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接触网应急处理办法.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06538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网应急处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接触网应急处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接触网应急处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接触网应急处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接触网应急处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成都铁路局成都供电段标准Q/CDT1.11-J7.02-2011成都供电段接触网应急处理办法本标准根据我段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发布后即生效执行。本标准由段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段技术科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立泉本标准由段技术科负责解释。成都供电段 201111 发布 201111 实施2目 录一、接触网事故抢修制度4(一)抢修原则4(二)抢修组织51.人员组织 52抢修工具、材料、 车辆 、照明、通 讯工具管理53抢修出动时间64抢修指挥系统65抢修中的信息传递66抢修现场的防护67抢修现场证物的收集78事故抢修后的分析、总结、上 报 7二、事故抢修程序7三、事故抢修安全作业 9四、

2、事故抢修人员培训 10五、故障的判断与查找 10六、强送的有关规定 11七、典型事故抢修方案 12(一)事故抢修现场指挥者在进行接触网事故抢修时变更和简化 13(二)断线事故 13(三)支柱事故16(四) 隧道埋入杆件损坏的处理方案20(五)分相绝缘器事故处理方案213(六)关节式分相绝缘器故障 22(七)分段绝缘器事故处理方案 23(八)隔离开关事故处理方案 23(九)加强线事故 24(十)地方 35KV 及以上跨越线路断线事故24(十一)避雷器故障应急预案25(十二)供电线断线事故处理预案25(十三)电缆故障抢险应急处理方案25(十四)越区供电抢险预案程序及方案25(十五)列车脱轨时接触网

3、配合救援起复拆网方案26(十六)接触网异常时动车组应急处置预案28(十七 )天台寺、云顶隧道接触网抢险预案31八、工区抢修工具、材料定额32附件 1 41附件 2 45附件 3 47附件 4 504成都供电段接触网应急处理办法一、接触网事故抢修制度(一)抢修原则在接触网发生事故后,各有关单位必须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全力以赴进行抢修,本着 “先通后复” 或“ 先通一线”的原 则,迅速送电、通车。先通先使接触网带电体脱离接地,送电,以利该供电臂故障区段外列车通行,尽快回复保证直供列车的电源供给,确保旅客安全。故障点接触悬挂对轨面高度普速不少于5183mm 、双层集装箱区段不低于5750mm ,动车

4、最低运行高度不少于5150mm ,降弓通过高度不小于4800mm, 保证最小侧面限界(见表),使 电力机车(动车)能降弓通过;同时申请行车调度命令,要求司机注意观察接触网状态,并特别注意故障点地面降、升弓标志或防护信号。双线区间(或多线站场)应先通一线,并应采取V 停反行措施。后复待疏通列车后,另采用停电方式,彻底修复。接触网支柱最小允许侧面限界(毫米) Vmax160km/h Vmax=120km/h Vmax=100km/h Vmax=80km/h曲线半径R(m)曲线外侧限界 h曲线内侧限界 h曲线内侧限界 h曲线内侧限界 h曲线内侧限界直线 2440 0 2440 0 2440 0 24

5、40 0 24404000 2451 50 2549 25 2500 20 2490 10 24703000 2455 65 2581 35 2523 25 2504 15 24842500 2458 80 2613 45 2545 30 2516 20 2496200 2462 95 2644 55 2568 40 2539 25 251051800 2464 110 2676 60 2580 40 2542 25 25131500 2469 130 2717 75 2614 50 2566 30 25271200 2477 150 2761 90 2650 65 2601 40 25531

6、000 2484 150 2758 110 2694 75 2628 50 2580900 2489 150 2772 120 2716 85 2651 55 2593800 2495 150 2778 135 2750 95 2675 60 2608700 2503 150 2785 150 2785 110 2711 70 2635600 2513 150 2795 150 2795 125 2748 80 2665550 2520 150 2801 150 2801 140 2782 90 2690500 2528 150 2808 150 2808 150 2808 95 270545

7、0 2538 150 2817 150 2817 150 2817 110 2743400 2550 150 2828 150 2828 150 2828 120 2772350 2566 150 2843 150 2843 150 2843 140 2824300 2587 150 2862 150 2862 150 2862 150 2862250 2616 150 2889 150 2889 150 2889 150 2889200 2660 150 2930 150 2930 150 2930 150 2930注意:1.表中粗实线以上部分表示能达到最高行车速度时不同曲线半径的外轨超高及

