谷之后的无限风光,而悲观的人却只能停滞不前,屈服于眼前的悬崖,而一事无成 遇见困难,乐观者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也一定会去寻找路。悲观者则认为是万丈深渊,必然选择退缩,双十中学语文名师杨极生认为,在角度方面,主要涉及“心态”和“想象”。先说心态,“空谷象征困境、绝境,在绝境中就要想办法,找出路,而消极和积极两种心态就决定了不同的出路。”另外是想象与创造,从“空”的角度出发就会想到悬崖,而要
8、从“空”到“不空”就会想到搭桥梁。 “写心态这个角度,很容易雷同。”杨极生坦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福建卷的作文题确实有点难写,主要就难在出彩。,福州八中高三语文集备组长 郑玉平郑玉平老师表示,今年福建卷的作文题材料文字量少,表达简洁,但意蕴丰富,有很强的思维延展空间,可写的角度不单一,指向也很明确。审题不难,但写出深度不易。材料中的“空谷”是审题思维的起点,字面含义是指空旷幽深的山谷,即人迹罕至的地方。古时也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它的比喻义,常指人生的绝境。当然,也可以从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将其理解为“人生至美的风景”。 如何看待“空谷”?可从“悬崖”角度谈,将其看
9、成人生的困境,既可肯定其直面现实,对人生的理性认知;亦可写人生态度较为悲观。从“栈道和桥梁”角度谈,将其看成是面对困境时,如何借助“桥和栈道”渡过难关,肯定其乐观的人生态度,肯定其因不同的视角,超越现实生活,在人生绝境处,寻找生命的至真、至善、至美。当然,从材料整体出发,“有人”的列举提示了可谈不同人的立场、态度、认知、审美,引发对“空谷”意蕴的体验和感受的差异,亦可深度挖掘这种感受不同形成的历史、现实原因。总之,福建2014年高考作文题,超越抒情,关注理性。强调不同角度看问题,倡导用现实或浪漫的情怀直面或超越人生的“空谷”。,福州三中高三语文集备组长、语文高级教师 陈健“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
10、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审题的关键是抓住内涵主旨,运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想一想为什么面对空谷,人们会有不同想法,即可从材料整体出发,正确立意,比如:心态决定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成就不同人生;不同的阅历产生不同的思想意识;认知不同而境界不同。考生既可以从材料整体出发,综合立意,也可以从材料所给句子分别切入,单向立意,如:险境并非绝境;寻找出路,离开险境;路在心中;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险境;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能走出人生空谷。考生若能引用名言警句入文,会增加作文的含金量。如“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能看到每件事情的好的一面,并养成一种习惯,还真是千金不换的珍宝
11、。”禅诗“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对命题者而言,所给材料预设了价值判断,主题导向明确,即“应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这样的命题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多元发散。对考生而言,虽然作文审题不算难,但真正要写出观点独特、思想深刻、文采斐然的作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此外,这样的命题难免出现套题现象,如套用“换个角度看问题”等万能的思路。总的说来,审题容易,写好不易。,福建社科院文学副研究员、副教授 李国庭分解出三个角度:面对艰险,畏难怕险,束手无策,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肯定做不成什么大事;面对艰险,千方百计设法攻坚克难,持这种生活态度的人,一定会大有作为;
12、还可以把上述两个角度综合起来写(第三角度)。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必须要有足够精彩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采用描写、叙述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综合运用四种表达方式写,才可能使文章出彩。如用议论文,最好应该用唯物辩证法作指导,采用关系性立论文体式写综合角度,并要写清三层意思:面对艰险,惧怕畏缩,肯定碌碌无为;勇敢直面艰险,想方设法攻坚克难一定会有所作为;要能直面艰险,攻坚克难,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平时就要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锻炼吃苦耐劳、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这种理论结合实际地加以充分论述,就会写出高水平的议论文来。自然,写议论文既可用规范的体式写,也可用散文化的随笔写,写出材
13、料丰富、论证有力、思想深刻的好论文。,安徽2014年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宿城一中语文老师张海松称,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材料很新颖,关注的虽然是娱乐圈的问题,但是与现实联系很
14、紧密,需要有很活思维,写作角度很多。 “较去年安徽高考作文,应该说从审题角度来说,难度降低了。”张海松认为,这段材料中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其实是社会中不同人之间复杂关系的展示,考生可以从尊重和坚守道德底线这两个角度去写。 张海松说,从表演艺术家的角度来说,可以改,也可以不改。表演艺术家要改,可能是因为剧本不好,或者是因为违背了表演艺术家的底线。不改,有可能是对表演艺术家的挑战,但是又尊重了剧作家和剧本。 从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冲突角度,是不是可以认为,表演艺术家挑战剧作家,是对权威态度的不唯命是从。,这位老师分析说,剧本跟表演是一个充满合作与冲突的矛盾双方,演员的表演要基于剧本,有些时候也需要演员
