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鲸鲨存储管理系统用户手册V3.2.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00182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DF 页数:86 大小:3.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鲸鲨存储管理系统用户手册V3.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鲸鲨存储管理系统用户手册V3.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鲸鲨存储管理系统用户手册V3.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鲸鲨存储管理系统用户手册V3.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鲸鲨存储管理系统用户手册V3.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用户手册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V3.2 2011 年 10 月 用户手册 目 录 第一章 快速使用指南 1 系统登录 1 使用和操作基本流程 2 第二章 管理界面 5 第三章 运行状态 7 3.1 系统状态 7 3.2 当前设备状态 . 8 第四章 网络设置 9 4.1 网络接口 9 4.2 PING 测试 10 4.3 DNS 设置 . 11 4.3.1 DNS 设置 11 4.3.2 主机地址 12 4.4 路由设置 . 13 4.5 网卡绑定 14 4.5.1 绑定模式 14 4.5.2 创建绑定 . 15 4.5.3 删除绑定 16 第五章 磁盘管理 17 5.1 RAID 管理

2、 17 5.1.1 创建 RAID 17 5.1.2 设置热备盘 . 18 5.1.3 删除 RAID 19 5.1.4 激活磁盘 . 20 5.1.5 激活 RADI . 20 5.2 存储池管理 . 21 5.2.1 创建存储池 . 21 5.2.2 创建 LUN 22 5.2.4 LUN 输出状态 . 23 5.2.5 新建配置向导 . 23 5.3 磁盘测试 24 第六章 NAS 管理 . 26 6.1 用户管理 26 6.1.1 新建用户 . 26 6.1.2 编辑用户 . 27 6.2 组 管理 28 6.2.1 新建组 . 28 6.2.2 编辑组 . 29 6.3 配额管理 3

3、1 用户手册 6.3.1 用户配额设置 32 6.3.2 组配额设置 33 6.4 目录管理 35 6.4.1 新建目录 . 35 6.4.2 编辑目录 . 36 6.4.3 删除目录 . 37 6.5WIN 文件共享 . 37 6.5.1 新建文件夹共享 37 6.5.2 查看所有连接 39 6.5.3 全局设置 . 40 6.6 UNXI 文件共享 . 41 第七章 FTP 设置 43 7.1 FTP 文件共享 43 第八章 SAN 管理 . 45 8.1 ISCSI 管理 . 45 8.1.1 启动 /停止 ISCSI 服务 . 45 8.1.2 添加 ISCSI 设备 . 46 8.1

4、.3 删除 ISCSI 设备 . 46 8.1.4 ISCSI 全局参数设置 47 8.2 客户端设置 . 48 8.2.1 安装 ISCSI Initiator 软件 48 8.2.2 ISCSI 设备链接 . 48 8.2.3 删除 ISCSI 的链接 51 第九章 报警设置 53 9.1 邮件报警 53 9.1.1 报警 Email . 53 9.1.2 SMTP 服务器设置 . 54 9.1.3 报警模块设置 . 54 第十章 系统工具 56 10.1 关机启动 . 56 10.2 系统升级 . 57 10.3 定时关机 58 10.4 设置系统时间 59 10.5 更改登录口令 59

5、 10.6 导入导出配置 60 10.7 恢复出厂设置 61 第十一章 日志信息 63 用户手册 11.1 用户日志 . 63 11.2 系统日志 . 64 11.3 磁盘日志 . 66 11.4 报警 日志 . 66 第十二章常见问题处理 67 12.1 使用维护中注意点 67 12.1.1 存储设备的维护 67 12.1.1.1 存储设备的故障检测点 . 67 12.1.2 常见故障的检测步骤 . 67 12.1.2.1 存储设备出现问题 . 67 12.1.2.2 开机存储设备不能正常启动 . 68 12.1.2.3 网络不能连通的检测 . 68 12.1.2.4 存储设备掉盘的检测 .

