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和做 胡绳 这是一篇论说思想修养方面的小短文。标 题“想 和 做”是 一个并列短语,提出了人类活动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启发读者去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围绕着想和做的辩证统一关系展开议论,说明了两者如何有机结合的道理。 胡绳,江苏省苏州市人 , 原名项志 逖,笔名 蒲韧,中国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36年在上海参加爱国救亡运动, 40年代担任读书月报主编,解放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孙中山研究学会会长等职。胡绳早年从事哲学的普及工作,曾发表哲学通俗读物新哲学的人生观等,以后一直从事哲学、历史、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 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2、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概述 两种人的表现,阐明中心论点。 分析 想和做的辩证关系;阐述怎样把它们结合起来。 联系 学校生活实际进一步论述。 总结 全文。强调开动脑筋的重要性,深化中心论点。 (1 5) (6 7) (8) (9) 课文分析 “ 只会空想,不会做事 ” 的人有什么具体表现 ?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 空想 ”和 “ 空话 ” 就是他们的特点。 “只顾做事,不动脑筋”的人有什么具体表现 ? “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不考虑做事的
3、方法、目的,“死做”就是他们的特点。 人们对这两种人是怎样评价的? 我们瞧不起“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埋头苦干”。 作者认为这样评价正确吗? 不 正确。作者认为后者并不值得赞美。 不值得赞美的理由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 作者先用了一个比喻,把拉磨的牛与其相比,形象地指出 “ 死做 ” 者和拉磨的牛一样不动脑筋,不会考虑做事的目的、过程和方法。接着作者又分析了人与牛马的区别在于 “ 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 ” ,能够 “ 一面做,一面想 ” ,所以 “ 文化能够不断进步。 ” 最后,用一个假设,如果 “ 死做 ” ,人类就不会进步, “ 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
4、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 ” ,进一步证明 “ 死做 ” 不值得赞美。 为什么说“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空想”和“死做”都不会进步。 文章 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文 章首先针 对一般人在生活中常会遇到的两个现象,概述“空想”和“死做”两种人的表现 ,然后对人们的错误认识进行评 价,并且进一步阐明了理由,最后提出了中心论点。 第 6段开头一句的 问句有 什么作用? 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想和做怎样才能联结起来呢? “从实际出发”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 要观察,还得行动。 文章怎样列举生活中学游泳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先 从正面讲
5、,学游泳要经过“ 观察 试验 学会” 三个阶段;再从反面假设如果只是“呆 看 空想 不会”。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学游泳的例子,证明既要“观察”又要“行动”才能成功,也就是说“想”和“做”要紧密联结起来。 想和做要怎样紧密地联结起来?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之间是辩证的统一。 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强调开动脑筋的重要性,深化中心。 联系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有些同学学语文只读不想,学数学只记不想结果如何? 毛病出在哪里? 结果是不理解,不会算,毛病出在“死做”。想和做脱节。 有些同学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来记忆原因是什么? 会动脑筋,想办
6、法,想和做紧密联接起来。 课外活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结果 如何?毛病 出在哪里? 结果是劳而无功,毛病出在“死做”。想和做脱节。 小结 本文针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概述了 “ 空想 ” 和 “ 死做 ” 两种现象的具体表现加以评价,提出了“ 想和做要紧密结合 ” 的中心论点,接着进一步论述怎样才能把想和做紧密联结,联系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开动脑筋的重要性,深化中心。文章思路缜密,举例充分,论证有力,有很强的说服力。 先 破后立的论证特色 课堂练习 1解释红体 字的意思。 ( 1)滔滔不 绝 ( 2)成年 累 月 ( 3)投 机 取巧 ( 4) 埋
7、头苦干 ( 5)劳而无 功 ( 6) 依 葫芦画瓢 断 积累 时机 专心 成效 按照 2指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用法。 ( 1)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 。 ( 2)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 。( 3)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 。 ( 4)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意义或需要强调 指出 D表示讽刺或 否定 B D C A D 3判断正误 。 ( 1) 想和做 是论说思想修养方面的具体问题的文章 。 ( 2)想和做联结起来的办法是先想后做 。 ( 3)学校里,有些同学
8、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正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表现 。 ( 4)文中“拉磨的牛”比喻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人 。 ( 5)“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 ( 6)“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真正的道理。”一句的主干是“道理不算道理” 。 4阅读课文全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本文 说理的脉络是:前五段先 论述 _ _,第 _段再论述 _,第 _段联系 _, 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开动脑筋的重要性,深化中心论点。 前 五段论述,说理的层次 是 _ _ _ 。 为什么一定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怎样才能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学校实际 列表现 作评析 提论点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B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 C从实际出发,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 D无论什么事,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