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酉湖厶窒量麴笪匝圭与室丝蜚量丛究论文作者签名: 兰当指导教师签名:论文评阅人1:评阅人2:评阅人3:评阅人4:评阅人5: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1:委员2:委员3:委员4:委员5:答辩日期: 2Q1438万方数据B星苎星垒塾Q!型皇墨!坠垒K星塾丛堡垒望l垒望立墨竺垒卫星:苎丛i苎!Q!i垒!垒卫堕CUltUraI baCkgr0UndAuthors signature:n 3UperVlS0r 7 S SlgnatUre:Extemal Reviewers:Examining Committee Chai印erson:Examining Committee Members:Date oforal
2、 defence: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姿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马氏 签字日期: 2。,毕 年月巧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姿盘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鎏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3、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靳虢确导师签名: 办缈吖签字日期:仞l也年¥月,厂日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致 谢时光荏苒,在即将完成论文写作之际,让我想起了许多要感谢的人,在此让我向他们一一道谢吧。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夏宜平教授,从论文的选题、收集资料、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夏宜平老师悉心指导、循序善诱,给予了诸多帮助。夏宜平教授渊博的学识、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以及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对夏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校外导师刘业平老师,在我论文写作中给
4、予指点与帮助。感谢浙江大学的老师们对我的培育,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通过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更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写作给予指点和帮助。感谢在职研究生学习期间认识的许多同窗好友,相互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最后,我要把最真挚的感谢送给我的父母和爱人,他们无微不至地关爱、默默地支持,使我顺利完成学业。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摘 要杭州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湾西端,千岛湖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西湖位于杭州中心,三面云山,一面临城,构成了杭州“一城山色
5、半城湖”的独特城市风貌。西湖周边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拥有诸多人文景观。西湖人文景观有园林景观、宗教建筑、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民俗村落等多种表现形式。西湖人文景观一般依山水而建,景观营造中讲求动静结合、宜动宜静。在造景手法中多用叠山理水的手法,建筑风格一般是清新淡雅,尺度一般不大,带有江南气息,并且与周边自然山水浑然融为一体。因此,西湖人文景观具有表现形式多样、依水而建、动静结合、地域特色、融于山水等营造特点。由于杭州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吴越和南宋时期兴建了寺庙建筑、园林景观等许多人文景观。历年来在西湖周边建造了许多祠堂、纪念馆,还有为纪念民族英雄而建的墓地。西湖人文景
6、观中除有众多历史名人的遗迹,还流传着大量的传说与诗词。因此,西湖人文景观融合了古都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爱情文化、名人文化、诗词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显得越来越重要。西湖人文景观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首先要深入研究保护对象,并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对人文景观进行保护和修葺。还要禁止拆除、破坏历史人文景观。同时注意人文景观中无形遗产的保护。其次,新建人文景观要遵循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和文化相适宜、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等原则。再次,处理好西湖旅游,将西湖人文景观与西湖旅游和谐有效地整合,促进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与西湖旅游的共同发展。本文
7、通过史籍资料查阅和现场调查研究,对西湖人文景观的历史沿革、表现形式、景观布局进行归纳,阐述了西湖人文景观的营造特点、历史文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理念,并结合西湖旅游对西湖人文景观的发展进行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西湖;人文景观;历史渊源;保护与发展;风景园林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ABSTRACTHaJlgzhou is located in the Yan西ze砌Ver Delta on the south side,the westem endof the Hangzhou Bay,the lowerrea
8、ches of the Qiandao Lake,the southem tip ofthe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has a long history,splendid cultureWeSt Lal(e is inthe center of Hangzhou,the three sides are hills,one side is a c吼moulld West Lakeis not only rich in natural laIldscape,also haS humaIlities landscapesThere are maJlyfoms of
9、West Lake landscape,just like gardens,monuments,muse啪s and folkvillage锄d so onWest Lake humaJlities landscapes built general mountain aJld riVerBuilding human lalldscape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static and dyn锄ic,Application of mountajnsaJldWaters In the landsc印ing nle West Lake h啪anlauldsc印es
