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蒲公英的种子.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9717060
  • 上传时间:2019-08-27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39.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蒲公英的种子.doc
    资源描述:

    1、蒲公英的种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将课文表演成课本剧。(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出示句子读一读。(二)学习课文1、出示蒲公英(实物或课件)。2、蒲公英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叶缘有大锯齿,全株含白色乳汁。春天,叶丛间生出花轴,顶上开花,花黄色,果实成熟后形似白色绒球,随风吹散,飞遍各地。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3、找到(指出)种子。4、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内容。(1)为什么称蒲公英为 “小伞兵”?(2)“ 孩子,你长大了,去找自己的家”指谁的

    2、家?5、解决疑难。(1)因为蒲公英的样子毛茸茸的,像小伞兵,所以称它为“ 小伞兵”。(有条件可以出示伞兵投影图片)(2)蒲公英的种子飞在空中,为的是去寻找生根发芽的地方。那就是蒲公英种子的家。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最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2)学生汇报朗读。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读后进行评价。要求用亲切的口气读第 1 段,“毛茸茸”、“可爱极了”、“小伞兵” 处要读得亲切,读出蒲公英有可爱来。b、小组读,全班读。c、师板书:小伞兵。指导学生学习第 2 段。a、师:你能讲讲写小伞兵的什么吗?(写小伞兵被吹上了天空,它大叫妈妈“救命”,妈妈说:“你长大了

    3、,去找自己的家吧。” )b、师:读这段要读出小伞兵怎样的语气,妈妈怎样的语气,大家自由读一读。c、请两个学生上台朗读。(要读出小伞兵的担心、害怕,妈妈的亲切、鼓励)d、表演读,师相机板书。师:小伞兵在飞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大家讨论交流后汇报。a、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松子小伞兵 钻进泥土黄豆钻进泥土b、课件演示松子入土、黄豆蹦出豆荚的过程。c、如有条件进行实物种植试验,如花籽的种植等。d、表演朗读。(分别找 3 个孩子扮演松子、黄豆、小伞兵,朗读第3、4、5、6 段)e、评价朗读。第 3、4 段要读出看到松子、黄豆钻进泥土的惊奇。第 5、6 段要读出小伞兵安家的舒服、快乐以及成长的惊喜。7、讲

    4、讲小伞兵发芽需要的条件。可以请学生读出句子。(1)他看到一块空地 (2)风儿吹起松软的泥土,轻轻地盖在小伞兵的身上。(3)下了一场小雨 8、出示课后的比较句进行认识并朗读。9、朗读全文。(三)将课文演成课本剧1、准备好头饰:蒲公英、松子、黄豆、帽2、准备好台词。3、分角色表演。(四)延伸拓展1、讲讲还知道哪些种子的知识。2、假如你是一棵蒲公英的种子,你会飞到哪儿去,想在哪里安家?(五)小结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植物是奇妙的,为了这些知识,希望大家以后留心观察,多多积累科学知识。(六)作业教学反思:在学习蒲公英的种子一课后,我引导孩子们说一说:“假如你蒲公英的种子你会飞到哪儿,在哪儿安家呢?”

    5、有的学生说:“我会飞到操场上安家,我可以天天看到小朋友们跑步、玩游戏。”有的学生说: “我会飞到海边,吹吹海风,听听海浪的声音。”刚开始还只有一、两个学生回答,经过同学的启发,马上便小手如林般举了起来。有的说:“我会飞到长城上去看看我们的万里长城,而且站得高我还可以看到更美的风景。”有的说:“我要飞到灾民身边,安慰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有的说:“我要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安静地生活,不受人打扰。”有的说:“我要找一个雨水充足的地方安家,这样我便可以更快地生根、发芽。” 有的说:“我要飞到花园里,因为那儿有我的朋友。”有的说:“ 我要飞到田野里,跟禾苗一起成长。” 还有的说孩子们的回答真是太精

