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授课教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普陀医院 外科教研室陈 腾,2,自我介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教授 主任医师 普陀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 普陀区中心医院 大外科常务副主任 普外科副主任 上海市胆道疾病会诊中心 专家组成员 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大肠癌专题组成员 中国外科年鉴、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编委 上海市普陀区胃肠肿瘤会诊中心常务副主任,3,本课内容共二章 一、外科学绪论 二、常用的无菌技术,4,一、外科学绪论,5,目的要求1、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和国内外外科学的发展史。 2、了解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6,外科学的范畴自从有了人类后就有了疾病诊治,也
2、就有了外科。外科主要研究损伤、感染、肿瘤、畸形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诊断、治疗。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7,国内、外外科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3000年-中世纪:断肢、眼球摘除手术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伤口分类(化脓、非化脓)Celsus (公元前1世纪):结扎血管、炎症(红肿热痛)Galan(公元130-210年):区别动、静脉Avicenna(公元980-1037年):“医典”,骨折固定、肿瘤中世纪(5-15世纪):发展的低潮时期。宗教统治、禁止尸体解剖、流血手术地位低下:理发匠、耍手艺 1731年法国外科学院成立,8,困扰外科学发展的四大问题人体解
3、剖结构和生理过程 疼痛机制及止痛 感染原因与控制方法 出血、止血与输血,9,近代外科学:起自19世纪初叶解决了:止痛、感染、止血、输血 等难题里程碑事件:Morton(1846):乙醚全身麻醉 Beergmann(1877):蒸汽灭菌法,创建无菌技术 Wells(1872):止血钳 Land-Steiner(1901):发现血型,开创输血方法 Lewisohn(1915):枸橼酸钠防止凝血Fleming(1929):发现青霉素,10,与外科学发展的有关因素解剖从动物到人体解剖。(中世纪 罗马 Galen)(比利时 Andreas 1543 )病理生理动物实验、人体正常生理机制研究及病理诊断。疾
4、病的认识对疾病的长期观察、总结治疗经验与教训 。,11,与外科学发展的有关因素麻醉、镇痛 (1799 1846 1905)发现、实践、发展、完善、安全。器械(1872 )简单到复杂、精细、专一。抗生素的发明(1929 1935)控制与手术有关的感染。,12,与外科学发展的有关因素消毒法的发明(1867 1878)消毒液、各种消毒手段的完善。 无菌概念的引入( 1889 1890)降低手术的感染率。输液技术的发展解决了禁食、危重病人的体液问题。,13,与外科学发展的有关因素操作规范化不断完善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结合生理、病理作出更精确的评估。营养方法的进步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14,与外科学发展的有
5、关因素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提高了手术的安全和术后恢复。ICU完善了危重病人的监护。 移植使许多器官衰竭的病人获得新生。,15,与外科学发展的有关因素免疫、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免疫疾病、检测更小的微生物、各种细胞因子和酶、基因治疗。 高科技在医疗中的应用合成材料、影像、内镜、腹腔镜、介入治疗、支架等。,16,与外科学发展的有关因素信息和媒体的发展学习更便捷。经验交流更及时。新技术的传播更快。,17,我国外科学的发展,中医外科学 周代(公元前1066-公元前249):疡医 汉代华佗(141-203):“麻沸散”死骨剔除、剖腹 主要治疗:脓疡、丹毒、痔瘘、骨折、兽蛇咬伤 西医外科学 十九世纪中叶传入中
6、国。传教仕、教会医院 1865:国立同文馆科学系医科(北京) 1881:天津医学馆 1896: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上海),1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西医外科学的发展1958:抢救III度烧伤面积超过90%获成功 1963:接活完全离断右臂,显微外科 肝脏外科处国际领先 走中西医结合的特色,19,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外科医生多听 利用各种场合听多看 多看书,看各种操作多做 有机会就实践操作会问 有问题就问会记 记特殊病例等会讲 相互交流会写 总结经验会做 动手能力,20,二、常用的无菌技术,21,目的要求1熟悉无菌术的概念、方法及运用。2熟悉手术区域的准备。3熟悉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4了解
7、手术室的无菌管理。,22,无菌术是针对可能发生感染采取的一种预防措施。常见伤口的细菌来源 人体皮肤表面。 鼻、口、咽部。 肠道细菌移位。 周围空气中。未消毒和污染的手术物品、器械。,23,消毒、灭菌常用三种方法1. 机械方法:洗刷,剃除毛发2. 物理方法:热力、高压蒸汽、紫外线3. 化学方法:酒精、碘剂、汞剂等,24,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消毒和灭菌化学消毒剂药物浸泡消毒法甲醛气体熏蒸法环氧乙烷熏蒸法,25,常用化学消毒剂酒精。碘酒。新洁而灭溶液。洗必泰溶液。碘伏。甲醛溶液。,26,2.物理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2.97-137.2 kpa,温度:121oC,时间:30分杀灭一切细菌
8、煮沸灭菌法。干热灭菌法。,27,病人手术区的准备1. 皮肤准备:洗澡、剃除毛发、清除污垢2. 皮肤消毒:范围,顺序3. 铺无菌单:至少2层无菌布单遮盖,28,29,30,31,32,33,34,35,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1. 一般准备2. 洗手3. 穿手术衣4 . 戴手套5.术中无菌原则,36,37,术中无菌原则,洗手后不准接触未消毒物品 肩以上、腰以下、背部及手术台平面以下有菌地带 破损、接触非无菌区及时更换手套、手术衣,袖套 无菌巾单湿透应及时加盖 同侧手术人员换位时应背对背调换 术中切开皮肤、空腔脏器应消毒保护,38,39,40,手术室的无菌管理,一、手术室的设置和要求安静、明亮、一室一台、面积、通风、 空气净化设备、温度、湿度、手术台、照明灯、 麻醉机、监护仪、输氧管道、负压管道更衣室、洗手室、器械室、敷料室、消毒灭菌室、复苏监护室,办公室、洗澡间等,41,42,43,44,45,二、手术室的消毒法,手术顺序:先无菌后有菌的原则 每次手术完毕后洗刷地面、清除污物 定期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乳酸熏蒸消毒甲醛、高锰酸钾消毒过氧乙酸熏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