8、其相应的最小允许侧面限界;2.h 值采用 4 舍 5 入按毫米取整。(二)抢修组织1、人员组织(1)各工区应根据本工区具体情况,做好接触网事故抢修的组织落实,每日对事故抢修值班人员要明确分工,落实其抢修工作责任,工区值抢修班的人数必须满足一个作业组,凡遇事故工区所有人员必须参加抢修(见分工表)。事 故 抢 修 分 工 表岗位 抢修人员姓名 机动人员姓名指挥者 要令及通讯联系 接拆地线人员 登高作业人员 地面作业人员 工具、材料准 备 交通工具 在节假日和防洪期间,段领导和车间干部必须轮流值班。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奔赴现场,负责现场的组织指挥与协调工作。62、抢修工具、材料、 车辆 、照明、通 讯

9、工具管理 各工区抢修用工具材料零部件要专人保管,专料专用,用后3日内补齐。 抢修用材料定额应 符合本细则第八项之规定,抢修工具定额同检修用工具定额一致。 小型零部件和工具, 应装入抢修材料箱和工具箱内,正常检修时原则上不得动用,若动用了抢修箱内的工具,使用后即放入箱内,以备抢修用。 段抢修列车由材料科负责管理, 车辆状态由车队负责检查。动用了抢修车内的材料应及时补齐。 工区抢修轨道车辆应有专用线停放,并具有检修地沟和风雨棚。 工区应有不少12部对讲机。工区应备有发电机和相应的照明器材,较大事故时,由就近电力工区提供不少于300m的事故抢修照明。 所有抢修用工具、材料、车辆、照明、通 讯工具必须

10、随时处于良好状态。车间每月、段每季对抢修用工具,材料、 车辆、照明、通讯工具进行检查。 节假日、防洪、春运期间要加大检查力度。3、抢修出动时间:当接到接触网事故信息时,工区应立即组织抢修人员,准备工具、材料出动抢修,出动时间:白天10分钟,夜间15分钟。因失误造成时间延长,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工区值班员应及时将出动时间、情况报告供电调度、段生产调度和车间。4、抢修指挥系统值班供电调度员为事故抢修的总指挥,负责与工区、事故现场、段生产调度及有关部门保持联系,负责抢修人员、车辆的组织调配,传达领导对事故抢修的指示,向段生产调度通报事故抢修进展及完成情况。 行车调度把接触网抢修轨道作业车迅速放至故障

11、点。 段生产调度在供电调度的统一指挥下,负责段内事故抢修的组织、协调与信息处理工作。事故损伤、影响较小的抢修由工区负责人担任现场抢修指挥,邻近工区支援抢修时,其抢修人员必须服从上述现场抢修指挥者的统一指挥。 较大事故抢修,需要相邻车间组织人员支援时,由发生事故车间主任、副7主任(主任、副主任不在时由技术员或发生事故的工区工长)担任现场抢修总指挥。5、抢修中的信息传递:在事故抢修现场,抢修指挥者必须指定专人在邻近车站坐台防护,与供电调度和段生产调度保持联系,并作好相应记录。供电段调度员应及时通知局供电调度,并随时与当班局电调人员、机务处上台抢险人员保持联系,根据现场情况审核抢险方案,协调解决轨道

12、作业车走行和区间停留车辆的开行。6、抢修现场的防护:抢修指挥者在组织人员进入事故抢修的现场时,必须首先设法与供电调度取得联系,同时按规程要求作好事故现场的防护。7、抢修现场破损零部件的收集:当发生供电设备事故时,事故现场抢修指挥者应指定专人收集破损零部件残骸(必须注意保持其原始状态), 并作好事故现场破坏情况记录。 8、事故抢修后的分析、总结、上 报:每次事故抢修后,工区、车间、段 应本着“四不放 过” 的原则 ,认真分析、总结、考核,并逐级上报,事故车间应在抢修结束2小时内向段安全科上报事故(故障)速报。二、事故抢修程序(一)供电调度员根据牵引变电所“故探仪” 指示及路内外人 员反映,初步判

13、断故障情况,及时组织相应工区迅速进入故障现场。1.当区间接触网故障停电且区间有车停留时。(1)接触网轨道作业车必须通过办理路用列车到达故障点时,供电段电调应提前与行车调度提前联系,提请行车调度员提前拟好开行路用列车调度命令,当接触网轨道车到达故障点相邻车站后,立即根据调度命令进入区间。(2)两线并行的复线区段,轨道作业车必须通过反向行车通过临线进入故障区域时,供电段电调应提前与行车调度提前联系,提请行车调度员提前拟好反行列车调度命令(非并行区复线区段可按照单线模式办理),轨道车进入临线故8障区域后,及时将人员、机具、材料下 车后,根据 现场情况立即组织抢修,轨道车安排运行至下一站。2.当长大坡