15、的临场变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类似的“剧本”还有很多,该如何去面对?这也在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这位老师分析说,剧本跟表演是一个充满合作与冲突的矛盾双方,演员的表演要基于剧本,有些时候也需要演员的临场变通,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类似的“剧本”还有很多,该如何去面对?这也在考查考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总之,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才是高考作文重点!所以我们的考生在立意时不可偏颇,要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争议的产生其实只是看到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无没有前提的一定的是和非,但这样说,也并不是要我们的考生的观点要“骑墙”“各打五十
16、大板”“和稀泥”,相反,观点是一定要鲜明的,而且最好要开门见山,比如标题就是观点。从材料的选择来看。对于我们的考生来说,在写应试作文的时候,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材料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这个材料作文,其实我们的身边甚至是课本上就有许多这样生动鲜活的例子,比如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开始就举出的例子: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 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福建社科院文学副研究员、副教授 李国庭分解出三个角度:面对艰险,畏难怕险,束手无策,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肯定做不成什么大事;面
17、对艰险,千方百计设法攻坚克难,持这种生活态度的人,一定会大有作为;还可以把上述两个角度综合起来写(第三角度)。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必须要有足够精彩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悟,采用描写、叙述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综合运用四种表达方式写,才可能使文章出彩。如用议论文,最好应该用唯物辩证法作指导,采用关系性立论文体式写综合角度,并要写清三层意思:面对艰险,惧怕畏缩,肯定碌碌无为;勇敢直面艰险,想方设法攻坚克难一定会有所作为;要能直面艰险,攻坚克难,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平时就要确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锻炼吃苦耐劳、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这种理论结合实际地加以充分论述,就会写出高水平的议论文
18、来。自然,写议论文既可用规范的体式写,也可用散文化的随笔写,写出材料丰富、论证有力、思想深刻的好论文。,重庆2014年高考作文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
19、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要求:1、结核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董小玉认为,这个材料贴近生活,耐人寻味,具有多元化的含义。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与挖掘,诸如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以及生态与环保等。譬如关爱与责任:游客打算租房,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老人的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
20、道德价值观念。善良与宽容:当游客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老人,他打碎了一个精美的玻璃杯时,老人则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老人宽慰的话语不仅抚慰了游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这个世界上善良的情怀会让人永远记住。尽职与原则:老人进屋后,首先询问游客:“玻璃杯碎片呢?”当得知游客已把碎片和别的垃圾一起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拒绝把房屋租给游客。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这个细节、这个举动,不仅将老人的尽职行为、原则风范、敬业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蕴涵了一种生态环保的担荷意识。董小玉认为,这个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关注
21、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遵守社会规范,让道理变成人格,让规范变成尊严。它启示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充满关爱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守责任的人!细节决定成败,上海高考作文,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今年上海作文题确实绕了弯,首先沙漠是个比喻又有辩证法,自由与限制又是一个对比,上升到哲学高度 .上海今年语文高考作文题目的材料应该来自于卡夫卡的自由意志三点式,原文大意是:你的意志是自由的。这就是说:当它想要穿越沙漠时,它是自由的,因为它可以选择
22、穿越的道路,所以它是自由的,由于它可以选择走路的方式,所以它是自由的。可是它也是不自由的,因为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不自由,因为无论哪条路,由于其谜般的特点,必然令你触及这片沙漠的每一寸土地。,在收获副编审、这才是最好的语文书作者叶开看来,上海高考语文命题对这段材料的选择,只是截取了部分卡夫卡的表述,但该题目很简约,也很明确,谈论的就是“自由与不自由”,这样的主旨很传统、稳健,出题四平八稳。他认为,其实自由与不自由的主要思考方向是比较明确的:个人的自由要在社会的限定范围内,即很多社会性、国家意志性的规则、法律、义务、责任、税务等,是强制性的规范,公民必须遵守,这就如同你必须进入沙漠,必须在沙漠中
