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 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内外均衡调节,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2,第三章 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内外均衡调节,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第二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3,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三、各种政策的作用比较 四、国际收支调节手段选择的原则 五、国际收支调节的最高境界,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一)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概述,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是指不考虑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系统内其他变量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使得国际收支失衡得到调节的过程。 国际收
2、支自动调节机制实质是指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基本原理是运用自由市场经济的各种宏观变量的作用使国际收支失衡自动得到改善。,下一步,注意:,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市场调节机制是不存在的,各国政府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干预经济运行,如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可能承担了维持市场汇率稳定的义务。政府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但是它不能完全消除市场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返回,(二)自动调节机制的方式,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包括: “货币价格机制”、 “利率机制” “收入机制”。,货币价格机制(大卫休谟),A.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这一机
3、制是这样发挥作用的: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本国货币存量(货币供给量)减少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金本位制) B.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这一机制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外流增加,对外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汇率下降(本币贬值)进口相对昂贵,出口相对便宜贸易收支改善(信用货币)思考:固定汇率下怎样调节?,货币价格机制固定汇率制度作用的原理,固定汇率意味着当一国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该国外汇需求大于供给,外汇汇率有可能上升,这时,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该逆差国家的中央银行就会通过减少储备的方式来扩大本国外汇的供给,以此
4、平衡外汇的供需矛盾。但同时,由于外汇的供给是通过用本币与外汇的对调来实现的,所以引起了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由此就会发生以上的连锁反应。,返回,货币价格机制浮动汇率制下作用的原理,浮动汇率意味着该国中央银行没有维持本国汇率稳定的义务。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外汇的供需矛盾会导致该国外汇汇率升值,从而使该国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下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上升,引起出口量的增加和进口量的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收入机制,利率机制,(固定汇率)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存量相对下降利率上升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对本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上
5、升,对外国金融资产的需求相对减少(套利)资金外流减少,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思考:浮动汇率下情况又是怎样?,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13,(三)自动调节机制评述,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能够自发地促使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它发挥作用不需要政府付出调节代价,并可避免各种人为的价格扭曲。因此,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为市场调节机制创造适宜的环境。但是,市场调节机制也具有很多局限性。,自动调节机制的局限性,1.现实生活中的市场体系存在不健全。 2.市场调节机制见效较慢。 3.市场调节机制无力解决社会制度、生产力国际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4.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收入、价格、利率、
6、汇率、货币供应量等因素的波动可能给一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5.各国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积极调节国际收支,这又使得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受到限制。,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15,二、国际收支政策调节,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16,(一)需求调节政策,不同的政策对需求的影响不同,有的政策会对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产生影响;有的政策虽然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但会改变社会总需求的结构。按照政策对需求的不同的影响,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可分为: 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 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7、 Policy),1.支出增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 政策原理:政策运用改变社会总需求(总支出水平)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调节国际收支 政策类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18,财政政策的调节原理, 对于财政政策,逆差时: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削减政府开支,提高税收投资I减少国民收入Y减少,需求减少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入,逆差减少。另外,国民收入的下降还能带来物价的下降,从而进一步有利于贸易收支改善。顺差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开支,减少税收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及非贸易支出国际收支顺差减少。,2019
8、/8/24,扬州大学商学院,19,货币政策的调节原理,亦称金融政策,即变动再贴现率(最普遍频繁使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 逆差时,提高法定存款储备率、提高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货币供应减少,一方面,提高市场利率吸引外资流入,另一方面,使物价下跌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要扭转逆差,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但需要一个过程。发展中国家不会很快,但发达国家会很快。发达国家由于金融市场发达,资金流动快,高利率会使短期资金迅速流入,可暂时弥补逆差。顺差时,则反之。,2.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所谓改变支出方向,是指将
