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陆丰市玉燕中学高中语文组 江梦玲孔雀东南飞是粤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三课课文,它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要以学生为主”和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文阅读教学这一模块的要求“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我把这篇课文设置为五个课时,分别为疏通文章字词、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探究人物形象、探究焦刘婚姻悲剧原因和积累与爱情有关的名言故事和诗词。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成功的地方在于贯穿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探究人物形象”和“探究焦刘婚姻悲剧原因”。本单元古诗文的教学,基本每篇课文的教学都进行了人物形象的分析,静女中男子和女子的形象很容易把握,氓中氓的形象
2、单一,而孔雀东南飞的篇目非常长,刘兰芝的形象又是立体的、多面化的,所以上课时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刘兰芝的形象尤其重要。所以这堂课我采取了一个这样的形式:先把学生分成三组,学生再思考刘兰芝的形象,然后学生把刘兰芝的形象板书到黑板上,老师让每组同学选一个代表上黑板板书刘兰芝的形象,然后选择写得最多的那个学生分析是从哪里得出这个形象的,其它的学生找出黑板上有没有相同的表达,最后把学生列举出来的刘兰芝的形象归纳为“形象美”、“品质美”、“精神美”。这样一种分析刘兰芝形象的模式是非常成功的,一是避免了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回答重复的信息。二是学生在分析刘兰芝的形象时,不会漏掉信息点。三是对刘兰芝的形象进行
3、了归类总结,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以后分析2人物形象时会由浅入深,由“外在”到“内在”,再到“精神”。而探究焦刘婚姻悲剧原因这一课,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学生系统而又深邃的思维,严谨的论述令我大为惊喜,学生的答案总结有以下方面:1、门第观念 2、封建制度 3、人物性格 4、多年无子 5、婆媳不睦。我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适时地给学生阐述了古代的休妻的“七出”制度,加入了一些“婆媳不睦”的事例和原因,补充了俄狄浦斯情结的故事。这节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进行点拨。由此,想到了以前课堂的弱点,总喜欢采取填鸭式的模式,一堂课没有学生可以插嘴的地方。或者是打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幌子,把一些简单的知
4、识或规律交给学生去探讨,一些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老师自己来讲。殊不知,这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长此以往,会抑制了学生探讨问题的能力。所以,以后,尽量不做保姆式的老师,而是用耐心,静静地等待学生们探究出属于他们的发现,老师需要做的是肯定和鼓励他们,以及适时的点拨。而本课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梳通文章字词这节课,本堂课以一个学案为纲,细致详细地讲解了里面的字词。孔雀东南飞是一篇长篇叙事诗,理解起来相对来说不是很难。所以不应该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重点地进行讲解,所以我在另一个班进行了改进,改进方案如下:选取重点内容“相”字,“见”字和“偏义复词”进行讲解,然后用一些课后练习进行拓展。 对于“相”字的
5、意思,我是采取先讲解,再让学生解释的形式进行的。在讲解之前,学生对相字意思的回答五花八门,尤其是对“相”字具有称代作用“你”、“我”、“他”等无法理解。讲完之后,学生的掌握率还是比较高,对于课后拓展3的几道题目也能较好地完成。对于“相”字的称代作用,需要引导学生那个句子是出现在课文的哪里,是谁与谁的对话,然后得出他的用法。总之,孔雀东南飞的字词非常多,挑重点讲解,把握好重难点,让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了。需要课后做的工作就是下节课上课之前还需要对“相”“见”和偏义复词进行抽查,检查学生有没有完全掌握。“积累与爱情有关的名言故事和诗词”这一课是以活动课的形式展开的,这堂课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学生积
6、累与爱情有关的名言故事和诗词。二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文字的意思和相关作者的一些知识。三是提高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想法是美好的,但是这堂课实施起来却非常尴尬。这堂活动课主要有两位同学上黑板分享了他们积累的成果,都是在讲台上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的。第一位同学的课件很精美,但一晃而过,第二位同学的思路很清晰,先讲述爱情是什么,用名人名言的形式告诉大家,接着阐述古代的爱情和现代的爱情以及外国的爱情,配以相关的诗句和歌曲,最后对她所讲的爱情进行总结。但在展示的时候却出现了冷场的情况。这堂活动课的失败有以下几个原因:1、学生在分享这些与爱情有关的诗句时自己都缺乏一些相应的思考,没有去拓展地了解与这些诗词有
7、关的更多的东西。2、学生的胆量较小,在分享时缺乏一些必要的讲授技能。3、学生在本节活动课,缺少必要的思考,而仅仅是一种观望的心态。4、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对学生的准备情况和思路进行了解。所以,这堂活动课只勉强达到了知识层面的积累与爱情有关4的名言故事和诗词的目的,而其它的两个更深层次的目的却并未达到。基于以上原因,我得出了以下教训。1、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2、用课前三分钟分享读书心得或讲故事等来锻炼学生的胆量。3、以后上活动课,老师要对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一言以蔽之,一节好课,真的需要教师认真地备课,精心地设计,当然更离不开学生积极地投入。同时我们也知道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每一次反思,为的都是能让自己有所进步,希望我每一次都能在课后认真反思,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改进,让自己在教学上走得更踏实,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