10、architectural s够le is行esh and elegault and the Scale is generally small,Thewest Lake h啪an landsc印e with the jiangIlall style, aIld inte铲at in tomountainsandwatersTherefore,the West Lake huIllaIlities landscape haS creatingchauracteristics like a Variet),of forms,builting by the water,combimng of sta
11、tic anddyn衄ic,regional characteristics,inte铲ating in to molllltains-and-watersBecause Hangzhou waS the c印ital of C11ina when Southem Song D),n2Lst),WuYue,Wu Yue a11d the Southem Song DynaSty to build the temple architecture,landscape and maJly omer humaIlities laJldscapesWest Lake humaJlities laJlds
12、capeshaVe many histoncal celebrities mins,has been a lot of legends and poemsTherefore,the West Lake cultu】Fallalldscape fusion of aIlcient capi协l culnlre,national cul钮lre,religious cultLIre,10Ve culture,celebri哆culture,poetry culnl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
13、ulturalheritage is becoming more aJld more imponantWest Lake h啪an lalldsc印e aLs one ofthe impoIrtaJlt historical aJld cultural heritage is also facing t11is problemThe authorthinks,of the first, the protection of West Lake h眦an landsc印e in-deptll stlldy ofobj ects of protection,and f-or the protecti
14、on and repair of humallities 1andscape basedlII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on in-depth studyAlso prohibit the remoVal,destruction of historical aIld culturallaIldscapeAt the s锄e tim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landsc印e inintangible propenySecondly,building new humanities landscapes should fol
15、low theprinciple that adding the su仃oundings,and fitting cuItural,satisfying people materialaJld spirimal demalld0nce again,haJldle the relationship be觚een the West Laketourism human lalldscape in West Lal(e,the West Lake humaJl laIldscape and the WestLake tourism h锄onious ajld effectiVe inte伊ation,
16、 aJld promote the commondeVelopment of the West Lake humaJl landscapes protection a11d tourism of the WestLakeIn this paper,衄ou曲the historical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1蛐med up theWest Lake humaJlities landsc印es Mstorical,f-onns aJld Landscape layoutDesc曲es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J characteri
17、stics of the West Lal(e humallities landsc印es,Andon this baSis,propose ideas and measures to舢ner tll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West Lal(e h啪amties lalldsc印es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Lakeh啪an laIldsc印eCombined谢th tlle to面smThe expectation of tms research canproVide cenain reference f
18、or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West Lakes culnlrallaJldsc印eKeywords:West Lal(e:humaIl landscape;historical origin;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laIldscape architectureIV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目录致射I摘 要IIABSTRACTIII1引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方法113研究目的、意义12人文景观研究概况321人文景观概念3211人文3212景观3213人文景观422人文景观研究概况5221国内人文景观研究概况52211人文
19、景观历史沿革的研究52212人文景观发展与保护的研究52213人文景观营造与设计的研究6222西湖人文景观研究概况62221两宋及两宋以前关于西湖主要著作一72222明清关于西湖主要著作72223民国关于西湖主要著作82224解放后关于西湖主要著作83西湖人文景观历史与表现形式9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31杭州历史溯源932西湖历史溯源1033西湖人文景观来源与历史沿革10331形成于南宋前的西湖人文景观10332形成于南宋的西湖人文景观11333形成于元明清的西湖人文景观12334形成于近现代的西湖人文景观1234西湖人文景观的表现形式13341园林景观13342宗教建筑14343
20、文物古迹14344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民俗村落164西湖主要人文景观1741西湖东岸主要人文景观1742西湖南岸主要人文景观1843西湖西岸主要人文景观2244西湖北岸主要人文景观一2445湖中主要入文景观245西湖人文景观特点2851西湖人文景观的营造特点28511多样的表现形式28512依山水而建的布局28513动静结合的设计29514具有地域特色的造景29515与山水完美融合的手法3152西湖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特点31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521富有古都文化32522传承民族文化32523彰显宗教文化33524蕴含爱情文化34525呈现名人文化34526凝聚诗词文化356