6、 68 12.1.2.5 存储设备死机的检测 . 69 12.1.2.6 Web 管理页面不能正常登陆 . 69 12.2 存储常见问题 69 12.2.1 存储设备故障报警 . 69 12.2.1.1 服务器自身声音报警 . 69 12.2.1.2 服务器指示灯报警 . 70 12.2.1.3 远程报警(主动报) . 70 12.2.1.4 硬件故障的处理 . 70 12.2.2 存储系统类问题 70 12.2.2.1 存储设备有几种关机的方式 . 70 12.2.2.2 忘记 IP 地址怎么查看 . 71 12.2.2.3 多个网口怎样使用 . 71 12.2.2.4 怎样查看设备的序列号

7、和版本信息 . 71 12.2.2.5 在 Windows 下为什么传输的速度上不去 71 12.2.3 ISCSI 问题 71 12.2.3.1 iscsi 连接的问题 . 71 12.2.3.2 iscsi 在 Windows 下没有成功连接存储设备,显示状态为 connecting 72 12.2.3.3 Windows 下没有 ISCSI 连接工具怎么下载 72 12.2.3.6 使用客户端软件实施 iscsi 连接时发现不能看到 iscsi 盘 . 72 12.2.3.7 Windows 下的 iscsi 连接重启导致网络盘不能识别,显示未格式化 . 72 12.2.3.8 Wind

8、ows 下挂载大于 2T 的 ISCSI 分区 73 12.2.3.9 Windows 系统下挂载超过 26 个盘符的磁盘卷 73 12.2.3.10 Linux 系统下不能够对卷进行写入,并且有部分数据不能删除 . 73 12.2.4 RAID 阵列的问题 73 12.2.4.1 在进行 RAID 重建时遇到不能创建的问题 73 12.2.4.2 通过 RAID 管理界面刚创建好 RAID 5 阵列后, Web 管理界面反应偏慢 74 附录 74 A 术语解释 . 74 用户手册 B 基础知识和含义 74 1. RAID 初始化 74 2. 热备盘重构时间 74 3. 阵列创建的块大小的区别

9、, 75 4. 访问管理页面时出现安全警告 75 5. 网口绑定各模式的区别 75 6. 在 16 盘位 机箱的存储设备中的排位排序 76 C 相关下载 . 76 用户手册 版权声明 本产品包装内之物件所有权归属 本 公司所有。 本手册中提及之商标,均属其合法注册公司所有。 本产品使用手册保留变更内容而不另行通知之权利,未经 本 公司许可,不得自行转载、复制或散布。 责任声明 本手册所提及之内容谨代表 本公司 ,对于非正确使用本产品,所导致的任 何损坏或损失, 本公司 不承担任何责任。 对于使用本产品可能导致的第三方的损失或索赔, 本公司 不承担任何责任。 用户手册 注意:使用 磁盘阵列 前,

10、请先认真阅读 本 用户手册 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 在安装使用 存储设备 之前,请仔细阅读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本手册中的所有操作规范和注意相关的警告说明。如果仍然存在疑问,请向相关的技术咨询部门联系,以了解符合存储系统安全规范的相关细节。 安全警告 本指南仅供有安 装 和配置磁盘阵列存储系统经验的专业 技 术人员使用避免受伤 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在安装、搬运或拆卸磁盘阵列时受伤: 请用户尽量避免接触磁盘阵列上比较尖锐的地方,注意小心轻放 请使用机械助力装置将磁盘阵列运输到安装位置 磁盘阵列的 最大配置重量 请参见随机光盘内设备尺寸重量说明 系统供电 系统电源接通 /断开 设备正常

11、关闭后,内部一些电路可能仍在工作, 在执行本 手册 中的一些操作之前, 必须将电源线从 电源插座上拔下, 避免 有可能 引起 的 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电源的危险状况 电源内始终存在危险的电压、电流 ,请不要自行拆开,当发现故障,请联系设备供应商。 设备和电缆的危险状况 电源线和通信电缆可能存在危险的电气信号。在不需要带电更换磁盘阵 列内任何部件的情况下,建议用户 从管理界面或轻按前面板开关正常关闭设备后 ,拔掉交流电源线 ,避免 可能造成 的 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用户手册 注意事项 静电放电( ESD)和 ESD保护 磁盘阵列的部件对静电非常敏感。本文中的 所有操作 尽量 在静电放电( E