14、道区间接触网故障并有列车停留时。(1)供电段电调主动与行车调度(车站值班员)联系,督促机车乘务员及时申请停电 ,对受 电弓或车辆防溜进行处理;(2)接触网抢险结束恢复后,供电段电调应及时通过行车调度(车站值班员)通知机车乘务员,并按规定及时安排接触网送电;(3)接触网送电后,行车调度(车站值班员)应及时通知机车乘务员升弓试风,对列 车进行制动保压;(4)机车乘务员试风完毕后应及时通知行车调度(车站值班员),申请停电撤除车辆防溜,供电调度应组织现场抢险人员协助完成松开车辆手制动,乘务员确认手制动撤除到位后,及时开通区间。(二)抢修人员到达故障现场后,迅速查明故障现状,及时向供电调度和生产调度汇报

15、。(三)供电调度员根据现场反馈信息,确定抢修方案和是否需要增援。(四)按抢修原则、抢修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抢修。(五)现场抢修指挥者组织人员观察列车运行状况。(六)事故现场抢修指挥者根据列车通过该区段的运行状况,向供电调度汇报,同时提出彻底恢复的设想。(七)如遇塌方、断道、列车颠覆时,接触网 抢修工作应在救援复旧组领导下与其它工种平行作业,以缩短中断行车时间,尽快恢复通车(八)区间接触网故障抢修流程图9直接进入故障区间邻线进入人员机具材料未及时恢复,再次申请轨道车进入区间故障点轨道车禁止占用邻线二次处理完毕后申请故障处理通过行调(车站值班员) )通知司机后通过行调(车站值班员) )通知司机接

16、触网来电通过行调(车站值班员) )通知司机抢修人员辅助司机通过行调(车站值班员) )通知供电段电调完成行调(车站值班员)通知司机开车抢修恢复后区间无车下达开行路用列车调度命令轨道车出动及时申请办理路用列车手续通知出动接触网工区 行调(车站值班员)轨道车到达故障点相邻车站开通区间并行复线区段 非并行复线区段故障区段 接近故障点到达故障点抢修恢复后接触网送电司机充缓解后进行列车制动保压接触网停电司机松手制动 接触网送电轨道车运行至下一个或上一个车站接触网送电开通轨道车直接到达故障点进行二次处理三、事故抢修安全作业1.严格遵守成都铁路局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接触网作业制供电段电调接到故障停电

17、信息接到故障停电信息电调接到故障停电信息10度和有关安全规则,结合现场情况,采取完备的安全措施。2.160Km/h及以上复线区段进行故障处理时,应采用垂停的方式。特殊情况必须采用V停处理时,须确认该区段满足 V停天窗作业的条件,并按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实施细则的要求作好V停作 业的安全措施。且 邻线须限速120Km/h,并在故障点邻线两端(160Km/h-200Km/h区段为1400米,200Km/h 及以上区段为2000米)外设置限速标志,并撤除邻线供电馈线的重合闸。当邻线来车时,各作业车不得转动作业平台,长大物件注意防止倒向邻近的带电设备。3.在速度大于160Km/h的区段经抢修处理后的接触

18、网设备如无法满足高速接触网设备运行标准时,均须限速120Km/h 以下,并在故障点两端(160Km/h-200Km/h区段 为1400米, 200Km/h 及以上区段为2000米)设置限速标志。4.在速度大于160Km/h的高速区段必须采用降弓通过的方式临时开通时,除限速160Km/h以下,并在故障点两端设置限速标志外,还须在故障点两端设置(D )准备降弓和(D)降弓标志,严禁在高速区段采用手信号。四、事故抢修人员培训(一)工区应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发挥技术骨干传、帮、带的作用,经常进行典型事故抢修方法训练,每季至少组织一次考试。(二)车间每半年组织管内各工区进行一次事故抢修演练。(三)段每年组

19、织一次接触网大型事故抢修演练,以检验应急抢险能力。五、故障的判断与查找。(一)永久接地:变电所断路器跳闸,重合闸和强送电均不成功。此故障可能由于接触网或供电线、加强线断线接地,绝缘子击穿,隔离开关处于分闸接地状态下的分段绝缘器击穿,隔离开关引线断线脱落接地,较严重的弓网故障,机车故障(如机车瓷瓶击穿),隧道地线脱落短接接触网、隧道严重漏水,树木倒在接触网上造成接触网接地,吸流变压器短路,支柱折断造成接触网接地。(二)断续接地:变电所断路器跳闸,重合成功,过一段时间后又跳闸。此类故11障可能是接触网或电力机车绝缘部件闪络,隧道地线脱落侵限,货车绑扎绳等松脱,列车装载超限,树枝与接触网放电,接触网