9、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 政策原理:政策改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改变贸易品的可获得性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的商品和劳务上来。调节国际收支 政策类型: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直接管制。,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都可以改变贸易品的相对价格。 直接管制可以通过改变进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相对可获得性来达到支出转换的目的。 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管制等形式。,何谓 “外汇管制”?,所谓外汇管制,就是国家通过法令、规定,对各项外汇的收入、支出、存款、兑换、外汇买卖及国际结算进行管理。其特点和最大优势为:能迅速见效。但:不真正解决问题一
10、旦取消,逆差还会出现;导致经济行为的扭曲(例如外汇额度的不正常获取。寻租理论:只要有优惠,就有人寻租。),管制的成本会越来越大;遭至反对与报复。 欧洲对管制观点的变迁,可以给我们一个提示。五、六十年代,欧洲处于经济恢复之中,资本自由流动并没有得到欧洲各国的响应,直到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加强,开始对外资本扩张,才开始大力宣扬自由贸易、资本自由流动。外汇管制的方法之一是制定复汇率,刺激出口,限制进口,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23,(二)供给调节政策,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旨在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出口商品和劳务的生产
11、、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达到增加社会产品(包括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供给、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 供给政策的特点是长期性,在短期内难以有显著的效果,但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从而为实现内外均衡创造条件。 政策类型:科技政策;产业政策;制度创新政策。,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24,科技政策 (1)推动技术进步 (2)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产业政策; (1)鼓励发展和扩大一部分产业 (2)对一些产业部门进行调整、限制,乃至取消 制度创新政策企业制度改革 :投资制度,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管理体制等,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25,(三
12、)资金融通政策(外汇缓冲政策),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 对外均衡调控的首要问题是“融资还是调整” 。因为,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临时性的、短期的冲击引起的,就可以用融资方法弥补,避免调整的痛苦;如果是由中长期因素导致的,那么就势必要运用其他政策进行调整。可见,融资政策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支出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与替代性。,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26,三、各种政策的作用比较,各种政策的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首先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其次取决于国际收支失衡使国内社会和宏观经济结构;再次取决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相互关
13、系。,在所有类型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至少存在以下几对互为可替代的搭配: 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移型政策 支出型政策与融资政策 支出增减型与供给型政策,由预算赤字和货币宽松引起的货币性收支失衡,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加以调整。,由此看来,正确的政策搭配是国际收支成功调解的核心。对某种性质的国际收支失衡采用不同的调节政策搭配,会导致不同的调节成本或代价。,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30,四、国际收支调节手段选择的原则,若逆差是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此时,预期未来收入会保持增加需求增加商品总需国内总供。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 若逆差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应调整汇率(贬值)使货币的
14、对外价值与已经降低的购买力一致; 若逆差是由于经济结构造成的,应在采取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并根据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从根本上增强出口能力,调整进口需求。(详见附表),调节手段的选择,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33,五、国际收支调节的最高境界,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使其它有关各方同自己配合,否则采取的政策措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35,第二节 内外均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调节,一、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米德冲突 二、为什么存在内外均衡矛盾 三、内外均衡矛盾政策调节的基本原理 四、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案例,2019/
15、8/24,扬州大学商学院,36,一、内外均衡矛盾的经典论述米德冲突,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37,(一)什么是米德冲突,在米德的分析中,内外均衡的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下,失业增加、经常账户逆差或通货膨胀、经常账户盈余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组合。,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难以运用汇率的变动来作为政策工具,由此会出现以下情况: 1.失业增加(要求)扩大需求的措施经常账户逆差经常账户逆差(要求)缩减需求的措施失业增加 2.通货膨胀(要求)缩减需求的措施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要求)扩大需求的措施通货膨胀这两种情况意味着内外均衡的冲突。显然,用一个政策手段确实是无法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当
16、外部均衡要求是想紧缩性政策时,内部均衡却可能要求扩张政策。同样,当外部均衡要求施以扩张性政策时,内部均衡却可能要求施以紧缩性政策。,固定汇率制度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搭配与矛盾,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0,(二)对米德冲突的评价,米德冲突针对的是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情况,也没有考虑资金流动对内外均衡问题的影响。 不论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还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的问题都是始终存在的。 我们把米德分析中的与开放经济特定运行区间相联系的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称为“狭义的内外均衡冲突”,而将一般情况下的实现某一均衡目标的努力对另一均衡目标的干扰或破坏称为“广义的内外均衡冲突”。,201
17、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1,二、为什么存在内外均衡矛盾,内外均衡矛盾的产生源于经济的开放性。 开放经济意味着一国经济活动跨越了国界。经济的开放,使得一国中央银行控制经济的难度加大。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不仅作用于内部均衡变量,而且引起资本流动,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当内在稳定性与合理开放性的要求是这些变量的调整方向相反时,就形成了内外均衡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政策搭配就应运产生了。,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3,内外均衡的冲突原因:(1)国内经济条件的变化 (2)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 (3)国际资金的投机性冲击,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4,三、内外均衡矛