12、SD)工作台上执行 , 如果没有满足的工作环境,则必须通过下列方法减小静电放电( ESD)的危害: 戴上防静电手套,并将它与磁盘阵列机箱或其它外部的金属外壳连接; 在接触磁盘阵列部件前,先触摸一下磁盘阵列箱体; 在移走部分部件之前,使身体与磁盘阵列箱体保持接触,放完静电; 避免部件不 必要的来回移动; 在移动磁盘阵列的部件时,仅拿住部件(特别是板卡)的边缘; 将磁盘阵列的部件放在接地的、防静电的平台上,最好有导电薄膜垫; 不要将部件在任何操作平台上滑动。 散热和通风 为了保证适当的 散 热和通风,在接通系统前,必须保证 整 个机架和磁盘子系统的前后部 以 及上下面都留有一定的通风空间。否 则

13、,有可能会引起系统过热而造成 部 件损坏。具体可进一步参考后面的安 装 操作指南等相关章节 。 安全规范要求 使 用 范 围 :本产品是在计算机机房或相似环境的计算机操作平台下评测完成的。在其它条件下使用需要进一步评定。 对于本节列 出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必须仔细理解并在磁盘阵列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维护您的存储系统。 仔细阅读随机提供的资料,全面了解磁盘阵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核对磁盘阵列的实际配置与装箱单是否一致。如有差异,请马上 联系供应商 ; 磁盘阵列采用的是 220V 交流电源供电; 一定要使用接地保护的接地电源插头和插座,良好的接地是存储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保

14、证。对于存储系统来说,如果缺少了接地保护线,机箱上的金属背板上可能出现低于 36V 的电压,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在接触时,可能会产生麻、痛等触电感觉。而且 如果您擅自更换标准电源线(未通过安全认证),还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用户手册 严格按照本手册中的连接方法来安装磁盘阵列存储系统,插件有螺丝时请注意拧紧固定; 磁盘阵列温度过高会使存储系统工作异常,因此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散热,尤其要注意下面几点: 不要将磁盘阵列存储系统放在靠近热源的地方 不要让阳光直射到磁盘阵列存储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千万不要用其他物体堵塞系统机箱的散热孔 磁盘阵列某些部件对磁场比较敏感,强磁场对这些部件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15、,因而您的磁盘阵列需要注意防磁,不要将磁盘阵列和磁盘放在接近磁场的地方; 潮湿的环 境也会对磁盘阵列造成不良影响,因而特别要注意防潮,切勿将水或其他液体泼洒到磁盘阵列上,一旦不小心发生这种情况,应立即切断磁盘阵列的电源; 灰尘对磁盘阵列也有不利的影响,长时间工作在灰尘密度大的环境会使系统内的部件出现故障; 移动磁盘阵列时要轻拿轻放,特别注意不要在加电状态时搬动,这种操作极易损坏磁盘磁头及磁片。即使在断电以后也不要马上搬运磁盘阵列,等待至少 1 分钟,等磁盘完全停止工作后再移动存储系统; 为减少瞬间强电流对磁盘阵列存储系统的冲击,延长存储系统寿命,尽量避免频繁重复加电。断电后,应至少等待 30

16、秒钟 再加电。 为了避免市电电压的波动或发生突然掉电,造成丢失文件,损坏磁盘,或者磁盘阵列的其他故障,最好配置 UPS。在用 UPS 供电时,应保证 UPS 启动至少 1 分钟后再接通存储系统电源,以避免 UPS 在刚启动时对存储子系统造成冲击 。用户手册 如何使用本手册 查看电子版用户手册 建议使用 Acrobat Reader 6.0 以上版本查看电子版用户手册。 登录管理控制台在“常用工具和文档下载”页面下载产品相关文档。 标记说明 记事本图标表明非常重要并在操作之前应加以考虑的信息。 闹钟图标表示注意和警告,可帮助您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警告图标表示不按指示操作可能导致身体受伤或产品损

17、坏。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 第一章 快速使用指南 系统登录 存储产品 提供基于 Web 的监控管理软件,主要功能包括 运行状态 、 网络设置、磁盘管理 、 NAS 管理 、 FTP 设置 、 SAN 管理、报警设置 、 系统工具、日志信息 等。通过管理软件,用户可以方便地 进行远程配置和管理。安装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到浏览器进行系统的配置和管理。 在 Web 浏览器(推荐使用微软的 IE 6.0)的地址 栏 中输入系统管理台的 IP地址 http:/, (默认 IP: 100.0.0.1/255.0.0.0) 即可进入系统登录页面。 在登录本系统之前,系统管理员必须拥有系统的账号

