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职业卫生粉尘专项应急预案 .-.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08945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粉尘专项应急预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职业卫生粉尘专项应急预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职业卫生粉尘专项应急预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职业卫生粉尘专项应急预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职业卫生粉尘专项应急预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XXXXXX 装置职业卫生粉尘专项应急预案发布日期:2017年XX月 XX日 实施日期:2017年 月 日XXXXXXXXXXXX限公司 编制 1批 准 页为了积极应对 XXXXX 装置在开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 XX 粉尘中毒、爆炸事故、事件,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 XXXXXXXX 中毒、爆炸亡人事故、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及公司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单位公章):单位负责人(签字):时间: 年 月 日2目 录1 总则31.1 编制目的31.2 编制依据31.3 适用范围31.4 应急工作原则42 事故

2、风险分析42.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2.2 事故严重程度52.3 事故影响范围6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3责73.1 应急指挥机构73.2 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工作任务83.3 主要负责人职责94 处置程序94.1 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104.2 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114.3 应急指挥机构启动124.4 应急指挥程序124.5 资源调配134.6 应急救援144.7 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4序155 处置措施155.1 事故处置原则155.2 应急处置措施具体要求166 附件17XXXXXX 装置职业卫生粉尘专项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积极应对 XXXXXXXX 在开工、生产过程

3、中可能发生的 XXXXXXXX 中毒、爆炸事故、事件,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 XXXXXXXX中毒、爆炸亡人事故、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及公司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 13 号(201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2016第 48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 6 号(200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 9 号(2015 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45 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88 号 (201

4、6)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 XXXXX 装置生产中干馏炉出来的 XXX 在转运、装桶及产品堆放过5程中产生的尘毒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及对人体造成短时危害事件、事故的应急救援。1.4 应急工作原则应急救援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 XXXXXXXX 尘毒引发的火灾、爆炸及对人体造成短时危害事件、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 XXXXX 限公司的安全生产。2 事故风险分析2.1 事

5、故发生的可能性XXXXXXXX 装置采用湿法 XXXXXXXX 回收技术,将含 XXXXXXXX 残液进行浓缩处理,得到含有 5%XXXXXXXX 金属的 XXXXXXXX。装置生产中干馏炉出来的 XXXXXXXX 在转运、装桶及产品堆放过程中在事故状态时,工作场所的化学毒物浓度有可能会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尘毒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及对人体造成短时危害事件。下面分析其事故状态下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1)停水、停电、停风等紧急故障导致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分析在XXXXXXXX粉干馏、水洗、烘干系统操作中涉及到干馏炉、洗磷釜、干燥箱等用水、用电、用风设备

6、设施,如遇停水、停电、停风,则需要进行紧急处理设备设施内暂存的反应物料、半成品,在处理过程中如果个人防护不当或违章操作有可能导致XXXXXXXX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2)工艺操作不当导致导致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分析生产储存过程中,如果未按照工艺规程进行作业,未适当控制液位等工艺参数,未合理地控制反应时间,或反应温度超过规定限值,设备容器内物料会发生过满溢出现象,有可能性导致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3)储存装卸作业不当导致导致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分析在储存装卸过程中,如果未按规定要求的储存装卸程序进行作业,或液位计出现故障,

7、或在搬运过程中未做到轻装轻放,用力拖拉、摩擦、滚动、撞击等,均会导致物料储存设施摔坏、破损、密封不严等情况,有可能导致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如果阀门、连接管线密闭不严,超过规定6压力限值,有可能导致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4)设备故障导致导致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分析设备设施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将会有可能导致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如装置、物料输送管道破裂;生产、储存装置的地基下沉,造成容器底部产生裂缝,或设备变形、错位等;选材不当,如强度不够,耐腐蚀性差、规格不符等;未按要求安装液位计、

8、压力表等。如设备设施的加工质量差,特别是焊接质量差;施工和安装精度不高,如管道连接不严密等;设备长期使用后未按规定检修期进行检修,或检修质量差造成泄漏;计测仪表未定期校验,造成计量不准;阀门损坏或开关泄漏,又未及时更换;设备附件质量差,或长期使用后材料变质、腐蚀或破裂等。综上所述,在停水、停电、停风等紧急故障、工艺操作、储存装卸、设备使用等过程中均存在导致 XXXXXXXX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可能性。2.2 事故严重程度生产性粉尘是指飘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根据分散度的不同,粉尘在空气中的飘散范围也不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护不当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气管炎、过敏,严重者可引起尘肺病

