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工程咨询院二一四年九月*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1.1 项目服务单位基本情况 11.2 项目建设单位 11.3 项目基本情况 11.4 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与范围 21.5 综合效益分析 4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72.1 项目建设背景 7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8第三章 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13.1 项目需求分析 113.2 项目建设规模 12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144.1 所在地理位置现状 144.2 场址建设条件 14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 205.1 停
2、车场总体规划方案 205.2 建筑结构设计 215.3 人防工程 245.4 电气工程 265.5 给排水设计 30第六章 环境保护 336.1 环境保护的原则 336.2 采用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 336.3 施工期污染 346.4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356.5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376.6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与建议 39第七章 节能分析 417.1 用能标准和规范 417.2 能源消耗 427.3 节能措施 42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58.1 设计的主要依据 45*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8.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458.3 采取的安全措施 468.4 劳动卫生
3、488.5 防雷与消防安全 488.6 预期效果及评价 50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 519.1 项目进度计划建议 519.2 工程进度安排 519.3 项目招标管理 52第十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5510.1 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5510.2 劳动定员 5610.3 人员来源及培训 5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 5811.1 编制依据 5811.2 投资估算内容 5811.3 投资估算 5811.4 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61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评价 6212.1 经济效益评价计算依据 6212.2 成本及成本总费用估算 6212.3 产品年制造成本 6412.4 项目总成本费用 6512.5 项目年效
4、益 6512.6 利润指标 6612.7 项目内部收益率 6612.8 投资回收期 6612.9 不确定性分析 6712.10 财务评价小结 .68第十三章 社会评价和风险分析 6913.1 社会评价 6913.2 风险分析 71第十四章 结论 74*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服务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市城市管理局联 系 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3423001.2 项目建设单位由招商引资单位通过招商确定。1.3 项目基本情况1.3.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市贡江新区。1.3.2 建
5、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占地面积 30 亩(20000m 2) ,主要建设地上及地下停车场、仓库、修理房、洗车库及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仓库、修理房、洗车库总建筑面积 4000m2。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机动车停车位 950个(其中,小车停车位 850 个,大车停车位 100 个) ,非机动车停车*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位 432 个的规模,同时具有 3000 m2 的仓储能力及配套的汽车修理和洗车服务能力。1.3.3 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工期为 12 个月,即 2014 年 9 月-2015 年 8 月。1.3.5 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1)本项目总投资 11148.53 万元,全部为建
6、设投资。(2)资金筹措:企业自筹 7148.83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4000万元。1.4 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与范围1.4.1 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2)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 号) ;(3)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赣发20128 号) ;(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6) 江
7、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7) 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9) 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于都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 年) ;(1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修正) ;(1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1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2002 年版) ;(13)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9) ;(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5) 建设
8、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1998253 号令) ;(1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1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发改投资20061325 号文) ;(20)建设单位提供的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有关基础资料。*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1.4.2 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对公司拟投资建设*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项目所在地概况、规划及建设条件(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需求分析与建设规
