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护理查房,意义,脑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脑组织原发性损伤,不论其损伤的程度 和范围有何不同,均有脑组织挫裂和裂伤及解剖结构上的损害。颅 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脑水肿的重要 手段。术后患者病情较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所以对术后 患者实施认真,细致,全面的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十分重要。,查房目的,1.掌握颅脑外伤患者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2.掌握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护理。3.熟悉术后恢复期的健康宣教 。,病例简介,姓名:鲁国潮 性别:男 年龄:47岁 床号:15床 住院号:333156 入院时间:2017- 09-07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
2、;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 腔出血;头皮血肿,简要病史,患者男,47岁,因“车祸至头部外伤后头痛约1小时”于2017-09-07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伤后有短暂的昏迷史,醒后不能记起受伤经过,感头痛头昏不适,无呕心呕吐及抽搐查体配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顶部一直径约3cm头皮肿胀区域,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体检未见阳性体征,GCS评分15分。院外未作特殊处理。急送往我院,门诊行CT检查后以“脑外伤”收入我科。 入院时查体:BP121/79mmhg p95次/分 R20次/分 T36.3 患者于9月9日复查CT血肿增大 于18:50分行相关术前准备,护送
3、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左颞叶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昏迷,给予脱水降颅内压,预防感染及应激性溃疡、止血、营养神经对症支持处理。留置皮下引流管、胃管及尿管固定通畅。 注意事项:注意平稳控制血压,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变化,骨窗张力及引流情况。 现患者意识模糊,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GCS评分13分。,辅助检查,影像科检查: 9-7 头部CT示:左颞叶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实验室检查: 9-9 血常规:白细胞(WBC)12.96109L , 血红蛋白Hb144gL , 红细胞比积(HCT)44.0, 红细胞(RBC)4.921012L。 生化 钾(K)3.66mm
4、ol/L, 钠(Na)139.6mmol/L。白蛋白41.6gL 9-10 血常规:白细胞(WBC)11.0.109L , 血红蛋白Hb113gL , 红细胞比积(HCT)34.9,红细胞(RBC)3.881012L。 9-10 血常规:白细胞(WBC)15.12109L, 红细胞(RBC)4.051012L, 红细胞比积(HTC)35.4。 9-10生化: 钾(K)3.43mmolL,钠(Na)136.0mmol/L。,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颅内压的变化。 3.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4.观察患者呼吸形态,血氧饱和度变化。
5、5.观察患者尿道口皮肤粘膜情况。 6.观察患者出入量情况,尿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7.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8.了解患者心理需要。,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1. 脑疝 2. 脑组织灌注异常3. 烦躁、焦虑、紧张 4. 呼吸型态紊乱/气体交换受损 5. 清理呼吸道无效 6. 水电解质紊乱 7.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8. 潜在并发症:肢体废用综合征 、尿路感染、便秘 9. 排尿模式改变 10.自我形象紊乱 11.知识缺乏 12.皮肤完整性受损,格拉斯评分法,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 障碍 ,我们科室常见的意识障碍以兴奋性降低为特点. 意识障碍分类:1、嗜睡
6、 2、意识模糊3、昏睡 4、昏迷,意识障碍的判断,嗜睡:此时意识的清晰度水平降低较轻微,此时,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 意识模糊:病人对外界刺激的阈限明显增高。因此,除强烈刺激外,很难引起反应,病人多处于半睡状态,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均尚存在,但可出现一些原始动作如舔唇、伸舌、强握、吸吮等。这种状态可过渡到昏睡或昏迷状态。,意识障碍的判断,昏睡:在强烈疼痛刺激下,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可见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昏迷:此时意识完全丧失,病人无自发运动,对任何刺激都不产生反应。 (浅昏迷和深昏迷),意识障碍的判断,浅昏迷:患者不能随意