18、和密码,否则无法进入本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管理员初始登录的默认用户名为: admin,密码为: 12345678。基于安全考虑,建议系统管理员在登录后立即更改初始密码 ,具体操作详见第十章 10.5 小节。 在使用 Web浏览器访问系统管理台前, 请务必 确认一下本地的系统时间和管理台的系统时间是否一致,如果两者的时间不一致,请同步之。 图 1 在 Web 浏览器中输入 ,http:/,即可进入此登录界面。 如图 1所示 在 阅读本手册之前,建议先浏览本 手册附 录部 分的“术语解释”,以便于熟悉了解本手书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专业术语。 图 2 在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可以进 入 管理系统主页,

19、如图 2 所示。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2 使用和操作基本流程 步骤一 :管理员登录 系统管理员初次登录管理控制台的用户名是 admin、密码是12345678,为确保安全使用本系统,请及时修改管理口令。 具体操作详见“第十章 10.5 节” 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操作,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进行 创建 RAID时,要十分小心, 创建 RAID 的过程中,建议不做任何操作。 步骤二 : 网络设置 设置用户方便访问的网络,并激活网络。详见“第四章 4.1节”。 步骤三 : 创建 RAID 在 “ 磁 盘 管理 RAID 管理 ” 页 面,选择用户所需的 RAID级别进行创建 RA

20、ID。具体操作请参见 “第五章 5.1.1 节” 。 步骤四 : 创建存储池 可以使用新建配置向导进行存储池、LUN 的创建 ,其具体操作请参见 “第五章 5.2节”。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3 步骤五 : NAS 设置 启动 Windows 或者unix 共享服务,进行NAS 导出。 具体操作详见“第六章 6.5、 6.6节”。 步骤六 : SAN 设置 启动 ISCSI 服务,添加ISCSI 设备。 具体操作请 详见“第八章 8.1 节”。 步骤七 : 用户创建 在 “ NAS 管理 用户管理 ” 页 面 中创建用户。 具体操作 详见“第六章 6.1 节”。 步骤八 : Win

21、dows共享目录创建 在“ NAS 管理 Windows 文件共享”创建共享目 录, 具体操作 详见“第六章6.5.1 节” 。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windows 共享需要创建共享目录,登录共享目录时可以指定某个用户登录,也可以匿名登录共享目录。 NAS 导出既可以设置 Windows共享,也可以设置 Unix 共享。 SAN 导出设置添加设备既可以添加 RAID也可以添加 LUN、DISK。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4 步骤九 : windows共享登录 使 用 创 建 的 用户,进行登录Windows 共享目录。 步骤十 : windows共享查看 在使用指定用户登录后,可以看到

22、共享目录文件夹及指定用户文件夹。 指定用户对于共享目录和自身的目录都有访问权限。注意的是匿名用户只对共享目录有权限。 步骤十一 : SAN 添加 在 “ SAN 管理”“ ISCSI 管理”中进行添加设备。通过客户端安 装 的 “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进行连接使用。 通过客户端安装“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进行连接设备使用,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格式化操作。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5 第二章 管理界面 存储管理系统通过网线接入现有的局域网中,可通过现有网络中的任一台支持 WEB 浏览器的 PC 机来进行配置和管理存储管理

23、系统。 首先启动磁盘阵列,在局域网中启动一台支持 WEB 浏览器(在此假设使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的 PC 机,并如图 1.1 在 URL 地址栏中输入该存储管理系统的默认地址(网口一默认 ip: 100. 0.0.1) ,并按回车键,如图 2-1-1 所示。 接着在对话框中输入系统用户名、密码、记住密码(可选项),如图 2-1-2 所示。 图 2-1-1 在使用 Web浏览器访问系统管理平台时 , 默认的管理员名为“ admin”初始密码为“ 12345678” .登录系统后,建议更改密码。 图 2-1-2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6 在用户名

24、编辑框内输入用户名( admin),在密码框中输入超级用户密码(初始密码为 12345678),输入完毕点击 登陆 按钮,即可进入存储管理系统的用户管理界面(如图 2-1-3)。 存储管理系统管理功能有:运行状态、网络设置、磁盘管理、 NAS 管理、 SAN管理、 NVR 应用、 FTP 设置、 报警设置、系统工具、日志信息等。 图 2-1-3 首页中可以看到系统的产品型号号、产品序列号、软件版本号等信息。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7 第三章 运行状态 运行状态包括系统状态、当前设备状态。其中系统状态包括(处理器、缓存、网络流量、运行时间)等系统状态信息。当前设备状态是指当前系统硬件