9、模(4)工程建设方案(5)环境影响与劳动安全卫生(6)节能分析(7)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8)项目实施计划(9)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10)财务评价(11)社会评价和风险分析1.5 综合效益分析1.5.1 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建成达产后,达产年将实现营业收入 4289.52 万元,利税总额 2938.18 万元,投资利税率 26.35%;利润总额 2665.78 万元,税后净利润 2265.91 万元,投资利润率 20.32%;上缴税收 672.27 万元,其中企业所得税 399.87 万元,营业税 214.48 万元,营业税金及*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附加 57.92 万元。本项
10、目投资回收期 4.92 年,财务内部收益率19.6%(税后) ,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1.5.2 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进家庭的步伐加快,城市机动车发展迅猛,目前全县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 5 万辆。相比之下,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使停车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停车难,已经成为*市交通发展、汽车消费的瓶颈之一。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停车难这一问题。本项目完成后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市贡江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本项目建设完成达产后,年均可上缴各种税金 672.27 万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20 个。该项
11、目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分析上来看均是可行的。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 1-1。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 指标 单 位 数 量 备注1 占地面积 m2 20000 30 亩总投资 万元 11148.83建设投资 万元 11148.832流动资金 万元 03 资金筹措*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序号 指标 单 位 数 量 备注银行贷款 万元 4000自筹资金 万元 7148.83定 员 人 20其中:工人 人 12工程技术人员 人 34管理人员 人 5主要燃料动力消耗水 万吨 15电 万度 45财务评价总成本 万元/年 2023.61 达产年经营成本
12、 万元/年 1351.34 达产年营业收入 万元/年 4289.52 达产年营业税 万元/年 214.48 达产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年 57.92 达产年企业所得税 万元/年 399.87 达产年营业利润总额 万元/年 2665.78 达产年利税总额 万元/年 2938.18 达产年投资利税率 % 26.35 达产年净利润总额 万元/年 2265.91 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 20.32 达产年投资回收期 年 4.92 不含建设期财务内部收益率 % 19.6 税后6盈亏平衡点(BEP ) % 23.10*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
13、贡江新区规划建设总面积 11.2 平方公里,是*市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市通过整合长征出发地体验区、文教体育综合区和贡江新城三个项目群,建设产业与城市相融发展的承载平台,力争用 8年时间,使之成为*市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发展区、公共服务配套区、红色文化体验区、绿色生态居住区,中心城区人口达 50 万人、城市规模达 50 平方公里,实现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自贡江新区开发建设的全面启动以来,新区的各项事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市围绕建设现代化商务商贸区的目标,按照先“地下”后“地上” 、 “先规划”后“开发” 、先“框架”后“建筑”的建设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开发
14、理念,加速推进各项基础、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致力于把贡江新区打造为*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市域次级商务商贸中心。随着近年来*市贡江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滞后使停车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中心区,由于很多公共建筑配建泊位严重不足,停车位更是一位难求。停车难已经成为制约城市交通发展和汽车消费的重要瓶颈之一。*市为了配合新区的发展规划以及满足人们驾车出行的需求,杜绝停车难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制约,进一步完善贡江新区的基础配*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套建设,实现贡江新区的和谐发展,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而行、协调一致。2.2
15、项目建设必要性(1)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政策2012 年 6 月 28 日,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苏区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原中央苏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本项目的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提出的。(2)项目建设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进家庭的步伐加快,城市机动车发展迅猛,截至到 2013 年,*市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
16、达到 5 万辆,年增长率高达 10%以上,私家车数量日益增长。相比之下,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使停车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贡江新区,由于很多公用建筑配建泊位严重不足,停车位更是一位难求。停车难,已经成为*市交通发展、汽车消费的瓶颈之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停车难这一问题。(3)项目建设是符合贡江新区规划建设的需要*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贡江新区的发展秉持着“先规划、后开发”的理念,加速推进各项基础、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致力于把贡江新区打造为*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商务商贸中心。本项目的建设是为了适应贡江新区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求。(
17、4)项目建设是提高区域服务质量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善贡江新区地区交通和停车的环境,缓解区域内的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中心区域停车位难求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了贡江新区的环境档次,改善了新区的停车和交通的状况,缓解贡江新区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大大提贡江新区区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于提升贡江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及提高贡江新区的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影响深远。(5)解决城市发展与土地紧缺矛盾的有效途径现代社会城市已经变得十分拥挤,土地不断被占用,空气污染在加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及战争与自然灾害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人类自身生存的威胁。城市地面空间及上空被高层建筑和高架路挤占,给自然环境带来