20、与接地部分距离不够,接触网断线但未落地,环节吊弦在承力索端断脱低于接触线而引起瞬间弓网故障等。(三)短时接地:变电所断路器跳闸后,重合成功,一般是绝缘部件瞬间闪络,电击人或动物等。(四) 查找故障应根据季节、设备所处的环 境有针对性的进行。例如大雾,阴雨及雨雪交加时易发生绝缘闪络故障,应重点查找隧道及污秽严重的处所以及电力机车运行位置(当接触网绝缘加强后,机车绝缘是查找的着重点)。当发现火花间隙击穿或支柱接地线连接处烧伤时,应对该支柱上的绝缘件进行仔细检查或更换。在事故具体地点不明时接触网事故点应尽可能清楚的了解事故确切地点、事故状况、事故范围、 损坏情况;以利于充分准备工具、材料及抢修方案。

21、工区在平时应对重点、关键设备心中有数,对易发生故障区段、设备有充分了解,没有具体明显原因时,查找故障点要思路清晰、明确:(1)故探仪显示公里数在车站范围时,除在故探仪显示相对应支柱附近进行查找,考虑故探仪显示误差,应特别注意查找分段、避雷器故障,必要时安排人员观察,请求电调强送电。(2)故探仪显示公里数在分相附近时,单供电臂跳闸应考虑分相附近避雷器击穿;双供电臂跳闸应考虑分相器击穿。(3)故探仪显示公里数在隧道、易污、潮湿、绝缘经常被破坏地段时,应重点考虑绝缘击穿。六、强送的有关规定1.当发生接触网短路跳闸时,供电调度要根据短路电流、电压、相位和电抗值及天气状况(雨、雾、雪、雷电、风暴),迅速

22、确定短路性 质,初步判断短路地点。及时向行车调度了解故障地点附近(2km)有无列车运行,向机车调度了解电12力机车运行情况(有无机车故障),以便准确判断故障地点和性质,指挥相邻的接触网工区及时进行检修。2.接触网短路跳闸重不合成功。供电调度应及时向机车、行车、工务调度了解接触网有无故障信息,向牵引变电所了解设备跳闸后有无异常。 如有异常现象,应将异常现象处理和隔离后方可送电运行。如无异常现象,可以通知机车降弓后强送电一次。如强送成功,可以观察运行。如果强送不成功,调度应根据两次跳闸短路电流、电压、相位和电抗值初步判断短路地点,指挥接触网工区巡查相应区段。当查不出原因且短路电流少于 1500A

23、时,可以进行第二次强送电。第二次强送应将接触网人员撒离后再强送,如强送成功,可以观察运行。若第二次强送电仍不成功,必须根据接触网短路参数和现场人员反映情况查出故障原因,处理故障设备,并达到送电条件后方能送电。3.在撤除馈线重合闸后馈线跳闸时,供电调度应首先询问各作业组有无异常情况,再确定是否强送电。4.接触网在同一地点(电流、电压、电抗值基本相同)多次(二次以上)短路跳闸且重合成功的情况:如每次都无机车在故障地点附近运行,则要通知接触网工区扩大范围,巡视接触网的绝缘有无闪络、接触网对地的空气绝缘间隙是否太小及绝缘件的污染状况。如有机车运行,还应巡视:接触网在故障范围内有无硬点;隧道和桥梁的接触

24、网带电部件对地距离;机车受电弓通过时与隧道、桥梁的距离;低净空隧道接触导线对轨面是否过低;隧道口、桥梁上有无悬挂物。大的硬点造成机车受电弓离线,引起操作过电压使机车或接触网绝缘闪络;带电部件对地距离太小,机车通过时因接触网抬高,造成空气间隙放电;接触导线对轨面的高度过低,超高货物列车通过时造成导线对货物放电。了解故障区内的气象(雨、雾、雪、雷 电、风暴)及地理环境,有无树、竹在 风暴下造成瞬时短路放电,污秽严重区段在不良气象条件下造成绝缘闪络等情况。5、分段送电查找故障时,对高阻接地故障的送电时间要保持送电5分钟以上13不跳闸后,再排除该区域,确定设备是否完好,方能避免造成误判断。七、典型事故