9、。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吸入量相对越大;劳动强度越大,呼吸频率加快,则吸入尘粒的机会越大,受害的可能性也加大。此外,气温和湿度也可影响粉尘的吸入量。操作或防护不当及设备缺陷时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

10、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装置区内XXXXXXXX具体分7布见表2.2-1。表2.2-1 职业危害分布一览表2.3 事故影响范围本项目厂址选定在 XXXX,位于 XXX。项目北侧为 XX,西侧 XXX,南部 XX,东侧为空地。附近没有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其位置间距满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的要求。区域布置防火间距如下表:表 2.3-1 厂 外 建 构 筑 物 安 全 间 距 一 览 表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主要存在部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上述设备的密封、法兰、接口和阀门等;成品

11、装袋、装卸运输等操作过程。装置名称 相对位 置 厂外周边设施 设计间距 (m)规范规定间距(m)符合性 备注东 空地 / / 符合XXXX 130 37.5 符合架空电力线 89 22.5 符合南XXX 97 20 符合XXX 55 30 符合西XXX 36 20 符合XXXXXXXX 催化剂前处理回收装置(XXX)北 空地 / / 符合东 空地 / / 符合南 XXX 72 70 符合西 XXX 114 40 符合综合楼(全厂性重要设施 )北 空地 / / 符合东 空地 / / 符合辅助用房(全厂性重要设施 )南 XXX 72 70 符合8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3.1 应急指挥机构总 指 挥

12、: 总经理/董事长副总指挥: 生产副总、技术副总、设备副总、经营副总、党委副书记、办公室主任成 员: 其他各部门负责人3.2 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工作任务2.2.1 危险源控制组组 长:技术副总组 员:工艺技术员及操作人员职 责: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等。空气中毒物超标时必须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2.2.2 现场救护组组 长:经营副总组 员:销售科人员及操作人员职 责:负责将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同时送医院急救。2.

13、2.3 灭火救援组组 长:生产副总组 员:安全技术员及操作人员 职 责:负责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抢救伤员及事故后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西 XXXX 44 40 符合北 空地 / / 符合92.2.4 应急疏散组组 长:设备副总组 员:设备技术员及操作人员 职 责:负责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空气中毒物浓度下降至卫生标准以下。在车里过程中对撤离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2.2.5 安全警戒组组 长:党委副书记组 员:门卫及操作人员 职 责: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区域,协助公安部门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2.2.

14、6 物资供应组组 长:办公室主任组 员:办公室人员及操作人员职 责: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2.2.7 对外联络组主操作人员职 责:负责通知、联络救援小组人员和有关对内对外联络事宜,正确报警、联系医疗急救。3.3 主要负责人职责(1)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的应急行动宣布分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启动;主持首次应急会议;批准重大应急决策;确定派赴现场人员及主要工作;决定向政府部门报告;落实政府部门要求;授权对外公告突发事件,审批对外公布的信息;全面指挥应急处置行动;宣布分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状态的解除。(2)应急指挥机构副总指挥的应急行动 10协助总指挥工作;根据授权代理行使副总指挥应

15、急职责;组织业务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组织召开后续应急会议,部署应急工作;调动应急资源;听取专家建议,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应急响应行动;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突发事件发展态势。4 处置程序4.1 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4.1.1 突 发 中 毒 、 亡 人 事 故 应 急 报 告 程 序( 1) 发 现 中 毒 人 员 , 首 先 应 判 断 中 毒 人 员 中 毒 原 因 , 依 据 人 员 状 态 采 取 正 确 的 现场 急 救 措 施 进 行 处 置 。 如 果 中 毒 人 员 状 态 严 重 或 无 呼 吸 , 应 立 即 向 当 班 班 长 汇 报 。( 2) 当 班

16、 班 长 接 到 报 告 后 , 应 立 即 组 织 当 班 人 员 穿 戴 好 防 护 用 具 进 行 现 场 泄 漏 事故 处 置 与 人 员 救 治 , 消 除 或 控 制 事 故 发 展 ; 当 班 主 操 作 立 即 通 知 车 间 主 任 , 车 间 主 任应 立 即 向 公 司 应 急 救 援 指 挥 部 报 告 , 启 动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4.1.2 突 发 火 灾 、 爆 炸 事 故 应 急 报 告 程 序发 现 火 灾 、 爆 炸 人 员 , 首 先 依 据 现 场 火 灾 、 爆 炸 事 态 严 重 性 采 取 相 应 措 施 , 且 不可 盲 目 扑 救( 3