25、运行状态信息。 3.1 系统状态 系统状态中包括:处理器、缓存、网络流量、运行时间。如图以下图所示器信息 . 图 3-1-1: 处理器、缓存、网络流量、运行时间。 根据系统运行状态相关信息,可以很好的判断出系统运行的相关状态。在出 现系统 异常 的时候,可以根据系统状态来进行判断。 运行状态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8 3.2 当前设备状态 当控制器在安全工作温度内,图标则显示为绿色,如超过安全工作温度则图标显示为红色,当散热风扇故障或者转速过低则风扇图形会与图中不同,并当图中所列硬件出现故障后会 触发 E-mail 报警功能。 图 3-2-1 当前设备状态有异常时,会触发E-mai

26、l 报警功能。及时通知管理员。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9 第四章 网络设置 为了使存储管理系统加入到您的局域网中,您可能要更改存储管理系统的网络配置,点击菜单项中的“网络设置”,其中包括网络接口、 DNS 设置、路由设置、网卡绑定等相关设置项。 4.1 网络接口 进入网络设置中的网络接口管理界面如图 4-1-1 所示为网络接口设置界面。 在进行设置时,点击网卡名称,如 eth0 进入设置网卡信息界面,如图 4-1-2 所示 eth0 是指网卡一的名称,第二块网卡名称则是 eth1,类型为以太网, IP 地址为 : 100.0.0.1,最大传输单元 MTU 为自动,启动时激活 ? 指

27、存储管理系统启动时网卡是否激活。如有其它的网卡,点击 增加网络接口参数 按钮可相应增加虚拟网络接口。 图 2-2-4 图 2-4-1 图 2-4-2 填写服务器的 IP 地址或名字。 此选项为网络无响应时等待时间。主要用途是在网络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保证蓝鲸安全,能正常工作,默认为 10 秒。 此选项为无访问权限目录过滤,选上则过滤用户没有访问权限的目录,用户只能看到具有访问权限的目录 此选项为 Unmount 掉蓝鲸盘时是否禁用共享,避免下次 Mount 时仍然共享,主要是考虑可能数据会人为丢失等情况发生,选上则禁用下次共享。 图 4-1-1 网络设置成功后,可以通过 PING功能来测试网络。

28、 网络配置 图 4-1-2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虚拟网络接口。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0 增加虚拟接口就是在存储管理系统中,同一块网卡可以同时使用多个网段的IP 地址,即可以访问不同网段的地址。 点击网络设置页面中的添加按钮,出现如图 4-1-3 所示。 键入虚拟接口名称,以及相应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相关内容,然后单击 保存按钮即可创建虚拟接口,如图 4-1-4 所示。 4.2 PING 测试 Ping 测试为了检测网络是否通讯所要进行的一个操作。进入 PING 管理界面,选择要 PING 测试的次数,如图 4-2-1 所示。图 4-1-3 图 4-1-4 存储管理系统

29、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1 点击 PING 按钮,结果如图 4-2-2 所示。 说明:图中出现数据流量,则说明要 ping 的远程主机地址通讯正常 4.3 DNS 设置 4.3.1 DNS 设置 存储管理系统 配置 DNS 客户,采用主机名进行主机查找。点击“ DNS 设置”,进入 ”DNS 设置 ”管理界面,如图 4-3-1 所示。 主机名称处填入 存储管理系统 网络的名字,在 DNS 服务器处 填入 DNS 服务器的 IP 地址,本处可以添加三 个。图 4-2-1 图 4-2-2 图 4-3-1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2 配置好后单击“提交”按钮,完成 DNS 设置。 4.3.