25、抢修方案(一)为缩短接触网的抢修时间,事故抢修现场指挥者在进行接触网事故抢修时可作以下变更和简化:1、接触网纵向悬挂环节吊弦之间距可增大一倍。2、安装临时吊弦代替正式吊弦,承力索上可不装吊弦线夹。3、隧道内直线区段定位跨距可增大二倍,即连续两个定位点无定位器。4、接触线最低高度为5183mm (双层集装箱区段5750mm ,客运专线为5300mm)。5、隧道内接触网带电体对固定接地体的最小空气绝缘距离不小于240mm。6、棒式绝缘子闪络可只进行清扫,暂不更换。(二)断线事故1、承力索断线在调查事故现场,明确仅系承力索断线而其它大型部件(支柱、腕臂等)没有损坏时,处理方案是:(1) 在承力索断头

26、两侧装上卡线器,利用滑轮组或手搬葫芦将承力索紧起,倒入双钩紧线器或直接用手搬葫芦加以固定,并用一组电连接器( 电连接线长度约1500mm)将接承力索断 头连接牢固。(2) 检查确认无任何事故接地点和电气连接正常,机械连接可靠,无影响列车运行的障碍物后,即可消令送电。(3)再次申请停电进行接头。2、接触线断线在查明仅接触线断线,其它大型部件未损坏,处理方案可按以下进行。(1)在接触线断头两侧装上卡线器,利用滑轮组或手搬葫芦将接触线紧起,直到能接头为止,然后进行接头。(2)若时间紧迫,可将滑轮组倒入双钩紧线器(若用手搬葫芦紧线,则可将其钢丝绳盘好固定在承力索上),并用一组电连接器( 电连接线长度约

27、1500mm)将接触线断头连接牢固,检查无其它接地点和影响行车的障碍物,并测量接14触线高度不小于5183mm (双层集装箱区段不小于5750mm,客运专线为5300mm)后,便可立即消令送 电,让电力机车(动车)降弓通过接触网故障区段。(3) 再次申请停电做接触线接头,使接触网恢复正常状态。3、承力索和接触线同时断,处理方案是:(1)首先处理承力索,然后再处理接触线。为了压缩抢修时间,当承力索紧起后(暂不进行接头),便可紧起接触线,进行接触线接头工作。(2)若时间紧迫,可待线、索紧起后,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即机械上连接牢固,电气连接畅通)和能保证列车通过故障区段,即可消令送电,让电力机车降弓通

28、过故障点,然后再次申请停电处理接头,恢复接触网正常工作状态。4、扩大弓网故障处理方案若接触线抽头或断线未接地跳闸,发生扩大弓网故障,可按以下方法处理。(1) 整理、检查被损坏的接触线(尽量不开断)。(2)根据接触线损伤情况,适当减少补偿张力(接触线张力可减至不低于550Kg)。(3) 用紧线工具将接触线拉起,必要时进行接触线补强。(4) 将接触线用电连接线接通。(5) 收起接触线高度不小于5183 mm (双层集装箱区段为5750mm )。(6) 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7) 在故障区段两端设置降弓信号。(8) 利用天窗时间或申请特殊停电处理遗留问题。5、长大隧道内弓网故障处理方案(1) 单

29、线区段供电臂首端将邻近故障区的非变电所侧隔离开关断开,合上分相绝缘器处开关,实施越区供电方式;同时行车调度安排其它机车将故障区内列车拉出,以利接触网故障抢修。(2) 单线区段供电臂末端将 邻近故障区的变电所侧隔离开关断开,便可对非15故障区段送电;同时行车调度安排其它机车将故障区内列车拉出,以利接触网故障抢修。(3)复线区段断开故障区间两端的负荷开关,合上相关车站上、下行联络开关,采取V停反行措施。(4)具体故障处理方法参照相关典型故障处理方案进行。6、断线事故处理注意事项。(1)带补偿的承力索和接触线断线,在进行事故现场破坏情况调查时,应派人了解中心锚结和补偿器的损坏情况,以便同时进行抢修处

30、理。(2)紧线时可将断线端张力补偿坠砣块减去数块,以便抢修紧线,当线紧起后,应及时如数补装坠砣块。(3)作接头时必须注意使断线锚段的支持定位装置及锚段关节的变形不能太大,半补偿承力索紧线的张力和驰度符合要求。(4) 事故锚段所涉及的线岔,分段器,分相绝缘器,锚段关节,开关,拉出值等应进行检查,必要时加以调整。不同坡度下机车降弓通过速度与距离关系如下,抢修时工领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列车速度确定降弓通过的距离:16(三)支柱事故1、直线中柱折断处理方案(1)拆除已断支柱上的接触悬挂,并将接触线高度提高到不低于5183mm(双层集装箱区段为5750mm )以上,若接触线高度满足不了时,可立一根临时抢修

