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689506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一讲农业的区位选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纲解读】 1.掌握并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掌握中国、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 3.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结合具体农业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等。,第一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因地制宜,考点1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地理位置。 (2)农业与_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_合理利用_。,【信息解读】 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

2、区位因素有很多,对其区位因素分析。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度链接】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 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应从市场和交通入手,再分析其他因素),(1)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所以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 (2)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从单位

3、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塘鱼、果园、粮棉。 (3)各种农业类型需水量的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等选择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4)产品对运输的迫切需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易变质,因此,花卉,乳牛等生产应分布在近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例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处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解题思路:从甲图中显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种类有小麦、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从乙图中也显示出收入构成的多样性。,答案:(1)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

4、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例。,(2)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满足用水需求,2.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特别提醒】3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 (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

5、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判断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甘蔗种植分布、甜菜种植分布,其主导因素为气候;西北地区水源对农业影响最大,则限制因素为其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光照条件好。 限制性因素:水源不足,主导因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限制性因素:气温低。,学以致用 1(2012厦门双十中学模拟)读中国农作物分布上限高度示意图,回答(1)(3)题。,(1)分别对应的农作物是 A甘蔗 春小麦 单季稻 双季稻 B单季稻 春小麦 双季稻 甘蔗 C春小麦 单季稻 双季稻 甘蔗 D春小麦 单季稻 甘蔗 双季稻,C,(2)影响农作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A积温 B降水 C土壤 D光照

6、(3)决定广东、云南地区农作物种类较多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热量 B降水 地形 C纬度 气候 D纬度 地形,A,D,解析:据图可知图中横坐标为从我国广东至黑龙江,从南向北纬度升高,纵坐标为海拔高度的变化。两者结合起来反映了垂直变化与从低纬向高纬变化规律相似的特点。对应的农作物分布也相似。结合我国广东、云南、江苏、河北和黑龙江五省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就可做出正确判断。我国温度带从南到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对应的农作物也相应改变。,考点2 世界粮食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世界粮食问题的主要表现,2世界粮食问题的形成原因 (1)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不均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

7、 (2)气候变化和土地荒漠化造成粮食产量直线下降。 (3)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仍较落后,国家贫困,人口增长过快,需求加大。 (4)人为破坏和战乱等。 (5)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3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粮食方面的合作。 (2)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3)重视发展农业,国家进行政策扶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 (4)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5)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该长期注意此问题。,4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 (1)我国的粮食问题: a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8、,粮食总产量不稳定; b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c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 d世界粮食价格对国内粮价冲击大。 (2)我国的粮食问题的解决途径:一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靠科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三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学以致用 2读我国1996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粮食( ) A播种面积减少 B市场需求减少 C人均消费增加 D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2)导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市场变化 城郊农业和瓜果种植的发展 生态退耕 后备土地资源的增加 粮食进口不断增加 A B C D,A

9、,B,解析:比较各种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幅度,可以看出整体播种面积减少。其可能原因有生态退耕,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转变为林地或草地;随着市场的变化,城市郊区的粮食种植面积比重减少,而产值高的瓜果蔬菜等种植面积比重上升。,(2011高考课标全国文综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

10、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A,D,C,【思路点拨】 (1)巴西由于经济落后,开发历史较晚,国内有大量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为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提供了可能,因而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

11、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根据两国的国情不难判断出巴西劳动力价格较低,使其大豆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低于美国。(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大豆的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品种退化、出油率低,因而要提高大豆质量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2011高考上海卷)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图1 我国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 新疆绿洲农业分布示意图,(1)图1所示的各农产品主产区中,位于我国暖温带与半湿润区的是汾渭平原、_农产品主

12、产区;位于我国最大平原的是_农产品主产区;水稻生长可一年三熟的地域位于_农产品主产区的南部。,(1)黄淮海平原 东北平原 华南,(2)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3)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3)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依靠两大山脉的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依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卷)根据表中资料,回答问题。,我国四省(区)

13、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1)表中、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A,(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比小,因此,山区面积比大 B.水资源总量比多,因此,年降水量比大 C.木材总蓄积量比少,因此,森林覆盖率比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比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14、 【解析】 (1)从表中可以看出,耕地在四省中最多,为黑龙江省;水资源 最少,为甘肃省,水资源总量最大,为四川省,故选A项。(2)耕地面积与 总面积、地形等多个因素有关;水资源总量与年降水量、蒸发量、总面积等 有关;木材总蓄积量与森林覆盖率、总面积等有关;城镇人口比重加乡村人 口比重等于100,它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D项正确。(3)省 是四川,西部多山地,种植业集中在东部平原;省是黑龙江,东部是粮食产 区;省是江苏,南部农业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省是甘肃,降水少,灌溉 用水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D,D,川、黑、苏、陇,再见!,分析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

15、有以下特点: 1从考查内容来看: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每年的常考点,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2010年山东卷。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也是每年高考的重点。,2从命题角度来看:结合各种类型的气候统计资料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区域地图、示意图考查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以统计图表和热点新闻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都是常见的命题方式。题型上选择题、非选择题都有,以选择题居多。,3从考查能力来看: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论证能力。,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6、(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地理位置。 (2)农业与_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_合理利用_。,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地形、_、水源等,比较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劳动力、_、政策、科技等,发展变化_。,气候,土壤,稳定,市场,交通运输,较快,【温馨提示】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_,在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_地区。,历史发展阶段,农业生产,2特征:同

17、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_、经营方式、_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成因:是_发展农业、_农业土地的结果。 4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1)分布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结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2)特点:_和_生产有机结合。 (3)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有很大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饲养牲畜,谷物,思维升华 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原因是什么?,答案:瓜果的好坏要看其质量和产量,特别是含糖量的高低,兰州气候较干旱,需要灌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增加了土壤日温差,还能减少风沙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