18、很大的威胁,开发地下空间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土地紧缺的有效途径。耕地资源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我国土地最多能供应 17亿人口的粮食是以人均耕地基本维持目前水平为前提的,正规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并将继续减少的严峻现实,成为目前中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最重大和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保护现在耕地不被破坏,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化水平。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人防工程,其主导思想是以防止战争空袭为目的,当时尚未认识到地下空间与城市用地及平
19、时用地的利用关系,因而有相当多的工程没有同城市建设相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及城市化的程度不断的提高,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已被人们所认识,19 世纪是“桥”的世纪,20 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活动创造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环境,通过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质量来提高生活质量。本项目停车场建设工程设置了地下建设,对于解决土地资源紧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贡江新区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
20、需要,是符合贡江新区规划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区域服务质量的需要,是解决城市发展与土地紧缺矛盾的有效途径,项目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第三章 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1 项目需求分析一、项目区位本项目停车场工程位于贡江新区内,所处区位位于于都中心城区南部,在构筑于都城市中心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作为重要的城市区域之一,交通枢纽、现代商务、生态居住三大城市功能的定位已经明确。目前,停车场地块周边的用地目前处于正在开发阶段,众多用地尚未建成,已建成用地与正在建设的用地目前已经按照规划进行实施。江星路地块北侧和西侧为教育用地,南侧及东侧为商业用地,其中南侧已规划
21、为多层综合性商场(江星广场) 。外围地区以居住用地为主。本项目周边的用地主要为商住混合用地、商业用地以及居住区用地。二、交通需求预测本项目属于公共停车场性质,吸引客流主要是小汽车出行。由于各类建筑均严格按照了*市停车配建标准进行了配建,内部员工停车位及大部分访客停车位基本在其项目内解决。访客停车位不够的情况下,由外部公共停车场解决。因此,本停车场主要面向于周边地块项目的访客停车需求。*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2根据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分析,通常城市的停车步行范围为 100-300 米。根据的相关调查,商场顾客的购物时间约为 70 分钟,行政机关访客的办事时间约为 40 分钟,文化娱
22、乐的办事时间参考商场顾客,约为 70 分钟,医院看病人员时间约为 90 分钟。再适当考虑目的地与出发地的距离,增加约 10-15 分钟左右的步行与缴费时间,在高峰时段,假设停车利用率达到 80%的情况下,本项目停车设施发生吸引量见表 3-1。表 3-1 *市大型社会停车场的吸引量与发生量停车目的停车比例( %)周转率 吸引量(pcu/h) 发生量(pcu/h)商业顾客 60 0.75 168 84行政办公访客 15 1.20 65 35文化娱乐顾客 15 0.75 53 28居民 10 0.50 25 13合计 100 311 1603.2 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停车场工程分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每
23、个停车场的建设规模如下:(1)地下停车场:本项目占地面积 20000 平方米,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一层停车场及服务物管、配电间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6000 平方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3-2。表 3-2 地下停车场规划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工程名称 地下停车场 总占地面积 20000*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m 2)总建筑面积(m 2)16000地下一层用地面积(m 2) 20000其中建筑面积(m 2) 16000机动车停车位 不少于 500 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不少于停车场面积的 2%停车位无障碍停车位 不少于 12 个(2)地上停车场:本项目占地面积 20000 平方
24、米,规划为停车场地,拟建设地上停车场及服务物管、仓库等配套设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3-3。表 3-3 地上停车场规划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工程名称 地上停车场总占地面积(m 2)20000机动车停车位 不少于 450 个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位 不少于停车场面积的 2%*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4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 所在地理位置现状4.1.1 地点与地理位置项目拟建于赣州市*市贡江新区,*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的东部,贡水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1 11549 ,北纬25482620。东连瑞金、会昌县,南连安远县,西邻赣县,北靠兴国、宁都县。县境南北长83.2
25、5km,东西宽 63.33km,总面积为2893.09km2,人口103.6万,为赣南第一人口大县。境内交通便利,319、323国道和赣龙铁路穿境而过,素有“闽、粤、赣往来之冲” 、“赣南六县之母”之称。4.1.2 土地利用现状根据江西省赣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22030) 及*市功能区分布图 ,项目用地属于*市国有工业建设用地。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不占或少占耕地的要求,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实现 了耕地的占补平衡。依法履行了“占一补一”的义务。4.2 场址建设条件4.2.1 地形地貌于都属丘陵低山地形,四周群山环抱,东、南、北三面地势较高,逐渐向中西部倾斜。
26、境内东北为武夷山余脉,南为南岭山脉余*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5脉的九连山余脉,西北为雩山山脉,海拔 1000m 以上的山峰有 10座。位于靖石、盘古山、利村乡镇之间的屏坑山为县域最高峰;主峰城海拔 1312m。4.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根据地震资料,本地区没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记录。根据 2003 年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0 年颁发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5 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 0.10g。*市地质构造属华夏系构造,境内出现的地层有震旦、寒武系、泥盘系、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纪等。震旦系地层几乎遍及全县,非常发育。呈东北西南带状,形成于都红