30、2 主机地址 利用 WEB 页面编写 存储管理系统 的 Hosts 文件。点击网络 -DNS 设置 主机地址 ,即进入主机地址界面,如图 4-3-2 所示。 如要添加主机地址,点击“增加主机地址” ,进入 配置主机参数对话框,如图 4-3-3 所示。 在 IP 地址栏内填入主机的 IP 地址(如 100.0.0.26),在主机名处填入主机名,然后单击“保存”按钮,返回到 主机地址如图 4-3-4 所示。 图 4-3-2 图 4-3-3 图 4-3-4 主机地址的设定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关设置、修改。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3 4.4 路由设置 为了能使 存储管理系统 在不同网段或是

31、广域网中使用,则需要设置路由及网关,点击网络设置 -路由设置,如图 4-4-1 所示。 点击“新增静态路由”按钮,弹出添加路由界面,如图 4-4-2 所示。 分别把各参数填入相应的文本框内,接口 指路由设备( eth0 等),网络 设置指需要转发的网络(目的网络),网关 指将数据发送的那个主机地址,如 不明白 ,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然后单击 “创建” 按钮,即可激活路由设置。 图 4-4-1 图 4-4-2 图 4-4-2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4 4.5 网卡绑定 在面对大量的网络请求的时候,由于带宽的限制,很多用户 觉得力不从心,网卡绑定功能可以方便有效的帮您解决带宽不足的问

32、题。网卡绑定功能通过将 2块或更多的网卡绑定为一块虚拟网卡,使得带宽及网络通信能力大大增加,同时又提供了容错功能,当被绑定网卡中的部分网卡发生问题时,依然可以保证网络的继续使用。点击 网络设置 -网卡绑定 如图 4-5-1 所示。 4.5.1 绑定模式 目前管理系统支持七中绑定模式,分别为: Round-robin、 Active-backup、Balance-xor、 Broadcase、 IEEE 802.3ad、 Balance-tlb、 Balance-alb。如图 4-521 所示。 模式说明: Balance Round-Robin: Round-Robin 会将封包的传输使用 “

33、以序循环 ”的拍程方式,将封包平均分散在可用的网络接口。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将网络通讯的数据流量分散到所有的网络连记上,因而可提升系统的传输效能。 Active-backup(激活 -备份)策略: 网络容错提供了一个更可靠的网络使用环境,假设主要的网络端口因为硬件或是线路出现问题的话,则备援的网络端口会自动接替主网络端口进行传输,不会造成网络传输的中断。当主网络端口恢复正常后,则传输的 工作会自动转移到主网络端口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定了一个新的绑定或者添加网卡到现有绑定之后,有些模式需要在交换机端将连接这些网卡的接口映射为同一个虚拟接口( Trunking 技术),绑定才真正可用。 图 4-5

34、-1 图 4-5-2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5 Balance-xor ( XOR 策略): Balance XOR 会将封包的传输使用 “哈希法 ”的拍程方式,将封包平均分散在可用的网络接口。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将网络通讯的数据流量分散到所有的网络联机上,因而可提升系统的传输效能。 Broadcase(广播)策略: Broadcast 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网络使用环境,它会同时将封包传给可用的网络接口。 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动态链接聚合)。 此模式是根据 802.3ad规范把所有的网络界 面丛集在一起并分享同样的网络速度和双工模式

35、。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功能,但需要一个交换机,支持 IEEE802.3ad 动态链路聚合LACP 模式与正确的配置。 此种模式在使用中用的很少。 Balance-tlb: 此模式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交换机支持。对外的数据流是根据目前每个网络接口的网络负载(计算相对速度)平均的对外送出。而对内传入流量是以目前正在运作中的接口来接收。如果接收的接口故障时,另一个接口会实时套用其 MAC 地址并马上接替其工作。此模式同时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功能。 Balance-alb: 此模式拥有模式五 所有的特性之外并包括 IPv4 的流量接收负载平衡( rlb) ,并且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交换机支持。接收负载平衡主

36、要是透过 ARP 的协议来答复本机系统的网络数据流。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功能。 而且不需要任何 switch(交换机 )的支持;建议用户使用此模式。 4.5.2 创建绑定 先选择绑定模式,选择需要绑定的网卡,并通过 设定 IP 地址 来设定绑定后的虚拟网卡的 IP 地址(如图 4-5-3),点击对应的 “提交” 按钮。 创建绑定完成之后查看,网卡绑定信息 ,即将 eth0 和 eth1 虚拟成网卡bond0,此时的 IP 地址为 eth0 的 IP 地址。如图 4-5-4 所示。建议用户在进 行网卡 绑定 的时候 ,使用 默认 模式Balance-alb 。此模式并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交换机支

