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幼儿园片段教学心得.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05754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片段教学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片段教学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片段教学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机关幼儿园片段教学大赛心得今天观看了机关幼儿园的三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的片段教学过程,这对于我这个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从上课技巧、仪容教态、语言表达等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几位评委老师的点评,不仅是对参赛老师的点评,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小决心改正,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大家往往把“片段教学”等同于 “教学片段”,但真正的“片段教学”与“教学片段”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片段教学的内涵:所谓的片段教学,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来说,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五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

2、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并且,可以通过参赛这展现的优缺点,来讨论更有价值的教学思想,更好的教学技能,从而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其次,片段教学的特点: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片段教学的特征:实践性:从本质上说,片段教学就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完整性:片段教学相对而言在内容上只是局部的,所谓的完整性是指教学步骤的完整。虚拟性:这是虚境行片段教学所具有的一种特征。预设性:教师不但要做到眼中有幼儿,还有做到心中有课堂,按预设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案例一:李 XX 老师的“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磁铁”1、李老师通过道具,别着磁针的长颈鹿,隔着纸片

3、可以跟着老师的手移动(手中拿着磁铁)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告诉孩子磁铁和回形针是相吸的。2、李老师把各种不同的物品放在一起,用磁铁去吸。把能吸的起来的东西放在红色圆圈内,不能吸的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起。和孩子一起探讨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而什么样的不能。进而得出结论:凡是含铁的东西都可以被磁铁吸起来。3、探索磁铁和回形针隔着一层纸是否能吸的住。此环节,李老师分别用一层纸和一本书隔在磁铁和回形针的中间,观察磁铁和回形针是否可以吸的住。由此得出结论磁铁和回形针中间隔的东西比较薄的时候,是可以吸的住的。如果中间隔的东西比较厚,则吸不住。4、磁铁和回形针在实际生活中的有趣应用。告诉孩子有一些回形针散落在

4、沙堆里,怎么样方便又快的把这些回形针找出来呢。5、让孩子回去思考,生活中的物品,含铁的部分都可以被磁铁吸住。在李老师的片段教学中,李老师老师在演绎教学活动的时候很有激情,具有适合教学情景的表情和语调,合乎小朋友们的特点。李老师的语言素质好,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很标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在教学设计方面,李老师通过长颈鹿的小玩具来引出磁铁和回形针可以互相吸住的特点,然后通过众多的物品和回形针互相吸引的关系,来探讨具有什么性质的物品可以和磁铁相吸。此环节的设计增强了授课内容的探讨性,启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唯一不足的地方是,没有进行扩展,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钥匙,喝汤用的瓢羹、钢

5、笔、铅笔等物品和磁铁互相吸引的情况,进一步说明磁铁的性质。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孩子得出的结论,既客观又易于理解。另外,在通过薄纸片和书本来判断磁铁在隔着厚的东西时是否可以和回形针互相吸引时,结论以偏概全。磁铁和特定物品的吸引了与磁铁的大小、磁力、被吸的物品,间隔物的性质等因素有关。此例子仅限于在特定大小的磁铁和磁铁磁力一定的情况下,才适用于此结论。而孩子不会思考其他问题,他们只会记住老师说的结论,而把其他因素忽略。因此“磁铁和回形针中间隔的东西比较薄的时候,是可以吸的住的。如果中间隔的东西比较厚,则吸不住”的结论是不科学的。案例二:郑 XX 老师的“小班音乐活动小鸭小鸡”1、郑老师通过创设环

6、境,让孩子们想象一群小鸡和小鸭碰到时的场景。和孩子们一起表演小鸭和小鸡的叫声,进而引导出音乐中小鸭和小鸡的叫声(演唱方式) 。2、提问:小鸭和小鸡碰到一起会做些什么事情。在音乐中找答案。3、提问,小鸭小鸡碰到一起,除了音乐中说的小鸡小鸭会一起唱歌跳舞,你们觉得它们还会做什么呢?郑老师首先通过创设小鸡小鸭相遇的情景来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发挥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郑老师在引导孩子学小鸡小鸭的叫声时,具有很强的音乐和舞蹈表现力,不仅带动了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也感染了在场的观众。并且郑老师的提问围绕重点、有层次性、紧扣重点中心来提问。在问到小鸡和小鸭在碰到的时候会做什么事情

7、时,郑老师的提问方式可以稍做改变,问孩子这首歌中小鸡和小鸭都做了什么事情,为下个问题做铺垫,除了歌曲中所说的事情,小鸡小鸭还能做什么。在郑老师提的第三个问题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的孩子扮演小鸭一部分扮演小鸡,展现一个真是的情景,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凭空想象更具有真实性。案例三:陈 XX 老师的“大班语言活动绕口令”1、准备道具,盆和瓶子。用布遮盖住道具,让孩子猜道具,让孩子发现“盆”和“瓶”是指不同的道具,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发音。2、分别教孩子“盆”和“瓶”在嘴巴中正确的发音位置,并用手放在喉咙位置,感受发音时声带的震动。3、利用“盆”和“瓶”和碰

8、撞是发出的声音,告诉孩子什么样的声音是乒乓,并教孩子们“乒”和“乓”的正确发音。4、紧接着问孩子,是盆碰瓶还是瓶碰盆。以此引出绕口令“盆和瓶”:桌上放个盆,盆里放个瓶,乒乓一声响,不知是盆碰瓶还是瓶碰盆。陈老师在此次片段教学中很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且围绕重点展开教学活动,教会孩子“盆”和“瓶”的发音及绕口令。陈老师很好地利用了肢体动作也语言的结合性。分别用不同的动作,生动地绘声绘色地表现 “盆”和“瓶”和“乒乓”的不同,当老师表演这些动作时,孩子们可以根据老师的动作,发出不同的音。当一整套动作做完时,一首绕口令也完成了。在给孩子比划动作,一起发音的过程中,陈老师和孩子们的双边互动比较强。因为孩子还在呀呀学语的阶段,不太能分辨的清相同的发音,所以也很难把发音相似的字发出正确的音。此时老师的发音尤为重要。陈老师的发音在大人听起来是很清晰的,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需要有更高的分辨率,孩子才能分辨的出那些相似的发音有什么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