27、岩丘陵盆地。寒武系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多为砂页岩。水文情况:贡水源出福建长汀新乐山,西流经石城、瑞金、会昌,在锦、湘二江汇合处始称水,接纳濂江、梅江、平江、桃江,在章贡区与章水汇成赣江。全长 319km,流域面积 27038km2。从会昌白鹅入境东起黄麟朱田,流经梓山、西郊、贡江、罗坳、罗江,西至罗坳王屋入赣县,长 66km,落差 25.6m。4.2.3 气候条件项目地区属中亚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8.9,最高气温 39.9,极端最低气温-5.8 ;日照 1765 小时,无霜期 289 天左右。年降水量约*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28、61507.7mm,于都全年的风向以北风为主,西北风以及东北偏北风出现的次数小,并以静风和小风速的天气为主。本项目所在区域交通便利。参考周边地块地质勘察资料,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分布较稳定。项目设计前业主须需委托进行地质勘察,并以本项目实际选址区域的地质勘察报告为依据,进行项目建设。4.2.4 社会环境条件*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型城镇化明显提速,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1)人口*市总人口 103.6 万,人口规模为赣州第一。(2)农业于部县是以种
29、植业为主的农业县。经济作物有脐橙、水稻、油菜、花生、大豆、西瓜、棉花、芝麻、烟叶等。(3)经济2013 年*市完成生产总值 1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52.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6%;实现财政总收入12.7 亿元,增长 2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8.7 亿元,增长 1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9 亿元,增长 14%。(4)于都贡江新区概况*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贡江新区规划建设总面积 11.2 平方公里,是*市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该县通过整合长征出发地体验区、文教体育综合区和贡江新城三个项目群,建设产业与城市相融发展的承载
30、平台,力争用 8年时间,使之成为*市中央商务区、总部经济发展区、公共服务配套区、红色文化体验区、绿色生态居住区,中心城区人口达 50 万人、城市规模达 50 平方公里,实现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贡江新区位于长征出发地*市贡江南岸,贡江新区由长征出发地体验区、文教体育综合区、贡江新城三大板块组成,与贡江北岸老城区相呼应,构建成“一江两岸”的城市新格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将在 2015 年 12 月底全部工程竣工验收。到 2018 年,将完成贡江新区基础性、公益性、功能性、标志性公共设施项目,以项目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城市规模扩张,提升城市建设品质。4.2.5 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位于*市,具
31、有十分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公路:目前,于都拥有各类公路里程 2558.15 公里,其中:国道 2 条(323 线、319 线),省道 2 条(银于线、庄黄线),省养县道 93.8 公里/3 条(于盘线、利朱线、三门金沙线)。2009 年通车的昆厦高速公路,使得于都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于都 4 小时内可到达厦门经济特区,全程高速直达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铁路、水路:2001 年 12 月开工建设赣龙铁路 58 公里, 2005年 4 月正式通车。境内航道 2 条,航线总里程 123 公里。*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8航空:赣州黄金机场有航班至北京、深圳、上海、南昌、厦门、
32、武汉、杭州、南宁、海口等城市,售票处可同时代售全国各地联程机票,代办国际机票。4.2.6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电力:*市拥有 220kV 变电站 1 座,110kV 变电站 3 座,35kV变电站 11 座,容量 45830kVA,35kV 线路 15 条,现已形成以 35 千伏干线为主、小水电站为辅的电力网络。*市电力充足,供电质量良好。项目所在地*市贡江新区区已建设 10kV 配电网,由*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贡江镇变电站供电,变电站总装机容量 20 万千伏安,剩余容量 12 万千伏安。供水:*市县城拥有较好的自来水质量,供水量 5 万吨/日,能全面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通讯:电话全部程控化,长
33、途电话传输数字化,移动通信已开通,已兴建宽带互联网。4.2.8 环境保护条件本项目位于贡江新区,建设地点生态环境良好,项目区域内无大的污染工业,空气环境质量良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项目区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9项目所在区声环境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的要求。4.2.9 法律支持条件项目建设的确定以及项目的选址,应符合国家和地区有关法律法规对项目建设的生存的支持程度和约束条件。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布
34、局,也符合*市的总体规划等相关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其法律法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1) 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 年) (2)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年) 4.2.10 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本项目位于*市贡江新区,已取得土地使用权,不涉及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4.2.11 施工条件本项目位于*市贡江新区,具备施工、用水、用电、道路交通条件,外部交通便利,沙石、水泥、钢筋等建筑用材供应充足。*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5.1 停车场总体规划方案一、地下停车场及配套设施项目占地总面积 20000 平方米,本项目拟建地下停车场,总建
35、筑面积约 16000 平方米,包括停车场及服务物管、配电间等配套设施。停车场位于地下,停车场共设两个车行坡道、三部楼梯、一部电梯。车行坡道为双向车道,分别设于西北角和东南角,楼梯设于西北、东南和西南角,电梯设于东南角。非机动车停车场面积不少于停车场面积的 2%,约为 320 平方米,可停放非机动车辆约 192 辆;停车场总共可停放机动车辆不少于500 辆。地下车库普通车位按 5.3*2.4 米设计,机械式车位柱间距按 7.6米设计,地下停车场内部通道宽度均大于 5.5 米,允许双向通行,设置于西侧的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坡道宽 8.1 米,设置于南侧的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宽 8.5 米,均能双向通行。