37、持。 图 4-5-3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6 4.5.3 删除绑定 点击图 4-5-4 中的“删除图标”,弹出图 4-5-5 所示,点击 确定 按钮,被该绑定占用的网卡将被释放出来并被设置为绑定之前的初始设定。 图 4-5-4 在删除绑定之后,与之对应的交换机端的设置也要进行还原。关于交换机的设置请参考所使用交换机的用户手册。 图 4-5-5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7 第五章 磁盘管理 正确的配置和使用 存储管理系统 磁盘空间可以更好的发挥卷的作用, 存储管理系统 可以实现从配置 RAID 到逻辑卷( LUN)、 ISCSI 的管理,可以方便用户对磁盘空间的分配和

38、管理。点击主菜单中的 磁盘管理(如图 5-1 所示),则展开为相应的三个子菜单项: RAID 管理、存 储池管理和、磁盘测试。 5.1 RAID 管理 RAID 即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是一个高性能的存储系统,为使用者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执行效率,并提供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存储管理系统 支持 raid0、raid1、 raid5、 raid6、 raid10 等级别,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配置相应的 raid级别。 5.1.1 创建 RAID 点击图 5-1 中的 创建 raid 按钮,进入 创建 raid 窗口如图 5-1-1 所示。 图 5-1 磁盘管理 图 5-1-1 磁盘在不同的状态时,

39、显示的颜色不同。 指定 RAID 容量参数用于测试,可以创建较小的 raid,使初始化时间减少。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8 选择磁盘 :选择左边的磁盘,再按 添加 按钮。 Raid 级别 :点右边的下拉框,选择合适的 raid 级别。 块大小: 创建 raid 的数据块大小。 指定 RAID 容量: 可以设置 raid 大小。对于 raid0 则此参数无效,如果设置容量小于实际的磁盘容量,则其余容量将不能再创建新的 raid。 设置好各个参数后,点击 “创建”,则创建新 raid 成功,如图 5-1-2 所示。 5.1.2 设置热备盘 点击图 5-1 中的 “设置热备盘” 按钮,

40、进入 设置热备盘对话框,如图 5-1-3所示。 选择磁盘 :选择热备盘,左边框中列出空闲的磁盘 ,(添加 /全部添加 /删除 /全部删除 )。 热备盘所属 raid: 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要设 置热备盘的 raid。 点击 “创建” 按钮,即可设置成功。如图 5-1-4 所示。 图 5-1-2 创建 Raid后,鼠标点到 Raid滚动条上 ,可以 看到 创建Raid 的剩余时间、完成的百分比等信息。Raid 初始化的过程中,阵列上显示为初始化。 图 5-1-3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19 设置为热备盘的磁盘,图标变为加号图标。删除热备盘可以直接点击图标进行删除,也可以点击“删除热备盘”

41、按钮进行删除操作。 5.1.3 删除 RAID 点击“删除 RAID”按钮,进入删除 RAID 对话框;如图 5-1-5 所示。 1选择要删除的 raid:选择要删除的 raid,一次选择一个或者多个。 2点击 “删除” 按钮,进入 删除确认 对话框(如图 5-1-6 所示 )。 3在确认框中点击 “确定” 按钮, 会弹出输入确认用户密码对话框 (如图5-1-7 所示 ),输入正确密码后,点击“确定”按钮, raid 删除成功。 图 5-1-4 图 5-1-5 图 5-1-6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在删除RAID 的时候需要输 入密码验证。密码为管理员密码。 存储管理系统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

42、20 5.1.4 激活磁盘 如果是使用过的磁盘但没有清除配置信息,即要对磁盘进行激活,这样保证旧的数据不会轻易损坏;如果新加磁盘是新磁盘或者已清除了配置信息,则无需磁盘激活操作。点击图 5-1 中的 “激活磁盘” 按钮进入激活磁盘对话框(如图5-1-8 所示)。 选择需要激活的磁盘,点击“激活”按钮,磁盘激活成功。在磁盘未激活时,磁盘图标颜色为黄色,当磁盘激活后,磁盘颜色变为蓝色。 5.1.5 激活 RADI 点击图 5-1 中的“激活 RAID” 按钮,进入激活 raid 对话框(如图 5-1-9 所示)。 图 5-1-7 图 5-1-8 图 5-1-9 当 RAID 故障时,对 RAID 进行激活后 ,才能 正常 使用RAID 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