7、运动,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均无反应,但以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孔或针划足底时可有轻微反应,呼吸、脉搏、血压无明显变化。 深昏迷:患者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反射均消失,身体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给氧以改善脑缺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头部抬高30度并偏向一侧,痰多不易吸出时立即气管切开。,3.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摇高床头15-30,在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袋,并将引流袋悬挂于床头,保持引流管通畅
8、、不可牵拉、扭曲、受压、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严防在搬动过程中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若引流管被血凝块或沉淀物阻塞,应用双手顺行捏挤至引流管通畅,或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空针轻轻向外抽吸 。外出检查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头部引流管的种类,颅内创腔引流 颅内脓腔引流 硬脑膜下引流 脑室引流,颅内创腔引流,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颅内肿瘤手术切除后,在残留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物的称创腔引流。目的是引流手术残腔内的血性液体和气体,使残腔逐渐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形成假性囊肿的机会。 1) 位置:术后早期,创腔引流瓶位置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以保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
9、力,避免脑组织移位。尤其是位于顶后枕部的创腔,术后48小时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瓶,否则可因创腔内液体被引出致脑组织迅速移位,有可能撕破大脑上静脉,引起颅内血肿。另外,创腔内暂时积聚的液体可以稀释渗血,防止渗血形成血肿。创腔内压力升高时,血性液仍可自行流出。 2) 速度:术后48小时后,可将引流瓶略放低,以其较快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使脑组织膨出,以减少局部残腔,避免局部积液造成颅内压升高。 3) 量:若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引流放置34日,一但血性脑脊液转清,即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颅内脓腔引流,对于薄膜形成的脑脓肿病人,在发生脑疝或全身衰竭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情况下,为挽
10、救生命,常施行颅骨钻孔,脓肿穿刺抽脓术,脓腔内放置引流管,引流脓液并行腔内注药冲洗。引流瓶应至少低于脓腔30cm,病人应取利于引流的体位。为避免颅内感染扩散,应待术后24小时、创口周围初步形成粘连后方可进行囊内冲洗;先用生理盐水缓慢注入腔内,再轻轻抽出,主义不可过分加压,冲洗后注入抗生素,然后夹闭引流管24小时,引流管的位置应保留在脓腔的中心,故需根据X线检查结果加以调整,待脓腔闭合时拔管。,硬脑膜下引流,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或硬脑膜下血肿,因已形成完整的包膜和液化,临床可采用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术后于包膜内放置引流管继续引流,以排空其内血性液或血凝块,以利于脑组织膨出,消灭死腔,必要时可冲
11、洗。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患侧卧位,注意体位引流。引流管应低于创腔30cm。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剂,亦不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以免颅压过低影响脑膨出。通常于术后第3日拔除引流管,脑室引流,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部位: 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脑室引流管,引流管的位置: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瓶(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次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
12、,故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是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电介质失衡。 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液通畅;若引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
13、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引流管根部两次,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瓶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内引
14、起感染。,4.保持术部敷料干燥固定,观察渗血渗夜情况,污染时及时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术区疼痛难忍时,遵医嘱予对症治疗。5.遵嘱按需抽血监测肾功及离子四项等变化,严密监测有无电解质紊乱情况。,6饮食护理 根据营养师的调配给予鼻饲饮食,鼻饲的温度为38-40,灌注速度不易过快,以免造成食管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注食时应抬高床头45,注食前后分别予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注意每次注食前回抽少许胃常时方能注食,若出现咖啡色样液,则暂停进食,及时报告医生,若回抽物为未消化食物,则应根据抽出量来调整鼻饲及间隔时间,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应静脉补充营养。,7.体位 予气垫床使用,抬高床头15-30,