36、为了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建议地块西侧的出入口采取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地块南侧的出入口允许机动车左转进入;停车场出入口设置机动车限速、让行标志标线。二、地上停车场及配套设施项目占地总面积 20000 平方米,地块规划为停车场用地,拟建*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1设地上停车场及服务物管、仓库、洗车库、修理房、配电间等配套设施并配以一定的绿化。停车场共设两个出入口,分别位于西南角和东南角。停车场设有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其中非机动车停车场面积不少于停车场面积的 2%,约为 400 平方米,可停放非机动车辆约 240 辆。停车场总共可停放机动车辆不少于 450 辆。停车场内部通
37、道宽度大于 5.5 米,允许双向通行。地上停车场车位按小车 5.3*2.4 米设计,大车 10*4 米设计,出入口通道宽度均大于 8.5 米,均能双向通行。为了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建议地块的出入口采取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停车场出入口设置机动车限速、让行标志标线。5.2 建筑结构设计5.2.1 设计依据一、主要规范和标准(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 (2001 年版) ;(3)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
38、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2002 年版) ;*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2(7)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难 (GB5006-2001) ;(8)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4) ;(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1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50017-2003) ;(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2) ;
39、(1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15)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38:2004) 。二、基本条件(1)基本风压:0.45kN/m 2(n=50)(2)基本雪压:0.40kN/m 2(n=50)(3)年平均降水量:1507mm(4)年平均气温:19.7(5)极端最高气温:40.4(6)极端最低气温:-9.5(8)主导风向:北风或东北风(9)地震设防烈度:6 度5.2.2 建筑结构设计一、地下停车场*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3(1)建筑标高1)一层地面标高:0,0002)地下一层停车场地面标高:-5.400m。(2)建筑层高1)地下一层车
40、库层高为 5.40m,净高为 4.40m;(3)主体1)地下停车场采用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阀板结构。2)机动车入口采用沥青路面,楼梯及非机动车坡道入口采用玻化石同质地砖地坪。地面构筑物根据景观要求进行深化。(4)消防设计1)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2)整个停车场共设 3 个出入口,停车场内部环形道路均不小于5.5 米宽。3)所有建筑变形缝内均采用不燃烧物填充密实。4)地下汽车库按规范设置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内最远地点至安全疏散口距离不超过 60 米。(5)防水设计1)本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2)除特别说明外,地下室排水找坡坡向集水坑。3)坡道上及地下车库内浅地沟,可承载车辆荷载。(6)内部装修室内装修
41、应采用防火防潮的材料,应满足防腐、抗震、环保及*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4其他特殊功能的要求。二、地上停车场地上停车场采用混凝土结构。三、地上仓库、修理房、洗车库地上仓库、修理房、洗车库基础均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柱基础,楼地面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本项目土建工程详见表 5-1。表 5-1 项目土建工程一览表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占地面积 ( m2) 层数建筑面积(m 2)结构类型 备注1 仓库 1000 3 3000 框架结构2 修理房 500 1 500 框架结构3 洗车库 500 1 500 框架结构4 合 计 2000 40005.3 人防工程本节人防工程设计内容只针对*市大型
42、社会停车场地下停车部分。5.3.1 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 2001 年版);(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597);(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 年版);(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5.3.2 设计内
43、容一、一般规定(1)本工程防空地下室位于地下一层,设防面积约 16000 平方米。平时为地下汽车库,战时地下分为 5 个核 6 级常 6 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场所,防化丙级。具体实施方案需按人防主管部门批示要求设计。(2)土建、水电暖等设备施工时应密切配合,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的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3)人防地下室根据战时功能和防护要求划分为染毒区和清洁区。染毒区包括:扩散室、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滤毒室和洗消间。(4)本工程防空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设置不少于两个战时出入*市大型社会停车场
4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6口。(5)滤毒室与进风机房分室布置:滤毒室在染毒区,门设在密闭通道内,应为密闭门,进风机房设在清洁区。防空地下室战时主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外通道内,以及进风口的竖井、通道内均设洗消污水集水坑。二、辅助房间(1)人员掩蔽所临战构筑厕所设置在排风口附近,并单独设置局部排风设施。(2)在进风口附近设置防化通信值班室,与配电间合并设置。三、柴油电站(1)设置一个移动式柴油电站。电站与人员掩蔽所相连接,相应布置进、排风机位置和管井,发电机房设备由室外经楼梯间运输至机房。(2)机房与室外出入口设一道防护密闭门。(3)防护功能平战转换。5.4 电气工程5.4.1 设计依据(1)民用
45、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 年版)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市大型社会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7(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6)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8)智能建筑设计标难(GB/T50314-2000);(9)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音标推(DBJ01-611-2002);(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1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1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3)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13 )。5.4.2 设计范围(1)供配电系统(2)照明系统(3)防雷接地系统(4)弱电系统5.4.3 供配电系统(1)负荷等级地下停车场工程的消防供电负荷和人防工程供电负荷等级为一级负荷,其余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2)供电电源本工程由市政电网引入 10KV 两路专用电源作为主供电源,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