17、) 火 灾 、 爆 炸 事 态 较 小 情 况 下 , 发 现 人 员 进 行 适 当 安 全 防 护 后 , 就 近 选 取 合 适 灭火 、 扑 救 器 材 进 行 处 置 , 同 时 使 用 对 讲 机 立 即 向 当 班 班 长 汇 报 。( 4) 火 灾 、 爆 炸 事 态 较 大 情 况 下 , 发 现 人 员 立 即 撤 离 至 安 全 地 带 , 第 一 时 间 向 当 班班 长 汇 报 。 班 长 接 到 报 告 后 , 应 立 即 组 织 当 班 人 员 穿 戴 好 防 护 用 具 对 事 故 现 场 其 他 设备 设 施 进 行 降 温 防 护 隔 离 ; 当 班 主 操

18、 作 立 即 通 知 车 间 主 任 , 车 间 主 任 应 立 即 向 公 司 应急 救 援 指 挥 部 报 告 , 启 动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4.2 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4.2.1 报告程序,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发生事故名称、时间、地点和部位、设备名称或介 质名称、容器容积;b)发生事故波及范围; c)人员中毒、伤亡情况; 11d)事故简要情况; e)已采取的措施车间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10 分钟内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有关信息,应急办公室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向主管安全生产的总经理报告事故发生情况及救援情况,再通过后续报告及时反映事态进展,提供进一步的情况和资料。从接到事

19、故报告时起算,每级职能部门间报告时限不超过 1 小时。4.2.2 内部报警联络方式1)应急办公室电话:XXX2)公司值班室固定电话:XX3)主控室 24 小时固定电话:XXXX4.2.3 分公司指挥部通联络方式总指挥:姓名 XXX 固话 手机 XXXX 副指挥:姓名 XXX 固话 手机 XXXX其他人员通讯录见分公司通讯录(放置在各个部门及班组)4.2.4 外部报警联络方式1)消防队报警电话:1192)人员受伤或中毒急救电话:120 4.3 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公司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程序图124.4 应急指挥程序4.4.1 接警、报告和记录管理程序对外联络组当班主操作人员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10 分

20、钟内通知、联络救援小组人员并向公司应急办公室(XXXX)报告有关信息,同时通报公司有关主管专业领导,再通过后续报告及时反映事态进展,正确报警、联系医疗急救,向外部救援单位提供进一步的情况和资料,及时、准确做好对内对外联络事宜。4.4.2 应急小组启动程序:(1)危险源控制组在紧急状态下应急处理人员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进行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源;(2)灭火救援组在现场进行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3)现场救护组将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同时送医院急救;(4)应急疏散组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

21、风处,并隔离直至空气中毒物浓度下降至卫生标准以下,指导撤离人员防护、转移周围物资等工作;(5)安全警戒组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区域,协助公安部门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134.4.3 启动主要负责人的应急程序:启动分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主持首次应急会议;批准重大应急决策;确定派赴现场人员及主要工作;决定向政府部门报告;落实政府部门要求;授权对外公告突发事件,审批对外公布的信息;全面指挥应急处置行动;宣布分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状态的解除。4.4.4 启动应急状态解除管理程序。如事件严重程度属级(车间级),事件抢险救援工作结束或相关危险因素排除后,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应急状态可以解除

22、时,需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并发布应急状态解除命令,宣布应急状态解除。如事件严重程度属于级(公司级),待公司级应急预案关闭后,方可关闭分公司应急预案。如果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的,须同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部门协调后方可关闭应急预案。4.5 资源调配(1)公司厂区和主控室备有应急器材,应急救援小组相关人员对救援装备、物资、药品,要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2)对需要职能部门检测、检验、校定的装备及设施要按时进行检测、检验、校定,并做好记录。(3)对需要加油维护保养的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4)为保证安全设施、消防设备灵敏好用需要试运的设备、设施要按