21、、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发展3861西湖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38611近年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38612西湖申遗成功3862西湖人文景观保护的理念38621深入研究保护对象38622维修应保持原貌39623禁止拆除破坏39624注意无形遗产的保护3963新建西湖人文景观的理念40631与西湖历史文化相符合40632与西湖环境相协调40633满足游人使用需求、精神需求4164依托西湖人文景观,发展西湖旅游42641西湖旅游的优势42642西湖旅游的现状43643西湖旅游与西湖人文景观文化的整合43644西湖旅游与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447结语46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参考文献48作者简历
22、51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引言11研究背景杭州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湾西端,千岛湖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后期,先后出现极具特色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并在隋朝,兴建了京杭大运河,成了南北交通要道。杭州呈现的历史文化又以西湖周围为著。西湖处于杭州中心,三面云山,一面临城,构成了杭州“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城市风貌。西湖湖面面积65平方公里,拥有9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各类专题博物馆。西湖因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游览观赏
23、的重要场所。西湖人文景观是景区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杭州浓厚的历史文化,蕴涵着区域性人文精神。此外,杭州西湖人文景观在其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也有着浓郁的风格特征,对我国其他区域乃至国外的景观设计有着重大的影响,国内有不少景观的设计曾模仿西湖,其中最有名的是广州的惠州西湖。由此可见,保护、发展西湖人文景观显得尤其重要。12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获取书籍、期刊、论文等相关纸质资料,对浙江博物馆、杭州博物馆、西湖博物馆进行西湖历史文化资料采集,并通过西湖人文景点的实地考察、拍摄,寻访景点专业人士,西湖景点的宣传资料收集,对西湖人文景观现况进行分析,总结西湖人文景观的特点,及对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
24、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3研究目的、意义西湖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自古以来有许多诗人写下了关于西湖的诗词歌赋、也有许多学者对西湖做了诸多研究,但有关于西湖人文景观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西湖人文景观进行了研究,期望为西湖人文景观的研究做出一份贡献。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近年来,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在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比如对西湖原有人文景观的研究不足,导致在人文景观的修复中失去原有的文化含义;对西湖人文景观的修复中没有根据景观实际情况进行修复,修复手法千篇一律,使景观修复后失去个性;还有对一些破损的西湖人文景观进行拆除,导致一些历史人文景观的丢
25、失等等。本文对保护西湖人文景观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为人们保护西湖人文景观提供借鉴。在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与旅游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人们研究的问题,本文从西湖人文景观与西湖旅游的整合、西湖人文景观与西湖旅游的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期望为处理好西湖人文景观的保护、发展与西湖旅游之间的关系提供借鉴。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文景观研究概况2人文景观研究概况21人文景观概念211人文“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彖传,在易贲卦彖传上“人文”指的是人伦社会规律。在我国辞海中人文指的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国内有许多学者对人文的概念进行阐述,著名学者袁正光先生说
26、:“什么是人文?从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夏中义教授认为人文就是审恩人生,对生命进行终极意义的叩寻,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全方位的深层观照【11。学者李申认为:“人文,则指人对自己的文饰,也就是一切人为的现象。人为现象,是人有意识的创造12】,。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文、人文精神及人文文化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体现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的理念,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212景观“景观”一词
27、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在希伯莱文本的圣经(the Book Psalms)中,用于对圣城耶鲁撒冷总体美景的描述。在东西方文化中,“景观”最早的含义体现在视觉美学方面的意思,跟“风景”意思相同或相近。19世纪初,“景观”一词被德国地理学家、地植物学家VonH啪boldt、将其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引入到地理学中,并将其解释为“一个区域的总体特征(NaVeh aJld Liebe肌an,1984)【31。众多风景园林及建筑学者对于景观的理解主要是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即与“风景”(sceneDr)同义或近义, 牛津园艺指南中对景观的定义为“景观是将天然和人工元素设计并统一的艺术和科学。运用天然材料泥土、水、植