15、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头部予垫冰枕、冰帽,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脑耗氧量,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脑组织,予定时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由大到小活动肢体各关节,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形。,8.加强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头部抬高 15-30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按时翻身、干燥、拍背,一般每 2小时 1 次,必要时每 1 小时 1 次,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做好晨晚间护理,加强口腔及会阴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和尿路感染; 保持大便通畅,三日无大便时,予以开塞露通便,注意动作要轻柔;,对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
16、约束带约束(注意观察约束处皮肤),床旁加护床栏,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体温过高(38.5)应给予头戴冰帽、 枕凉水袋或双侧颈动脉处置冰盐水袋等,以降低脑代谢,缓解脑缺氧,减轻脑损害。及时更换病号服,防止感冒。,9.心理护理:颅脑损伤对病人家属都是沉重的打击,我们理解家属的行为,鼓励家属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同病房的已康复的病人给其现身说法。,10、加强功能锻炼:病人病情好转,意识清醒可逐渐由坐位训练、站立训练到步行训练逐步进行。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检查时令患者作肢体伸缩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
17、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的克服力量,并注意两侧比较。 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0-5级,共六个级别: 0级 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 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 5级 肌力正常。,第一步被动锻炼:长期卧床病人必须作早期运动,肢体可活动的病人应在床上作患肢伸屈运动。床上运动开始得越早越好。 第二步从卧到坐:病人从卧到坐需要一个锻炼和适应过程,如果突然坐起,会因体位变化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导致面色苍白、
18、头晕、全身出汗,故锻炼应循序渐进。每天让患者的头背抬高10度,每天锻炼两次以上,每次需35分钟。一周后病人可在有靠背的床椅上坐稳,然后两足踏地,健侧手紧握床栏,辅助者双手扶住病人肩部,每日锻炼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随着病人坐稳程度的增加辅助者可渐渐撤离双手,让病人健康手抓住床栏维持平衡,然后鼓励病人撤离健侧手,完全靠身体平衡坐稳。,第三步站立锻炼:病人开始时站立并不能平稳,必须有辅助者的帮助。站立锻炼每次,35分钟,每日数次,视进步情况可逐期增加次数和时间。先让患者背靠墙站好,辅助者双手扶患者腋部,双膝顶住患者膝关节,经过几天站立后,辅助者可试行双手撤离,病人靠墙独自站立后逐渐扶床栏站
19、立,进一步不靠帮助而独自站立。然后在辅助者保护下,让病人双手扶床栏,进行躯干左右旋转运动,再进步可做左右摆动,而后扶床栏,两足交替提起,进而横向移步,为行走打基础。第四步行走锻炼:患者用健手扶住辅助者肩部,辅助者以手扶住病人腰部,从原地踏步开始,缓慢小步行走,经过数天锻炼后,可逐渐撤离辅助者的帮助,改为扶拐行走。扶拐行走的距离宜由短到长。弃拐行走锻炼的途中要有依靠物,以便在有依靠的情况下徒手行走,逐渐加长行走距离。,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1.切勿锻炼过度。康复锻炼虽然要消耗人体的能量和养料,并破坏其细胞,但引起的补偿更多,重建的也更强。这是康复的前提。补偿和重建都需要有足够的养料,它是在人体休息
20、(主要是在睡眠)时进行的。因此,锻炼的强度越大,需要的养料越多,需要的休息质量就越高。否则,就会疲劳过度。这不仅不能达到超量补偿,甚至不能获得等量恢复,将会大大影响康复进程。 2.预防扭伤筋骨、撕伤肌肉和韧带等事故,勿使康复锻炼中断。在开始锻炼时,应先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开始进行新康复锻炼动作时,应由家属在旁保护,以保证安全。 3.想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不能缺课和中断,除非疲劳过度而有意休息几天。时断时续地锻炼,不能使被锻炼的部位感受到一定的重复性刺激,并不能产生适应性的反应。 4.避免在康复锻炼中偏重多练某些部位,而忽视锻炼其它部位,要全面兼顾各关节,肌肉,及各种不同功能. 5.可做一些康复锻炼记录,并时常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总结本人对哪个动作反应较好或较差,哪段锻炼期间进步较快或较慢。从中得出改进锻炼的有效办法,以鼓舞自己坚持锻炼,不断进步。 总之,长期卧床慢性病人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及身体情况,坚持进行适宜的活动和体育锻炼,适当地参加一 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这样才有助于疾病的康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