31、支柱,相邻定位拉出值调至零位。(2) 清除线路上断支柱残骸。(3) 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4)利用天窗时间或申请特殊停电立新支柱,将接触网恢复到正常状态。2、曲线外侧中间柱折断处理方案(1) 拆除已断支柱上的接触悬挂。(2)清除线路上断支柱残骸,同时在断杆旁立一根临时抢修支柱,对接触悬挂进行支撑定位。(3) 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4)若时间紧迫时,拆除接触悬挂,清除断杆,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立即消令送电,让电力机车降弓通过故障区段。17(5) 利用天窗或申请特殊停电立新支柱,同时将接触网恢复正常状态。3、双线区段曲线内侧中间柱折断处理方案。(1) 拆除已断支柱上的接触悬挂。

32、(2) 清除线路上断支柱残骸。(3) 对接触线、承力索进行定位或支撑定位。 方案方案一:利用本线路回流(加强)线支柱,安装支撑定位装置对接触线、承力索进行支撑定位。方案二:利用邻线曲外回流线、加强线支柱,安装串接有对地绝缘和线间绝缘硅橡胶绝缘子的软定位装置对曲内接触线作单拉手定位(承力索不作定位)。方案三:I 利用邻线接触网支柱,在其腕臂套管 绞环处装一定位环; 当曲线半径R800米,拆除跨中悬挂吊弦( 保留支柱旁第一吊弦); 通过硅橡胶绝缘子安装一单拉手定位装置对曲内接触线进行定位; 承力索任其飞出处于自由状态; 当曲线半径 800米R1200米时,在采用上述方式的同时,须在定位器上装一吊弦

33、固定在承力索上,以确保导高或让列车降弓通过。当曲线半径R1200米时,将接触线与承力索固定在一起,确保列车降弓通过。 方案 选用I 具 备 条件时,优先选用方案1、方案2。不论采用何种方案,新形成的跨距不得超过表2所列跨距一米。 当超过一米时,必须利用两根支柱选用上述方案。跨 R (m)距 位 置300 400 450 500 600 700 800 1000 正常跨距 42 47 50 52 57 60 62 65 65风口地带 37 42 42 47 52 57 62 62 65(4) 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18(5)若时间紧迫时,拆除接触悬挂,清除断杆,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立即消

34、令送电, 让电 力机车降弓通过故障区段。(6) 利用天窗或申请特殊停电立新支柱,同时将接触网恢复标准状态。4、锚段关节锚柱折断处理方案锚柱折断主要涉及到下锚支的固定或锚段关节问题,其它方面和中间处理大同小异。首先将悬挂与断支柱脱离,然后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将锚支承力索用3个钢线卡子固定在工作支承力索上(固定位置在两承力索交叉处),再从 锚支绝缘子处(电分段锚段关节在分段绝缘子串处)将锚支承力索解开倒在工作支承力索上并用一钢线卡子与之固定。(1)将锚支接触线从下锚绝缘子处解开倒在工作支承力索上并与之固定。(2)清除线路上的断支柱(3)检查接触线高度是否满足要求,拉出值,锚段关节能否保证受电弓安

35、全通过,当完全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4)若事故点拉出值不能保证,可让电力机车降弓通过,然后申请停电立一临时抢修支柱对线、索进行支持定位。(6) 利用天窗时间立新支柱,并恢复接触网正常状态。5、独立终端锚柱折断处理方案选钢轨的适当位置系好钢丝套,同时将锚柱前面未损坏的第一棵中间柱的承力索和接触线降低2-3m,并通过绝缘隔离后,把悬挂临时锚在钢轨上; 同时将隔离后的悬挂设法固定在邻近股道悬挂或盘起后固定在本锚段隔离绝缘子的带电侧。6、软横跨支柱折断处理方案(1)将软 横跨从断支柱上拆除,使接触悬挂脱离接地、排除倒在线路上的断杆。(2)调整接触线高度在5183mm (双层集装箱区段为5750m

36、m )以上,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3)若接触线高度满足不了5183mm (双层集装箱区段为5750mm )以上的19要求时,可放松相邻软横跨上部固定杵头杆(或调整螺栓),收紧其直吊弦,提高悬挂高度,以达到接触线触线高度要求。若故障点处于曲线上,拉出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让电力机车降弓通过故障区段。(4)若该软横跨支柱同时又是锚柱时,下锚悬挂可参照锚段关节锚柱处理方案或独立终端锚柱处理方案进行处理。7、硬横梁支柱折断处理方案(1)清除接触悬挂上的硬横梁、吊柱和损坏的支柱,检查接触网线路受损情况,若出现断线情况,按断线方案先处理断线,使接触悬挂脱离接地。(2)调整接触线高度在5183mm