28、物等和人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文景观研究概况工材料由景观建筑师创造各种用途和条件空间”。我国著名学者俞孔坚在景观的含义一文中总结“景观是自然及人类社会过程在土地上的烙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类理想与追求在大地上的投影【4】,。213人文景观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索尔发表著名论文景观的形态一文中将景观看作地表的基本单位。他将景观分类,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自然景观,一部分是人文景观,即经人所改造过的景观。而有关于人文景观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裘明仁在人文景观开发之我见中写道“人文景观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自然资源,以民俗民情为主的社会历史资源等同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29、。就其本身而言,它又可包括文物古迹、园林名胜、特色建筑、宗教圣地、名人故居、革命纪念地、地方历史、文物、民俗及文化艺术陈列馆乃至现代化都市风貌等历史的或既成的人文景观,还可包括将异地的或历史的人文资源加以移植或再现的人造景观【5】”。王其全认为“人文景观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果和文化结晶,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的科学的、艺术的概括,是物化的历史。景观人文体现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6】,。杨海波认为“人类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创造而形成的景观。含有人类历史遗留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它通过了文物、古迹、诗文、
30、碑刻、传统古建筑等历史遗迹以及民俗工艺,宗教,语言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7】,。 蒋小兮在中国古代建筑美学话语中的审美逻辑心理与理性文化传统中对人文景观的定义是指历史形成的、与人的社会性活动有关的景物构成的风景画面,它包括建筑、道路、摩崖石刻、神话传说、人文掌故等。笔者综合以上提出,人文景观是指经过一定的历史积淀,利用自然提供的材料,塑造的含有人类活动痕迹的景观。它不仅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情况,更能反映地方特点和民俗特色,并且具有典型的人为性和历史性、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高度的科学性与知识性等特点。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文景观研究概况22人文景观研究概况221国内人文景观研究概况人
31、文景观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也是融自然、文化、社会、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课题。国内诸多学者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人文景观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沿革、发展与保护、营造与设计等方面。221。1人文景观历史沿革的研究人文景观历史沿革的研究是研究人文景观的一种方向。许多学者对不同人文景观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研究。吴雯雯在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一文中将泰山从秦到元朝时期明清时期中华民国到解放前现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实际特征进行阐述,总结出每个阶段岱顶不同的发展背景、景观格局和功能,提炼出岱顶各个阶段的景观格局和分布情况。提炼出岱顶景观的演变规律,并根据得到的结论和实
32、际的调查结果提出对岱顶未来的保护规划和发展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引。王会豪在秦汉以来成都锦江滨河人文景观的变迁及复原研究一文中对秦汉以来成都锦江滨河人文景观的变迁进行复原式研究,并对景观变迁原因进行初步探讨【91。可见,在人文景观的研究方向,对其历史沿革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通过对某一地区、某一景点人文景观历史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入文景观发展演变进程,对入文景观发展、保护、设计等其他领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2212人文景观发展与保护的研究人文景观传承、发展及保护也是人文景观研究的重要课题。赵婷婷在旅游城市人文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到了历史人文景观的物化元素以及人文景观在城市中的可持续发展
33、【1 01。聂存明在人文景观的传承与创新对人文景观的内涵、特性及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透析,然后研究了人文景观传承与创新的实质与方法建构【11】。陈书芳在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塑造研究对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塑造作了深入的阐述【l 21。杨海波在寿县古城人文景观保护和塑造研究中对寿县古城人文景观组成和现状进行梳理,结合景观设计、城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文景观研究概况市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美学、环境行为心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对寿县古城人文景观的保护做出具体分析与研究,并通过个案探讨,寻找保护和塑造古城的途径与方法,探索保护新思路【”】。匡跃辉在长沙走
34、有特色的人文景观旅游开发之路一文中在分析了长沙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保护人文景观、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14】。2007年戴宏、丁华在其文章中分析了现有的人文景观开发与保护模式,并对四川省的入文景观开发与保护的效益进行分析,对开发与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针对人文景观的保护、发展方面,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涉及到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等等,但对景区人文景观的研究相对较少,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2213人文景观营造与设计的研究人文景观的营造与设计是人文景观研究的方向之一,从明代开始就有学者对人文景观的营造与设计进行研究。早在我国明代,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中就把中国园林视为是中国文化
35、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通过挖掘其文化内涵、构景手法等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不同的感受。可见早在明代人文景观的营造中就重视人、文化、自然环境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人文景观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文景观的营造与设计渗透到不同的领域。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的营造、高校人文景观的营造、湿地人文景观的营造都是人们研究的课题。段民生认为人文景观在校园中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人文氛围的营造、对学生情操的陶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6】。张园园分析了校园人文景观的内涵、特性和构成要素,介绍了校园人文景的作用。对湖南师范大学本部人文景观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并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措施【17】。王倪结合延边州
