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二 政治生活,高2010级政治寒假网络学习【一】,政治生活的课程内容与思路,公民的政治生活,个人的角度,人民政府,政府的角度,政治文明,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角度,当代国际社会,世界的眼光,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基本内容,重要内容,核心内容,基本内容,单元定位:,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二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第三单元),保障,内在要求,国内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第四单元),国际政治生活,第一单元,三个原则,政治权利和义务,有序参与,公民的政治生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
2、督,基本内容,基本原则,途径方式,基本要求,国家,我国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本质特点,删掉,人民民主专政,1、我国的国家性质 (理解、运用),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理解),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理解),4、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识记),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的问题和观点 (识记),课标要求,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人民民主专政,产生、本质、根本属性 P5,我国国体,我国政府的人权观点,本质,民主(大多数),专政(极少数),关系,特点,广泛性(主体和权利),真实性(保障和实现),区别(含义与适用对象),联系(基础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特点,正义,立国之本,政治保证(积
3、极性与保障),新的内容(经济,现代化,法制,民主),4点 P6,P5-7,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农民阶级,中国共产党,各族人民,民族精神,工人阶级,“人权高于主权”,辨析题:人权高于主权,1、人权和主权是有区别的。人权是一个国家公民的权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权利;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主要因素。 2、国家主权对实现人权有决定性作用,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人权是主权的体现。 3、“人权高于主权”理论的提出实质是西方国家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表现。认为人权高于主权
4、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1、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 3、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 4、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4 年 3 月 11 日,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 发生连环爆炸,人们正在现场救助伤者。据悉,爆炸造成 191 人死亡,1800 多人受伤。,在恐怖袭击之下,人权是脆弱的!,在饥饿阴影之下,人权是奢侈的!,2004年5月
5、17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阿布格里卜监狱,一名被关押的伊拉克人在向美军看守招手。2004年,阿布格里卜监狱接连爆出美军虐俘丑闻,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在强权中,人权是虚伪的。,4月5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宣布,达拉斯晨报 摄影师大卫利森和谢丽尔迪亚兹梅耶尔由于在伊拉克的出色工作获得2004年度普利策奖突发新闻摄影奖。这是获奖作品之一:在火力交叉点下,在战争炮火之下,人权是空谈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课标要求,1、政治权利 (理解),2、政治义务 (理解),3、基本原则 (理解),政治权利和义务,权利,含义、地位、要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义务,基本原则,政治自由,监督权,维护统一和团结,遵守宪
6、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相结合,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含义、地位、要求,含义、要求,意义,意义,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要求,原因,P8-9,P9,P10-11,地位: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议一议:,你选举班干部是不是选举权的体现?你被选举为班干部是不是被选举权的体现?为什么?,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 (2)镇长的选举 (3)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选举权是选举人大
7、代表的权利,而不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领导人的权利,也不是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城市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从你的判断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观点一:自由就是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你们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请说说你对自由的看法。,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有关部门拟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消息一出,立即就遭到了不少网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绝对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涉,这些人 真正捍卫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认为自由是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 没有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8、A、 B、 C、 D、,12345市民热线开通,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解放军三军在东海某海域进行联合作战演习,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上述图片说明我国公民履行了什么义务?,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A、权利和义务的关系:,B、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第一、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是不可分离,具有统一性,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
9、手段和途径。,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二者有严格界限,不能等同,民主选举,考点要求,1、选举方式的选择 (理解),2、珍惜选举权利 (识记),民主选举,选举方式的选择,珍惜选举权利,公共事务;责任感,为什么,怎么样,态度;能力(周全,理性),P16-17,P18,小恩小惠乱选举 前些日子坐长途汽车到县区办事,几位农村妇女正在议论着村里换届选举的事情。其中一位兴致勃勃地讲“谁谁为拉选票昨天给俺家里又送来一只不锈钢盆”,另一个哈哈大笑道“俺厨房里光是
10、不锈钢锅就有好几个,全是咱们村那几个想当官的老爷们比着送的,管他选谁不选谁呢,先收下再说”。你一言我一语,分明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但作为“观众”的我听在耳里,却乱在心头。 截选自新华网,作者对长途汽车上的一幕感到了心乱,问:为何会心乱?,提示: (1)选民的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2)选民的政治参与能力还有待加强,民主决策,考点要求,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识记),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理解),民主决策,间接参与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 代表 决策,直接参与决策,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意义,决策者,公民,反映民意,决策科学,自觉落实,
11、态度能力责任感,方式、依据 目的(作用),P20,P19,P21,针对一些地方在产业开发中对文化遗产破坏较大的现象,冯骥才建议,任何部门对文化遗产的开发都应建立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并有严格的规划,这些规划必须经专家组签字批准方可实施。专家组对文化遗产开发规划签字批准的意义在于 A参与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B参与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C参与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D参与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民主管理,考点要求,1、村民自治 (理解),2、居民自治 (理解),3、意义 (理解),民主管理,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村民会议中少数服
12、从多数,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居民自治,略同,意义,对社会:最广泛而深刻,基础性,最有效,对公民:提高积极性能力责任感,P23-24,P25,P26,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已成为在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城市自治是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在城市基层实现直接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监督,考点要求,1、监督权 (识记),2、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理解),3、负责行使监督权 (理解),民主监督,监督权,含义,渠道,意义
13、,负责行使,内容: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对工作;对利益;对责任感,勇敢,依法,实事求是,不冲击国家机关,方式、特点,P27,P27-28,P29,民主监督 :守望公共家园,民主监督谁监督? 监督谁?,民主监督的主体:,公民,民主监督的对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倾听”民声,热线电话:010- 68579889-196,热线电话:010- 63448639,热线电话: 010-68579889-198,舆论监督制度(民主监督的快捷方法),新闻媒体: 电视、广播、报纸等,依法在新闻媒体公
14、开发表意见实行监督,含义:,2010年3月15日,河南省新密市安监局长王瑞林的“不知道”!,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2010年9月13日无锡支队举行首次消防行政处罚听证会,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2010年9月29日无锡市教育局召开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动员会,网上评议政府,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尝试和体验假定选举班长是一种政治参与过程,请你尝试制定、评估一个班长选举规则,从中体验什么是有序的民主生活。第一:在制定、评估规则之前,要考虑一个好的规则应该具备哪些要素。第二: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第三:尝试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则。,合理规则的内容(例举) * 参加投票选举的人数不得少于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八十。 * 班长的候选人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在班级中公开进行,以便同学们了解候选人,增强选举透明度。 * 候选人可以进行演讲和自由辩论,但不可做出有损其他候选人的言行。 * 必须在班级中公开唱票,公布各位候选人的得票数。 * 候选人的得票率必须为超过投票人数的百分之六十,方可当选班长。 * 选举的结果必须在班级中公开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