23、思考、选择,你无法选择不进入沙漠,但你在一片茫茫无尽的沙漠中,有选择与别人不同道路的自由。从这道题目来说,写作难度属于中等,考生写议论文比较好,但通过故事来诠释中心也未尝不可。从写作内容来说,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可以写的,所以考生的写作范围比较大,关键是要处理好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比如,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但前提是要遵守社会规则,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所以每个人又都是不自由的。,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游弋人生总归是这样。这就好比要穿越一片沙漠,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世界上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比如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一个生来是王
24、子,一个是贫儿,你有选择的自由吗?但一个贫儿可以变成王子,那就是你的自由,没有人阻止你通过奋斗改变命运。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我们不要怨天尤人,我们没有选择出生的自由,但可以选择改变命运的自由。有许多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就是对这种“自由“的注释。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不得不“,比如说我们不想这样,但生活让我们必须这样,因而我们不得不这样。像项链的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最后不得不同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她自由吗?她不自由
25、,她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在当时法国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她也无法改变,的命运。可她为什么痛苦呢?她的痛苦就在于她的不自由啊!一番丢项链的经历恰又使她自由起来,比如说夫妇两个齐心协力,花十年的功夫把所有的债务还清,她变成了一个粗壮耐劳的妇女,由爱慕虚荣的女人,还原成真实的自己。于是当她再遇见当年的女友的时候,倒说“不过这一切都结束了“,她自由了!这是什么?这就叫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悖论当中,有的人痛苦万分,有的人生性洒脱,这是心灵的境界不同。冯友兰把人生归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一个人整天陷入功利境界当中,其心灵是不自由的;若进入天地境界,那真是人生的大自由。
26、像星云大师所言“我是佛“,我都是佛了,还有什么不自由的?在所有的古人中,我最崇拜的是苏东坡,他是一尾鱼,是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游刃有余的鱼。他有选择不被贬谪的自由吗?没有。儋州尽管不是沙漠,但也是荒蛮的瘴疠之地呀,苏东坡能活着回来都是奇迹。但他很自由,“短篱寻尺间,寄我无穷境。“在所有的现代人中,我最佩服的是周有光,经历过无数次运动,如今活到了让上帝忘记的年龄,没有心灵的自由,谁可臻此境?亲们,您要做这样自由游弋的鱼吗?,沧海草芥,微不足道的渺小,无论于生命,还是于大自然于社会群体。绝对自由翱翔的,只有思想,艺术正因此而光大。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常怀敬畏与慎独,方可尽情从吾
27、所乐。,湖北高考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主要是强调每个人一定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考生肖同学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个题目写起来比较自由。”考生杨同学说,“好与不好,自
28、在人心,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且行且珍惜”。 中午,记者就此次语文作文题目采访了郧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程仙梦。程仙梦说,今年的作文是一个材料作文,是一种普遍的命题方式。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目比较务实,更强调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题目贴近生活,学生在立意、择体、选材、构架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或困难。程仙梦表示,考生可以从年轻人如何培养自己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处事的能力立意,也可以从做人不要人云亦云,凡事要亲身经历后再做判断来下笔。,其实我们永远看不到最美的风景,因为未知才是最美的。人生是个过程,不能好高骛远,疲于奔命,用自己的双眼去寻觅,能与灵魂产生共鸣的,就是
29、属于自己的最美风景。,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荡,幸福是向山顶攀登途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心态。自己好才是真的好!无论何时心态很重要。如果我身价过亿,就好比站在了很多人眼中的山顶,可是不快乐,终究不好。别人说的好与不好,与我又何干。只要愿意,我睁眼看到的任何景物都是人间至美风景。有些风景,如果你不站在高处,你永远体会不到它的魅力;有些路,如果你不去启程,你永远不知道它是多么的美丽。而这一切只有你自己知道。有位爸爸带着儿子好不容易登上了屋后的高山,看着山下广袤的原野,灿烂的油菜花,激动的说,“你看,这风景多美啊!”,儿子疑惑不解,“我们就生活在那儿,为什么要花三个小时爬上来看呢?”。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风景;不同的风景有着不同的解读。 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做的事坚持自己的想法,尽管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但一切都要我们自己上去看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