18、盾政策调节的基本原理,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5,(一)关于政策协调的丁伯根原则,丁伯根模型假定,如果一个经济具有线性结构,决策者由N个目标,只要有至少N个线性无关的政策工具,就可以实现这N个目标。 这一结论对于开放经济的政策含义 丁伯根原则对目标的实现过程的特点,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6,(二)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蒙代尔:只要适当地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同时实现内外不均衡,而不致有米德冲突之虞。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的含义: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根据这一原则,蒙代而区分了财政政策
19、、货币政策在影响内外均衡上的不同效果: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7,四、内外均衡政策搭配案例,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8,(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蒙代尔提出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来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矛盾。,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49,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1956),(一)基本模型,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50,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51,(二)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索尔特(W.Salter)和斯旺(T.Swan)提出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的
20、搭配来解决开放宏观经济中的这对矛盾。,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52,斯旺索尔特的政策搭配理论,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53,斯旺索尔特的政策搭配理论,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54,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二、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吸收论) 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论)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结构分析法(结构论),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55,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56,(一)弹性论的基本思想,研究对象: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
21、由失衡调整到均衡状态的作用。 假设前提: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商品(劳务)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 基本结论:当进口需求弹性绝对值与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时,本币汇率贬值对改善国际收支是有效的。,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57,(二)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 基本结论: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必要条件是,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58,(三)J曲线效应,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时滞效应。 在短期内,本币贬值由于时期效应不会立即引起贸易量的调整,贸易收支反而会恶化。但是,如果引入时间因素,则本币贬值已
22、不仅会通过相对价格影响贸易收支,还会通过国民收入、货币供应量、绝对价格水平等诸多经济变量的变化对贸易收支产生积极的影响。,J曲线,A,时间t,贸易收支盈余,B,C,D,贸易收支赤字,贸易收 支平衡,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60,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存在时滞的原因(1)在贬值之前已签定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 (2)即使在贬值后签定的贸易协议,出口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的影响。,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61,(四)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交换比价):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T表示的是一国交往中价格变动对
23、实际资源的影响。 T上升,贸易条件改善,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较多数量的进口。 T下降,贸易条件恶化,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可换回较少数量的进口。,贬值对T的影响,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如果,上述结论是同这样四种假定情况有关的: 在供给弹性趋于无限大时,以本币衡量进口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不变,贸易条件将恶化; 在供给弹性无限小时(等于零时),进口价格不变,出口价格上升,贸易条件可以改善; 当需求弹性趋于无限大时,出口价格上升,进口价格不变,贸易条件可以改善; 当需求弹性无限小时,出口价格不变,进口价格上升,贸易条件恶化。,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64,(五)对贬值论的评价,贡献
24、弹性分析方法对后来的国际收支弹性理论具有直接的影响,成为当代西方国际收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合了当时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需要,并在许多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局限 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只考虑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没有涉及到国际资本流动。 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 在应用时,存在技术上的困难。,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66,(六)弹性论的运用举例,例:假定中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人民币汇价从1/7贬值到1/8,由此引起出口商品美元单价和出口数量变化的一组数据(见下表) 。,这个例子说明,当出口数量变动率大于贬值引起的价
25、格变动率时(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第2种情况),出口的美元总收入才能增加。,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68,二、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吸收论),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69,(一)吸收论的基本思想,西德尼亚力山大1952年提出,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国民收入恒等式 Y=C+I+G+EX-IM EX-IM=Y-(C+I+G),记为:B=Y-A B为进出口余额,A为国内支出 YA B0; YA B0,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70,(二)吸收论的政策主张,国际收支逆差表明一国的总支出超过了总收入(AY B0)。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对