    6、彩了,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想象、思维能力。但是我又有些无法理解,为什么对于课堂上的有些问题,他们却不理不睬,毫无思考的兴趣呢?有可能是难度过大?也不对呀,有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他们不也是无动于衷吗?仔细想想,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我们课堂上的提问不具有开放性,没办法激发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吧!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一定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有更大的思维空间,有更大的思考积极性。评课 1: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队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文章以优美的语言叙述了这一道理,同时也讲述了一个自

    7、然常识,像蒲公英这类植物在泥土里才能茁壮成长。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念。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教学中,老师抓住了语文大纲的要求,对词句进行了扎实的训练,抓住文中每段每句中重点词语,让学生进行领悟,然后以读为主,通过对朗读的细致指导,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如:第二自然段“嘱咐”一词,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然后出示课件,妈妈嘱咐我什么?谁嘱咐我怎样?引导学生补充句子,然后再练习造句。还抓住文中“银花朵朵”“金光闪闪”“黑黝黝”等词语来体会文中的意思,从而让学生知道外表光鲜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大家不要上当。评课:2:教学

    8、中,教师以自身的情感引导学生,开头出示蒲公英课件配以音乐以及自己动情的旁白,“移情”课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把整个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蒲公英的种子带着小降落伞,乘着风儿,飘呀飘呀,飞到田野、飞到森林、飞到小溪、飞到沙漠优美的语言,广阔的空间,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然后结合课文蒲公英的种子三种不同的选择,泥土、沙漠和湖泊,让学生明白只有落到肥沃的土地里才能茁壮成长,贪图外表的金光闪闪和银花朵朵,最后的结局只有是干死,淹死。在课堂上能充分感受到一种和谐和融洽,张老师亲切的话语,鼓励性的语言,和蔼可亲的笑容减少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和乐。提出问题时师生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学生学得

    9、较为主动,课堂发言积极。启发学生从故事中明白道理。在道理的揭示中,教师运用了一定的策略,但是悟理的文章通常都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谈到了不同选择的蒲公英种子结果不同,但是却没有乘热打铁让学生悟出道理,而是在课堂进行到最后用总结式来给学生概括出道理,这让学生接受起来有了一定的抽象性,增加了难度。 1、太阳是个热情可亲的长者,但绝不是优秀的教育者。评课 3:总觉得太阳身上有我们教育者的影子。太阳在这一篇文章中担当了一位热心的长者,不是种子的亲人,却给了蒲公英的种子很多的叮咛,主动地承担一个长者所应该担起的责任,十分的亲切。他的活动应该来说是成功的,大多数的种子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但从让“

    10、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孩子“死”,相关的教育工作都是不成功。而且细读了课文,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种子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太阳相关“不作为”或“不会作为”而造成。太阳在童话中只是叮嘱,说了很多的“不要怎么做”,也说了“要怎么做”,但工作简单化,完全权威化。他没有将相关教育工作做细做实,他在草菅人命,他最大的不足是没有说明白“为什么不能,为什么不要”,他只是提出了要求,简单地以自己为中心帮助种子作出了一种选择。虽然从太阳的经验和我们成人的角度出发,这一种是非常正确,但种子们不会完全接受。太阳没有注重过程,他没有引导种子去分辨表象与实质的关系,没有能引导种子自主、主动地去作

    11、出正确的选择,没有教给种子正确的选择方法。而这一种选择对于种子来说是唯一的机会,是种子一生中一次关键的选择。评课 4: 那两颗死去的种子是可惜的,他们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虽然选择错了,但是选择是他们自己作出的,他们曾经在自己头脑中有过美好的向往,有过对未来的向往,他们想过、追求过。他们只是不知道选择后的结果,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而那些进入黑土地的种子,其实也不知道这样选择的结果会如何,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盲从,一种言听计从。从太阳的叮咛开始,他们不问就里,依命而行,表现很大的依赖。很多的时间里,我们的教师都是强势思维,自以为自己的是对的,就缺少一些解释与说明,一句命令,“要不要”。等出了问题,经常是