36、实际情况分析了延边州区域范围内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格局【1引。222西湖人文景观研究概况杭州西湖人文景观及历史的研究众多。秦朝以来关于西湖的人文景观的著作不断问世,特别是在南宋、北宋及明清时期,关于西湖著作较多。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及志余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描写西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文景观研究概况湖的名作,同时对西湖人文景观也有着详细的描述,这些关于西湖的著作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期西湖的风貌、西湖的人文景观,更为世人研究与保护西湖提供了借鉴。2221两宋及两宋以前关于西湖主要著作最早可追溯到(史记秦始皇本纪,之后关于西湖的书籍源源不断。在南宋期间,杭州成为南宋的政治
37、、文化、经济中心,人文建设得到空前发展,专门叙述西湖历史、景观和文化的杂记、笔记及话本也应运而生。南宋梦粱录为吴自牧回忆都城临安往事之作。前六卷以岁时为序,记述杭城风俗,后十四卷记述杭城都城建制、西湖风光、市肆百工、学校人物等。宋代描述西湖人文景观影响较为深远的有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和南宋祝穆方舆胜览。 方舆胜览对于名胜古迹一门,详尽载录古今诗赋,记序并附以俪语,以表风物之胜,在南宋地理著作中,颇具特色。 舆地纪胜收拾山川之精华,每郡一篇。首二卷,都为有关杭州者,卷一为“行在”,所记为宫殿、宗庙、官府、学校等;卷二为“临安府”,多记钱塘、仁和二县之风俗、形胜、景物、古迹、人物、碑记等。在“东坡
38、六集”中记载了北宋熙宁、元佑间两度守杭的苏东坡,因其疏浚西湖,筑建苏堤,抚恤百姓,有德于民的事迹,其中对苏堤等西湖人文景观点也有记载19】。可见,两宋以及两宋之前的著作大多都出自于南北宋朝,而南宋时期的著作尤其为丰富,这和当时定都杭州,人文景观兴建有着紧密的关系。2222明清关于西湖主要著作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及志余,是明代以前,记述西湖名胜古迹、文献掌故最富最善的著作,这两部著作对西湖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做了详细的描述,对每一名胜古迹详载其兴废沿革,并广为收集历代文人骚客歌咏西湖之作,尤以人物之故事最为详实。 余志为摭拾南宋轶闻,分门胪载,加以整理而成。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李卫又主持编修了
39、西湖志四十八卷。此志仿通忠之例,分门记载,列目二十,征引甚博【201。在清乾隆时期西湖志纂、清翟灏湖山便览,以西湖为中心,对杭州寺观、园亭、古迹等内容进行了叙述【211。清朝时期还有张仁美的西湖纪游、查人英的西湖游记、陈时的湖上青山集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文景观研究概况也颇受研究西湖者重视。尤其是著名的清波小志,专记南起万松岭,北至涌金门,西及南屏山一带佛院神祠、街坊琐事。明清时代关于西湖的文献、掌故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2223民国关于西湖主要著作民国时期西湖新志等著作都对西湖名胜人文景观都做了描述。黄炎培等编著的西湖中国名胜、沈雨苍等编著的西湖胜迹全集、商务印书馆编著的西湖游览指
40、南等等,都对西湖名胜、人文景观有着详细的描述。2224解放后关于西湖主要著作解放后出版了一些有关于西湖的著作,孙跃编著了西湖文化、陈文锦编著了西湖文物、宋歌编著了西湖情泪等等。1995年杭州园文局编撰出版了新西湖志,新西湖志在西湖志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因此,解放后,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西湖的文献有了一些新的增加或是对前人著作进行了修改,有关于西湖的文献著作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西湖人文景观历史与表现形式3西湖人文景观历史与表现形式31杭州历史溯源公元前2l世纪,大禹到会稽赴诸侯大会,在今杭州“舍杭(杭,方舟)登陆”,故此地称“禹杭”,后演变成“余杭”【221。“杭州”这
41、个地名自隋代开始正式出现。杭州又名“钱唐”,唐代为了避国讳改为“钱塘”。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钱唐之名最早见于正史记载。杭州近郊良渚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说明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五代时期的吴越国(907978年)在杭州建都,一面在城内建造宫室、官厅和宅邸,一面在西湖广造梵刹、佛塔和经幢,杭州因而有“东南佛国”之称,进而形成了“吴越文化”。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是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后宋室南迁,在杭州建都,有了历时152年的“南宋文化”,杭州一度成为南宋统治区最
42、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则以丝织、印刷、造纸、瓷器等手工业最为发达。皇帝宋仁宗曾在诗中赞扬杭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洲”。元代初年,访游过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是“世界上最斑斓华贵的天城”。历明、清直到今天,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自古文风炽盛,有众多的文人骚客,生于或履职在此。唐代诗人白居易、北宋文豪苏轼、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明清文学家张岱、思想家章太炎,以及近代大儒马一浮、鲁迅、郁达夫、茅以升、夏衍等一批文人在杭州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提高了城市的品味【23】。由此可见,杭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史记秦始皇本记就有关于杭州的记载,五代时代的吴
43、越国建都杭州、南宋时期杭州成为都城,在此期间杭州成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政治、文化、经济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杭州自古文风炽盛,众多的文人墨客、名人都在杭州履职、或游览,也因此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为杭州文化增加了许多色彩。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西湖人文景观历史与表现形式32西湖历史溯源西湖位于杭州的中心,西湖的南面、北面、西面被山体包围,湖的东面是平地。“三面云山一面城”高度概括了西湖的总体格局。西湖湖面面积65平方公里,在宽阔的湖面上,巧妙地布置着一山(孤山)、二堤(白堤和苏堤)、三岛(小瀛洲、湖心亭和阮公墩),把全湖分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关于西湖的形成,竺可桢在他的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提出西湖是钱塘江所夹带的沙土沉积塞住湾口而形成的礁湖,也就是地质上的“泻湖”。西湖的名称最早始于唐朝,在唐朝之前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