26、进口品的需求,但同时会导致总收入的减少,配合支出转换政策来抵消总收入减少的效应。 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需有闲置的资源存在。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可以导致闲置资源流入出口生产部门,扩大出口。但总收入的提高也会增加总支出,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71,(三)对吸收论的评价,贡献: 采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将国际收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诸多变量联系起来,从而克服了弹性理论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 具有强烈的政策配合的涵义和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局限性 缺乏对收入、吸收与贸易平衡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分析。 对本币贬值效应的分析隐含了两个重要
27、的假定: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生产要素能够顺畅。与现实存在较的差距。 忽略了资本项目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仍然把贸易收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73,(四)吸收论与弹性论的比较,弹性理论:着眼对外关系的变化,即出口X和进口M的变化。 吸收理论:从对内关系的研究着手,通过国民收入与支出的差额来说明国际收支状况。,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74,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论),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75,(一)货币论的假定条件,(1)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 (2)从长期来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
28、给不影响实物产量。 (3)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76,(二)货币论的基本思想,Ms=Md Md =Pf(Y,i) P为价格水平,Y为国民收入,i为利率 Ms=m(D+R) D为国内货币供应基数,R为外国货币供应基数,以国际储备为代表,m为乘数 m=1, R= Md D 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国内货币需求量。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77,(三)货币论对国际收支的调节的解
29、释,失衡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货币调节机制自行消除,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 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从长期来看,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是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关键因素。只有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维持在适度水平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际收支平衡。 浮动汇率可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可以立即由汇率的自动变化而得到纠正。,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78,(四)货币论的政策主张,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原因,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解决。 货币政策即货币供给政策,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R= M
30、d D 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货币贬值、进口限额等,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79,(五)对货币论的评价,贡献 分析焦点转移将分析焦点从与货币供给无直接关系的经常项目转移到综合差额(或称总差额)。 强调货币政策在政策偏向上与众不同。,局限性 过于强调货币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忽视对收入水平、支出政策等实物因素的分析。 假定条件不够客观:如货币供应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一价定律等都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差距。 未考虑人为因素:以下两种情况使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会遇到困难。 如果一国采取抵消政策来对抗国际储备的变动
31、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则该国国际收支失衡便有可能无法自动得到调整。 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干扰因素持续存在。,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81,四、国际收支调节的结构分析法(结构论),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82,(一)结构论的基本思想,国际收支失衡并不是完全由国内货币市场失衡引起的。 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既可以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引起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引起的。而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往往是由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的。 (一)经济结构老化(二)经济结构单一(三)经济结构落后 国际收支的结构性不平衡级市场起来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和经济发展阶段落后所引起的,又成为制约经济发
32、展和经济结构转变的瓶颈。如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83,(二)结构论的政策主张,调节政策的重点就应放在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方向。 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投资,改善资源的流动性,使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能顺利地从传统行业流向新兴行业。 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要积极增加国内储蓄,而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应增加对经济落后国家的投资。,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84,(三)对结构论的评价,结构论讲的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不是国际收支问题。经济发展政策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解,常常是行之无效或收效甚微的。 要求以提供暂时性资金融通为主的
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提供长期性国际收支贷款,同时又不施与必要的调节纪律和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犹如把资金填入一个无底洞。,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85,参考资料,2019/8/24,扬州大学商学院,86,思考练习题,1、请用学过的理论学说分析国际收支长期性失衡的原因及相应的调节措施。 2、内外均衡的冲突与政策搭配说的主要思想及实践价值。 3、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4、请从经济学的角度评析一下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存在的“双顺差”现象。 5、“双顺差”负面影响与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选择。 6、结合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一下为何表上的“错误与遗漏”特别多?原因何在?当它从负变为正数的时候,应该采取何种相应的举措? 7、人民币汇率水平相对不变政策在内外均衡中的成本效应与调节策略。,