37、以上(双层集装箱区段为5750mm 以上),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3)若接触线高度满足不了5183mm (双层集装箱区段为5750mm )以上的要求时,可收紧故障跨距内吊弦,提高悬挂高度,以达到接触线高度要求。若故障点处于曲线上,拉出 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让电力机车降弓通过故障区段。(4)若该硬横梁支柱同时又是锚柱时,下锚悬挂可参照锚段关节锚柱处理方案或独立终端锚柱处理方案进行处理。8、钢筋混凝土柱断裂处理方案钢筋混凝土支柱因外力冲击断裂(即未折断倒塌)支柱倾斜,其处理方案是:(1)用角钢或枕木将支柱断裂处进行临时加固处理,视其具体受力情况,必要时打上临时拉线。(2)用根补强角钢(60

38、606,长度L=4m)将支柱断裂 处进行补强。(3) 用200级混凝土对支柱断裂补强进行浇注。9、支柱事故处理注意事项:(1) 接触线高度5183 mm,仅能满足电力机车运行的最低高度,不能满足带电通过超限货物的要求,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将接触线高度尽量提高,以满足超限货物带电通过,双层集装箱通过区段接触线不得低于5750mm。否则,20应告诉供电调度通知有关部门,限制超限货物带电通过故障区段。(2) 处理锚柱折断事故应对锚段相关悬挂设备进行检查。(3)双层集装箱运输区段发生断杆事故时,须立临时抢险支柱以保证导高满足双层集装箱运输的要求,并限速120Km/h 。(4)关节式分相转换柱或中心柱折断

39、时,宜采取越区供电并降弓通过的方式临时开通线路。(5)等径圆杆折断均须采用先立抢修铁塔,然后清理原杯型基础,在原杯基内重新立杆的方式。若原杯基损坏,则重新制作杯基。10、无砟道床区段(应改为客运专线,因其它线路也有无砟道床,高度不能满足)支柱折断处理:(1)拆除折断支柱,将相邻两支柱平腕臂上承力索座向平腕臂端部调整。(2)将相邻两支柱支撑斜腕臂向支柱侧调整,使支撑装置处于仰头状态,升高承力索高度。(3)收紧该跨吊弦,客运专线使接触线高度保证在 4800mm 以上,让动车组限速 120 公里/小时且降弓通过;普速区段使接触线高度保证在 4800mm 以上让电力机车降弓通过。(4)利用天窗时间立新

40、支柱,并恢复接触网正常状态。(四) 隧道埋入杆件损坏的处理方案1、低净空隧道悬挂埋入杆损坏(连续两点)(1) 拆除悬挂处绝缘子和零部件。(2) 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临时投入运行。2.链形悬挂隧道内悬挂埋入杆损坏(1)悬挂埋入杆仅损坏一处,可先将悬挂绝缘子及零部件全部拆除,收紧松驰的吊弦,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即可投入临时运行。(2) 悬挂埋入杆连续损坏两处及以上者,悬挂金具拆除后,接触线高度达不到5183mm, 则可将悬挂通过绝缘件,固定在已损坏的悬挂埋入杆的接地线21连接板上,最后检查具备送电条件后,消令送电,投入临时运行。3.隧道内定位埋入杆损坏(1)直线区段,可将定位零

41、部件全部拆除,便可消令送电,投入临时运行。(2)曲线区段(R=300m),当接触线失去定位后跑向曲内 侧,与隧道壁的空气间隙不满足要求,不具备送电条件,则可将接触线定位用4.0 铁线通过绝缘件临时固定在被损坏的定位埋入杆接地线连接板上,若拉出值不能满足要求,可先让电 力机车降弓通过,然后再设法处理。4.隧道内锚段关节埋入杆件损坏,可以相应采用以上处理方案。5.隧道内吊柱损坏(1)单线隧道吊柱损坏:直线区段时,拆除受损吊柱及支撑,将邻近定位调至零位,收紧松弛的吊弦,送电开通线路。当位于曲线上时,因我段管内采吊柱区段为高速区段,曲线半径均较大,因此,可拆除受损吊柱及支撑,调整相邻两定位拉出值至极限