23、时进行试运,并做好记录。启动应急程序后物资供应组组长办公室主任与组员组织抢险物资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4.6 应急救援14(1)发生有毒有害物质中毒事故时,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化服。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询问中毒人员、被困人员情况。(2)救援人员经过现场侦查,确定警戒区域,设定警戒标志,疏散警戒区域内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至安全区域,切断火源,严格限制出入。救援人员选择上风向、侧风向进行救援路线。(3)迅速将染毒者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有条件时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

24、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吸氧。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观察治疗。(4)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时,现场发 现 人 员 , 首 先 依 据 现 场 火 灾 、 爆 炸 事态 严 重 性 采 取 相 应 措 施 , 且 不 可 盲 目 扑 救 ;火 灾 、 爆 炸 事 态 较 小 情 况 下 , 发 现 人 员 进 行 适 当 安 全 防 护 后 , 就 近 选 取 合 适 灭 火 、扑 救 器 材 进 行 处 置 , 同 时 使 用

25、对 讲 机 立 即 向 当 班 班 长 汇 报 。火 灾 、 爆 炸 事 态 较 大 情 况 下 , 发 现 人 员 立 即 撤 离 至 安 全 地 带 , 第 一 时 间 向 当 班 班 长汇 报 。 班 长 接 到 报 告 后 , 应 立 即 组 织 当 班 人 员 穿 戴 好 防 护 用 具 对 事 故 现 场 其 他 设 备 设施 进 行 降 温 防 护 隔 离 ; 当 班 主 操 作 立 即 通 知 车 间 主 任 , 车 间 主 任 应 立 即 向 公 司 应 急 救援 指 挥 部 报 告 , 启 动 事 故 应 急 预 案 。4.7 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如事件严重程度属级(车间

26、级),事件抢险救援按照此预案进行现场应急响应,如事件严重程度属于级(公司级),需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按照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响应。如果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的,须按照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响应。5 处置措施155.1 事故处置原则不管事故、事件的规模和状况如何,事故处理都应遵守以下原则:(1)先救人后救物、先断电后灭火、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2)初期火灾岗位人员应使用灭火器材和灭火设施扑救;重大火灾应先报警后灭火;电气着火应先断电后灭火。(3)应急处理过程中,禁止就地排放物料,物料应使用桶装或排放火炬系统,防止造成环境污染。(4)进入

27、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现场,应穿戴相应的防护服和个人防护用品,并从上风处靠近现场。(5)救援人员进行现场中毒窒息抢救时应首先做好自身防护,现场人工心肺救护不能轻易放弃。(6)在极度危险情况下,如有发生爆炸或次生爆炸危险时,应将现场人员疏散到中控室等安全地带。(7)如果有人员受到化学危险品灼伤腐蚀,在现场应首先对患处用大量清洁流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8)人员发生骨折、电弧烧伤或其它烧伤、创伤情况,应首先保护创面,禁止沾水和杂物。5.2 应急处置措施具体要求5.2.1 中毒事故处置措施发生有毒有害物质中毒事故时,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化服。救援人员到达事故

28、现场后,应立即询问中毒人员、被困人员情况;5.2.2 确定警戒区救援人员经过现场侦查,确定警戒区域,设定警戒标志,疏散警戒区域内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至安全区域,切断火源,严格限制出入。救援人员选择上风向、侧风向进行救援路线。5.2.3 现场急救(1)迅速将染毒者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有条件时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2)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16(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吸氧。(4)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观察治疗。5.2.4

29、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措施(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2)泄漏源控制。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3)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

30、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5.2.5 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时,事故中心区人员应立即疏散,防止二次爆炸造成人员伤害。(1)发现险情人员,首先应判断事故状况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置。如果控制不住事态发展,应立即向当班班长汇报。(2)当班班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当班人员进行事故处置,消除或控制事故发展,如果当班人员无法消除或控制事故发展状态,应立即通知车间主任,车间主任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指挥部未到达事故或灾害现场前,事故及灾害处理程序如下:(1)当班班长在向车间主任(或值班人员)、公司应急办公室指挥部报告的同时,组织力量救出受困人员,设法切断物料来源、火源、毒源。(2)安全警卫组到达事故或灾害现场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警界线,按责任要求立即展开工作。(3)公司应急指挥部到位了解灾情后,由其统一指挥,当总指挥公事外出,由副总指挥负责抢险应急总指挥的工作。消防车、救护车到位前,由班长指定人员到路口清除路障并引导消防车、救护车到位灭火救援。6 附件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