    12、一句推词:我已经说过了。或者说: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说过了,有时说了很多次还等于没有说,因为你没有说明白。如果总是“要,不要”,在这一种语境、教育中成长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是不是一直要在他们的身边。有时孩子要我们帮助,曾经要我们帮助他们作出选择,但我们的教育过程一定要具体。平等地面对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多一次关心,从内心深处开始的关怀。教育时,不要首先把自己当成权威,当成长者。权威与长才是孩子对你的印象,是孩子是对你的认可。等你成了他心目中的权威或偶像,你还应该注意,甚至更加注意。真理与缪论只是一步之遥。你能保证,我们的蒲公英有一天不会成为绿化沙漠的功臣吗?蒲公英是一篇童话故事,以

    13、优美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道理,不要被事物表面的美丽所迷惑,同时也讲述了一个自然常识,像蒲公英这类植物在泥土里才能茁壮成长。这篇课文蕴涵着一种人生的启示: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在关键时刻,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评课:5: 听了老师的课,我觉得她的教学中有几点值得学习:1、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齐读、个别读、角色读、自由读、师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太阳公公与两个种子的对话,抓住“嘱咐”一词,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嘱咐

    14、”什么意思?你在什么时候受过谁的嘱咐;读“嘱咐”的话应该怎样读?用“嘱咐”造句。还有“金光闪闪”、“银花朵朵”让你联想到什么?老师抓住了语文的特点,对词句进行了扎实训练。2、师生平等,适时点拨。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所以,学生学得较为主动。教学中教师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保护学生善于幻想的天性。教师的提问给学生一个想象的平台,“蒲公英的种子带着小降落伞,乘着风儿,飘呀飘呀,看到了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广阔的原野如果你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你会选择哪里安家落户呢?为什么?”优美的语言,广阔的空间,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

    15、。3、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启发学生从故事中明白道理。在道理的揭示中,教师运用了一定的策略,将难点逐步分散“小种子想成为富翁,获得快乐,他们是被金光闪闪、银花朵朵这些表面所怎样?”“两颗小种子有没有听太阳公公的话?”“如果你就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小种子?”在语言训练中巩固了太阳公公的“嘱咐”,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他们只看到了沙漠和湖泊表面上的美丽,却不知道这样的地方并不适合自己生长,这就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评课 6:“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来。”课堂是师生燃烧生命激情的地方,课堂是灵感与灵感碰撞的平台,课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让

    16、他们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充分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听到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感触颇深。(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语文蒲公英的种子)师:落在沙漠中的种子渴死了,落在河水里的种子淹死了,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一年后,落在泥土里的蒲公英种子已长成蒲公英妈妈了,她的孩子们也即将飞向四面八方,她会怎样嘱咐自己的孩子呢?生:如果我是蒲公英妈妈,我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能落在沙漠里,不能落在河流中,也不能落在房子上。教材中的“太阳公公”只是嘱咐蒲公英种子不能落在沙漠里,不能落在河流中,而这位学生却能想到不能落在房子上。这说明他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如果教者捕捉住这一精彩

    17、瞬间,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你真不错,真是一个细心的妈妈,不仅嘱咐自己的孩子不能落在沙漠里,不能落在河流中,还嘱咐孩子不能落在房子上。是啊,还有很多的地方和沙漠、小河一样不适合蒲公英生长,请你们都来帮蒲公英妈妈想想,哪些地方不能去?”这样,教师及时发现的这颗 “石子”就会激起无数可爱的、跳跃的“浪花”。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引领学生跳出文本,更好地理解了文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因而,课堂上会有“众多声音 ”,教师既要听出“杂音” ,分辨对错,也要听出“高音”分清认识水平的高低,还要听出“奇音” 觉察见解的独特与新颖。“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课堂上“美”的生成要从学生出发,相信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是创造课堂的有生力量。教者应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并能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奇音”,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上演出更多“无法预约的精彩”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蒲公英的种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971706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