42、位置,满足送电的空气绝缘间隙及跨中导线偏移值,并使导线最低高度不低于5183mm(双层集装箱区段 为5750mm), 消令送电,必要时可采取降弓通过的方式。(2)双线隧道时,拆除受损吊柱及支撑,采用另一线路的吊柱临时固定,送电开通线路。若两 线吊柱均受损,可采用甩开该吊柱,按方法(1)处理。(3)申请天窗点重新安装吊柱及支撑。(五)分相绝缘器事故处理方案1.分相绝缘器绝缘击穿,造成两个供电臂均送不上电(1) 供电臂首端分相绝缘器可按以下方案进行处理: 当分相绝缘器的机械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将接触线上分相绝缘器拆除,用4个钢线 卡子把接触线分别固定在同相侧的承力索上,即可消令送电,让电力机车降弓

43、通过故障区段。 当分相绝缘器的机械强度能满足要求时:I 若分相绝缘器邻近的锚段关节系电分段锚段关节时,将锚段关节隔离开关断开,即可两相送电,让电力机车自电分段关节起至分相绝缘器止降弓慢行至故障区外。 若电力机车慢行不能通过故障区时,用 约40m长的电连接器将故障分相绝缘器短接, 电力机车降弓通过电分段锚段关节。22 若分相绝缘器邻近的锚段关节系非电分段锚段关节时,可按机械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另行停电彻底恢复达标。(2)供电臂末端分相绝缘器,可按以下方案进行处理: 拉开分相绝缘器邻近的电分段锚段关节隔离开关,让电力机车降弓通过该锚段关节。 合上分相绝缘器处隔离开关、分区亭隔离

44、开关或采用短接线短接故障分相绝缘器,即可送电临时通车运行。 若时间允许,可在拉开电分段锚段关节隔离开关后,即可先将一端供电臂送电,以 缩小停电范围,再进行更换分相绝缘器主绝缘工作,然后消令送电,恢复正常供电。2.分相绝缘器断裂一根或分相区线索断线(1) 拉开邻近的电分段锚段关节隔离开关,将无故障供电臂送电。(2)用紧线工具将线索紧起,检查具备送电通车条件后,另一供电臂送电。(3)合上电分段锚段关节隔离开关,让电力机车降弓通过故障区段。(4) 另行停电彻底恢复达标。3.分相绝缘器断裂后并发生弓网故障(1)将分相绝缘器拆除,每端用4个钢线卡子把接触线两断头分别固定在同相的承力索上。(2)参照分相绝

45、缘器事故处理方案1、2条相关方式进行应急处理直至恢复正常状态。(六)关节式分相绝缘器故障1.电力机车停于关节式分相绝缘器中性区内时当接到机车停于中性区内的通知后,要立即派专人到就近车站运转室,同时按事故抢修对待,及时赶赴现场。调查现场情况,将机车停车位置,车头距有电设备的距离等情况向供电调度、生产调度汇报,以便给事故救援提供可靠依据。当机车或接触网故障排除后,确认机车受电弓在分相中性区内无法正常取流时,应按照以下程序操作23A 供电臂B 供电臂1 2 3 4 5 6 7 8GK机车由 A 供电臂向 B 供电臂运行时:机车 停于 3#-4#支柱间时,向电调申请 A 供电臂停电,防止相间短路,再闭

46、合分相中性段 GK(GK 正常状态处于分闸状 态),当故障机 车驶离无电区,向电调申请断开分相 GK,使之恢复原状。当机 车停于 4#-6#支柱间时,直接向电调 申请闭合分相中性段 GK(分相 GK正常状态处于分闸状态),当故障机车驶离无电区,向电调申请断开分相 GK,使之恢复原状。机车由 B 供电臂向 A 供电臂运行时:若机车停于 3#6#中性段,可向电调申请 A 供电臂停电,并断开变电所馈线开关,闭 合分相中性段 GK(分相 GK 正常状态处于分闸状态),机车受电向前运行至 2#3#间后,向电调申请断开 GK,并向 A 供电臂送电,机车受流通过分相。2.当动车掉入无电区时,可采用换弓运行的方式通过无电区。3.由于电力机车误操作通过分相绝缘器造成跳闸时:跳闸但未断线时,观察跳闸处所接触线的损伤情况,根据情况申请停电进行补强处理。跳闸造成接触线或承力索断线,可将所断线索拉起,加装短接线,保证导高和另一端的绝缘参数后,采取降弓运行的方式送电通车。故障点必须包括整个24关节式分相。在关节式分相进行停电作业或事故抢修时,必须将关节式分相的两条馈线同时停电。为了消除中性区感应电,停电后除按规定接挂地线外,必须在分相中性区内的两转换柱间加挂接地线。(七)分段绝缘器事故处理方案:1.货线分段器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